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欲藏最坚(出华手经)

佛经故事 | 作者:陈旡我/陆渊雷 [投稿]

  欲藏最坚(出华手经)

  【经文】佛言:『人身中有七藏处,一谓风藏,二生藏,三熟藏,四冷藏,五热藏,六见藏,七欲藏,是诸藏中,欲藏最坚。依止涕唾痰阴脓血,筋骨皮肉,心肝五脏,肠胃屎尿。』时会中有一居士,名曰选择,妻名妙色,面貌端严,姿容挺特。居士爱恋,烦惑炽盛,闻佛说此,即白佛言:『世尊,莫作是说,云何欲心起于屎尿,我妻端严,无诸臭秽。』佛乃化作妇人,端严姝洁,状如妙色,正容徐步,来入众中,居士问曰:『汝何故来?』答曰:『欲听说法。』居士即牵妇坐其衣上。佛复以神力令是化妇粪污其衣,使此居士不堪恶臭,以手掩鼻,顾问左右,谁为此者?跋难陀尊者不堪,语居士曰:『何故掩鼻而顾视我?』答曰:『甚大臭秽。』佛复以神力,令跋难陀及诸众会皆见此妇人污居士衣,时跋难陀语居士曰:『且观汝妻所为臭秽。』居士答言:『我妻净洁,身无诸秽,若有疑者,当自观察,我意谓汝为此秽耳。』跋难陀大怒,从座起言:『汝今应名屎居士也,汝妻粪出衣上,汝为屎所涂,乃无羞耻,反欲谤人。』跋难陀又复唱言:『此屎居士,可遣出会。』即以手牵令出众外。居士语其妻曰:『我敬汝故,令汝坐我衣上,汝为大人,法应尔耶?』妻即答言:『汝近屎囊,法自应尔。』居士尔时即生厌心,欲去衣粪,无令更污身体,谓跋难陀:『当以何方便得离此秽?』跋难陀言:『非但此粪污染汝身,更有诸衰,是汝应得,若欲离者,当远此妇,今汝乃以汝妻粪令此大众头痛闷乱。』居士答曰:『诸释子等皆多慈悲,汝甚恶口,乃如是耶。』跋难陀言:『如汝今者,何可怜愍,汝今自观为净洁否,而欲谤我。』时居士谓其妻曰:『汝可还归。』居士既遣妻去,语跋难陀言:『我今明见女人谄曲,多诸过咎,不净充满,心生厌离,欲于佛法出家为道。』跋难陀言:『汝今形体臭秽如是,若以香涂经历年载,然后或可堪任出家。』居士答曰:『我若涂香经历年岁,或身已无常,或佛灭度,坏我出家求道因缘。今若见听,得出家者,我不复住城邑聚落僧房精舍,当作阿兰若,乞食衲衣,住于空闲处,谁闻我臭?』时佛闻言,呼之曰:『善来,汝今为沙门修行梵行!』居士须发忽然自落,袈裟着身,执恭应器,如比丘像。佛为说法,苦集灭道,居士便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成须陀洹。佛重为说法,乃至得阿那含。过于是夜,执衣持钵,诣王舍城,次行乞食,遂到本舍,在门外立;其妻妙色自见其夫,剃头法服,出家为道,即语之曰:『法应舍我为沙门耶?』选择答曰:『汝昨法应于我衣上便弃不净,污我身体耶?』妙色答曰:『汝为比丘,应谤人耶?』我从父舍到汝家来,未见外门,况至竹园法会!』时有恶魔见之,语居士曰:『汝昨见者初非妙色,是化作如是,诈惑汝心,今可仍以五欲自娱,沙门瞿昙欺诳汝耳,汝今虚妄,非真比丘。瞿昙沙门常以术惑多人,令其出家,今之诳汝,亦复如是。』选择比丘以证真法故,即觉是魔,便谓言:『恶人,汝亦变化,我亦变化,是妙色姊俱为变化,佛所说法皆空如化。』尔时妙色得闻此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蠲除疑悔,不随他语,于佛法中得无畏法。谓选择言:『所为甚善,能于佛法乐修梵行,我亦于法出家为道。』

  【译语】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时,一天说:『人身中有七处库藏,一风藏,二生藏,三熟藏,四冷藏,五热藏,六见藏,七欲藏。这许多藏,欲藏最为坚固,建筑在涕唾痰瘾脓血,筋骨皮肉,心肝五脏,及肠胃屎尿之上。』那时法会听众中有一居士,名唤选择,正是爱欲炽盛的人,原来他的夫人名唤妙色,面貌美丽,姿态曼妙,居士爱恋得无可不可!他的心理,很像现代青年,把幻妄的美色视为高洁神圣。闻佛此言,即启白于佛道:『世尊,请勿如此说,何以见得欲心起于屎尿呢?就拿我的妻子来说,他十分端正美丽,一点也不臭秽,若有屎尿臭秽,我如何会爱他?』佛于是运用神通,化出一个妇人,端正美丽,与妙色一般无二,姗姗的步入会中。居士见了,自然误认是自己的爱妻,便问:『你怎么来了?』答道:『因要听法而来。』居士即牵妇并坐,拉出衣襟来,叫妇人坐上,当作坐垫。佛再用神力,令此妇人屙一泡屎,把居士的衣襟污染;居士虽然鼻闻恶臭,再也想不到是这位爱妻撒的烂污,只顾掩了鼻子,四面张望,问:『是谁放这些臭气?』会中一位跋难陀尊者,正在闻得恶臭受不住,见居士望着自己,便发怒道:『为什么只管掩着鼻子望我?』居士道:『臭得很,你没闻到么?』此时佛又用神力,使跋难陀及在会诸人皆分明看见这妇人屙屎在居士衣上,跋难陀向居士道:『且看你的妻子弄得这样臭秽。』居士道:『我妻最为洁净,身上一点没有臭秽,你这样疑心,何不自己观察一下,我正怕是你弄出这臭秽耳。』跋难陀大怒跳起来道:『你该名为屎居士了,明明是你的妻屙屎在你衣上,你给屎涂了一身,反不知羞耻,欲谤他人。』跋难陀又声言:『这个屎居士,该驱逐出会。』即动手牵此居士,令离众出去。这时,居士也看见自己衣襟上爱妻屙的屎了,向妻说:『我是敬你,叫你坐在我衣上,你这么大的人了,还随地屙屎么?』妻答道:『我本是个屎袋,你不知道么?谁叫你亲近我。』居士望着衣襟上的粪,十分恶心,生怕涂到身上来,想设法除去,因问跋难陀:『怎样想个法子,除此污秽。』跋难陀道:『不但这粪要涂污你,还有许多衰老现象要作成你哩,这些都是你所应得,若要远离粪秽,须当远离妇人,今天为了你的妇人撒臭屎,弄得人人头痛闷乱。』居士被奚落得难堪,便答道:『这里诸位释子皆很慈悲,独你十分恶口,这是该当的么?』跋难陀道:『像你今天这样,怎配受怜愍?你自己看,是洁净不洁净,还要说我。』那居士便向其妻道:『你便回家去吧。』把化人妻支使开了,再向跋难陀道:『我现在明白女人是谄媚邪曲的,他们罪过很多,而且污秽得很,我不再喜爱,而心生厌离之念,想在佛法中出家修道了。』跋难陀仍作瞋恨声道:『你的形体这样臭秽,须用香油涂身,涂那么几十年,或者纔可以出家。』居士道:『若待涂过几十年香,只怕我的身体已经无常,或者佛已经灭度,岂非错过了出家求道因缘?如今倘听许我出家,我便不住城市村落,也不住僧房精舍,我只造一间小小阿兰若,乞食充饥,衲衣蔽体,这样住在空闲处,即使身体当真臭秽,也不致招人嫌恨。』阿兰若是梵语,意即寂静之处,大抵在寺庙近傍造一二间小屋,比丘所居住也。当时佛闻选择居士所言,即唤他道:『好,你来,你现在便成沙门,修行梵行了。』佛说了这话以后,居士的须发自然脱落,身上也自然变成披着袈裟,手执铁钵,登时变成一位比丘的形像。佛给他说苦集灭道四谛法,居士便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成就小乘初果的须陀洹果。佛又给他说法,乃得第三果阿那含。须陀洹译为入流,谓初入圣域,永出三涂生死也。阿那含译言不还,谓不复还生欲界只生于色界无色界也。到明天,选择比丘摄衣持钵,步入王舍城,实行乞食,依次乞到自己家中。其妻妙色见丈夫剃成光头,披了僧衣,分明是出家学道了,便问道:『为什么理由,丢弃了我,去做沙门?』选择答道:『你昨天为什么理由,于法会中,在我衣上屙泡臭屎,污我身体?』法会屙屎是变化人所为,妙色本人当然一点也不知道,便道:『你做了比丘,怎可以诬妄人,我从父母家到你家后,大门都没有出过,怎会到竹园法会去?』适有恶魔见此事,恶魔是专心破坏正法的,他向选择道:『你昨天法会上所见的,并不是真妙色,乃是变化出来,冒充妙色,搅乱你心志的。你老实不客气,仍用声色香味触五种情欲,寻些娱乐吧!那老沙门瞿昙原是哄骗你,你受了骗做比丘,所以是虚妄的。瞿昙沙门专用手段迷惑许多人,叫他们出家,如今哄你,也是这样。』选择比丘既已证得真法,现在,一面虽知法会中妙色是幻化,一面也知道这说话的是魔,因说道:『你这恶魔呀!你只知道昨天法会上的妙色是幻化,其实你也是幻化,我也是幻化。这妙色姊本身都是幻化,因为都是诸缘和合而生,都没有自性,故我佛说一切法皆是空幻如变化也。』那时妙色听到这种说法,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扫除一切疑悔,不肯附和其他议论,一心于佛法中得无畏法,当下向选择道:『你的行为很对,因为能于佛法中乐修梵行,我也要出家学道了。』

  【释义】惭愧得很,生平研读经教甚少,此经所说风生等七藏处,不敢质言是指何物。以臆测之,似是阿赖耶藏识之藏,现在姑作藏识说;经意是否如此,敬恳深明教理的大德开示指正。

  过去生中种种作为,种种好恶,其所熏染,皆涵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谓之藏识。这藏识譬如植物的种子,遇到土壤及相当气候,便会出芽抽叶,开花结果。藏识之所熏习,亦由他种因缘,而引发为今生之性情及一切言动。人有不待劝教,自然向上者,亦有严父明师,谆谆启迪,而终不免于堕落者,正因多生以来藏识之熏习不同,今生短时期中难以改变故也。儒教大贤,孟子之主性善,荀子之主性恶,他们所谓性,绝对不是佛门「明心见性」之性。明心见性之性,岂有所谓善恶,有善恶者,乃阿赖耶藏识耳。孟子希望人乐于向善,故说性善,以明向善之易;荀子恐怕人怠于学问,故说性恶,以示教学之急。两位既皆是「有为」而言,自然都不曾说着阿赖耶识的真像;到是告子的「生之谓性」或人的「有性善有性不善」,比较出于客观的观察,有道着处。是以孟子词锋虽然铦利,对此二说竟不能驳倒也。

  藏识既是种子,种子能生芽以至结果,果中之仁,又为次一世之种子。故过去生中之所熏染,发芽则为现在世之前六识,现世六识发为言动好恶,又熏染而为未来世之藏识。如此递为因果,遂令轮回六道,不能自息。种子虽然可用人力改良。或自然的变种,然其改变非常缓慢,决非一时期中所能脱胎换骨。佛门修持,也不过要「转识成智」,因为诸识之了别觉知,根本来自无明,根本皆是烦恼。把识转成正智慧,即是把烦恼转成菩提也。可是此种转变,极度烦难,显教修持,要经三大阿僧祇劫,纔得成佛;这是何等「任重而道远」,若无万分弘毅的愿力,未免望而却步。故我佛慈悲,别开大乘捷径,有净土宗之带业往生,禅宗之先求澈悟,真言宗之即身成佛,皆是缩短修持路程的无上妙法。而净宗尤为简易稳当,故近世大德多所弘扬,学者一方面研习经教,努力转变多生习气,一方面归心净土,自然易于成就。若谓一句弥陀之外,更不须其他修持,正恐生西不如此容易耳。

  食色之欲,欲界众生熏染最深,亦因此欲不除,故不能超出欲界。佛法未入震旦时,古人亦已见及,有道是「食色,性也」,又道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就中色欲尤甚于食,到二者不可得兼之时,多数人舍口腹而取美色。世有追求美色,宁舍生命者,未见舍生命以图快朵颐者。故本经之「欲藏最坚」,乃专指色欲而言。但欲藏虽坚,破之亦自有法,其法即是经文之次四句:『依止涕唾痰阴脓血,筋骨皮肉,心肝五脏,肠胃屎尿。』茍能深切作此观想,即觉美色了无可爱。选择居士一朝缘熟,从勘破欲藏以证道,佛所点化,亦不过四句中之「屎」字耳。

  世称跋难陀为恶比丘,佛灭度后,跋难陀生喜幸心,云从此不受种种拘束,其人如此,故于此法会中瞋恚独甚。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