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灵感汇记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灵感汇记

  前清宣统元年之冬,予妻萧夫人患子痫症,抽搐不知人事。胎下后昏迷不省。目闭口噤,经两日夜。予守坐榻旁,无所为计。病人忽开口呼予及小儿名,‘速叩头拜观世音菩萨’。予问云:‘菩萨在何处?’夫人云:‘在窗台上。’予等拜毕,病人目已能开,神智清明,言语如常。予问云:‘菩萨著何衣服?’夫人云:‘著白袍绣卍字’。次年吾妻特制绣卍字袍,予亲赴普陀送于庙中。适与伍廷芳博士同舟,渠极言素食之益,予即从此不食肉类。其因缘亦甚奇也。予妻遵吾母之教,每月逢九持观音斋,并焚香礼拜,其母病危时,尝割臂肉煎药奉母,其志心诚孝,故病中蒙大士显灵救拔,非偶然也。

  民十三年,予因实业失败,闭门思过,每日读金刚经观世音普门品经。予一人独居三层楼小室,旁一团室玻璃顶,甚光明,室中空无一物,惟一书案及一椅为予诵经之所。一日诵普门品时,忽闻檀香,然并无香炉,诵经毕,至祖宗堂观之,亦非有人燃香,此为第一闻香。

  民国十五年农历正月,予至苏州寓本柏农居士家,居士教予诵楞严咒心仅七句,谓予云:‘此咒有无上威力,诵之有大利益’。是夜元宵,予与居士至南园荒地步月,其地人家甚稀,皆以种菜为业,夜间家家闭门,寂无声响。予默诵日间所学咒语,至一荒桥上,忽闻异香扑鼻,百步之内并无人家。予问李居士‘亦闻香气否’?居士言:‘已闻之,君殆在持咒乎。’其香之妙,尤胜于沉檀,显然为咒之感应也。

  民国十五年,予每早与吴觉初居士等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一卷。传君翰飞乃留美纺织系毕业,在恒丰厂服务,每早亦赶来诵课,一日,约在仲冬,正诵经时,忽闻桂花香,诵经者四人同闻之。课毕至堂屋,问他人亦闻香气,实无一切有香之物也。

  民国十七年,予在堂屋大士像前礼拜讫,登楼至母室。母问云:‘汝适所焚香味甚佳,殆非寻常之香。’予答云:‘诚然,内有沉香。’然吾母何以能闻见,其事甚奇。因吾母数十年来,其嗅觉不闻香臭,即就鼻嗅之亦无感觉也。因问母云:‘昨日配红灵丹在此室中和麝香冰片,母亦闻其香气否?’母言:‘却未闻见。’予曰:‘我在大士前为母默祷之感应耳’。母甚欣然,盖楼下焚香处距楼上母室甚远,而能闻其香气甚佳,非大士示现灵异而何?

  民国十六年,予偕湘阴郭涵斋居士朝普陀,遂至育王寺礼舍利。先至天童寺礼佛,天童寺为有名之古道场,距育王甚近。清末时,高僧八指头陀住持此庙。八指头陀本农家子弟,其父为郭居士家佃农,居士幼时常共游戏,后其父舍头陀与寺僧为徒,素未读书,在庙学课诵,始略识字。自以天资暗钝,对于经义不能了解为恨,遂辞师往朝普陀,并往育王礼舍利以开智慧。居育王数年,于佛诞日烧两指供佛,惟余八指,故称八指头陀。次年仍自觉慧悟未开,又于背上挖肉,炷油点灯。旋返长沙,过洞庭时,登岳阳楼,忽成诗一句,曰:‘洞庭波送一僧来’。至长沙遇一僧,有诗名,即以诗句问之。僧云:‘此句大佳,将来必能成诗家。’遂教以读唐诗三百首,前此固未读过任何古诗也。自育王归后,对于经典遂能了悟,解行相应,为僧界所推崇。而头陀仍习各种苦行,如狗钵剩饭,厨中馊饭,皆取食之。而诗名大著,清末大诗人王君壬秋常与唱和。后赴宁波天童寺任方丈,十数年以终。塔(僧墓立塔)在天童寺门外,塔旁建庙三间,内供头陀画像。予入寺听讲经,郭居士则至头陀塔庙内念佛二小时之久,云与老友共盘桓也。旋离寺,寺前有大树林长约一里,予等在深林中行,郭舆在前,行数十步,郭君伸首望后,问予云:‘汝闻香气否?’予曰:‘未闻’。又数十步,郭君又伸首出问予:‘闻香气否?’又数十步复问,予皆未闻。后郭君告予云:‘香气直送至树林尽处始止’。盖显然为头陀示现灵感也。古来禅宗大德开悟者不可胜数,亦有得文字般若(智慧)者。头陀以精修苦行而开慧悟,以素未读诗之人忽而能作诗,且格调之高,至难于比拟。头陀逝后,诗人陈散原君刻其遗集,王壬秋君作序云:‘头陀诗格之高,可比之唐诗僧某某等。’次年又补作一序云:‘曩所作序,至头陀诗可比唐诗僧某某,今思之言殊失当,盖头陀诗格之高,非某某所及也’云云。两序皆刻入集中,亦足见其钦仰之至矣。诗之为道,未易为普通人所了解。前清考试,人人作诗,至于翰林尤以工诗为要。大抵所谓工者,韵调铿锵,词藻堆砌,自诗人观之,止堪覆瓮,不登大雅之堂也。头陀于古诗书初未入目,而能成佳诗,其后当然亦读古诗,然读书甚少,当然无故典可供运用。则其诗之佳处,纯在素描天真,就当前情景写实,同时具有最高之风度韵味,所谓天趣也(新文学家林语堂君选明代文学十家以天趣为主,其中九人皆佛学家)。禅宗开悟后,能开口自合道妙,辩才无碍,文字般若其余事也。其示现香气之灵感,可知头陀开悟证果之成就甚高矣。又按晋魏六朝唐宋大诗人,十之八九为佛学家,或有信仰之遗传者,亦足见佛学与中国诗之关系,盖佛学以除我执为彻始彻终工夫,我执既除,天真始露也。

  予与郭居士同至育王寺礼舍利(舍利为佛身火化时骨所结成精圆小粒),予两年前已瞻礼一次。舍利藏于小铁塔中,旁有空隙可以窥见。舍利大如胡椒,以金属小柄下作爪形嵌舍利悬于中,如钟磬之锤。予前所见者舍利及柄皆黄金色,此次与郭居士所见皆为暗蓝色,两人皆以为不吉,对佛忏悔。夜间各礼佛礼十拜,次晨复请观之,两人所见皆金色,与予前岁所见同。予想舍利本外包金箔,但何以先日所见变为蓝色,次早又为金色。各地来朝山僧尼及居士礼舍利者每日多至数十人,礼拜后则由值殿僧从殿龛中请出,引入殿后天井在蒲团上跪而观之。观者,所见形色各各不同,有见白光,有作红色,或作黑色,或无所见,予询之多人,皆不一致,盖随各人业力所感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