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46课丨过了这3关,修心一路畅通

第46课丨过了这3关,修心一路畅通

- 修心的三个关口 -

  一定要发现三个关口,第一重就是身心不能够相代,为什么呢?因为你跟我的身体,佛跟阿难的身体是异的,你吃了我就饱不了。这个心来的话也是,你的心是你的心,我的心是我的心,各修各的,我有智慧你没办法得到,难不成真的是,阿难就等着武林功夫里面那种练得久了,忽然遇到一个相中意的徒弟,就跟他拜上,就啪的一拜就能打点滴输液一样,全部几十年的功力全给他输进去了,做不到,所以第一个是,身心不能相代,人人有座灵山塔,自向灵山塔下修。

  第一个,等着他吃饱了你也饱不对;第二个,光说不练不行、无功文字不行;再一个,认识不到错误不行。这是我们现在最障道的,阿难自此已经认识到,一开始他以见为眼,以食为心都是错的,前边不是七处征心吗?所以在这里佛就开始给他又要转大法轮了。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前面佛已经放了两轮光了,前边放光表破妄,这次放又开始显真了,这个卍字每一尊佛胸口,这里的释迦牟尼佛,其实佛的胸前,手足,腰际都有这个卍字,这个卍字是表佛的这种无漏,记住不是功德,无漏的性德。

  什么叫功德?什么叫性德呢?功德,积功累德,就是从事修上一点一点的去增进。性德属于什么东西?天然具足,这叫做性德,本有的。所以楞严为什么说如来密因?为什么说修证了义?就是因为首楞严定,它是天然性德之定。

  所以这个卍字它是表佛祖无漏的性德,不是功德,不是诸佛菩萨六度万行的功德,这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卍字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它叫做有乐,就是有相必受解脱安乐,就是有快乐的有乐,有乐这个意思,它是佛的三十二相好之一,有时候我们也叫吉祥海云,诸佛海会悉遥闻,就是祥云一样的,吉祥圆满,万德具足,如海如云,这么一个意思,这卍字。

  这里涌出宝光有百千色,就表佛的智光圆照法界,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这也是首楞严大定里的内涵,所以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所有的宝刹、如来的这种诸佛国净土,就说明这种光,上齐诸佛无染常寂光境界,为什么能够还旋呢?用一个旋是什么意思,旋是什么意思?

  转,转至阿难及诸大众,阿难和大众,在场的还有好多凡夫,上齐诸佛净土可以理解,下至凡夫还说到百千色十方微尘光的功德,这怎么回事呢?正表显佛和众生的佛性等无差别,差别在哪里?在转之间,如果你离智光,本有的智光,转成一念无明妄想,那么你就是众生,所以叫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如果你转过来,悟此真心全体即是光明,就是诸佛。

  经文的佛说时,翻译者都是再来人,才能把这经典翻译的如此到位,旋就是我们说的,一凡一圣,染净,迷悟都在转之间,唯转心念,别无他法,转念,为什么越来越钻牛角尖呢?

  在五台山朝五个顶的时候,拜着拜着,在公路上,生烦恼了,这么多的车子呼呼的过来,一不小心把一个石子啪的给你溅过来,还打在手上脸上,本身就拜的满身怒火,业障,不想拜,一天要拜十几里路,那么头两天的时候还进入不了状态,身心还沉浸不下来,生烦恼,从显通寺拜到殊像寺,又往明月池佛母洞拜的时候,就那个公路上看见人来往就觉得你们怎么能走路呢?我在这可怜的磕头,看见了车来往就起嗔恨心,怎么能这么自在,坐在车里面呼的就到了,生烦恼,十米路都拜不到前面,十米都拜不动了,就扑不下去、站不起来。

  这个时候真是怪得很,五台山有一个扫垃圾的车,它上来不断地放音乐,放到我耳边过来的时候,走过去,呼呼开过去来的一个音就是,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我突然转念一想,我如此的一个业障种子,地狱种子,我居然出家了,出了家我的信仰慢慢入心、入了道了,我现在还能在这磕头,一直五个台,我发心磕一遍,这也算,自己觉得说我能走到这一步,这不是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吗?拜拜拜又拜,拜拜拜又烦恼了,这控制不住。

  结果正在拜的艰辛的时候,那垃圾车又过来了,真的妙的很,五台文殊菩萨到处都在,什么都是,只要你会转,又拜的不行了,累的不行的时候,忽然它又过来了迎面,它这时候换了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一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拜佛消业,每一次的痛苦,磕不下的这种纠结,艰辛,可是想想堕到地狱里面那更苦,这会儿苦受得就不畏瑟,就转,不能钻,一定要转。

  你钻的话就想想,人家都来朝个山,拜个黛螺顶就够可以了,还非得发心五个台拜,傻瓜一样,你二百五干什么?越想越气,越气就越就清净不下来,这就是心魔还是犯,所以一定要学会转,旋至阿难,从诸如来顶,心佛就在一念转之间,你会不会转?只有转了以后佛再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记住这几个字,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法幢,摧显,显正之意,庙门口都会有那个,有的是汉白玉的柱子,雕的非常的庄严,庙门口竖高处那两个就叫法幢,有时候也有其他的质地的,就表显正法永在,破邪显正的意思。如来现在要破邪显正,说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清净眼,这里讲到获妙微密,什么叫妙呢?

  先一定要听清楚,待会我们讲显见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要触摸到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妙,这么微,这么密,什么叫做妙呢?妙不可言,妙就叫不可思议,清净的真性,本有的真心,不可思议,就叫做妙。真妄同体一样的显现,你在上面见真,你就是这个真心,见妄,你起的就是妄心,所以说真妄是同体的,你不可能把它分开,也不能把它合起来,那么这样一种呢这叫真妄,所以说它叫微,微妙,这叫妙微,密是什么?始终不动不移不生灭。你很难见到,很难触摸到,所以叫做妙,始终一致,从来妙,从来都不动。

  不是说我们生灭法,前面描绘成这样,后面就变了,真心、本有真心不会的,外面的垢不能染,所以叫做性净。性净一定要记住这个性和垢,有时候我们说转就是从染修成净的,本性就是净的,任何脏的东西都染污不了,暗不能昧,就是有黑暗的东西你也不能阻挡它的光明,所以叫做性明。

  这样的一个活泼泼,灵俏俏的心体,虽然人人本有,但是我们迷的时候不知,就叫做失去,悟的时候,从迷归悟,回光返照,所以这里叫做获妙微密,性净明心,才能够得清净眼。佛门里面有五眼,有时候传老也写的说,迎请千贤万圣,皈依五眼六通,就是指的五眼,一种是肉眼,我们的眼,还有天眼,它的功能就比我们广阔,肉眼和天眼说实在的,还属于不能叫清净,有染污。清净眼要从阿罗汉开始叫做慧眼,菩萨叫做法眼,只有佛叫做佛眼。

  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这是五重分别,得了清净眼就是要开佛知见, 获妙微密,性净明心,这段经文重在说,一个是修行不能相代,二一个说食孰饱,还有一个要能够承认错误,否则都会有障道,特别是要承认错误。

  阿难每一次都是顶礼佛足,泣泪悲哀,就是首先你得忏悔,承认错误。广东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他曾经给云门寺写过一首校歌,校庆的时候就用上了,后来还有居士给谱了曲子,可以说听了以后法喜充满,恰恰就是跟阿难的心比较吻合。

  这次我在五台山一路艰辛,生烦恼,业障出来的时候,也始终就是要忆念他,一个是我对老和尚的信心,二一个真的写的太精妙了,我给大家念一下,就能理解阿难的心情。佛源老和尚作的这个词,一般我们把他这段话叫做云门天子曲,基本上是用的《法华经》里面的法义,他怎么讲的?他说: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

  云门寺叫做大觉寺,是佛学院,有养正班、预科、本科、还有研究班,大大小小的师父,从这么高的,到这么大的少年青年都有。原来云门寺,小师父们、小和尚就这么点儿的在禅堂,双腿一坐,我都看了不敢进禅堂,我都那儿常常也去坐过,大觉欣开选佛场,这都是夙世的菩提种子,童真入道,正信出家,此是选佛场。

  禅堂里面常说,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儿的状元看谁能把心空掉。所以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在讲《法华经》的时候,这个是舍利弗《法华经》里当机的,不断请佛讲法,结果释迦牟尼佛就是直指,说你不要请了,不要说了,为什么呢?我法妙难思,他讲出来别人受不了,要讲《法华经》的时候,后来答应了讲法的时候普天花雨散华藏,到处天人散曼陀罗花,比喻这个法会现场的殊胜

  第二就是三车虚设怜诸子,诸子就是我们,火宅中的我们,所以火宅同离赴乐邦,火宅就是我们,在《法华经》的比喻就是三车的,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佛就是大富长者,我们就是他的儿子,有这么小的,有中不溜的,有大一点儿的。这个大宅子里面着火了,三个儿子还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不知道往出跑,这个时候大富长者想让他们出来,就开始说:你们平常喜欢玩儿车,给小儿子说,外面我给你准备了一个羊车,给中不溜儿的说准备一个鹿车,给大一点儿的说准备了个牛车,都是玩具车,你们赶紧出去,给你们备在外面了。

  小的他羡慕羊车就跑出去了,因为他的视野小、心量小,只能仰慕羊,中不溜儿的羡摹鹿车, 大的羡摹牛车,就全部跑出去,结果赋予他们的都是大白牛车,就是真正的一佛乘。这三车就比喻,我们说的声闻,缘觉和菩萨,有时候叫做小乘大乘,有时候又叫做三乘,所以这里叫做三车虚设。

  是权巧施设,为什么?可怜火宅中的亲子, 三车虚设怜诸子,火宅同离赴乐邦, 衣里明珠当自悟,这就联系到阿难了。我们每个人衣里都有一颗明珠,在法华七喻里有一个衣里明珠喻,就是有一个醉汉,穷得到那儿,结果到人家喝醉了以后呢,这个亲朋好友给他衣里面藏了一颗夜明宝珠,摩尼宝珠,结果他都不知道这个宝珠的用处,还到处去乞讨,出去到处去化缘,要饭一样的,所以本有的衣里明珠他失去了。

  我们每个人就是失去了本有的衣里明珠,千万记住佛性常在,待会儿就知道了,如来家业勇承当,衣里明珠当自悟。如来家业勇承当,什么叫做如来家业?下意识的,那得好好讲经,宏法,利益众生,建道场,建讲堂,坐禅堂,领众修行,念佛,这都是俗谛中的如来家业。真谛中的如来家业就是明心见性的,性净明心的妙微密、清净眼,你敢不敢去承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敢不敢去承当,极乐世界就在西方。你敢不敢去承当,这都是如来家业。

  最后一句特别震撼我,一路我拜的累的时候呢,就一定要念这一句,那时候真的是这个缘份,念阿弥陀佛都不行了,力量太弱,特别累的时候,念阿弥陀佛一开始行,后来就不行了,文殊室利菩萨也不行了。一定要过一段时间累的时候,就要念这么一句:宝山已入休空手,高坐白牛见法王。

  宝山,我们每个人现在都已经入了宝山了,我当时五台山我就观这就是宝山。你已经入进来了,你正在这儿磕头,千万不能空手而归。我们这辈子也都算入了宝山了,这个加持力特别大。 哪一天明心,衣里明珠显现了,如来藏悟入了,性净明心全部住到里面了,那你入了宝山了,不是空手。

  当时我就说,这就是文殊菩萨宝山,我一定要安住在这把这拜完,要不然就受不了,所以宝山在哪里呢?怎么发现呢?高坐白牛,坐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楞严经》马上要开显的第二个板块,十番显见,就是明心见性,直指见性在哪里,性在哪里?

原标题:过了这3关,修心一路畅通丨《楞严经》46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