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即是掌管财宝之天神,又称为多宝藏菩萨。在《增一阿含经·三o二》中曾记载毗沙门天王帮助一位极为贫困的鸡头梵志,准备种种食具供养佛及僧众,乃至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虽然对天王描述不多,但故事却耐人寻味。

请佛安居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次,世尊与五百比丘正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这时,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乘宝羽车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中,邀请世尊和比丘众,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中结夏安居,并供养衣食等。世尊默然受请。

  这天,频婆娑罗王回到宫中想,“我虽然可以尽形寿供养如来和众比丘僧衣食、卧具、医药,都没有问题,但我也要愍念群臣和国中人民,给予他们供养的机会。”第二天,频婆娑罗王即将这一想法对群臣做了宣布,众人都能依此供养如来和圣贤众,得以培植福田。频婆娑罗王即于王宫前布置了一个大讲堂,并置办种种饮食。

  世尊率领五百比丘众,渐渐人间游化,来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频婆娑罗王闻讯后,即乘宝车来到世尊住地,以头面礼足后,在一面坐定。频婆娑罗王随后对世尊说,“我为愍念众人,让国中大臣及人民各各置办饮食,次第供养佛僧。世尊!不知这一做法是否合适?”

  世尊回答说:“善哉!善哉!大王!这样做益处甚多,能够为世人广种福田。”国王邀请世尊第二天到宫中就食。饭后,世尊为之说法,有一百二十位臣民及五百天人因此证得初果。

梵志请佛

  此后,罗阅城中人民,各自根据自家经济状况,依此供养佛和比丘僧,无不供养者。城中的梵志进行了集体商议,决定每人出三两金钱,一起供养。这时,其中有位叫鸡头的梵志,极为贫匮,自家生活且有困难,拿不出三两金钱。于是,被其它梵志驱逐出众。鸡头梵志回到家中,将此事对自己妻子说了。其妻则说:“可去城中,向别人借钱,此事即可解决。并且对他说,‘七日之中,一定偿还,否则,我和我妻便作您的奴隶’。”

  梵志听从妻子的话,入城找寻了很多人借钱,可是结果都没借到。于是,又回到家中。其妻又说到,“罗阅城中有一叫不奢蜜多罗的大长者,财富很多,可向他借”。梵志依言而行,终于借到三两钱。梵志持钱往梵志众中,可是,遭到其它梵志的拒绝,“我们已经把供养的饭食置办结束了,你可以带钱回去了!”

  梵志回到家中,其妻知道后,说,“我们两人,可共至世尊所,自己宣说我们的微薄心意!”于是,梵志就带领妻子,一起到世尊所,将上述因缘禀告给世尊。世尊对梵志说,“你们自己也可以为如来和比丘僧供办饮食!”

  这时,梵志回头看其妻,妻说,“听佛的教言就行,不必有所为难。”于是,梵志就从座位上起来,对佛说,“唯愿世尊及比丘众,当受我请!”世尊默然受请。

天王显化

  这时,释提桓因在世尊身后,叉手侍奉。毗沙门天王在如来不远处,带领众多的鬼神众,遥扇侍奉世尊。世尊回顾,对释提桓因说,“你可以辅助此梵志置办饮食!”释提桓因接命后,即对毗沙门天王说,“你可以辅助此梵志,一起置办饮食!”

  毗沙门天王告曰,“甚善!天王!”即来到佛前,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后,隐去自形,化为人的样貌,带领五百鬼神共同置办饮食。毗沙门天王很快制作了铁的厨房,并命鬼神取旃檀着铁厨中,于中作食。

  释提桓因又对自在天子说,“毗沙门已造好铁厨,与佛僧作饭食,你可以化作一讲堂,供佛、比丘僧在内享用饭食”。自在天子报曰:“此事甚佳!”这时,自在天子即在罗阅城不远处,以神力化作七宝讲堂。七宝即金、银、水晶、琉璃、玛瑙、赤珠、砗磲。并用金银水晶等物化作精美的树叶、金铃和种种杂宝装饰其间。

国王感怀

  此时,铁厨内的牛头旃檀之香,遍满罗阅城侧十二由旬。频婆娑罗王在宫内亦能闻到,惊诧地对群臣说道,“我在深宫,从未闻到这种香气,罗阅城侧为何有此妙香?”群臣说,“此是鸡头梵志在厨房中所燃的天旃檀香,故有此祥瑞。”国王随即下令,严驾宝车,往世尊所,了解此事的缘由。

  路上,国王见铁厨中有五百人作食,问是何人所作。诸鬼神即以人形报曰,“此是鸡头梵志,请佛及比丘僧而供养之。”国王又遥见七宝讲堂,前未曾有,即问为谁所造。可是群臣也不知晓。

  国王便想,“我今到世尊所,定能问明此事,因为世尊无事不知,无事不见。”到世尊所后,国王即对佛说,“昨日不见这一高广的七宝讲堂,可是今日见之。昨日不见此一铁厨,可是今日见之。这是何物?是谁变化而成?”

  世尊回答说:“大王当知,此铁厨是毗沙门天王所造,此讲堂是自在天子所造。”听闻此言后,频婆娑罗王即于座上悲泣交集,不能自胜。世尊问王,“大王!何故这般悲泣?”

  国王说道,“不敢悲泣!只是想到后世的人民不能亲眼见到圣人的兴化,后世之人悭吝财物,无有威德,尚且不能听到奇宝之名,更何况见呢!今日得蒙如来,有此奇特之变,出现于世,是故悲泣!”

  世尊说,“当来之世,国王、人民确实不能亲见如此变化。”佛为国王说法后,国王心生欢喜,即告离去。

佛僧应供

  毗沙门天王对鸡头梵志说,“你伸开右手。”梵志伸出右手,天王即授予金铤,并说,“你把这个金铤投于地上。”梵志即投到地上,瞬间变成百千两金。天王对梵志说,“你拿着这一金铤,即可入城中买办种种饮食,带到铁厨这里。”梵志受天王之教,入城买食带回至铁厨。待饭食准备妥当,天王帮助梵志沐浴、穿戴整齐后,教其手执香炉,前去请佛及僧。

  世尊及比丘、比丘尼众受梵志之请,随即搭衣持钵,到讲堂中次第而座。这时,鸡头梵志见饮食极多,而众僧又少,便对佛说,“今日饮食丰多,而比丘僧少,该怎么办才好?”

  世尊对梵志讲道,“你现在手执香炉,在一高台上,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说,‘诸释迦文佛弟子中得六神通、漏尽阿罗汉者,尽集此讲堂。’”

  梵志即从佛之教,手执香炉上楼,请诸阿罗汉。这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便各有二万一千阿罗汉前来,共有八万四千阿罗汉集此讲堂。梵志见此情形,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亲自动手,为佛及众比丘僧盛饭,非常欢喜又不失乱。但是,梵志发现还剩余很多饭食,将此禀告世尊,世尊教其请佛及僧七日供养。

梵志入道

  鸡头梵志七日内供养圣众衣食、卧具、医药后,又以花香散如来上,此花随即在空中化作七宝交露台。梵志见此交露台后,再次感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对佛说,“唯愿世尊听许,使我可以修道,成为沙门。”

  此后,梵志即开始修道,防护六根,于食知足。白昼精勤修行三十七道品,初夜后夜亦复如是,或者坐禅或者经行,中夜时则右胁而卧,系意在明。不久,除灭五盖,证得初禅、二禅乃至四禅,又得宿命、天眼通,后观四谛,得以诸漏尽除,成阿罗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戒幢法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