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杜顺和尚的神奇故事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

  《华严经》极其殊胜,名为“无量陀罗尼”,是总称,也就是说《华严经》能够含摄一切的经论的要义。读《华严经》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些境界非常广大,我们很不容易领纳。我们读《般若经》的时候,似乎会感觉到很多文字都是重复的——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文句,都是这样的模式,其实是不同的,很深广。

  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和尚,非常的了不起。他在家姓杜,所以人家就称他“杜顺和尚”。他是宰相杜如晦家族里边的族长。小的时候,隋文帝就很看中他,每个月都供养杜顺和尚。到唐太宗的时候,对他就更加尊重,把他请到皇宫里边为自己讲佛法——为皇帝讲佛法,所以给他赐了一个封号叫做“帝心”。杜顺和尚他一生专门就是研究、弘扬《华严经》,为《华严经》的初祖——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华严的和尚”。

杜顺和尚一生,有非常多的故事在流传。

  在有关史籍里面记载:有人生病,身体非常不好,非常疼痛,找杜顺和尚看病,杜顺和尚只要跟他面对面地坐在那里,过一会儿这个病人病就好了;有人说不出话,到了杜顺和尚那里,就能够讲得出来;有人耳朵聋了,去见了杜顺和尚,他就能够耳朵听得到声音。世间的人,对他的神通,对他的成就,都是非常地景仰,非常地佩服。有一回,杜顺和尚跟这些出家人一起过河,跟随他一起去的侍者,走到河流的中间,水也很深,忽然这个河流,水都不流了。你看这个神奇不神奇?水都不流,水都停了。他有非常大的一种神通。所以唐太宗对他都非常敬仰,把他当成佛一样看待。

  刚才我说了,杜顺和尚有很多的神奇的故事,但是呢,有人知道,也有人未必知道;有人相信,也有人未必相信。他长期都在终南山修行,有很多出家人跟他一起在那里修行,后来有一天,有一位法师跟杜顺和尚说,要去朝五台山。他说,我们多少年来都是修学《华严经》——华严法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表示智慧,我们应该去朝朝山。杜顺和尚跟他讲:其实你去不去朝拜五台山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文殊菩萨就在《华严经》里头,就在心里头,你再到哪里去找菩萨呢?然后给他讲了一个偈子:“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此便是,何处觅弥陀。”杜顺和尚为这位法师讲了这样的一个偈子,这位法师还是信不过,他就离开了杜顺和尚,去朝五台山去,到五台山的时候,见到一位长者——这位长者非常地慈祥,非常地慈悲。他就问这位长者:“文殊菩萨在五台山什么地方?”这位长者反问他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位法师给他说:“我是从终南山杜顺和尚那里过来的”。这位长者一听,就回答他说:“你搞错啦,杜顺和尚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就是文殊菩萨,你还到哪里去找文殊?”然后呢,这位长者又把“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此便是,何处觅弥陀”的偈子讲了一遍,就跟他来以前杜顺和尚为他说这个偈子一样,——讲完了以后,这位长者就看不到了,消失掉了。那这位法师也感觉到非常地惊奇,他就回到终南山去了,回到终南山以后,杜顺和尚已经圆寂了,往生了。这位法师非常地感慨,他又重新在那里一直在念这个偈子。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我们究竟怎么样对佛菩萨培养信心?我们如何对善知识言教建立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你多少年来在研究、修学佛法《华严经》,最后呢还要找,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拜菩萨。那杜顺和尚自己本身对《华严经》就是最有成就的人了,以后被人家尊为华严的初祖、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但是门下的人未必能够知道说杜顺和尚是菩萨。比如说我们在经堂当中,也有很多人,我们这二三百个人,那你谁知道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对不对?我们看不出来了,我们不晓得。菩萨、凡夫、二乘,他没有把这个字写在自己的脸上,哪个是菩萨哪个非菩萨,它本身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功夫,这种内心上面的成就,智慧慈悲的愿力、成就。

杜顺和尚简介

  唐代高僧法藏大师开创的贤首宗又称华严宗,依经典《华严经》而立名。华严宗的初祖——唐代的杜顺和尚,则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神圣事迹,为唐朝时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万流景仰。 杜顺和尚,俗姓杜,名法顺,陕西西安入他洁行高操,慧根深厚。他家屋后有一块坟地,孩童时。他就在坟地上给大家说大乘法,凡是听法的人,都能悟入大乘。后人称那块坟地为“说法坟”。十八岁出家,亲近因圣寺珍禅师习禅,珍禅师是一位圣僧,他的圣德感得狗都来帮他卫土造室,这只狗居然跟出家人一样,过午不食。杜顺和尚亲近这么德行高深的圣僧,自然很快就成就了。又到四处参访,亲近善知识,很快就得到了大成就,便开始云游天下,广度众生。曾劝人设五百人供,却来了一千人,斋主只准备了五百人的饮食,可是吃饭的时候,锅里的饭菜却一直在增加,结果一千个人,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

  每位圣僧度生的风格都不一样。济公和尚是搓自己身上的垢腻,做成药丸给人治病。杜顺和尚给人治病,不用别的方法,只是跟病人面对面地坐一坐,疗效便立竿见影,病人马上痊愈。三原县有聋、哑二人,杜顺和尚刚跟他们说话,他们就能听能说了,像类似的事情枚不胜学,乃至于恶劣难调的牛马等畜生,只要杜顺和尚劝导几句,它们都变得驯服而温顺。

  人们开始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杜顺和尚的高深德行。便传到了唐太宗耳朵里,于是他被请入官内恭敬供养,凡是见到他的储宫王族,懿戚重臣,没有不受感化的,都作了他的归依弟子。一次唐太宗问他说:“我身体不舒服,你用什么神力替我治病?”杜顺和尚回答说:“您为了治理天下劳心忧虑,只要大赦天下,您的病自然就好了。”唐太宗按他所说的去做,病果然好了,便赐号他为“帝心尊者”。

  杜顺和尚一生都在弘扬华严宗、培养僧才。杜顺和尚后期隐居在终南山,曾作法界观文,感得海会菩萨的现身赞叹,为了验证文章是否契合佛心,他把书投到火里烧,结果完好无损,没有烧掉一个字。他著有《十门实相观》、《华严法界观门》、《会诸宗别见颂》、《华严五教止观》等文。后人尊称他为“华严初祖”,在行化四方的时候,他却竭力劝人们念阿弥陀佛,并著述“净土五悔文”来赞叹净土法门。他还精心培养僧才,在众弟子中,智俨大师最为突出,成为第二祖。也有人说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他告嘱弟子:要把生前所行的法,传承实行下去,,说完就圆寂了,亨年八十四岁。临终时,有双乌飞了进来,悲恸哀叫。久久不肯离左。圆寂后肉身不坏,并且散发中清香。葬在樊川北原,后来肉身塔建在长安的华严寺。

杜顺和尚传略

  初祖杜顺和尚,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公元557年-640年)。本名法顺,俗姓杜,敕号“帝心”,雍州万年县杜陵人,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年幼时常在住家后面坟墓上,为小朋友说法。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行踪所至,每多灵异,当时百姓称师为敦煌菩萨。隋文帝非常敬信他。师曾经将道屦一双放在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他原因,师说:“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自无盗之缘”。

  师之操行高洁严谨,学无常师,对于华严义理,颇能契悟,是第一位禅教教融,因实修而证入三昧一真法界。著有彰显华严宗旨的《五教止观》及指导行者契入一心法界之《法界观门》。此二文皆是华严宗的根本理论,也是后代子孙修学的依据,华严行者是否绍继华严灯火,即是以能否依循此二部经论的标准而定,由此可见此二部经论的重要地位。师依华严教义,作“法界观”,文成后,将文章投入熊熊烈火中,并祝祷之:“如果合佛心,则一字都不毁。”火熄,果然一字不毁。

  某次,唐太宗因生病,而问杜顺和尚治病方法,杜顺和尚回答:“只要大赦天下,释放无辜,圣体自然安愈。”唐太宗依言大赦天下,果然病即痊愈。此后,宫廷内外,礼遇如佛,帝赐号为“帝心”。师天性柔和,未曾思念恶行,为人奇迹颇多,常为人除害,常勉人敬念阿弥陀佛,日行所行普贤行愿。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雍州南郊义善寺,普会善信,声言告别,复入宫内向唐太宗辞谢,然后升太阶殿,坐御座之上,奄然而逝,世寿八十四。杜顺和尚的传承不得而知,相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