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宗门故事 | 作者:果宁法师 [投稿]

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钢筋水泥的森林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愈加冰冷生硬,激烈残酷的竞争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物质上飞速的发展使我们变得无所适从。《进化论》中,动物之间“适者生存”的法则再次应用于我们的人类社会。这让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强大”、具有竞争力。似乎那些温柔、含蓄、感性的心灵体悟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的节奏,只有知识、理性的头脑培养才能成为在这个社会里互相“厮杀”的武器。

过分重视头脑,而忽略了培养心灵的情感是现代教育的失败之处。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课永远都是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也不甘落后,可是绘画、音乐等课程却成了“副科”。大街小巷都挂着辅导班的招牌,奥数班、微机班办得如火如荼。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们、中学生们一个个都很聪明,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却在行为处事上很难得到长辈的认可?不要再说是因为小孩子们娇生惯养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要说孩子们什么生存技能都不会,更不要说孩子们只会上网、打游戏,要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心灵教育的缺失啊。

我们现代教育没有意识到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知识,不仅仅是公式理论,同样还有相对抽象的心灵感受力的培养。

看看“教育”这个词,古人把其中的道理都已经告诉了我们了。先看这个“教”——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孝”代表着继承,要把前辈的东西继承下来,把先人的发明创造、经验文明、乃至知识文化传承下去,就是“孝”;再把这些继承下来的东西,立于文字,传授给下一代,传授给别人,这就是“教”。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育”字,古人造字,上面一个“云”,下面一个“月”。“云”和“月”都是无形的东西,云是瞬息万变、飘流不止的,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是遥远而抽象的一个意境。那么“云”和“月”代表着什么呢?我们有一首歌唱得好——“月亮代表我的心”啊。所以这个“育”所代表的就是指我们对于心灵感受力的培养。

“教育”、“教育”,要“教”更要“育”。教的是知识技能,育的是做人之道,所以才叫“教书育人”。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教育”的真正含义后,我们就要好好反省一下,好好反思一下现今的教育。心灵的培养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教育。身为父母,不要再天天逼着孩子上这个辅导班、上那个考前班了,如果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去亲近一下自然,在山水花鸟中培养孩子对于生活的热爱。家长们也不要总是想着别人的孩子成绩多么好,自己的孩子又怎么能输在起跑线上?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快乐呢,还是想看到你的孩子天天挂着一副与年龄不相符的表情,时不时地喊叫着要“自杀”、要“离家出走”?

竞争力的强弱并不完全是由头脑来决定的,试想,一个聪明绝顶但冷酷无情的人,和一个资质平平但是有修养有活力的人,哪一个更容易让你亲近呢?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够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我们与人交往,更多时候是希望能够从别人那里感受到愉悦与安宁。

重视心灵的培养,要去学会感受爱,感受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感受人生的厚重,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自然的博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