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

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卷第十九

  五〇三【经旨】本经叙说帝释天告诉目揵连其以调伏悭垢,而得胜妙果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大目揵连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当时,帝释天主释提桓因正居住在他那胜妙华丽的宫殿里,到了夜晚时分,他来到大目揵连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这时,释提桓因的光明普照于耆阇崛山中,山的四周都很光明。那时,释提桓因坐下来后,就唱颂诗偈说:

  「能降伏悭贪垢秽的心,有盛德而能随时布施予人,

  这叫做布施中最贤善的事,来世必能见到殊胜的妙果。」

  当时,大目揵连就问帝释说:「憍尸迦(天帝释过去世为人时之族姓)啊!为什么降伏了悭贪垢秽的心,必可见到殊胜的妙果,而使你说:『能降伏悭贪垢秽的心,有盛德而能随时布施予人,这叫做布施中最贤善的事,来世必能见到殊胜的妙果。』呢?」

  这时,天帝释回答说:「大目揵连尊者啊!因为那些尊贵的婆罗门大姓、尊贵的刹帝利大姓、尊贵的长者大姓、尊贵的四王天、尊贵的三十三天,都会向此人稽首礼敬的缘故。大目揵连尊者啊!我就是被尊贵的婆罗门大姓、尊贵的刹帝利大姓、尊贵的长者大姓、尊贵的四王天、尊贵的三十三天所恭敬作礼,我亲见这样的殊胜果报,所以才说出这首诗偈。

  其次,大目揵连尊者啊!甚至是太阳所运行,遍照于诸方,至于千个世界,有一千个月亮、一千个太阳、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弗婆提舍(东胜身洲)、一千个郁多罗提舍(北俱卢洲)、一千个瞿陀尼迦(西牛贺洲)、一千个阎浮提(南赡部洲)、一千个四天王天(欲界第一属天)、一千个三十三天(欲界第二属天)、一千个炎摩天(欲界第三属天)、一千个兜率陀天(欲界第四属天)、一千个化乐天(欲界第五属天)、一千个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属天)、一千个大梵天(色界初禅天),名叫小千世界。在这小千世界中,没有一座宫殿可以和毘阇延宫殿(译为最胜殿,是天帝释的宫殿)相比的,毘阇延宫殿有一〇一栋楼观,每栋楼观有七层。每层有七房,每房有七位天后,每位天后各有七名侍女。大目揵连尊者啊!在小千世界中没有宫殿像毘阇延这样端丽庄严的,我自己看见是因降伏了悭贪的缘故,而得有这样胜妙的果报,所以我才说出这首诗偈来。」

  大目揵连告诉帝释说:「真好啊!真妙!憍尸迦啊!你能看见如此胜妙果报,而说出这样的诗偈来。」

  当时,天帝释听闻大目揵连尊者的说法,欢喜不已,忽然间便隐身不见了。

  第五〇三经注释:

  1、释提桓因:即天帝释,是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

  2、憍尸迦:天帝释过去世为人时,为憍尸迦族姓,故名。

  3、小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围绕东、西、南、北四湖,七山八海交互拱绕,更有铁围山做外廓,日月于其中运行照耀,此称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

  五〇四【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至忉利天宫,见天帝释生活放逸,自称叹其新筑之堂观,目揵连即以神通力令其楼阁震动,使其心生厌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那时,大目揵连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当时,大目揵连尊者独自在一僻静处禅思,他这样想着:以前释提桓因在界隔山的石窟中,向世尊请问爱尽解脱的道理,世尊为他说法,他听后很欢喜,好像想更有所问的样子,我现在当前往请问他的喜意。做这样的想法后,就如大力士伸屈手臂那样短暂的时间里,在耆阇崛山中隐没,去到了三十三天(忉利天),就停在离一座分陀利(白莲花)池不远之处。

  那时,天帝释正与五百位婇女在浴池这里游戏,并有诸天女随侍,她们的音声都很美妙。这时,天帝释遥见大目揵连尊者来到。便告诉诸天女说:「不要再唱歌了!不要再唱歌!」诸天女便随即默然不再发声。天帝释就去到大目揵连尊者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

  大目揵连尊者问天帝释说:「你以前在界隔山中向世尊请问爱尽解脱的道理,听后很欢喜,你的意见怎样呢?是因为听闻说法而感到欢喜呢?还是因为想更有所问,所以才感到欢喜呢?」

  天帝释告诉大目揵连说:「我这三十三天(忉利天)里,大多贪著于放逸之乐,有时会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有时却也记忆不得了。世尊现今就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尊者您若想知

  道我以前在界隔山中所请问的事情,现在您即可前往询问世尊,依照世尊的说法,您就应当去受持。然而我这天宫中有美好的堂观,刚落成不久,您可进去观看。」

  这时,大目揵连尊者静默地接受邀请,就与天帝释一起进入堂观里。那些天女们遥见帝释来了,齐奏起天乐,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天女们佩戴在身上的璎珞等庄严宝饰,都发出美妙的音声,合于五音之乐,就如善于演奏者的声音一样。然而当这些天女们见到大目揵连尊者后,都自感惭愧,进入室内隐藏起来。

  这时,天帝释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您看这堂观地好而平正,墙壁、柱子、横梁、重阁、窗户、罗网、帘障等,全部都很庄严美好。」

  大目揵连尊者告诉帝释说:「憍尸迦啊!这都是你以前所修善法的福德因缘,才成就如此美妙的果报。」

  就像这样,帝释三次自我称叹,并请问大目揵连尊者,而大目揵连尊者也再三地如此回答。

  当时,大目揵连尊者这样地想着:现在这帝释自己极为放逸,贪著天神所住的天界,赞叹这里的堂观,我应当使他生起厌离之心。于是他就入于三昧(禅定)里,运用神通力,用一脚趾撇动天帝释的堂观,使所有堂观都震动起来。这时,大目揵连尊者随时即隐没不见了。

  所有的天女们见此堂观震动摇荡,仆倒惊吓,东西奔逃,禀告帝释说:「这位是憍尸迦您的大师,所以才具有如此的大功德力吧?」

  当时,天帝释告诉天女们说:「这位并非我的大师,而是大师的弟子大目揵连,他梵行清净,是一位具大德大力的人。」

  众天女们说:「真是奇异!憍尸迦啊!你竟然有如此梵行清净,具有大德大力的同学,那么大师(指世尊)的德力,当又如何呢?」(意谓一定是更不可思议了!)

  五〇五【经旨】本经叙说佛陀至三十三天为母及诸天众说法,四众弟子久不见世尊,特请大目揵连尊者往请世尊还阎浮提说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三十三天(忉利天)的骢虚软石上,就在距波梨耶多罗与拘毘陀罗香树不远的地方结夏安居,并为母亲及三十三天众说法。那时,大目揵连尊者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结夏安居。

  当时,佛陀的四众弟子们去到大目揵连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向大目揵连尊者问说:「您知道世尊结夏安居的地方吗?」

  大目揵连尊者答说:「我听到世尊在三十三天的骢色虚软石上,就在距波梨耶多罗与拘毘陀罗香树不远的地方结夏安居,正为母亲及三十三天众说法。」

  这时,所有的四众弟子听闻大目揵连尊者的话语,内心欢喜不已,便各从座席起来,向尊者行礼后,就离去了。

  那时,所有的四众弟子在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后,又去到大目揵连尊者的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这时,大目揵连尊者就为这些四众们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讲经说法之意),示教照喜后,便缄默不语。

  这时,所有四众们便从座席起来,向尊者稽首作礼,禀告大目揵连尊者说:「大目揵连尊者啊!您应当知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见世尊了,大众们都非常的渴望,想看世尊。大目揵连尊者啊!如果您不怕烦劳的话,愿您能为我们去到三十三天,为我们问讯世尊:『是否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常感安乐呢?』又为禀告世尊说:『阎浮提的四众弟子们很希望来见世尊,然而他们却无神通力升到三十三天来礼敬世尊您。三十三天众他们自有神通力来到人间,所以希望世尊您能回到阎浮提,这也是因为哀愍四众弟子的缘故。』」当时,大目揵连尊者静默地应允了。

  这时,所有四众弟子知道大目揵连尊者已经静默地答应了,便各从座席起来,向尊者行礼后,就离去了。

  那时,大目揵连尊者知道四众已离去后,即进入三昧(禅定)之中,并依其所入禅定,就如大力士屈伸手臂这样短暂的时间,便从舍卫国里隐没,去到三十三天的骢色虚软石上,距波梨耶多罗与拘毘陀罗香树不远的地方而显现。当时,世尊正被三十三天众及他们无量数的眷属们围绕着而说法。

  那时,大目揵连尊者遥见世尊,内心非常欢喜,这样地想着:今天世尊为围绕着他的诸天大众说法,那情景就和在阎浮提为群众说法的大会没有差别。

  这时,世尊已经知道大目揵连尊者心中的想法,于是就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大目揵连啊!这三十三天众并不是他们自力来会集的,而是当我想要为诸天说法时,他们就会来此聚集;想要使他们离去时,他们便立即回去。他们是随我心念而来,随我心念而去的。」

  当时,大目揵连尊者便向佛陀顶礼,然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种种的诸天大众来此云集,在那些天众之中,有曾经跟从佛世尊听闻说法,获得了坚定不移的净信,于身坏命终之后,来生于此天界的吗?」

  佛陀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是的!是的!云集在这儿的种种诸天当中,是有从宿世的生命中曾听闻佛法,获得对佛功德坚定不移的净信,对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也成就了神圣的戒律,而于身坏命终之后,来生此天界的。」

  这时,天帝释看见世尊与大目揵连尊者在叹说诸天众,等说完话后,他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是的!是的!大目揵连尊者啊!来此聚会的种种天众中,他们都是在宿世的生命中曾经听闻过正法,获得了对佛功德坚定不移的净信,对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也成就了神圣的戒律,所以身坏命终之后,来生于此天界的。」

  当时,有一位比丘看见世尊和大目揵连尊者及天帝释在谈话,等他们彼此好好地述说完后,他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是的!是的!大目揵连尊者啊!来此聚会的种种诸天众当中,全都是在宿世的生命中曾闻过正法,获得了对佛功德坚定不移的净信,对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也成就了神圣的戒律,所以身坏命终之后,而来生于此天界的。」

  这时,有一位天子从坐席起来,整理衣服,偏袒右肩,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也是成就了对佛功德坚定不移的净信,所以来生于此天界的。」

  又一位天子说:「我是获得对正法坚定不移的净信,(而来生此天界的。)」

  又有说是获得对僧宝坚定不移的净信,也有说是已成就神圣的戒律,所以才来生于此天界的。像这样有无量千数的诸天众,在世尊之前各自记说已得到须陀洹(初果)之法,然后即在佛前全都隐没不见了。

  这时,大目揵连尊者知道诸天众都离去了,不久即从座席起来,整理好衣服,偏袒着右肩,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代表阎浮提的四众弟子向世尊您顶礼,并问讯世尊:『是否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常感安乐呢?』四众弟子都很想念,希望能见到世尊您。又禀告世尊说:『我们在人世间没有神通力可升到三十三天来礼觐世尊,然而那些天人们都有大功德力,能下来到阎浮提,所以希望世尊您能回到阎浮提,也是因哀愍四众弟子的缘故。』」

  佛陀告诉目揵连说:「你可回到那儿,告诉阎浮提的人们说:『此后七天,世尊当会从三十三天回到阎浮提的僧迦舍城,就在外门之外的优昙钵树下。』」

  大目揵连尊者接受世尊的教导,即入于三昧之中,譬如大力士屈伸手臂的短暂时间里,就从三十三天隐没,还至阎浮提,告诉所有四众说:「各位当知:世尊在此后七天,将从三十三天回到阎浮提的僧迦舍城,就在外门之外的优昙钵树下。」

  如期约定的第七天,世尊果从三十三天回到阎浮提僧迦舍城优昙钵树下。天、龙、鬼神,乃至大梵天王,也都跟随下来,就在此时,称此聚会叫「天下处」。

  第五〇五经注释:

  1、骢色虚软石:在须弥山顶上之巨石。骢,本指青毛白毛相杂之马。

  2、波梨耶多罗:忉利天第一树之名,又译昼度、圆生等。长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园中有树,名昼度,周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

  3、拘毘陀罗:又译地破,为黑檀之一种。

  4、夏安居:又名坐夏,或坐腊,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僧徒不得随便外出,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

  5、为母:指世尊为其生母。释尊之母,即摩耶夫人。生下世尊后,七日而没,生于忉利天中。

  6、四众:有出家四众及僧俗四众之别。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僧俗四家,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此处四众应指僧俗四众而言。

  五〇六【经旨】本经叙说有四十天子来诣大目揵连尊者,言其于佛、法、僧三宝不坏净,圣戒成就,故身坏命终后,得生天上。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有四十位天子来到大目揵连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

  当时,大目揵连尊者告诉诸位天子说:「真好啊!诸位天子们!你们能成就对佛功德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对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

  这时,这四十位天子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偏袒右肩,恭敬合掌禀告大目揵连尊者说:「我们就是于佛功德有坚定不移的净信,也对于法、僧有坚定不移的净信,并成就了神圣的戒律,所以才得生天上。」有一天子说:「我是获得了对佛功德坚定不移的净信。」有的说是获得对于法宝坚定不移的净信,有的说是获得对僧宝坚定不移的净信,有的说是成就了神圣的戒律,所以身坏命终之后,才得生天上。

  当时,这四十位天子在大目揵连尊者面前,各自记说已得到了须陀洹果后,便即隐没不见了。

  就如四十天子的经文所说,像这四百、八百、十千天子的经文,也是同样的说法。

  五〇七【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于行乞途中,见一众生,身如楼阁,啼哭号呼,忧悲苦痛。佛告诸比丘,该众生前世为屠牛儿,以屠牛因缘受地狱苦报后,仍有屠牛余罪,故得此报身。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大目揵连尊者和尊者勒叉那比丘一同住在耆阇崛山中。

  一天早晨,勒叉那尊者去到大目揵连住处,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我们一起走出耆阇崛山,进去王舍城乞食吧!当时,大目揵连尊者静默地应允了,于是就一起走出耆阇崛山,进入王舍城中乞食。两人共行到一个地方,大目揵连尊者忽然心有所思,会意的微笑着。

  勒叉那尊者看见大目揵连尊者微笑后,就向大目揵连尊者问说:「如果佛陀或佛弟子们露出喜悦地微笑。不会是没有原因的,请问尊者您今日是为何因缘而发出喜悦的微笑呢?」

  大目揵连尊者答说:「现在不是发问的时候,我们且先进入王舍城中乞食。等回到世尊之前,你再问这件事情,这才是应该发问的时候,我将会为你解说。」

  这时,大目揵连尊者与勒叉那尊者进去王舍城乞食回来了,他俩洗完脚,收好了衣钵,就一起到佛陀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勒叉那尊者就问大目揵连尊者说:「我今天早晨和您一起走出耆阇崛山去乞食,您在路上一个地方发出喜悦的微笑,我当时问您微笑的原因,您跟我说:『现在不是发问的时候』,现在我再请问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发出会心的微笑呢?」

  大目揵连尊者告诉勒叉那尊者说:「我在半路上看见一位众生,身体就像楼阁一样,他啼哭号叫,忧悲苦痛,乘空而行。我看见这种景像后,这样地思考着:像这个众生受到这样的报身,竟然有如此的忧悲大苦,所以我就露出了微笑。」

  这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说得真好啊!说得真好!我声闻弟子之中,如果能保持实眼、实智、实义、实法,而决定通达的话,就能看见这种众生。我也曾看见过这种众生,而我之所以不说,是怕人们听了不相信。为什么呢?因为对如来的说法,要是有所不信的话,这愚痴人一定会长夜地受苦。」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在过去世的时候,那位身体高大的众生就住在这王舍城里做个宰牛的屠夫,因为他在世时屠杀牛只的因缘,死后百千岁都堕于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来之后,仍有屠牛的余罪,所以得到如此的身体,常受这样的忧悲恼苦。就像这样,众比丘啊!大目揵连尊者所见是没有错的,你们应好好地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持。

  第五〇七经注解:

  1、「我路中见一众生,身如楼阁……乘虚而行」:「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锁骨行空,兀鹰、鸢等随之,由肋骨之间啄之离离散散,见彼举痛苦之声。」巴利圣典协会英译本此处作just now,friend,as i was descending vulture's peak hill,i saw a skeleton going through the air,and vultures,crows and falcons kept flying after it,pecking at its ribs,pulling it apart while it uttered cries of pain.英译经意与之相当。唯「锁骨」英译作skeleton,是「骨瘦如柴的人」。与北传「身如楼阁」或「大身众生」说法不同。

  五〇八【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于行乞途中,见一众生筋骨相连,举身不净,臭秽可厌,鸟、鵰、饿狗等随而食之,啼哭呼号。佛告诸比丘,该众生前世为屠牛者,以屠牛因缘受地狱苦报后,仍有屠牛余罪,故得此报身。经文内容与前经(五〇七)大多相同,译文略。

  第五〇八经注释:

  1、 「我于路中见于众生,筋骨相连……而受如是不饶益苦」:我在路中看见一位众生,筋骨相连着,全身都不清净,既臭又脏,令人讨厌。那些鸟、鵄、鵰、鹫、野 干、饿狗,都随着来取食。有的从他的胁肋,探取内脏来吃,使他极为痛苦,啼哭呼号。我看见这种情形后,心里就想着:像这个众生得到这样的报身,竟然有如此 没有利益的痛苦。

  五〇九【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于行乞途中,见一众生,全身无皮,纯为一肉块,乘空而行,鸟、鵰、野干、饿狗等随而食之,啼哭呼号。佛告诸比丘,该众生前世为屠羊者,以屠羊因缘受地狱苦报后,仍有屠羊余罪,故得此报身。经文与前经大多相同,译文略。

  五一〇【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于行乞途中,见一大身(身体高大)众生,全身无皮,形如脯腊(熟肉干),乘空而行。佛说其前世为屠羊弟子,以屠羊故,受余罪之报。经文同前,译文略。

  五一一【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堕胎者之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 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乃至路中看见一位身体高大的众生,他全身无皮,形状就如肉块,乘空而行,……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位众生,过去世 的时候,住在王舍城中,自己曾经堕胎过,因为这件罪过,死后堕入地狱中已经百千岁,受到无量的苦,因为还有余罪的缘故,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受到 这样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持。

  五一二【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调象士之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乃至大目揵连尊者在半路上看见一位身体高大的众生,全身长毛,每根毛都如大针刺一样,每根毛针都起火燃烧,还烧到自己的身体,痛彻骨髓,……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位众生过去世时就是住在这王舍城里,他是一为调象士(驯象师,训练大象表演或操作的人),因为这件罪过,已经历百千年堕于地狱中受无量的苦报,而仍有地狱的余罪,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受到如此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调象士」的经文所说,像这调马士、调牛士、好谗人(好说他人坏话者)、以及用种种苦迫的方式逼害他人的人,也是同会受到这样的苦报。

  五一三【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好战者的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乃至大目揵连尊者在半路上看见一位身体高大的众生,全身长毛,每根毛都锐利如刀,毛上又起火燃烧,还会割到自己的身体,痛彻骨髓,……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位众生过去世时就住在这王舍城里,他很喜好战争,拿刀剑伤人,已经历百千年堕于地狱中受无量的苦,而仍有地狱的余罪,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受到如此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五一四【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猎师的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乃至大目揵连尊者在半路上看见一位身体高大的众生,全身长毛,每根毛就像箭一样,全都起火燃烧,还烧到自己的身体,痛彻骨髓,……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位众生过去世时,就住在王舍城里,他曾做过猎师,射杀各种禽兽,由于这样的罪过,已经有百千年堕在地狱中受无量的苦,而仍有地狱的余罪,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受到如此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五一五【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屠猪人的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乃至「我在半路上看见一位身体高大的众生,全身长毛,每根毛就像矛一样,全都起火燃烧,还烧到自己的身体,痛彻骨髓,……。」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位众生过去世时,就住在王舍城里。是一位杀猪的人,他用矛来屠杀群猪,由于这样的罪,已经有百千年堕在地狱中受无量的苦报,而仍有地狱的余罪,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受到如此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五一六【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好断人头者的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里,……乃至「我在半路上看见一位身体高大而没有头的众生,眼睛生在身体的两侧,胸前长一个嘴巴,身上经常流着血水,各种虫类都来吃食,痛彻骨髓,……。」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一位众生过去世时,就住在王舍城里,他喜欢砍断人头,由于这样的罪过,已经有百千年堕在地狱中受无量的苦,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受到如此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断人头」的经文所说,「捉头」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五一七【经旨】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看见伪器欺人者的苦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乃至「我在半路上看见一位众生,睾丸大如水缸,坐下来时就蹲坐其上,行路时须用肩担,……。」乃至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一位众生过去世时,就住在王舍城里,做一个锻铸铜器的师傅,他曾用虚假不实的器物骗人,由于这样的罪,已在地狱中受过无量的苦,但仍有地狱的余罪,所以现在得到这样的报身,继续接受如此的苦报。众比丘啊!大目揵连所看见是真实没有错的,你们应当信受修持!」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锻铜师」的经文所说,像这斗秤欺人、村主、市监等经文,也是同样的说法。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