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欲海回狂集卷一·法戒录

  总劝(共二则一法一戒)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红尘滚滚,易犯惟有邪淫。拔山盖世的英雄,在此亡身丧国;衣冠楚楚的才子,因此败节损名。今昔相同,贤愚共犯。何况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轻狂小子,往往沉迷红粉之场;慧业文人,常常仿效青衫之泪。一谈止欲,而欲念更旺;一听戒淫,而淫心倍增。遇娇姿在道旁,目不转睛;逢丽色于闺帘,辗转难眠。总是心智被外形所蒙蔽,神识被被虚情所牵连。残枝败柳,偶然插花戴银,就作西施之想;陋质村女,间或涂脂抹粉,顿忘东妇①之形。哪知天地难容,神人震怒?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损他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后的坟墓,无非风流之辈;妓女的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命当富贵而反遭堕落,本应扬名则金榜除名。情节轻则受牢禁,情节重难免极刑。死后堕落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从前恩爱,到此成空;昔日雄心,而今何在?普劝青年烈士,黄卷②名流,发觉悟之心,破色魔之障。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即使面对如花似玉之貌,也只存若姊若母之心。未犯淫邪者,宜防失足;曾行恶事者,务劝回头。更望辗转流通,互相劝化引导。必使在在齐归觉路,人人共出迷津。若视劝戒为迂谈,请看冒公的报应;倘以风流为佳话,再鉴金氏之前车。

  注:①即东施。语出“东施效颦”的典故。《庄子?天运篇》上说,美女西施病了,按着心口,皱着眉头,在村头走过,人们觉得更美。邻人的丑女东施仿效她的样子,在村头走过,结果更丑了。

  ②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蠹,纸色黄,故称“黄卷”。写错可用雌黄涂改。

  冒嵩少(出自《冒宪副纪事》)

  如皋冒嵩少,讳起宗,己未落榜回家,为《太上感应篇》①做注解。写到“见他色美”这一句,特别留心深刻阐发。当时帮助他写作的,是西宾②罗宪岳。后来罗回南昌,崇祯戊辰正月,梦见一位道貌岸然的老翁,左右站着二位少年侍奉。老翁手里拿着一本册子,喊站在左边的人读诵,罗偷偷一听,原来是“见他色美”的注语。读诵完毕,老翁说:“该考中!”又喊右边站立的人咏诗,即咏道:“贪将折桂广寒宫③,那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间迷眼相,榜花一到满城红。”罗醒,判定冒公必会考中,就把这个预兆写信告诉他的儿子。等到发榜,果然如此,后来官至宪副④。

  注:①“太上”即是太上老君,也表最上之称。因为本文出自道门,太上老君即是老子,老子是道家的鼻祖,所以用太上老君开头。《太上感应篇》的主旨就是说明因果报应的道理。人生在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如果为恶仍旧富贵,是因为恶报还没有到时间,不要为所欲为,必须猛醒,赶快回头。为善仍旧贫贱,是因为善报还没有到时间,不要灰心丧气,必须精进,义无反顾。

  ②又称西席,对塾师或幕友的尊称。

  ③月宫。

  ④宪副:地方省级政府副长官。宪:旧时指朝廷委派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

  金圣叹(姑苏盛传)

  江南金圣叹①,名喟,博学好奇,才思聪敏,自称当世无人超过自己。多著淫书,发挥才华,牟取声名。所评西厢、水浒,等极秽亵处,往往引用佛经。人们佩服他的才华,名扬天下。又著法华百问,以己见妄测佛经奥义,混淆视听。顺治辛丑,忽因他事入狱,杀头弃市。

  注:①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人,被称为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江苏)人。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能诗,有《沉吟楼诗选》。

  ②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弃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