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座

瑜伽师地论 | 作者:南怀瑾 [投稿]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25-13a)

  “复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粗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云何自心相。谓有苾刍。先为烦恼染污心故。便于自心极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无染污。由此方便。心处沉等。由此方便。不处沉等。言沉等者。谓沉等四。乃至令心碍著之相。或复于彼被染污心。云何外相。谓即于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谓光明相。或净妙相。或复余相。为欲除遣诸烦恼故。或令彼惑不现行故。云何所依相。谓分别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并种子相。”(十一卷)

  ……上次有个错字,“太举俱行”的“太”字,现在**查出来,是“大”,不是“太”……

  我们《瑜伽师地论》的研究,现在开始是讲做功夫,修证佛法,修定的,所谓由止观证入清净,四禅八定的详细的分析之道。我个人的想法,本来想把它(这段)带过去,你们诸位自己去研究。原因是,好像大家连打坐都没有坐好,谈不到止;止没有止好,更谈不到观;止观没有弄好,谈不到定、慧;定慧都没有弄好,就没有四禅八定,那就是听了等于没有听。所以我想把它带过去。我个人的看法,是想先研究怎么样学佛出家,怎么样由小乘到大乘的修法,那当然要换好几卷了。但是,我虽然有这个想法,也要看你们大家诸位的意见。当然,我们这里的青年、老年,在家、出家的同学们中,也许有几位能了解的到,或者想要(听修定)的,但是,若是将就少数,多数就在那里听得很痛苦,勉强装着在很热心地听,听得懂的样子,那我觉得是虐待。所以,先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怎么样,都不要客气的,不要说老师没有权威。(有答:老师,还是请讲四禅八定,以后会对我们有用的。)这是你一个人的意见,你每次的意见都比较多的。其他诸位呢?……要求继续讲的举手吧,干脆利落。1、2、3。……超过多数了,那就讲下去了啊。

  上次我们讲到什么是昏沉,334页。哪位有红笔借我一下,我改一下“太举俱行”的“太”字,谢谢你。

  “复有三十二相”这一段可以不讲,大家可以念过去。不过其每一个相,这个相就是说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情形,后面整个的《瑜伽师地论》都有解释的,并不(只)是这里提一段,《瑜伽师地论》的组织是非常科学的。若是按照现在的排版,其卷数就太多太多了。这里是提纲要,就是说每个小标题下面的内容后面都有注解。比如,这一页的下面:“云何入定相。谓由因缘所缘应修习相故。入三摩地。或复已得而现在前。云何住定相。谓即于彼诸相。善巧而取。由善取故。随其所欲。于定安住。”这里下面开始统统是解释。其实这段重要也是蛮重要的,不过我觉得很容易看懂,很容易过去。因为我念起国语没有你们标准,我自己也讨厌自己的声音,念的不标准,所以不想念下去,念下去吧,再来。

  “复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粗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等等,所谓三十二相,不是佛身上的三十二相。成了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相好光明是怎么样来的?是由于内心自修,修养、修持的功德所成就的。此三十二相同佛的身相好象看起来没有关系,但是有关系,这必须要配合唯识、华严两方面去研究了。那么,这里提出的是“心相”,心理现状。就是说,你做工夫的境界有三十二个不同的境界、情形。

  “云何自心相?谓有苾刍,先为烦恼染污心故,便于自心极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无染污。由此方便,心处沉等;由此方便,不处沉等。”第一个,先解释怎么样叫做“心相”,拿我们现在的话讲:怎么样叫做人的心理现状呢?心理行为、心理思想的现状呢?就是说“谓有苾刍”出家,光是出家人啊,为什么这一部分只指比丘,不说唯有众生呢?因为这一部分是属于声闻乘的修道,就是注重出家专修的。为什么要出家?因为出家的目的,是离开世间,离开亲属,离开外缘,是专门求道的,所以现比丘相;女的呢,现比丘尼相,是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些比丘,去“烦恼染污心”,烦恼心。烦恼心嘛我们大家都有,心里很烦恼,大家心里有没有烦恼?一天到黑都在烦恼中。不是感冒头痛,就是心里难过,再不然钞票不够用,再不然赶来听课还要受人家干涉、限制,种种都是烦恼,无一不烦恼。肚子饿了烦恼,冷了烦恼,热了烦恼,这是烦恼相。烦恼不是痛苦哦,痛苦是粗的,痛硬是痛,苦硬是苦。烦恼是扰乱你很烦,就是我们讲的“好讨厌!”心里很烦、恼,不是头痛,是懊恼。等于我们说:“怎么都不对。”“哎,这个地方蛮好,不过有些人不对。”“哎,这个地方蛮好,有些同学不对。”“呃,我的上铺同学会打呼,我睡的很烦恼,下铺同学有香港脚,很臭,也没有洗,我鼻子闻得烦恼。”这叫烦恼,不是痛苦。烦恼相,众生皆有,所以要解脱烦恼才能得道。这个烦恼怎么解脱?

  “染污” 相不是烦恼相,染污相是块白布去染颜色一样,染上了,染污了,染了一个污点,染黑了,染的蓝了。所以我们读书做学问,实际上教育就是染污,把你染成好的。我们现在学的是佛法教育,准备成佛,染成佛的那个三十二相,坐在上面那个又白又胖很舒服的。我们想把自己染污成这个样子,这是善法染污;世间一切则是恶法的染污。所以烦恼、染污,如果拿心理学现在写这两个题目,一大本书了,这还是归纳。就是说,对于自己“烦恼”的心理现状,“染污”的经过……因为一切众生皆有“烦恼”、“染污”心,这是两个大原则。

  “便于自心极善取相。”人的自心本来是光明坦荡的,因为受了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影响,或者看了刊物、报纸啊等思想的影响,看了电影的影响,被染污了。染污了以后啊,戴了个有色的眼镜,看一切东西都变色了: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就觉着自己对。自己对了什么?鼻子对着嘴,镜子里看自己,越看越对。鼻子很对,嘴也对,那别人都不对?因为心被染污。所以自心啊,“极善取相”,自己非常善于……这个善并不是善恶之善,是形容词。抓住这个烦恼染污的主观形成的,认为这个就是对的,违犯我这个看法就不对,“善”于“取相”。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形容词。就是说,我们讲这个人字写得好,善于书法,就是这个善。不是说善于书法的人,他做人就很善,不一定,字写得好,做人很坏,也有。但是他有一善,善于书法,就是这个善,是形容词,所以中文要搞通。

  “如是如是心有染污。”为什么加两个“如是”?“如是”就是这样,这样这样,这四个字一加,就包括这个心理行为的情况多得不得了。“心有染污”,心里有染污。像我们大家“心有染污”,承认不承认啊?是不是啊?(有答:是。)是啊。

  “或无染污。”心“无染污”,那就证道了,那是真的比丘证阿罗汉,心里一无染污,干净,光明磊落,也无烦恼。所以“心有染污”相对的一面是心“无染污”,这两种都是心理的现状。

  “由此方便,心处沉等;由此方便,不处沉等。”因为心里有染污,有烦恼,所以这个心沉没了,堕落下来了。沉者,沉没,形容在水里沉下去了,一个道理。“由此方便。”什么方便呢?就是说,由于染污与烦恼的关系,此心沉堕了。“由此方便,不处沉等。”有了修行证入的这个方法,故此心不沉没了,能够超拔出来,跳出来,超越了,超越世间,超越一切。这一段文字很容易看懂哦,仔细看。

  “言沉等者。”怎么叫沉没呢?

  “谓沉等四,乃至令心碍著之相,或复于彼被染污心。”怎么叫心沉没了呢?我们以前的心是怎么沉下去,堕下去了呢?谓“沉等四”相,沉没有四相。“乃至令心碍著之相”,心里头有障碍,思想上有障碍,因为观点不同嘛,主观形成了,看一切都不对,只有我对,天大地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我越伟大,就是那个样子。不但是心理上的行为,思想上的碍著,久而久之,胸口胃口上也有一坨。你看一个人碰到烦恼的事情,慢慢胃口就不好了,胸口硬是有一坨,消化也不良,就形成心脏病,或者精神紧张病,肠胃病。所以,几乎很多的胃病,都是思想影响的。医学上分胃病有两种:一种是身神经的胃病,身体衰弱了;一种是脑神经胃病,思想用过度了,也会发生肠胃病。“令心碍著”。“或复于彼被染污心”,或者说,我们此心本来有烦恼,本来已经被染污了,在这个上面,彼,就是他,在他这个烦恼与染污的上面,更加烦恼,更染污下去了,更厉害地滚下去。

  “云何外相?”什么是心相的外相?

  “谓即于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谓光明相,或净妙相,或复余相,为欲除遣诸烦恼故,或令彼惑不现行故。”怎么叫做心的外相呢?讲修行方面,你们注意啊,这是讲正式声闻乘的比丘,正式修道的……在佛法外的外道等一切还不讲,还不在此列,不在这一段的范围。就是说,怎么叫做心取“外相”的比丘,修道的人?“谓即于彼被染污心”心里被染污了。比如说,假定修净土,(就认为)只有净土宗才对。末法时代,现在有些人的理论是:禅宗容易落狂禅;密宗呢,那是外道、魔法,他搞不清楚,只有净土才对。那么这个心啊,已经被这一不净的净土给粘了,(被不净的)思想所染污了。染污对不对?对啊,要善的、好的一面,这是好的染污,不是坏的。比如鸭蛋教啊,鸡蛋教啊,一贯道啊,道一贯啊,那些等等啊,那就不同了哦,什么“现在是三七末劫啊……弥勒下生啊……大灾大难要来了啊……”然后又是什么什么,又是一套。什么“打坐要守这里啊……要守那里的窍啊……要打坐啊……”也叫人吃素啊,行善啊,他没有做坏事啊,可是全体都是邪见。他认为其它都不对,心被染污了,被外相所染污,主观形成了。

  比如有些学密宗的人,像昨天有位朋友从美国回来说:美国现在流行的就是密宗啊!禅,当然认为是最高的密宗,不过最难。因为有密宗大师马上要来,他们先致意给我,我说:“没有问题,他来我欢迎。”叫他来,因为大家是老朋友,几十年前都知道的,也等于师兄弟一样。我说:“好啊。但是有些什么,也不要乱讲就可以了。”都七八十岁了,说要来讲净土经,我说:“可以啊,好啊。”像美国有些人,什么法王在那里……噢,只有密宗是佛法,其它没有,也被染污了,等等。

  “了知自心被染污已。”虽然有些人境界上知道,自己的这个思想观念,那么就修那种法,“便取外相,谓光明相。”世界上有许多人看光的,像密宗看光的,还有旋(?)光的,当然你们都没有看到过,我也没有教你们,教你们一个礼拜都会,但是我懒得教你们,教你们会容易入魔。鼻头上挂一个圆圈,或者我把袖子一放,你眼睛瞪着一看,里头就放光。你想看东西在哪里,都找到了。有根器的练上一个礼拜,差一点的练三个月、一百天练下来,都成功了,然后都会看了;然后打起坐来看到前面一片光啊,噢——然后……“圆陀陀,光烁烁啊,妙光如来就是这个,这个就是道,性光圆明啊……”等等。你们不要摇头啊,自己还没有到哦,听我讲以为正知见,你们自己都在——那个正字上面加个不字,不知念个什么字。

  “便取外相。”取了这个外相。

  “谓光明相。”

  “或净妙相。”然后用起功来,噢……这要干净啊,手不洗念咒子不行啊,不能上香啊,那个上香拜佛的时候,手洗了干净,还要在香上摸一下……净妙相啊,里头还不是都是臭的,肉啊血啊的在滚,取这些净妙相?多了,这个净妙相。每一条里头,我告诉你,社会上宗教界,包括佛教以外的宗教,加起来,比如天主教:“天主玛利亚,只点蜡烛不点香。”那个蜡烛要点,香不点,天主教要点蜡烛。所以我们小时候都晓得“天主玛利亚,只点蜡烛不点香。”等于佛教界的:“烧香不放炮,菩萨不知道;烧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这是我们小孩子时候受的宗教教育。这些都是“净妙相”。

  “或复余相。”乃至种种着相的修法。那么,怎么样叫做不被染污呢?

  “为欲除遣诸烦恼故。”他们这种光明的修法啦,各种修法都没有错啊,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使人去掉烦恼,一念不生也达得到。

  “或令彼惑不现行故。”或者令一切所迷惑,无知的境界变成有知,开悟。就是修道都能成道,没有错,这是一套。心相,心理现象就是外道境界,叫外相。什么叫做外相呢?心外去求法,所以是外相。

  “云何所依相?”什么叫“所依相”呢?

  “谓分别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并种子相。”呃,这句话就要命了,你们又没有学过唯识,你们的佛学基础又不够。怎么叫做“所依相”呢?“谓分别体相”,那些声闻乘的比丘们,跟着佛学久了,佛法的道理都知道,什么是性、自体,什么是一切的相。比如说般若讲空,中观讲空,中性等等,都是讲体;法相宗唯识讲相,讲法相。什么是体?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体有相,比如这个玻璃烟灰缸,这是什么为体?玻璃为体;相呢?就是这个相;用呢?放烟灰用,当然也可以当别的用。虚空是什么体?虚空是虚空为体,空为体,没有东西为体,太虚为体;什么相呢?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个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相;用呢?飞机可以在里头飞啊,人还可以在里头跑,多了。任何东西,即使是空,都有它的体、相、用。学佛啊,先要把握这个,尤其是华严宗、唯识啊。

  我们人什么为体?爸爸妈妈生我们,就是这个肉体为体;相呢?你看,我们那么多不同的相,你的相我的相,都不同,你有三十二相,我也有三十二相,你那个嘴厚厚的,我那个嘴薄薄的……各有各的相;用呢?我们大家都在这里造业,就是做这个用,就是人的体、相、用。所以啊,“云何所依相?”“谓分别”,用思维分别、了解了,“一切”法的体用,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

  宇宙万有,世界上的万物,乃至我们自己此身,注意哦,自身所包含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讲到这里……你们真要研究佛学,就要先读《五蕴论》,先把《五蕴论》拿来看。严格分析五蕴,色蕴是怎么样,受蕴是怎么样,想蕴是怎么样……五蕴,色受想行识。色蕴是属于物理的地水火风,我们身体的骨头等等。地水火风空,五蕴,五色法等等。有相的,无相的,有表的,无表的,那分析起来多了,受想行识,每个多的很。

  换句话说,“分别一切的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这句话用中国道家的话讲:人身就是个小天地。一些学佛的,学问不渊博,一听:“哎呀,那你不要听,那是外道的话。”外道内道差不多哎,道家讲人身就是小天地,同一个小宇宙一样的,佛家怎么讲呢:“谓分别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同样的道理。自身,生命的这个身,包括了物理世界,同五蕴法,是同样道理。

  “并种子相。”我们这个生命,个体的生命与共体的生命,都是阿赖耶识种子所爆发的,这个是“所依相。”为什么叫所依呢?讲身哦,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的所依,我们那个能依——自性像电一样。电要通过这个电灯管才能发光,假使这个电灯管坏了,就不亮了。所以我们今天的身体是所依,等于这个电灯是电的所依;电是个能源,能源所发,到这里就发亮。我们那个自性,通过了这个没有坏的五阴,这个肉身存在,所以我们能够听话,能够讲话,能够修行,假使我们这个五蕴坏掉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