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为何想见佛但往往见到的是魔?

为何想见佛但往往见到的是魔?

金刚经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金刚经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金刚经》的第二十五讲,关于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品。这一品当中我们讲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邪道,什么是正道。第二,空性当中所谓的“八不”的问题。第三,关于如来。

一、正道vs邪道

  记得我95年读佛学院的时候,栖霞寺那堂水陆法会,我在大殿里面拜忏,我看到菩萨,拜着拜着,就跟很多人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很多人流眼泪是因为压抑性的,但我这人从不压抑,我流泪是为什么呢?我就是想,菩萨你给我看一眼嘛,我才会决定往条路继续走下去,我不知道你在哪里,菩萨你怎么也不跟我讲一句话?你给我托个梦也好……

  说这个人有业障,真是有道理的,我从来梦中没见过菩萨。我梦到过爷爷、梦到过奶奶,就没见过菩萨。因此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菩萨他又不讲话。后来读到《金刚经》当中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唉呀,我这个心放下了,我不管做什么,不要想菩萨在哪里,菩萨都知道的。他很忙,没时间来看你,但他在、他知道也行的。如来悉知悉见,也就是说,你不要去找菩萨来跟你讲话,你只要努力付出,努力行动,菩萨都是知道的。

  一个信仰者跟被信仰者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一般的人是要通过表象来完成。那天有个人,他说:“师父,我告诉你哦,我们家供的苹果少了一个!”师父如果不解风情的话,说:“你们家老鼠太多了吧?”他肯定很失望。但我也不能说:“菩萨来过了,把苹果吃掉了。”他很想我说这个话,但我不能这么说,这话不像和尚说的话,不是正法。但他很想我说这样的话,来告诉他,他们家有菩萨在。后来我想,和尚我要讲个法,我说:“说明你这段时间拜佛还是很用功的。”“哎,我是很用功,我是很用功!”得到一些奖励,又没有说破格的话,算是交了份作业。

  他的意思是,他们家有菩萨来过了,把他苹果吃掉了。其实就算不是老鼠吃的,说不定是他孙子给他吃掉了。但苹果少了,他就以为是菩萨吃过了。实际上,他是想验证菩萨是在的、是有的,他是一个没有信心的人。初学者大多是没有信心的,没有一个人不想见菩萨,都想,但都见不到,见到的人,对不起,“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里说的,不是我说的,因为见到的是幻相。

  有些人实在可怜,学佛见佛见不到,他认为见鬼了就是见佛。为什么?六道轮回当中我们没看过鬼,他看到鬼了,认为有鬼了,知道佛教说的就是真的,也就是有佛。但是一见鬼了以后,鬼从此赶不走了,招回来容易,请出去难,引狼入室,这一天到晚就心里有鬼了。很多人过的的这样的日子,真的很苦的。众生学佛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真的很难。

  我们这里有一个阿姨,两个月就要我们捉一次鬼,要师父们一次比一次去得多。她们家门上有好几把锁,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开门的。这话说起来好像是个笑话,实际上是凄惨的人生路啊。

  她想见佛,实际上佛老早说了,“见法者则见佛”,不是见佛身则见佛。即便见了佛,也是按照佛的话去做,所以见法者则见佛。佛之所以成为佛,不是因为释迦牟尼这个人,而是因为释迦牟尼这个人觉悟了法,具有这个慧眼,具有这个法眼,你得这个佛眼就成佛。甚至你不需要见佛,你就是佛,禅宗里面是这样说的。

  那你有没有这个担当,有没有这个认知?还是没有信心,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帮助的时候,怎么样最好地见法,或者怎么样更好地见佛?就是经常听讲座,去道场里礼佛。所以,任何一个想从表相上见佛的人,请记住,这是条危险之路。因为你见的佛,可能是你幻想出来、臆想出来的。臆想是人格分裂的最重要的心理。你认为有一个东西在跟你讲话,实际上是你自我对话,就是主观客观化之后的,你认为事实存在的那个东西,这个是很要命的。

  所以很多学佛的人感觉到有某种众生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不是有众生存在,他是有一定程度的人格分裂。是不是人格分裂症,那是依情况程度不一样而定,但是使人极容易行邪道,最终不能见如来。这里不能见如来的如来,是成佛二字。

  这很要紧,我们都要成为正知正见学佛的人,自己的心一定要定下来才行,自己心不定下来,不在法上用功,在表相上用功都是不行的。比如说和尚,你就追求帅的和尚,可能也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你追求法相的庄严,不如追究法义的如实更重要。

  这是整个《金刚经》对已经有信心、已经能入道、即将入道的人提出来的很重要的提醒。如果没有这个真知灼见的话,修行的路会很坎坷。很多人说的会着魔,着什么魔?你贪心,会经常碰到骗子。不是骗子有多狡猾,而是你有贪心。有时候人自己会骗自己的,真的。这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世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段话的意思。

二、空性

  另外,“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就是这里的空性,空无自性,不是什么都没有。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说,人生在贪心的前提之下,追求的人生都是虚妄的,但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你还有解脱成佛这件事情要追寻下去。所有的放下它都有个前提,拿起来。没有拿起来的放下,你的放下是假的。所以,说诸法断灭相,就跟刚才我说有人提问,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极乐世界有没有?他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心不可得,极乐世界就没有了。因为三心不可得嘛,未来也不可得,那我去极乐世界去哪里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没有了解佛的义趣,他是依文解义,三世诸佛都喊冤枉。这是直观思维。

  三心不可得,它说的是,在虚妄的贪心和憎恨心引导的前提之下,发生的我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特征,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都是虚妄的,都终将烟消云散,都是需要放下的,它是讲这个。它并没有讲成佛也是不可得的,成佛也是虚妄的。哪个经典里面讲成佛是虚妄的?只讲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所无有少法可得,是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成佛了不执着,阿罗汉那一品说的,若我说有法可得,世尊则不名我得阿罗汉,我无法可得,世尊说我是名阿罗汉。是吧?就是你得法不是得的法,而是为众生服务,发菩提心,成就道场这颗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人问,既然应无所住了,我的心怎么生起来?不用贪心生起来,一切为众生着想,不着相,不自我膨胀那颗心,就是应无所住之心,是这颗心。如果说,你说空性都是断灭的,都是没有的,不要修了算了——和尚都说了,全是空的,回家该干嘛干嘛,该杀人杀人,该喝酒喝酒,那你这是断灭见,这是很可怕的。

  还有很多年纪大的人念佛,他一心去往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菩提心,而是他要求死这颗心,这是断灭相,不可取。

三、如来

  最后,什么叫如来?《金刚经》里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里的如来是说什么呢?这里的去和来是生和死,解脱和烦恼、自在与烦恼之间的出路。菩萨出入于生死,不沾轮回之苦,这里的来去是指这个。它就跟我们净土法门当中所说的,叫乘愿再来一样。谁不知道极乐世界好,谁不知道娑婆世界苦啊,但是菩萨、修行者为一份道心,为了众生娑婆世界众生之苦,他愿意发愿再来娑婆世界受苦。但他这里受苦,他受的不是苦,他发的是菩提心,修的是菩萨行。

  也就是说,我常常问大家,地藏菩萨地狱里苦不苦?答案很简单,如果苦的话,他不是菩萨,只有不苦才能解脱。如果他不苦的话,为什么如此不堪的环境,他在地狱里面竟然不苦?说明他心自在,身解脱。

  所以众生是选择环境,良禽择木而栖,而佛菩萨是改造环境,是有这个心力、有这个能力的,所以来去是生死自如的意思,我们就不是。包括不常不断、不去不来,还有不一不异,等等。具体可以去了解一下“八不中道”。

  二十五品当中还在讨论一个见佛的问题,还在讨论佛的境界是怎么样,但它里面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空性的学习和了解,不能落于断灭空当中,不能认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是错的,什么都没有更错,所以祖师们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

  有跟空是相对的,出入无碍至解脱才是我们要去达到的境界。这是第二十五讲。

原标题:《金刚经的秘密》第25课丨想见佛?但往往见到的是魔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