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遥救堂崩《唐高僧传》

  【原文】:周京师大追远寺,沙门僧实,俗姓程,咸阳人也,素有道德。一日正午,忽登楼鸣钟甚急,命众僧各备香火。香至,众问故,实曰:“此刻江南某寺,有讲堂欲崩,将压死千人,可各齐心念观世音菩萨,以救之。”由是经声佛号,响彻禅林。后数日,江南报至,云是日午刻,扬州讲堂内说法,听者盈千,忽闻西北异种香烟及梵音经呗,从讲堂北门而入,直出南门,众皆骇异,寻声走出,听其所之,人方走尽,堂已崩摧,无一伤者。梁主闻之,三度诏请,不至,以保定3年7月18日示寂,哀动朝野。

  【白话】:周京城大追远寺有位高僧名僧实,俗家姓程,咸阳人,平时精进修行,有道有德。有一天正午,他忽然登楼撞钟,钟声非常急促,叫大家赶快准备香火。拿来香火,大家惊问是什么缘故,僧实说:“这个时候,江南一个寺庙的讲堂就要倒塌了,会压死正在听讲的千多人,现在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祈祷救济。”因此,经声佛号,响彻天空。几天后,江南有人来报道说:那天中午,扬州一个讲堂说法,听众有一千多人,忽然发现西北传来奇异的香味和经声佛号,从讲堂北门而入,直出南门,大家都感到惊异,跟着音声走出去,寻找音声的去向。讲堂里的人刚一走尽,房屋就突然倒塌,没有一个受伤。皇上听到了这件事,三次下诏恭请,他都不去。在保定3年7月18日圆寂,哀声震动上下。

  【原文】:一念之诚,,能使香烟梵呗,瞬息达于千里之远,可以悟一切惟心之说矣!安在修福荐亡者,不可瞬息通于冥府;念佛往生者,不可瞬息通于西方乎!

  【白话】:一念的诚心,就能使香烟佛号在一瞬间到达千里之外,从这里就可以悟出一切惟心的道理了!由此推之,为死者修福积德,怎么不能在一瞬间与阴间相通呢!念佛求生西方,怎么不能在一瞬间到达西方呢!

  补充:意念力与心物辩证法

  意念力即是将思想集中到一点的定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禅定力。意念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我们要办成一件事,都因定力而成,如果不能集中思想,就绝对做不好工作,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当我们观看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看到了运动员争夺冠军的认真精神,这就是定力一时的表现。乒乓球冠军邓亚萍说:“我和外国选手打球时,就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对方!”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虽然没有提到禅定这个概念,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其益。现在有些气功师表现意念搬物等功夫,也是定力的表现。从佛法来看,都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佛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也就是说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都是意念力的结果,都是心识造成的。因意念不同而造成不同生命层次的世界,秽念生秽土,净念生净土。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他发愿要造成西方净土,故西方净土也因意念力而成。据一科技杂志报道,人类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纯金的星球。这不正是《阿弥陀经》所说“黄金铺地”吗?因意念力大小强弱不同,生命层次也不同,故佛教有三界二十八天的说法。不同层次的生命,具有不同的时空境界。到最高层次的非想非非想天,早已无色身(物质身)的束缚,其禅定力也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至于佛菩萨则已离开三界,化身千百亿随缘普度三界一切众生。这就是佛菩萨感应的道理。不要以为看不见,就否定这些事实的存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时空效应公式告诉我们,当物质超过光速之后,就进入隐形世界。因此,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事物很多,因为看不见,就否定其存在,是不明智的。

  意念力造成了不同层次的生命境界,人类处于低层次的欲界天。这是因为人类在潜意识中执着一个“我”,分别万物,就把个体从宇宙整体中分离出来,有了眼耳鼻舌身,出现色声香味触法,形成了身心。实际上这身体是假的,由物质组成,把这个身体进行分解,哪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如果这个身体是“我”,那么科学可以合成物质,为什么不能合成生命?因为生命由心识所现,即使是最低级的生命,不管他的结构多么简单,也是如此。当心识寄托于父精母血中时,生命也就诞生了。虽然这个身体是假的,但世人误认为真,为满足色身利益,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由身口意造十恶等罪,所以死后就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中去。“我”造作的罪业,都是意识中错误的念头所成,如果能够修心养性,积德行善,就会消除那些错误的念头,上升为天人,最后成为圣人。所谓圣人就是连善的念头都消除了,走向了无相的境界,菩萨无始无终的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力正由此而成。祖师说不思善,不思恶,那正是我们本来面目。

  懂得了意念可以造成不同层次的生命境界,那么因果轮回的道理也就很明白了。由心识组合四大而形成的身体叫做正报,正报所依赖的外界事物叫做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要得到依正庄严的果报,就必须无限的扩大自己的心境,发心普度一切众生,不再出现人我之间的对立。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斩断恶因,就走上了觉悟解脱之路。只要努力精进,,发大菩提心,就一定会迅速的消除一切恶业,走向生命的圆满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