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灵佑禅师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灵佑禅师

  沩山佑禅师福州长溪人,俗姓赵,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参百丈大师,于一拨炉火而获悟涅槃妙心,得感菩提道果;那次事情的经过非常特殊,像是蓦然发现黄面老子额处的明珠,而获得投身珠的豪光一样,使通体透亮如琉璃,入于「一丝不挂」的圣境。

  事情是这样的:

  佑禅师立于百丈大师的身侧,大师要他拨拨炉子,看里里面有没有火?佑禅师依言拨了一下灰烬,不见炉中有火,便回说道:

  「没有火!」

  大师闻言,亲自拨动炉中灰,于较深处拨得些许,便拿起来给他看,并说道:

  「你说没有,这是甚么?」

  这是一点余烬,但,在生命中定是深藏的,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往往也是人们所最容易忽略的,如今,慈悲的百丈大师,很技巧地把这事实告诉了佑禅师,以至促使他在平淡的人生境况中,不致迷惑得永远沦于可怜的失望里。

  因此而打开了明智心扉,伸手紧紧地抓住那一丝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不过,这在百丈大师的心目中,认为佑禅师虽已经识取了那一丝火星,却没有达到可以燎原的能为;因此,大师提出了祖师们的话来,告诫他说:「祖师说: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具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照这样「既尔」与「护持」的结言,在宗下的惯例下,应该是说明了「可」的印许;但是,百丈大师并没有就放过他。第二天,师徒二人入山作务,大师似是不经意地问道:

  「带火来了么?」

  「带来了!」

  「在那里?」

  佑禅师随地拈起一根枯枝,用嘴吹了两下,然后递给大师;大师见了,毫不客气地指责着说:

  「如虫御木!」

  这种判以「偶尔成文」的评语,足以说明佑禅师虽然已得一丝星火,却仍不曾把那「火种」培养起来;必须再下一番功夫,才能不是如虫御木,而达星火燎原的炽烈之境。

  也由于这样,佑禅师才竞竞业业,在行与解二者上同时精进和策励;也由于这样,佑禅师才很顺利的发展他的禅事业,甚至上承慧灯,普照天下,而完成五大宗派之一的沩仰宗,成为一代令人崇敬的宗主。

  当然,他能成为一代宗主,自有他那不同凡响的思想言论,兹摘部份,以飨贤达与爱好的同参道友。

  佑禅师上堂示众,他说:

  「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

  这是他对行持上的看法,其次,他对修养上也有独特的见地,他认为:

  「从上诸圣,只是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淡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之人!」

  其次是他对「修悟」的法门上,始终坚持一种看法,他认为:

  「一个真悟得本的行者,如果到二 自知的境界,其实修与不修是两头语;譬如一个初发心的行者,虽然由于时节因缘,一念而顿悟自理,但他仍然存在着无始旷劫的习气,未能顿然清净,必须欲教他净除现业的流动和分别,这样便是修了。」

  「不要以为别有方法教他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座披衣自解作活计。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单趣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这在教内行者是一些修悟的门窍,而在教外,无论治学待人,同样是一些必须遵循的不二法门;基于随身流转的「如来藏识」,蕴藏着无始以来「旷劫业力」的因素,都必须靠时日才能清净识田,所以任万变也不离一个「变」字。这个变字的基本理论,正是佑禅师在百丈大师大师那里,所获得的一丝星火的扩大;经时间与空间培育,他成功地终于让它燎原了。

  这就是多少思想家耗尽无穷脑力和心力,一直在追寻着的「哲理道路」,这条道路告诉了人类中的一切学术思想,通达理想的希望境地,是唯一排除阻障的最好方法。

  不过,沩山佑禅师自从悟道以后,他所获得的那一丝星火,不仅仅是留着自己享用,同时,更毫不保留的传授了给他的门徒;就以仰山来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次,佑禅师在方丈室刚打坐完毕,适巧仰山走进来,他见了这位可爱的学生,有意考验一番,勘察见地如何?便说道:

  「慧寂(仰山名)!说出你的见地发明来,不要思索,快说!快说!」

  「慧寂连一个信字都舍弃了,还有甚么好说的!」

  「那末,你是信了以后才舍弃的?还是根本未信就舍弃了?」

  「都不是,慧寂只信自己,谁也不信!」

  「这么说,你只是一个乐于定境的小乘境界中人了!」

  「也不是!慧寂连佛也舍弃了!」

  对话到此,佑禅师心中颇为感慰;但是,他仍有些不放心,便进一步问道:

  「我再问你,涅槃经共有四十卷,你说说看,有多少卷是佛说的?有多少卷是魔说的?」

  「通通是魔说的!」

  这种斩钉截铁的回答,正说明仰山他已承接了老师的火炬,烧光了世人所忌讳的一切障碍,真正达到宗下所讲求的「不立」精神。

  这种精神神,在哲学的思想体系中,可以说是击破传统,创造境界的最好武器;也正是思想家所不能创造纪元的基本原因。观于现世纪欧洲人的思想发展,为甚么一天天向「大乘佛教」的教义接近;那就是这种创造新纪元的精神,别的任学术思想和宗教教义中没有,唯独佛教禅宗学理中才能找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