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周旋的父亲。生了很多儿子却家境贫寒,邻居有一个人富有而无子。邻居就盘算着让自己的妾室与周父欢好一次,希望借此给自己生个儿子。一天夜里就热情邀请周父吃饭饮酒。吃喝之间邻居就装做喝醉出去了。他的妾室就进来要陪伴周父,并告诉他原由。周父一下愣住了。旋既起身要回家,但门却被锁上了。没有办法他就在空中用手书写到:“欲传种子术。恐惊天上神。”就面对墙壁不理会她。
正统乙卯年间。周旋考中乡榜。太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迎接新科状元,仔细一看新科状元就是周旋。旁边还有彩旗,上面大大的写着几个字:“欲传种子术。恐惊天上神。”太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丙辰年间周旋果然高中状元。太守向他道贺,讲述了梦中所见。周旋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说:“这是老夫在二十年前书写于空中的话呀,没想到在这里应验了。”
可叹,邻人求子真荒唐,周父守礼真明白。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徽州的程孝廉,在滨溪那个地方居住。居住的地方有条小溪,溪水的上木桥很窄。一天,有一女子探望亲戚经过此处,不小心失足落水。孝廉就派人把她救回家。让妻子帮她把衣服烘干。天色晚了不能回家。就让妻子陪伴她过夜。第二天把她送回到她母亲家里。女子的舅姑听说了这件事,就很不高兴地说:“媳妇还未过门,就留宿于他人家里,一定不再是完整的女人了。”就强令媒妁退婚。孝廉听说了,急忙亲自前往极力规劝,并保证决无非礼之事。这样这个女子才顺利嫁了出去。
没过一年这个女子的丈夫就死了。留下一个遗腹子。这个小孩长大了就在孀妇的教导下读书。每天晚上孀妇教子灯下,边流泪说:“你如果将来成名了。千万不要忘了程孝廉对妈妈我的恩德。”后来她的儿子少年登科甲。到丙辰年间入场会试的时候。每完成一篇文章,一定要朗诵一下,并拍案得意。忽然却放声大哭起来。恰好孝廉与他隔号相邻,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少年说:“我的七篇文章,篇篇写得都很得意,却不小心打翻煤灯烧了卷子。现在我只能把这烧了的卷子交上去,所以才哭啊。”程孝廉说:“如此好文章,结果毫无用处岂不可惜了。你要是肯为我写。我若中了,一定厚报。”少年就答应了下来。
后来程孝廉果然中了进士。发榜后,少年就来到程孝廉家索要回报,程置酒宴与其共饮。酒席中间少年发问:“程君有什么样的阴德。以至于能用我的文才来成名啊。”程反自回忆平生,也没有什么阴德。少年坚持让他再想一想。程想了很长时间,才回忆起以前曾经救过一个女子的事。少年听后倒地而拜,说道:“原来先生您就是我母亲的大恩人啊。我那里还敢要回报啊。”于是就把母亲灯前哭诉的事告诉了程。从此以后,以师父的礼节来侍奉他,并于其家互通婚好。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清朝顺治已亥年间。昆山那个地方的徐殿元字立斋。在他科甲刚刚登第的时候。有个人去城隍庙祈祷。晚上就留宿庙里。夜深时分看见庙里城隍赫奕升座。召唤这人,对他说:“你知道徐氏考中魁元的原因吗?那是因为徐氏累代不淫邪。长久的积累了德行。深深的符合了天心。今天鼎甲之发。只是其家科举高中的肇端而已啊。正所谓:功名虽秘,果报昭昭。今天我把件事的真相告诉你。你要把这件事传扬出去,让那些在世上昧然于万恶之首的人,及时醒悟。”言毕。即呵道去。后来这个人谨慎恭敬地广泛流传这件事。果然徐殿元的兄弟徐健庵、徐彦和分别于庚戌年和癸丑年间科中。一门同胞三鼎甲。其后子孙联翩继起。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的茅鹿门。弱冠时到余姚游学。寓所庙前有个钱家。家里有个美婢。亲慕鹿门的丰姿。一天傍晚,婢女来到书室呼唤猫儿。鹿门听到了就问:“你怎么一个人来呼猫啊。”婢调笑说:“我不是叫小猫,我是喜欢大茅呀。”鹿门正色曰:“父亲命我远出读书。我如果非礼侵犯你。他日何以见父。又有何颜面见你家的主人啊。”婢听到后,惭愧而退。后来嘉靖戊戌年间登榜,官至副使,寿九十而终。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清朝德清那个地方的蔡启传。被乡里选贤推荐的时候,还没有儿子。他的夫人就用私下里积蓄的三十金。为他买了一个妾。妾买到家里,却垂泣不止。蔡公就问她原因。女子哭着说:“是因为我的丈夫亏负了营债,才到了这步田地啊。”蔡公听后连夜里到她家里,见到了她的丈夫。并说道:“我是为了你夫妻的事而来。现在我不能回家。如果我回家,你的夫人不能清白,我的心迹也不清白。”于是就住下了,直到营卒来索债。蔡公详细的说明事情的原委。并说道:“你拿来契券。我就立即付欠资。”而后蔡公回家,立即命轿升妇送还其夫。并以那三十金为赠。后来他夫人就生了个儿子。康熙庚戌年间。蔡公及第。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的谢文正公,字迁。少年时在昆陵某家读书。一天那家的一个女儿乘父母外出。私自跑到他那里,表达爱慕之意。谢公对她说:“女孩子还没有嫁人就失身,那将会是你终身的污玷啊。将会使父母夫族。皆无颜面。”就这样严厉地拒绝了她。女子也感到惭愧,就悄悄地回去了。第二天谢公辞别而去。后来在明成化乙未年间谢公高中状元。至相位。他的儿子丕。也官至侍郎。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宁波的孙生,家中贫困靠教授童蒙之学以糊口。一年所得不过数金,后来连教学的职务也失去了。没办法,就寄身于塘西张氏家做抄写。张家有个女婢。一天夜里淫奔而来。孙生冷漠的拒绝了她。女婢心中不甘,就跑到西席那里得合而去。端午节的时候,西席那位解馆不至。原因是身上突然长了疽,一直不好。孙生于是代替了他的职位。
后来在江口,遇到了叔叔,其叔曰:“我因为儿子生病,于是到城隍那里祈祷。夜里梦见城隍升坐上殿。呼唤鬼吏将饥饿者的名籍拿来,要作更改。于是唱名对册,十余人后就提到了侄儿你的名字。我私下问鬼吏:‘孙某是何因缘改去了饿籍。’鬼吏回答说:‘此人本应四十六岁时,出外饿死。因为今年四月十八日的夜里,拒绝了某氏的淫奔。所以延寿二纪,并改入禄籍。我也深为你的侄儿感到庆贺啊。’”后来到孙生那里负笈读书的人日渐增多。每年得到的修仪教资达百余金。在公四十六岁时,正是万历三十六年。那个时侯米价涌贵,饿死了很多人。而孙公家里却很富裕的应对过来。公后来分给儿子们财产时,家里已经是巨富。最终其年至古稀。无疾而终。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上述之善事可谓:了宿世之冤孽,还世间之清白。真是:虽未诵真经,已有念佛意。
明朝有个陆仲锡。天生而有异才。那一年他十七岁,就到京城从师邱某,准备科举考试。恰好在对门住了一名女子,甚美。师徒二人均屡次偷窥,心中暗动意欲有所为。他的老师偷偷地对他说:“京都的城隍最为灵验。你可以试试前往祈祷这事。或许会满足你我的心意。”陆仲锡就按照老师的话去城隍庙祈祷。当天夜里。就梦见自己与老师俱被城隍追索。城隍对二人大加斥责。命其手下鬼卒查检二人禄位。检籍拿来后,上面注有:“陆某为甲戌状元。邱某一无所有。”神曰:“陆某会被奏明上帝。使削尽他的禄籍。邱某立判抽肠而死。”陆仲锡刚从梦中惊醒。就听见馆童敲门。告诉他说:“邱先生昨晚痛若绞肠浑身青瘀而死。”后来仲锡竟然终身科举不获,贫贱潦倒一生而亡。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张明三。曾跟随父亲的任职到了琼崖这个地方。却私通了相邻指挥使的二个女儿。于是就潜携二女私奔渡海。两名女子的父亲在后面急追不舍。张明三急恐被女父追上,竟推堕二女死于水中。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一天张明三突然患腰疾。就请了当地的名医孙某来医治,果然好了些。然而孙某在当天晚上却梦见两个女人拖曳自己下水。并说:“妾身本是琼崖人。是来向张明三索命的。你为什么要阻止我们报仇啊。”孙受惊醒过来。把这梦告诉了张明三。张明三拍腿哀叹说:“我做的孽到了,我是没有救了。”结果过了一个月就死了。
叹哉,假使张明三与二女子皆如菩萨知果畏因,守礼尊天。何至于或被索命幽明,或被溺与水中。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常熟那个地方有名钱外郎。家住在武断。邻里之中有一位年轻妇人,色美而家贫。钱外郎就贷银给她的丈夫。让他到临清那个地方去贩布。而自己则好与妇人私通。一天,妇人的丈夫出门贩布。因为潮水下落而不能出行,于是就回来了。正好撞见钱某与妇人欢饮恣肆。妇人的丈夫看到正是钱某,恼怒异常又倍感羞愧,咬牙跺脚回到了船上。钱某看到事情败露,竟暗暗与妇人谋划害人。果然夜里派人假装盗贼而杀害了妇人的丈夫。其夫的族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鸣冤于官衙,于是二人被抓。本来已经认罪了,钱外郎又贿赂了上级官员。竟使他们被判无罪释放。钱某与妇人心中暗自庆幸,不料刚刚走出衙门,忽然间电闪雷鸣骤雨倾盆。瞬间两人俱被雷电击死。
古人云:“奸近杀。奸情出人命。”岂虚言哉。观现今之社会,竟然有换妻,换配偶之行,其愚与痴实在可叹可悲。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徐生,出身宦裔人家。年少有才名。暗窥邻人家女儿貌美。于是逼诱妻子去以花钱刺绣的名义。使邻女频频往来自己家中。一天邻女又来到徐生家里刺绣,不知徐生就藏匿在屋中床榻后面。于是他的妻子假装出去看视厨房,徐生借此机会就强奸了她。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不久被人察觉。邻女的父母既摄于徐家权势不敢上告,急怒之下逼使女儿自尽。徐生后来每次入闱考试,就会看见邻女披血衣而来。始终不得第。其后来为乱兵所杀,不得好死。
叹此逞一己私恶劣欲者,现世被杀恐只是花报而已亦。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宜兴那个地方有个染坊。染坊主是位孀妇极美。一个木商看见就喜欢上了。于是诱饵百端,却终不能犯。岂料木商暗地谋算孀妇,在夜里偷偷地扔了几根木材在孀妇家院子里。第二天一早,木商就以偷盗木材的罪名诬陷孀妇,把她告上官衙。又贿赂上下,极力窘迫羞辱孀妇。期望以此胁迫她来顺从自己。妇人在家里虔诚祁祀赵玄坛。并哭诉了自己的冤屈。当天夜里梦见神灵对她说:“我已经命令黑虎去惩罚他了。”没几天。商人进山贩运木材。从树林中突然跃出一只黑色猛虎。一口咬下商人的脑袋后扬长而去。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清朝嘉善那个地方的支某。在康熙已酉年间,秋天乡试回家。突然对朋友顾某说:“我最近神魂恍惚,好象是有鬼祟附身。我想要依某僧以忏悔宿孽。”顾某回答说:“好吧。”于是就引领僧人来看视他。支某忽然发狂,说:“我已经饱含三世的怨恨了。今天才让我得到你了啊。”僧人就问有何仇怨。回答说:“我前生是他的属将。他为主将姓姚。仗他的家族中有功勋卓着的贵戚。瞄看到我的妻子年少美丽。于是命令我领兵出征,陷害我于死地,以霸占我的妻子。但我的妻子不甘受辱,拔剑自刎了。可怜我一家骨肉从此离散。他后来死于忠义。我没能报仇。他再世又为高僧。我又不得报仇。他第三世为宰相。并有政绩。福禄神保护他。我还是不得报仇。今世他本该有科名。我就等候了三十年。直到最近因为他触犯淫业,被削去了文昌籍,我才得以下手。其言说时恨怒不已。顾某劝说到:“怨家宜解不宜结。”回答说:“我的仇恨难以释怀。一定不饶了他。”支某竟然在路上就死掉了。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季吴那个地方有位秦生。力学多才。尤其擅长诗词乐府。但为人极其轻薄。就是喜欢作些谑语讥诮世人。如果见到别人形体面貌有缺点,识面而一诗立就。如果听到别人作事可笑。入耳而一歌已成。他的好朋友黄缘入拌。作游宰诗一百韵贺之。他的邻居帷薄不修。作黄莺儿十首赠之。绘影写风。穷工极巧。流播人口。达于远近。因此招人愤恨,他屡屡被人拳脚相加。甚至被告讼到了官府。差点被扔进囚牢。竟然终不改悔。其晚年忽病疟发狂。吃自己的粪便。拿刀要割自己的舌头。家里人夺下刀来。把他锁在空室里。他找不到刀,就嚼舌如糜而细吐之,那臭气屋子外面都可以闻到。后来他在窗隙中。窥见庭院中有把劈柴斧。竟奋力破窗而出。举起斧子把自己斩死了。
可叹,其行为也荒唐,其现报也凄惨。若能及早改过何至于此,真是何苦来哉。《大乘无量寿经》云:“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如能奉行,岂天渊之别。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严武在少年时与一个军中指挥使为邻。偷看见军使的女儿很美。就千方百计的引诱她。最终得逞并与其私奔。军使羞怒之下告上官衙。官衙发出收捕令。严武害怕被捉住治罪。缢死此女,并毁灭了痕迹。后来在四川得了重病。恍惚之间看见女子来索命道:“妾虽失行。然无负于君。乃至见杀。真忍人也!妾已诉于上帝。期限就在明天。”果然严武在黎明时分,既促然而卒。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如《法华经》: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了凡四训》是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暂无简介。
总劝(共二则一法一戒)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红尘滚滚,易犯惟有邪淫。拔山盖世的英雄,在此亡身丧国;衣冠楚楚的才子,因此败节损名。今昔相同,贤愚共犯。何况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轻狂小子,往往沉迷红粉之场;慧业文人,常常仿效青衫之泪。一谈止欲,
“文昌帝君”,俗称“文曲星”,是中国史上信仰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神。他因为主宰人间功名利禄、文运科名,故被广大文人儒士崇拜。他虽然被列入道教神仙系统中一位重要的神,但他并不传播道术,而是劝人广行阴骘,致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最高理想。
仁在五常①首,慈居万德先。三教②伟大啊,金口说玉言。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厨师来,惊飞在屋前。猪见屠户到,两眼泪如泉。心里很清楚,只因口难言。忽受刀杀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锅百沸煎。身受千刀剐,血肉成人宴。此事罪孽重,头上有苍天。
广行三教(广泛地弘扬三教的道理)【原文】:(发明)三教圣人,皆具救世之念,但门庭施设不同耳。儒用入世之事,佛行出世之法,道则似乎出世,而实未尝出世者也。孔颜虽圣,然欲藉以却鬼驱妖,则迂;佛道虽尊,然欲用以开科取士,则诞。此三教所以有不得不分之势也。
三次投胎《绣虎轩次集》【原文】:桐城诸生姚东朗,有子十岁,病且死,父母怜之,谓曰:“汝果无缘为吾子耶?”其子忽作北人语曰:“我乃山东某僧也,积三十金,为师兄所窥,推吾堕水中,我呼观音大士,即见大士云,汝数合休,且往孽也,遂溺死。地方鸣于官,
佛陀之所以要诞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是有大事因缘的,那就是怜悯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他看到众生沉没在苦海中,挣扎着想要出来,但马上又被海水吞没,所受痛苦无量无边,心中就生出无穷的慈悲心来。所以特别指出西方极乐世界,使人们有了解脱的归宿。
所谓「立命」,就是我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他的儿子;要袁天启不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
了凡四训译文 原文:了凡四训原文 原著 [明] 了凡先生 白话译者 学袁 明朝净意室主了凡先生所著《了凡四训》(白话文版名为《命自我立》),是袁黄先生(字坤仪,号学海,道号了凡,江苏省吴江县
《安士全书白话解》一书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圈儒释道三教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消除烦恼、大彻大悟。原书全部为古文,已不便今人阅读。
文昌帝君阴骘文(白话文) 文昌帝君说:我(文昌帝君)第十七世时作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下属的事,时常帮助别人度过困难,接济别人一时的贫困,怜悯别人的孤儿,容忍、宽恕别人的过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 文昌帝君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
居士: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骘文》之类的东西。我们想闻佛法,《文昌帝君》不就是老子、庄子和孔子这些《道德经》《孝经》之类的书吗? 法师:想闻佛法很好,五乘佛法包括人天乘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dì) 君(jūn) 曰(yuē) : 吾(wú) 一(yī) 十(shí) 七(qī) 世(shì) 为(wèi) 士(shì) 大(dài) 夫(fu) 身(shēn
【注】:以下故事,精选自:释昌臻法师、释海山法师、释大恩法师,主编的《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一书。 ◎宇文英迪当初在黔江处理一桩官司。 有一个叫扶爱之的人,因他曾经揭发某漕台 (掌管水运事务)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一) 前言 广东人常说:「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又有云:「落地喊三声,好丑命生成」。这些话是正确的吗? 不错,对一般凡夫来说,是正确的。佛家说因果
黄石公素书 原始章第一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
戒淫修福保命 天华出版社编著 纵观今日世界,道德沦丧,淫风狂飙,已经吹向青少年,举世同然。而今家长,多为双职,事业忙碌,虽以物质令儿女满足,殊不知乖巧的儿女已经悄然蒙受了污染。 殷切奉告
二十四孝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