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终极空间
《金刚经》里,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我们仍然执著于相,而失去了佛法"互摄互入"、"无相"和"空"的精髓。被相所缚,我们忘记了实相是既非"我"我们在此时此地就可以感知她的存在。当你在"金刚三摩地"中感受一朵花的时候,你就感受到了太阳和整个宇宙!如果你契入了花的互即互入的本性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一切事物。你不必问:"后来怎么样了",因为就在你的眼前,你看到了一切永恒。只要你深入地感触一样事物,所有的东西就都在那儿。如果你在僧团里也像这样修行,深入地生活、深入地体察事物,修行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你不明白,你也不要着急,就让法雨继续滋润你藏识的土壤吧。尽管法是用名相概念来表述的,但是不被名相概念所缚而真正地理解它仍然是可能的。
当我们眺望大海时,我们会看到有很多波浪。我们也许会把它们描述成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有气势或不那么有气势,但是这些词却不适用于水。站在波浪的立场上来看,有生有灭,但这些只不过是表象。波浪同时又是水。如果波浪只看到自己作为波浪的一面,它就会怕死。为了觉悟到它自己同时又是水,波浪必须深刻地反观自己。如果我们把水取走,波浪就不存在了;如果我们把波浪取走,水就不存在了。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它们属于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层面。我们无法将这两者作比较。形容波浪的言词名相不适用于形容水。
实相不能用语言概念来描述。涅磐首先是概念的泯灭。在华藏世界里,我们不去寻找释迦牟尼佛的色身。我们寻找的是毗卢遮那佛(Vairochana Buddha),它是释迦牟尼和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佛的本体,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本体,因为我们都是佛。在华藏世界里,空间同时也是时间。过去在看着未来微笑,未来也在看着过去微笑,而两者都存在于现在,可以在现在被感受到。
当你走入华藏世界时,你就是佛。你不必说自己是未来佛,因为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成为了一体。当你去感受水的时候,这种感觉是很好的,但这不意味着波浪消失了。波浪永远是水。如果你只想感受波浪而不想感受水,你将会因恐惧生死和很多其它烦恼而痛苦。但是如果你深刻地反观自身,觉悟到你就是水,所有的恐惧和烦恼都会消失的。当你进入华严王国、感受毗卢遮那佛时,你同时也是看到了坐在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一体的,就像水和波浪。
既然毗卢遮那佛的实相不能用语言名相来描述,那么用语言名相来谈论它也可能是危险的。涅磐是描述毗卢遮那佛的一个安全的方式,因为涅磐意味着所有观念和名相的泯灭。在某些宗派那里,人们惯于使用"父亲"这个词,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父亲而不是母亲?任何能使人想起它的反义词的词都是有问题的。圣母是一个能冲淡我们对于圣父的观念的很好的词。
这首描写大丽花的诗是越南的一位年轻诗人写的。他的名字叫郭克泰(Quach Thoai):
静静地伫立在篱笆前
你绽开了隽永的微笑
惊异于你的美
我一时无语
我听到你在吟唱
一首不知始于何时的歌
面对你
我深深地弯下了腰
大丽花是一种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普通的花。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我们就会错过它。那天早晨诗人完全地活在了当下,所以他能够体会到这朵花的美。花的歌声本来一直就在那里回旋,只是当诗人突然之间步入了毗卢遮那佛、法身佛的王国,才听到了它。出于尊敬,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大丽花是佛,每时每刻都在慈悲地讲法。因为我们被无明所障,听不到它在讲法,但这不意味着它没有在讲法。事实上,一切事物 青草、鲜花、绿叶、卵石,所有这些无不在一直宣讲着《妙法莲华经》。
《华严经》里有一章,讲的是普贤菩萨(Samantbhadra)修行的故事。普贤菩萨坐在释迦牟尼佛面前,进入了"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如来藏身"即"一切诸佛的法身"。在这种三昧里,他感受到了一切诸佛的真身,进入了华藏世界。尽管他就坐在释迦牟尼佛前面,可是他面前却出现了无数的佛,而且每尊佛前面都有一个普贤菩萨。
为了发现一切诸佛的法身,如果你这样练习一个小时的坐禅或行禅,进入到华藏世界,并用那里的方式去观察一切事物,那么你将感触到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诸佛,并且听到每一尊佛所讲的法。当年轻的越南诗人突然进入华藏世界时,他遇到了一尊佛,叫"大丽花",他倾听了大丽花佛所讲的法,深受感动,他向大丽花佛鞠了一躬。佛一直在讲法。时代在讲法,国王在讲法,众生在讲法。如果你有一双专注的耳朵,你就随时能听到真正的法。
未来就是过去,现在就是未来。这三世彼此注视着,以无穷的方式使这个世界觉醒。全知是没有界限的。在华藏世界里,空间是由时间构成的,时间是由空间构成的。一粒微尘包含了整个空间,一粒微尘包含了整个时间;一刹那包含了整个时间,一刹那包含了整个空间和整个时间。从这个练习开始,深入地观察无常的特性,接着深入地观察"无我"和"互即互入"的特性。只要这样做,一切事物将在你面前展现出它的全体,一存在于多中,多存在于一中。
在华藏世界里,我们了解到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心所建造的。当我们被概念束缚时,当我们自心中有那么多无知和烦恼时,我们就无法看到事物的本性,我们就会建造起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我们建起了监牢,我们建起了地狱,我们建起了种族歧视。我们污染环境是因为我们对"互即互入"缺乏洞察。这个由妄心建立起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憎恨、痛苦和虚妄的世界。
如果我们练习深入地观察(即禅观),看到了事物互摄互入的本质,我们的无明就会转变为觉悟。读《华严经》之后出去行禅,你会感到世界明亮了一点,有了更多的光明、更多的空间、更多的鲜花和更多的海洋。将会有更多的鸟儿在歌唱,而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它们。这些其实也是心的产物。如果我们继续一起深入观察,我们就能够立刻创造出华藏世界。这是减少痛苦的最好的方法。减少痛苦意味着减少无明,减少我们心中的基本烦恼。每一事物都渗透在其它所有事物当中。伤害了一个人同时就是伤害了我们自己和所有的人;给一个人带来了松弛,实际上就是给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带来了松弛。这种觉悟带来了真正有益的行为,即普贤菩萨的大行。
在华藏世界里,时间是无穷的。在这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那里,你有用不完的时间。你还有那么多空间。那里的空间是由时间构成的,时间是由空间构成的。在这里,我们有"寿者"的观念。我们认为自己生前死后都不存在。按照我们的"寿者"观念,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但是在那里,"寿者"的观念被清除了,那里只有自由。
有人问在华藏世界里是否能找到咖啡或可口可乐。有的,那里有这些东西。但是那里还有那么多别的更令人愉快的东西,所以根本不需要可口可乐。人们不需要药片。阳光、彩云、香花和珍宝,是这样地令人心旷神怡,所以你不必寻找遗忘痛苦的手段。在这里,你或许要借助于某种事物使自己忘却现实。当你的配偶给你带来很多痛苦时,你或许会投入到自己的社会工作或环保工作中去。你喝酒,因为你想忘却、想逃避。你想用药片来逃避那令人不快乐的现实。但是在华藏世界里,一切事物是那样地令人快乐,所以你不需要这些东西。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是被禁止的。如果你想找它们,你就能找到它们,但是你不需要它们。如果我们把彼此敌对的人带入华藏世界,他们的行为将会像佛一样。他们将得到光明、空间和时间的加持,将不会做他们在这里所做的事情。
秋季的一天,我在练习行禅。秋叶如雨飘落。我踏在一片叶子上,停下来将它拾起来,凝视着它微笑了。我觉悟到,这片叶子本来一直就在那里。每个秋天树叶落了,每个春天它们又再现自己。它们经历了夏天、秋天,然后又一次飘然落地。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假装死了,又假装重生。但这不是真的。当我深入地观察这片叶子时,我看到它不仅仅是一片叶子,就像佛不仅仅是一个人一样。佛是同时遍一切处的,这是我们在《华严经》和《法华经》里所了解到的。这片叶子也同样遍一切处。我请求它唤回自己的所有的示现身,因为它摆脱了生死观念,所以能这样做。
我母亲去世七年以后,一天夜晚,我突然醒来,步出室外,看见皓月当空。凌晨两、三点钟时,月亮总是散发出一种深沉、宁静而温柔的光,就像母亲对孩子的爱。我感到沐浴在她的爱里,此刻我领悟到,我的母亲仍然活着,并将永远活着。几个小时以前,我在一个梦境里非常清晰地看见了我的母亲。她年轻而又美丽,温柔地对我说话,我也跟她说话。从那时起,我知道我的母亲一直与我在一起。她假装死了,但那不是真的。我们父母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得到延续。我们的解脱就是他们的解脱,我们为我们的完善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他们的完善、为他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完善所做的一切。
当我拾起这片秋天的落叶,端详着它时,我微笑了,因为我看到它唤回了它在十方的无数个分身,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里所做的一样。然后我反观自己,看到自己是一片叶子,在那一刻,也将自己的无数分身唤回自己身边。只有在清除了我们只在此时此地存在的观念之后,我们才能这样做。我们同时遍一切时、一切处。
当你触摸这里的土壤的时候,你便是触摸到了那里的土壤。当你触摸到当下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过去和将来。当你触摸到时间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空间。当你触摸到空间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时间。当你触摸到早春的柠檬树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三、四个月后将高挂枝头的柠檬。你可以这样做,因为柠檬已经存在了。你可以触摸历史层面上的柠檬树,也可以触摸终极层面上的柠檬树,这取决于你。《法华经》的练习就是去体会终极层面上的你自己、树叶及树。
当你感受波浪时,你同时也感受到了水。这就是我们的练习。如果你与一群朋友在一起,在行坐或饮茶时练习觉照,你将在生活在历史层面上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终极层面。当你不为波浪所限而同时能感受到水的时候,你的恐惧、焦虑和愤怒将会被轻而易举地被转化掉。
安宁和快乐的世界就在我们的指端。我们只需要去感知它就可以了。当我走进梅村厨房里的时候,我或许会问学生:"你在干什么?"如果她说:"法师,我在切胡萝卜。"我会感到有点失望。我希望她能脱离历史层面而触摸到终极层面。她只需抬头微笑就可以了。或者她在想别的事情,而我的问话将她带回到当下,她可以抬头说:"谢谢你",或"我在呼吸"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回答。你不必死后才能进入天国,事实上,你必须活着的时候就这样做。是什么使你活着?觉照。你周围和你心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你进入法界之门。当你练习行禅时,请求一棵树或一朵花告诉给你华藏世界,我相信它一定会指给你入门之路的。
在《局外人》中,阿尔伯特·加缪给我们讲了一个名叫莫尔萨特(Meursault)的囚犯的故事。有一天,在他的单身牢房里,莫尔萨特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华藏世界。他仰面躺着,抬起头来,透过天花板旁边的一小块窗户,他平生第一次看见了蓝天。一个成年人怎么可能是第一次看见蓝天呢?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的,他们被囚禁于愤怒、沮丧和相信幸福与安宁只存在于未来的观念中。莫尔萨特在被处决以前还有三天时间可活。在充满觉照的那一刻,蓝天真正地存在了,而他也感受到了它。他发现生命是有意义的,他开始专注地生活于生命留给他仅剩的那些时光。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天变成了真正的生活。
最后一天,一位牧师来敲他牢房的门,希望能听到他最后的忏悔,但是莫尔萨特拒绝了。最后牧师失望地离开了。那时莫尔萨特把那位牧师描述成一个活死人。莫尔萨特领悟到,需要拯救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位牧师。如果我们看看周围,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像死人,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我们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他们需要被某种事物所触动,如蓝天、孩子的眼睛,一片秋天的落叶等等,这样他们就能苏醒过来了。
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读到一篇小说。内容是一个法国猎人在非洲丛林里迷了路。他觉得他要死了,因为他找不到出去的路。但是他很顽固,不肯向上帝祈祷。于是他做了件半是祈祷半是玩笑的事情:"上帝啊,如果你存在,请来救我!"几分钟后,一个非洲人出现了,把他带出去了。后来他写道:"我呼唤上帝,但是来了一个黑人。"他不知道那个非洲人就是上帝。在莫尔萨特的情形中,上帝以一块蓝天的形式来拯救了他。我们也许会被一朵花、一块卵石、一只鸟或一声雷所拯救。任何事物都能为我们带来天堂、华藏世界的消息。任何事物都能使我们清醒过来,回到生命的当时当地。我们不应该分别。
我拾起这片叶子时,我看到它假装在春时诞生,又假装在秋末死去。为了帮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众生,我们也出现了,然后又消失了。我们心中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我们在觉照中过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慈悲、小心、专注地行走,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适合居住的奇妙的地方。慢慢地在觉照中行走,是一种解脱的艺术。你走着,摆脱了一切烦恼、焦虑、计划和执着。这样的一步就有使你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的力量。通过活在当下,你改变了自己,而你的慈悲也将得到证明。
看看花,看看蝴蝶,看看树木,看看有着一对富有同情心的眼睛的孩子。这是《法华经》教给我们的一种深刻的练习。你心中慈悲的力量将会改造生命,使它变得更美好。慈悲总是从智慧而生的,而智慧是深入观察的结果。
在终极空间里快乐地行走
用你的脚
而不是用你的头脑
如果你用头脑 你将会迷路了
在终极空间里讲法
落叶满天飞舞
秋季的月光铺满了小路
法充遍十方
在终极空间里讨论法
我们彼此注视着微笑
你是我 你看见了吗
说者与听者是一体
在历史空间里享受午餐
我使所有的祖先和所有的
子孙后代 都饱足了
我们相会在一起 找到了我们的路
在历史空间里被触恼
我们闭目深思
三百年后我们在何处
我们睁开眼睛拥抱了
在终极空间里休息
以雪山为枕
美丽的红云为毯
什么都不缺少
在终极空间里坐禅
分享多宝佛的狮子座
每一秒钟都是实现
每一个果实都成熟而甜美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