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卷第五十二: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三

卷第五十二: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三

  【白话语译】

  “佛子啊!菩萨应该如何了知如来的境界呢?佛子啊!菩萨摩诃萨能以无障碍的智慧,了知世间所有的境界无不是如来境界。了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境界,一切佛刹的、一切法的境界,一切众生的境界,真如无差别的境界,法界无障碍的境界,真如、实际无边的境界,虚空无法分量的境界,无境界的境界等,都是如来的境界。

  “佛子啊!就如同世间所有的境界无量,如来的境界也是无量的。如同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无量,如来的境界也是无量的。乃至如同无境界的境界无量,如来的境界也是无量的。如同无境界的境界在一切处无所有,如来的境界也是如此,在一切处都是无所有的。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心的境界就是如来的境界,就如同心的境界无量无边,即无有所谓缠缚、也无有所谓解脱,如来的境界也是无量无边,没有所谓的束缚或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是用如是、如是的实相思惟分别,用如是、如是显现无量的实相。

  “佛子啊!就如同大龙王是随着自己的心意而下雨,这雨既不是从身内而出,也不是从身外出。如来的境界也是如此,随着如是的思惟分别就能显现无量的如是。因此,如来在十方世界,都是无来也无去。佛子啊!就好像海水都是龙王的心力所化现,诸佛如来的所有智慧海也是这样,都是从如来往昔的大愿所生起。

  “佛子啊!—切智慧大海虽然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没法用言语述说,但是我现在仍然要用譬喻为你们宣说,你们应当仔细聆听。

  “佛子啊!在这个世界南方的阎浮提洲,有两千五百条河流流人大海,西方的拘耶尼洲则有五千条河流流人大海,东方的弗婆提洲则有七千五百条河流流入大海,北方的郁单越洲更有一万条河流流人大海。佛子啊!这个世界的四方,各有如同上述的两万五千条河流相续不绝地流人大海。你认为这样流注的水有多少呢?”

  听法的大众回答:“很多。”

  “佛子啊!又有十位光明龙王在大海中降雨,他们降下的雨量是前述所说水量的一倍以上;一百位光明龙王降雨大海时,降下的雨水又是前述所说雨水的两倍以上;大庄严龙王、摩那斯龙王、雷震龙王、难陀跋难陀龙王、无量光明龙王、连霑不断龙王、大胜龙王、大奋迅龙王,如前述等八十亿位诸大龙王,在大海中降下的雨水,都倍于前者。娑竭罗龙王名为阎浮幢的太子,在大海中降雨时,所降的雨水又比前面八十亿位龙王所降的雨水加倍。

  “佛子啊!如果十座光明龙王宫殿中的水流入大海,那些水又倍于前者雨下的水;百座光明龙王宫殿中的水流入大海时,那些水又倍于前者的水量。

  “大庄严龙王、摩那斯龙王、雷震龙王、难陀跋难陀龙王、无量光明龙王、连霃不断龙王、大胜龙王、大奋迅龙王,如上所述等八十亿位诸大龙王,各有他们自己的宫殿,宫殿中各自有水流入大海,都是展转倍于前面所述。娑竭罗龙王太子阎浮幢宫殿中所流人大海的水量,又倍于前者。

  “佛子啊!娑竭罗龙王连续降雨大海时,这些水又倍于前者的水量;娑竭罗龙王宫涌出流入海中的水,又倍于前面所说的水量。这宫殿所流出的水是绀青琉璃色,这水会在一定的时间涌出,所以大海潮汐才会固定周而复始。

  “佛子啊!如同这大海的水流广大,无边无量、又宝藏无量,众生无量,它所依止的大地也是无量的。佛子啊!你们认为如何呢?那些大海是无量的吗?”

  听法的大众回答:“大海实在是非常广大,大到无法比喻。”

  “佛子啊!这大海的无量若和如来智慧大海的无量相较,还不及如来智慧大海的百分之一,也不及t?分之一,乃至不及优婆尼沙陀?分之一。这只是随着众生的理解譬喻。其实佛的境界,根本没法用譬喻形容。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该了知,如来的智慧海无量,因为他从发心以来,修持一切菩萨行不曾间断;应该了知如来聚集的法宝无量,因为一切的菩提分法从不断绝三宝的种性;应该了知如来安住的众生无量,因为一切在学位、无学位的声闻、独觉等贤圣都能受用;应该了知他所安住的境地无量,因为从初欢喜地到究竟无障碍地,乃至诸位菩萨所安住的境地,他都安住在。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为了证入无量的智慧利益一切众生,应该如此了知如来的境界。”

  这时,普贤菩萨想要重新说明这个义理,就说了下面的偈颂:

  如心境界无有限量,诸佛境界亦复皆然,

  如心境界从意出生,佛境如是应当观察。

  如龙不离于其本处,以心威力霪下大雨,

  雨水虽无有来去处,随龙心故悉皆充洽。

  十力牟尼亦复如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若有净心则示现身,量等法界入于毛孔。

  如海珍奇无有限量,众生大地亦复皆然,

  水性一味等无差别,于中生者各蒙其利。

  如来智海亦复如是,一切所有皆无限量,

  有学无学住地圣人,悉在其中而得饶益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该如何了知如来的行愿?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无碍行是如来行,应该了知真如行是如来行。佛子啊!就如同真如是不生前际的境界,不动后际的境界,也不现起现在的境界。就如同了知过去、未来、现在都是性空如幻,不生不灭。如来行也是如此,不生、不动、不起。

  “佛子啊!就如同法界是不能计量的,但也不是无法计量的,因为法界如同虚空无形、无相。如来行也是如此,不是能计量的,也不是无法计量的,因为如来行如同虚空无形无相。佛子啊!假如飞翔虚空的鸟儿,不断地飞了百年,它所经过的地方,或尚未经过的地方,都是不可计量的。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没有边际。如来行也是这样。假如有人经过百千亿那由他劫分别演说如来行,不管他已经宣说的有多少,或还有多少尚未宣说,这一切都是不可思量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行没有边际。

  “佛子啊!如来安住在无碍行时,无有住处。所以能普遍为一切众生示现所行,使他们看见之后,超越所有的障碍。佛子啊!就像金翅鸟王飞行虚空,回翔不去,能不断以清净明亮的双眼观察海中各类龙族的宫殿,只要它一发现龙宫,就会奋勇猛力地向前飞去。鼓动翅膀扬起海水,使海水向两侧分开,好让它观察龙族的男女。如果有寿命即将穷尽者,就飞下去擢取他们。

  “如来的金翅鸟王也是如此,当他安住无碍行时,能用清净的佛眼观察法界各宫殿里的所有众生。如果有曾经种下善根,已经成熟的,如来就奋勇猛力地鼓动止与观的双翅,扬起广大的生死爱欲之海。分这海为两侧,而摄取善根成熟的众生,安置他们在佛法中。让他们断绝一切妄想戏论,安住如来无分别、无碍行的境界。

  “佛子啊!譬如日月单独安住虚空,没有和它们一样的伴侣。日月周行虚空,利益众生时,也不会这样想:‘我从某处来,将要到某处去。’如来也是这样,他的体性本来寂灭,没有分别。示现游行一切法界,只是为了饶益众生。兴作各种佛事,不曾稍歇,但是他不会产生如此的戏论分别:‘我从这里来,要往那里去。’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该以如此等无量的方便、无量的性相,知见如来所行之行,

  这时,普贤菩萨为了要重新说明这个义理,就说了下面的偈颂:

  譬如真如本不生灭,无有方所无能见之,

  大饶益者妙行如是,出过三世不可限量。

  法界非界与非非界,非是有量亦非无量,

  大功德者妙行亦然,非量无量无身之故。

  如鸟飞行亿千岁时,前后虚空等无差别,

  众劫演说如来妙行,已说未说不可限量。

  金翅在空观诸大海,辟水博取男女龙众,

  十力能拔诸善根人,令出有海拔除众惑。

  譬如日月游于虚空,照临一切不可分别,

  世尊周行于诸法界,教化众生无有动念。

  “佛子啊!诸位菩萨摩诃萨怎样才能了知如来所成就的正觉?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如来成就正等正觉现证一切义理,无所观察,对诸法平等也毫无疑惑。现前的一切都是无二、无相、无行、无止、无量、无际,远离两边对待,安住中道第一义谛。他虽远离一切的文字言说,却明白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所行、根器体性、志欲、喜乐与烦恼染习。简单地说,他一念之间就能完全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二世一切诸法。

  “佛子啊!譬如大海能普遍印现四天下一切众生的身形,因为这个特质,我们便说这就是大海。诸佛菩提也是如此,因为他能普遍示现所有众生的心念、根性、乐欲,所以我们称他为诸佛菩提。佛子啊!诸佛菩提是一切文字所不能宣说,一切声音所不能到达,一切言语所不能说尽的。只能随着众生所相应根器因缘,方便开示。

  “佛子啊!如来成就正觉的时候,得到了等同一切数量身形,得到了等同一切法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一切刹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诸佛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语言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所有真如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法界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虚空界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无碍界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一切誓愿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一切行数量的身形,得到了等同一切寂灭涅槃数量的身形。

  “佛子啊!如同前述佛陀所证得的身形,他的言语及心念也是如此,得到了等同上述无量无数的清净身、语、意三轮。

  “佛子啊!如来成就正觉的时候,他自身中能普见众生成就正觉,乃至于普见众生进入涅槃,都是同一体性。这个体性就是无性。是哪些无性呢?就是无相性、无尽性、无生性、无灭性、无我性、无非我性、无众生性、无非众生性、无菩提性、无法界性、无虚空性,也无有成正觉性。因为他了知诸法都是无性,所以他能证得一切智慧,大悲相续不绝,救度众生。

  “佛子啊!譬如虚空,不会因为世界成就或毁坏,就增加或减少。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无生。诸佛菩提也是如此,成正觉与不成正觉,都丝毫不会增加或减少。为什么?因为菩提无相。也不是非相,不能说它们是一样的,但也不能说他们各各相异。

  “佛子啊!假如有人能幻化等同恒河沙数的心,每一心识又再幻化等同恒河沙数无色、无形、无相。如此地穷尽恒河沙数的时劫,没有休息地幻化。佛子啊!你们怎么想呢?那些人所幻化的心、幻化的如来到底有多少?”

  如来性起妙德菩萨回答说:“如同我对仁者所说义理的了解,幻化与不幻化都是同一的,没有差别,所以怎么能问有多少呢?”

  普贤菩萨说:“善哉!善哉!佛子啊!如同你所说,假设一切众生,能在一念之间成就正觉,或不成就正觉,两者都是平等没有差异的。为什么?因为菩提无相。既然无相,就没有所谓的增加、或是减少。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不管成就正等正觉与否,都是等同菩提的一相无相。如来成就正觉的时候,能以一相的方便证人善觉智的三昧禅定,证入之后,又能以一个成就正觉的广大身,示现等同一切众生数量的身形。并仍然安住原来的广大身形,如同一个成就正觉的广大身形,如此度化一切成就正觉的广大身也是如此。

  “佛子啊!如来有等同上述无量成就正觉的法门,所以,你们应该了知如来示现的身形是无量的。因为无量,所以说如来的身形无量,等同众生。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如来身的一个毛孔中,有等同众生数量的佛身。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来成就正觉身,究竟没有生灭。如同一毛孔遍于法界,一切毛孔也都是如此。所以菩萨应了知佛身是周遍法界,无所不在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来已经成就正觉,无处不到。因此,如来能利用他的力量、势力,或示现道场,或示现菩提树下的师子座,用种种身形成就正觉。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自心念念之间都有佛陀圆满成就正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诸佛不曾离开这个心而圆满成就正觉。如同自心,一切的众生心也是如此,都有如来成就正觉,广大周遍一切法界。而且不远离、不断绝、从不休息,因此证入不可思议的方便法门。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了知如来成就正觉。”

  这时,普贤菩萨想重新说明这个义理,而说了如下的偈颂:

  正觉了知一切诸法,无二离二悉皆平等,

  自性清净宛如虚空,我与非我亦不分别。

  如海印现诸众生身,以此说其名为大海,

  菩提普印诸心妙行,是故说此名为正觉。

  譬如世界有成有败,而于虚空亦不增减,

  一切诸佛出世间中,菩提一相恒皆无相。

  如人化心化作佛陀,化与不化体性无异,

  一切众生成就菩提,成与不成无有增减。

  佛有三昧名为善觉,菩提树下证入此定,

  放众生等无量光明,开悟群品宛如莲敷。

  如同三世劫刹众生,所有心念以及根欲,

  如是数等妙身皆现,是故正觉名为无量。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怎样才能了知如来转动法轮?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如来能以心的自在力量,无生、无转而常转法轮,这是因为了知一切法常住不断,恒常无生起的缘故。以随着众生根器指示诸法的示相转、使众生如法修行的劝修转,以及使其正证其身的依作证转行等三种转,断除所应断除的境界而转动法轮,因为他了知一切的法远离两边的相对见地;能远离欲际、非欲际而常转法轮,这是因为他已证入一切法的虚空际;能无言无语而常转法轮,因为他了知一切法不可言说;用究竟寂灭而常转法轮,因为了知一切法的涅槃体性;能用一切文字、一切言语而常转法轮,因为如来的声音无处不到;能了知声音如空谷回响而常转法轮,因为他明白了知诸法的真实体性;能以一个声音生出一切的声音而常转法轮,因为如来毕竟性空,无有主体;能够无有遗漏、无有穷尽地常转法轮,因为他内外皆无执着。

  “佛子啊!例如一切的文字、语言穷尽未来劫数不可穷尽,诸佛也是如此转动法轮,安立显示一切文字,没有休息,没有穷尽。

  “佛子啊!如来的法轮完全证人一切语言文字不曾安住。例如写字,普遍入于一切事、一切语言、一切算数、一切世间、出世间等处所,没有安住。如来的声音也是如此,遍入一切地方、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业、一切报中而没有安住。一切众生的种种语言,都不离如来的法轮。为什么?因为言语声音的实相即是法轮。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对于如来的转法轮应如是了知。

  “其次,佛子啊!菩萨摩诃萨若想了知如来所转的法轮,应当了知如来法轮的出处。什么是如来法轮的出处?佛子啊!如来能随顺众生的心行、志欲、喜乐等无量的差别,而发出种种不同的声音常转法轮。佛子啊!如来有一种叫究竟无碍无畏的三昧。他一进入这个三昧之后,能从每一位成正觉的身中、口中,各各发出等同众生数量的语言声音。每一个声音都具足所有的声音,各各不同而转法轮,使一切众生心生欢喜。凡是能够如此了知转法轮者的菩萨,就是随顺佛法的人,如果不能如是了知的,就称不上是随顺佛法的人。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了知佛陀之所以转法轮,是因为他已普遍趣入无量的众生界。”

  这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为了想要重新说明这个义理,就说了下面的偈颂:

  如来法轮本无所转,三世无起亦无所得,

  譬如文字无有尽时,十力法轮亦复如是。

  如字普入而无所至,正觉法轮亦复皆然,

  入诸言音而无所入,能令众生悉生欢喜。

  佛有三昧名为究竟,入此定已乃为说法

  一切众生无有边际,普出其音令皆悟解。

  一一音中复更演说,无量言音各有差别,

  于世自在无所分别,随其欲乐普皆使闻。

  文字不从内外而出,亦不失坏无所积聚,

  而为众生恒转法轮,如是自在甚为奇特。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要怎样才能知道如来大般涅槃的境界?

  “佛子啊!想要了知如来大涅槃的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涅槃的根本自性,就如同真如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实际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法界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虚空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法性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远离欲望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无相际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体性际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一切法性际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如同真如际涅槃,如来的涅槃也是如此。为什么呢?

  “因为涅槃是无生起、无出兴的。如果诸法是无生起、无出兴,就没有所谓的殒灭。

  “佛子啊!如来不会为菩萨宣说诸佛如来的究竟涅乐,也不会为他们示现这些境界。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见到诸佛如来常住其前,能够在一念之间就看见过去、未来的诸佛色相圆满,如同当下,不生起二或是不二等分别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摩诃萨永远离弃了一切名利心想的执着。

  “佛子啊!诸佛如来为了使众生生起欣乐,而出现世间;又为了使众生恋眷羡慕诸佛,而示现涅槃。其实,如来既不曾出现世上,也没有涅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来始终安住清净的法界,只是随着众生心而示现涅槃。

  “佛子啊!譬如太阳出来的时候,普照世间,一切装着净水的器皿没有不出现太阳影像的。它虽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来往。如果有器皿破了,就没法看到太阳的影像。佛子啊!你们怎么想呢?那些影像没有出现,是太阳的过失吗?”

  大众回答:“不是的,这并非太阳的过错,而是因为器皿坏了。”

  “佛子啊!如来的智慧也是如此,能像太阳普遍示现法界,没有前后。因此,只要众生的心器清净,诸佛没有不示现的。若人心器常清净,就可以常见诸佛;如果心器混浊,或是破灭了,就没法见到诸佛。

  “佛子啊!如果有众生应当因为见佛涅槃而度脱的,如来就会为他示现涅槃。其实,如来既没有生,也没有死,更没有真实的灭度。佛子啊!例如大火,虽能在世间的任何地方燃烧任何东西,但如果某个时候,某个地方的火熄灭了,你们会认为世间所有的火都熄灭了吗?”

  大众回答:“不会的。”

  “佛子啊!如来也是如此,某位如来在世界兴作佛事。有时,他在某个世界间能做的事已经做完了,就示现涅槃,难道世间诸佛也都跟着灭度了吗?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了知如来的大般涅槃。

  “其次,佛子啊!例如幻化大师善巧明了一切的幻术,因此能利用幻术,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的国土、城邑、聚落示现幻化之身。即使过了一个时劫,幻化之身仍然安住。但是幻化师其他地方幻化的事早已结束,而隐身不现。佛子啊!你们认为那些幻化大师在一个地方隐身不现,难道连在所有的地方都隐藏消灭了吗?”

  大众回答:“不是的。”

  “佛子啊!如来也是如此。诸佛明内了知无量智慧方便的种种幻术,因此能在一切佛界中普遍示现身形,尽未来际使身常住。有时在某个地方,随顺众生结束所作的事业后,就示现涅槃。难道他在一个地方示现入涅槃,便说他在一切国土都灭度了吗?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如上所述地了知如来的大般涅槃境界。

  “其次,佛子啊!如来示现涅槃时,进入不动三昧的禅定。进入这个三昧后,能在一一身中各自放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大光明,一一光明各现出阿僧祇莲华,一一莲华各有不可说妙宝花蕊,一一花蕊中各有师子座,一一座上都有如来结跏趺坐。那些佛身数量刚好等同众生的数量,都具足了从根本愿力所生起的上妙功德庄严。如果众生的善根成熟,一见到诸佛身形,就能受佛陀教化开示。但是这教化众生的佛身却是穷尽未来际,都究竟安住,他只是随着最适宜众生的时机因缘,教化救度他们。所以,佛子啊!你们应当了知如来身是没有方向处所,既不能说是实在的、也不能说是虚幻的。诸佛只是依着根本誓愿的力量,有众生堪以救度时,就出现在世间。菩萨摩诃萨应该像上面所说的了知如来的大般涅槃。

  “佛子啊!如来安住无量无碍的究竟法界、虚空界时,真如的法性没有生起,也没有灭绝。因为他能及用究竟实际的境界,为众生随时示现总持不变的本愿,没有休息,也不舍弃一切众生、一切刹土、一切法门。”

  这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为了要重新说明这个义理而说出下面的偈颂:

  如日舒光照映法界,器坏水漏影像随灭,

  最胜智日亦复如是,众生无信见彼涅槃。

  如火世间现作火事,于一城邑或时休息,

  人中最胜遍诸法界,化事讫处示现终尽。

  幻师现身一切刹土,能事毕处则便示现,

  如来化托亦复皆然,于余国土恒常见佛。

  佛有三昧名为不动,化众生迄入于此定,

  一念身放无量光明,光出莲华华中有佛。

  佛身无数等诸法界,有福众生所能亲见,

  如是无数一一妙身,寿命庄严悉皆具足。

  如无生性诸佛出兴,如无灭性佛示涅槃,

  言辞譬喻悉皆断绝,一切义成无与等比。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才能见闻亲近如来所种的善根?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凡在诸佛的处所,见闻以及亲近诸佛所种的善根,都是功不唐捐,且不会虚过的。因为亲近诸佛如来能出生无尽的觉悟智慧;能远离一切的障碍困难;能决定无碍直至究竟,毫不虚假诳语;能圆满一切的誓愿,有为行从不穷尽;能随顺无为的智慧;能生起诸佛的智慧;能穷尽未来际,成就一切种胜行,达到无功用的智慧。

  “佛子啊!例如有人吞下少量的金刚,终究是无法消化的,金刚甚至会穿过他的身体,露出身外。为什么呢?因为金刚不会和杂秽的肉身共同安止。众生在如来处所种下的少量善根也是如此,能穿过一切的有为行、烦恼身,而到达无为究竟的智慧。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像这样微小的善根是不会再与各种有为行共同安住的。佛子啊!假如干草堆得跟须弥山一样广大,只要投入芥子的火苗,就可以烧尽这座干草堆。为什么呢?因为火能燃烧草堆。众生在如来处所种下的微少善根也是如此,定能烧尽所有的烦恼,得到究竟的无余涅槃。为什么呢?这都是因为这种微小善根性的究竟本性。

  “佛子啊!譬如雪山,有一棵名叫善见的药王树。凡是看见这树的众生,眼根莫不变得清净;凡是听到它名字的人,耳根莫不变得清净;凡是嗅到它味道的人,鼻根莫不变得清净;凡是尝到它味道的人,舌根莫不变得清净;凡是接触到它的人,身体莫不变得清净。即使众生,只是挖取那树附近的泥土,也能除去病厄。

  “佛子啊!如来这位无上药王也是如此,能作一切饶益众生的事业。如果有人得见如来的色身,就能清净眼根;如果有人得以听闻如来的名号,就能清净耳根;如果有人得以嗅到如来的戒香,就能清净鼻根;如果有人得以尝到如来的法味,就能清净舌根,具备广长舌相,了解一切语言之法;如果有人得以接触如来的光明,就能清净身体,获得究竟无上的法身;如果有人能忆念如来,就能得到念佛三昧的清净;如果有人能供养如来,即使连如来经过的土地和塔庙也供养的话,就具足了能灭除所有烦恼忧愁的善根,得到贤圣的喜乐。

  “佛子啊!我现在告诉你们:‘如果有业障深重的众生得以见闻诸佛,即使不心生信心喜乐,但也能种下善根,丝毫不会空过,一直到究竟人涅槃。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了知,在如来的处所,见闻亲近诸佛所种下的善根,都能完全远离一切的不善法,具足善法。’

  “佛子啊!如来虽能运用一切的譬喻宣说种种佛事,但其实却没有任何譬喻能够宣说这个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用心智可以思惟的,境界不可思议。诸佛菩萨只是随顺众生的心,使他们欢喜,为他们引用譬喻,本来就不算究竟。佛子啊!这法门叫作如来秘密之处的法门,或称一切世间所不能了知的法门,或称入如来印法门,或称开大智慧的法门,或称示现如来种性的法门,或称成就一切菩萨的法门,或称一切世间所不能破坏的法门,或称一向随顺如来境界的法门,或称能清净一切众生界的法门,或称演说如来根本实性,不可思议的究竟法门。

  “佛子啊!这些法门,如来不为一般的众生演说,只为趣向大乘的菩萨演说,或为不可思议的菩萨乘演说。这些法门不会流人一般众生的手中,除了菩萨摩诃萨之外。

  “佛子啊!譬如转轮圣王的处所有七宝,人们因为这七宝而知道他是轮王。就像这些宝物不会落入其他人的手中,除了第一夫人所生的太子,具足成就转轮圣王条件的人。假如转轮圣王没有这位具足聚多德性的太子,那么这些宝物在转轮圣王命终之后七天,就会全部散失灭绝。佛子啊!这经典珍宝也是如此,不会落入一般众生的手中,只会承传如来的正法王子,或生于如来之家,种下如来相诸善根的人。

  “佛子啊!如果没有这些佛陀的真子,这些法门不久之后就会散失灭绝。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声闻、缘觉二乘不曾听闻此经,怎么谈得上受持、读诵、书写此经,甚至为人分别解说呢?所以,也只有诸位菩萨才能这样做。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菩萨摩诃萨听闻这个法门之后应当欢喜、善重恭敬地顶礼接受。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摩诃萨能信受喜乐这经典,立刻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子啊!假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度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如果没有听闻这种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是当时听了之后,无法相信、或无法理解、不能随顺或证人的话,就不能称为真实菩萨,因为他无法出生于如来家中。如果菩萨听闻如来这种无量不可思议无障碍的智慧法门之后,能相信理解或随顺悟人,那么这位菩萨一定能生在如来家中,随顺一切如来境界;具备所有的菩萨法门,安住一切种智;远离所有的世间法,出生一切如来所行;通达一切菩萨的法性,对佛陀的自在,心毫无疑惑;安住无师之法,深人如来无碍的境界。

  “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听闻这个法门之后,就能用平等的智慧了知无量法门;就能用正直的心远离各种分别;就能用殊胜的欲乐现见诸佛;就能以作意的力量,趣人平等的虚空界;就能以自在的忆念行于无边法界;就能以智慧力具足一切功德;就能用本然如是的智慧远离世间所有的尘垢;就能用菩提心证入一切十方网;就能用广大的观察了知三世诸佛,都是同一体性;就能用善根回向的智慧趣入这个法门。这就是不人而入?不会攀缘任何一法,恒常以一法观一切法气佛子啊!大菩萨成就如此功德,z少作功用时,就能得到无师的自然智慧。”

  这时,普贤菩萨为了重新说明这个义理而说出如下的偈颂:

  见闻供养诸佛如来,所得功德不可思量,

  于有为中终不可尽,要灭烦恼离于聚苦。

  譬人呑服少许金刚,终不消化必要当出,

  供养十力诸般功德,灭惑必至金刚智地。

  如干草积等须弥山,投芥子火悉皆烧尽,

  供养诸佛少许功德,必断烦恼至于涅槃。

  雪山有药名为善见,见闻嗅触消除众疾,

  若有见闻于十力尊,得胜功德到于佛智。

  这时,因为佛陀的威神力,法尔如是,十方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世界都同时起了六种震动。这六种震动,就是东边涌出西边没入、西边涌出东边没入、南边涌出北边没人、北边涌出南边没人、边境涌出中间没入、中间涌出边境没人。从六种震动中又发生十八种的震动,这十八相动就是摇动、普遍地摇动、平等普遍地摇动浮起、普遍地浮起、平等普遍地浮起、涌出、普遍地涌出、平等普遍地涌出、震撼、普遍地震撼、平等普遍地震撼、发出吼声、普遍地吼声、平等普遍地吼声、叩击、普遍地叩击、平等普遍地叩击。雨下过诸天的一切华云、一切宝盖云、宝幢云、香云、鬉云、涂香云、庄严具足云、大光明摩尼宝云、诸菩萨赞叹云、不可说菩萨各差别身云、雨下成正觉云、严净不思议世界云、雨下如来言语音声云,充满无边法界。如此四天下,如来的神力如是示现,使诸位菩萨都心生欢喜,周围一切的十方世界也是如此。

  这时,十方各过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国刹土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国刹土微尘数的如来都同称名为普贤如来,都出现其前而这么说:“善哉!佛子啊!只有你才能承受诸佛的威力,随顺法性,演说如来出现不可思议之法。佛子啊!我们十方世界。各有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国刹土微尘数共同名号的佛,都在宣说此法,如同我所说的,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也是这么演说。

  “佛子啊!今天这个聚会,十万佛国刹土微尘数的菩萨摩诃萨,都已得到一切菩萨的神通三昧。我等都为他们授记,使他们以一生就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又佛国刹土微尘数里凡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众生,我等也为他们授记。他们在未来世,经过不可说佛国刹土微尘数劫后,都得以成佛,他们共同的名号是佛殊胜境界如来。我为了使未来诸位菩萨听闻此法,所以都前来护持。如此四天下所度的众生,数量无尽,乃至于不可说不可说,法界虚空等一切世界中应当度化的众生,也是如此。”

  这时,因为十方诸佛的威神力,因为毗卢遮那如来的本愿力,因为法本来如此,又因为诸佛的善根力,又因为如来生起的智慧,当下即证而不越过心念,又因为如来随应因缘而不错失时节,又因为诸佛能随时觉悟诸菩萨,又诸佛往昔所有的作为毫无过失败坏,又诸佛能使诸菩萨得到普贤广大的行愿,显现一切的智慧自在。所以,十方各过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国刹土微尘数世界外,各有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国刹土微尘数,充满十方一切法界的菩萨都来此处拜谒,示现菩萨的广大庄严。放大光明网,震动十方世界,诸魔的宫殿无不坏散,所有的恶道苦无不除灭,而显现一切如来的威德。并且歌咏叹赞如来的无量差别功德法,更普遍雨下种种雨d又示现无量差别身,领受无量的诸佛法,他们受诸佛神力加持,说着:“善哉!佛子啊!你能宣说这个如来不可破坏之法。佛子啊!我们共同的名号是普贤菩萨,各从普光明世界普幢自在如来的处所来到这里,那里的一切处所也都演说这个法。那里所说的文句、义理,宣说的情形、决定的情形,都与您这儿相同,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我们都因为佛陀的威神力,而证得如来法,所以特别前来此处,为你作证,如同我出现此处,为您作证。十方等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诸四天下的道场,也是如此。”

  这时,普贤菩萨承受佛的神力,观察一切菩萨,想要重新说明如来出现的广大威德,及如来正法不可破坏,及无量的善根都是不空,诸佛出世必定具足最殊胜之法。又观察所有众生的心念,能随时应时机说法,因此能生起诸菩萨的无量法光。一切诸佛自在庄严,一切如来一身无异,都是从本来大行愿生起,而说出下面的偈颂:

  一切如来所有作业,世间譬喻无能及者,

  为令众生能得悟解,非喻为喻而为显示。

  如是微密甚深妙法,百千万劫难可得闻,

  精进智慧大调伏者,乃得闻此秘奥妙义。

  若闻此法心生欣庆,彼曾供养无量诸佛,

  为佛加持为所摄受,人天赞叹常为供养。

  此为超世第一宝财,此能救度一切群品,

  此能出生清净妙道,汝等当持慎莫放逸。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