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矿工谢延信32年如一日的人间真情

孝亲尊师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矿工谢延信32年如一日的人间真情

  老岳母看着站在一旁的白发女婿,擦着眼泪说:“这个家啊,就像是扁担上立着一个鸡蛋,没有他早就碎了。” 

  在河南省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的西沟家属区,一套简陋楼房里住着这户特殊的矿工家庭:年过半百的矿工谢延信和妻子谢粉香、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八旬岳母和52岁的智障内弟,而岳母并不是谢粉香的亲生母亲,内弟也不是她的亲弟弟。就是这样一个频遭打击的苦难之家,却以30来年始终如一的大孝至爱家风,深深感动着百里矿区和众多不相识的人们。 

父亲谢延信:32年如一日照顾亡妻父母智障内弟 

  今年54岁的谢延信原名刘延信,原是河南滑县农民。32年前,新婚一年的妻子谢兰娥生下女儿40天后,因产后风离开人世,留给他的是这样一家人:岳母因患有肺气肿等疾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又先天呆傻,生活难以自理,只有岳父一人在300多里之外的焦作煤矿上班。谢延信跪在痛失爱女的岳父母面前,流着泪承诺:“兰娥不在了,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有病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终。” 为使二老放心,他把自己的姓从刘改成了谢,并把岳母和内弟都接到了自己家里好生照顾。 

  然而,不幸并没有放过谢延信。1979年春,岳父突然得了中风,虽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从此在床上一躺就是近18年。为了方便给岳父治病,他把刚刚5岁的女儿留在老家,带着岳母和内弟从老家来到了焦作,在职工临时招待所找了两间9 平米的小房,开始了异地的艰难生活。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谢延信就抽空到附近农村的砖瓦窑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为了能省几元菜钱,他还在垃圾堆上开荒种起了油菜,嫩的时候凉拌吃,长老了炒着吃,收了菜籽再榨成油吃。 

  在岳父与床做伴的18年里,他每天坚持给岳父翻身、擦爽身粉,每天背老人到室外晒一次太阳,往老人住的9平米小屋里洒一次花露水;岳父大小便失禁,他每天要洗一大盆沾满屎尿的衣服、床单;因肝硬化引起双腿浮肿,他每天用热水给老人烫脚、按摩。为给岳父治病,他依照偏方挖过毛草根、逮过蟾蜍;怕老人寂寞,1983年他在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就花费半个月的工资为岳父买了一部收音机,还陪岳父跟着收音机唱豫剧,岳父喜爱听武侠小说,他就经常给岳父读小说。即使如此,有时候岳父心情不好,还对他无端发火,他总是一笑而过。1987年就认识谢延信的老邻居赵国堂说:“18年啊,老人没得过褥疮,没穿过一件尿湿的衣裤,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1996年8月,岳父临终前,谢延信再次庄重承诺:只要自己有饭吃,就不会让岳母和内弟饿着;岳母百年后,让内弟跟着自己上班,退休了让内弟跟自己回老家,决不上内弟受委曲。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内弟经常走失,谢延信总是不厌其烦到处寻找,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呆傻的内弟有时把别人家的小孩子吓得直哭,他赶紧去给别人道歉。 

  如今,已近82岁的老岳母身体比从前好多了,而谢延信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990 年,谢延信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病,为了省钱,听说醋泡花生能降血压,他连吃了13年,直到2003年因脑出血才不得不住院抢救。记者采访时,老岳母充满怜爱地看着满头白发的女婿说:“这个家啊,就像是扁担上立着一个鸡蛋,没有他早就碎了。”她说自己脾气不好,有时会吵他两句,可女婿总是笑笑就算,“从来不惹我生气,连句别扭话也没说过。当年也有人说闲话,不能指望女婿,可我说靠的就是他!” 

  有人问谢延信三十多年照顾岳父母一家亏不亏?他说:“照顾自己父母的事有啥亏不亏的。” 邻居吕国臣说:“谢延信这样的女婿天下难找,要不是他,他老岳父这一家三口也活不到现在。” 

继母谢粉香:他是个好女婿 我做个好续闺女 

  前妻去世后,曾有不少人给谢延信介绍对象,他从不隐讳地公开了一个条件:结婚后决不丢下这些亲人。对方一听他的家境,要么不理解,要么嫌负担重,都退却了。直到1984年,同村的农家女谢粉香一句“有难我们同当,有苦我们同吃”,使他俩走在了一起。从此,谢延信在焦作上班伺候岳父母,妻子则在老家担当起抚养女儿、种地的担子。 

  “当时我听说老谢对岳父一家人那么好,人太实在了,就决心嫁给他,不图好吃好喝,就图他这个人心眼好,能吃苦。”谢粉香说他们结婚到现在22年了,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为了让老谢安心照顾好岳父母,她在老家一人带着四个孩子,负责照顾双方的四位老人,尽量不让他操心,每年还要几次赶到焦作帮助老人拆洗棉衣被褥。 

  “老谢是个好女婿,我就当个好续闺女,决不影响他的名声。”自2003年谢延信因脑出血,同样善良的谢粉香更多地承担起了伺候老人的责任,从患病的丈夫手里接过孝心接力棒,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伺候起老谢前妻的母亲和弟弟。老谢的岳母也把她认作了续闺女。 

  32岁的女儿刘变英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7年。为了能尽早帮上家里的忙,她只上了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回家开始干农活了。说起父亲,她的评价是“俺爸太难了,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她至今记得,当年为了省钱,爸爸硬是骑自行车从焦作回到了滑县,到了家,人都动不了了,把奶奶心疼得直哭。她告诉记者,她跟周围的人说起爸爸的事儿,人家都不信:哪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刚结婚,俺爸就给我们上了一课:把婆家分给我们的三间房子腾出两间,让给弟弟妹妹们住,要求我们千万不能惹老人生气。” 女儿刘变英回忆。 

  1994年农历腊月廿二她结婚的前一天,父亲从焦作赶回到了老家,把她叫到跟前说:“ 妮,好女不争嫁妆衣。你结婚,没有啥送你的,给你一本织毛衣书,里面有我抄的两段话,以后经常看看。”这本没有封皮的书,在第一页上写着“黄连水虽苦,饮后舌根下却有甜的回味;糖精水是甜的,含量过度则变成苦水。这充分表明:有苦方有甜,矩与苦相连,甘愿常吃苦,方能长久甜。”书的第二页上有一篇节约谚语: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艰苦奋斗记心上,勤俭节约细水常。 

  这本书是父亲在旧书地摊上花1元钱买的,因为女儿爱织毛衣。刘变英说,我把这本书当成了传家宝,放在枕头下面,没事经常看看。她的婆婆家有5个孩子,长年在外地打工,公婆的地这么多年来都是她帮助种的。 

传统美德的感召力在新时期依然巨大 

  一座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的居民楼里一套45平米的房子里,昏暗得大白天还得开着灯泡,除了几张床和一台二手14吋彩电,看不出家里还有点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就是谢延信的家。他的退养金加工资每月700多元,其中200元用来买药,剩下的钱用来全家吃饭。这样的收入,维持这样的家庭,艰难可想而知。然而,在谢延信的脸上,却始终挂着一副知足的笑容,也从没有怨天尤人。问他难不难,他说: “没有啥,很平常”;问他过去的艰难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他又是带着笑说:“都忘了”。 

  据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总经理谢长明介绍,谢延信1983年参加工作后在朱村矿掘二区当了一名掘进工,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从没有因家庭拖累而影响工作。在井下工作8年里,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每年出勤都在300个工以上。1990 年他患了高血压后,组织上调他到井上瓦斯泵房工作,工友评价:“他就像是颗螺丝,只要把他拧紧了,就永远不会松动。”这么多年来,他没有脱过一次岗,发生过一次事故,机电设备完好率年年都在90%以上。 

  尽管家里经济困难,但他总是自己默默承受,从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诉说。组织上和各级领导来家里慰问,他也没有向公司诉过苦,更没有向组织要过救济。有人说他傻,他却说:“组织上年年来看望俺,俺知足了,咋还能再给组织找麻烦呢?”记者到他家里采访,善良的一家人没有更多地抱怨生活的艰难,而是不住地表达着对组织和周围群众的感激。一家人指着还没有拆封的电视机和洗衣机介绍,这都是上面领导来慰问送的。谢粉香说,这些年矿上不少职工都下岗了,可还是让他留下了。2003年老谢因病退养,工资只有300多元,矿上就照顾他去瓦斯泵房看设备,每月给400元。 

  “谢延信是我们的好邻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2年来,谢延信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周围的百姓,一说起孝敬老人,就要和谢延信比较,教育孩子也拿他做榜样。鑫珠春公司西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兰英说:“谢延信的孝心感染了西苑社区,在社区中形成了尊老爱幼和互帮互爱的良好社会风气。”记者前去老谢的家里采访时,周围邻居都纷纷提出,应该好好宣传一下谢延信,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向他学习。 

  一位网民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谢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伦理课,这比传说中的孝道更具震撼力和感召力。不少网民建议要大力宣传、大力弘扬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