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四集

  华严禅行法之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四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我们提到这两个关键,一个是置心一处,一个是提疑情,昨天我们也跟各位讲到当你要迈向未知的时候,一般所谓没胆子的人,没胆子不是说他没有胆,他会不敢跨出去,他一定在现有的范围里头,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乖儿子,乖女儿,包括各位在里面。

  那么有的是比较具有叛逆,讲叛逆是不太好听,胆子比较大一点的人,我的意思不是胆发炎,就是他会一脚跨出去,那这时候,另一只脚就不敢出去了,出去以后就自己掌握不住,为什么掌握不住呢?因为那是完全未知的领域。

  那么这里面就看到人性,我们讲看到人性不是人性的弱点,是你生命本质当中你要不要成长,还是继续再沉沦的这一个关键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佛人这一点要看不到,你永远无法上道。

  今天我们不是说要让各位去叛逆什么,不是,是要你自己给自己许一个承诺,在迈向未知的生命领域里,这是跟一般的情况不一样的,他不是冒险,但是确确实实是天大的冒险,你要去体会这一点。

  假如你认为说佛讲的绝对没错,那我就赖给他了,什么赖给他,我们大概都赖给他,昨天就有一位来这里赖给三宝,因为我说学佛没副作用,他最近怎么搞的,有了躁郁症,他就来跳说,是我大概做了什么法,使他着魔了,我如果那么厉害,我来做法给银行的总经理,叫他把帐刮一些给我,我看比较要紧,想那么多。

  现在我们要告诉各位的是,你自己要向自己负责,你这里一定要走出去,那这个时候,我跟各位讲两个地方,两个工作,第一个就是扫除一切杂草,那就是置心一处,杂草就是那些妄想,从小开始就教你很多,要做个乖儿子了,你会很美丽了,你会像白雪公主,最后来都不知道像个什么,变黑美人了,你将来啊,要做超人啊,小飞侠了,英雄了,要做什么了,到最后你都不知道做什么去了,家里学校,他都是英雄主义,他一定会教你怎么样怎么样,这是正常的,因为娑婆世界嘛,就像苏东坡讲的,大家都养女望成凤,养子望成龙,他聪明一世反被聪明误,所以到最后看着子孙,还是希望你无灾无难,虽然是希望你无灾无难,憨憨庸庸的,可是最后一句还是希望“到公卿”。为什么要当公啊,要当卿啊,你总有那种期望。

  有那个期望,不管你说希望他怎么样,聪明能干呢,还是憨憨厚厚,他总是有一个期望在这里,那我们不是期望无灾无难到公卿,我们是期望各位幸幸福福过一辈子,不但要过一辈子,我们还要改造生命出三界,那最起码,你做一个幸幸福福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恐惧,没有那么多的无奈,这是第一个阶段。

  那你连这个无奈这个恐惧都没办法克服,你怎么去转凡成圣呢?所以第一个,你要扫除自古以来,说自古是从你出生以来,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来自学校所加给你的,这些杂草,这些杂讯,你要把他扫除掉,要把他清除掉,只有一个方法,置心一处,其他没有。

  不管你把这个置心一处叫做持咒,修法,参禅或者是念佛,都不要紧,你要透过那一处把这些杂草,杂讯,杂念全部除掉,这是第一个功夫。

  除掉以后,那不是一片镜子就好了,那个镜子他会映现一切境界,那个境界的好坏,那就看你生命品质的高低,那就生命观境的现前。

  那我们在这个地方就告诉各位,第一个,你要置心一处,他有哪些问题要去克服,这一点要弄清楚。

  那这个也就是各位到道场来禅修,为什么我们跟各位讲说你要缘念道场,缘念法门,缘念善知识,你到这道场来,道场要跟你负这个责任,要指导你,你在修法的过程当中,到底有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疑虑,或者有什么问题,什么境界,全部要讲出来。

  道场论道的地方,我们是希望你不要论是非,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论是非,假设我们这里,假设100个人,100个人每天一个问题,就100个问题了,我们有几个师父啊,应付你这一百个问题的话,这个师父就叫做抱踏罡踏斗,你要知道每一个人的问题,每一个人的境界,通通都不一样,他哪有可能在跟你搞那一些是是非非的事呢?当我们沦落到这些是是非非的时候,你一定不能成就了,你不是转凡成圣不能成就而已,你连世间过一个安稳平静无忧恐惧的生活都不可能,这是一个关键处。

  所以我们告诉你,一定要转过来,开始去摸索如何置心一处,他会一再的出现,干扰你的妄想,那些妄想是什么,你要知道,你首先要知道置心一处的定义,然后呢,要先去鉴别所有的妄想,都不要理他,不要理他,不要理他,可是呢,我们很喜欢被妄想俘虏,一个人掉到妄想的漩涡里头去,那是很幸福的。

  我听我师父讲,我是没经验,我是听他讲,听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都没饭吃,听说啃树皮肯草根,可是他们被俘虏,就是被关起来的时候,每天有饭吃,你知道吗?所以有很多人喜欢被关起来,关起来有得睡,关起来有得吃,又不要去赚钱,那你看多幸福。

  我们被妄想俘虏也有类似的情况,你沉醉那里头,自己会去编织故事,有没有,你都编过嘛,有没有没编过的?没编过妄想的有没有,没有吧,没编过妄想的都已经成就了,我们都编过那些妄想,掉进去就想着好美,尤其越痛苦的时候,你会越喜欢想,这个就告诉我们妄想来攻击你的时候,你不知道防御,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出离三界。

  因为妄想是一种欲望,你去注意看,因为是欲望所以你会去扑捉他,我跟各位讲这句话是希望你能够很深切的去做自我反省,听我讲很简单就那么一句话,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修行好多同修都很认真,为什么修到歪掉了,说歪掉就好,不要讲太严重,就是因为他掉到妄想里头去,然后一直在精进,精进妄想的成就,你看嘛,他不出事才怪。

  我们就一再跟各位讲,你要鉴别那是妄想,然后必须抛弃他,可是你却很愿意掉陷在里面,然后死守着他,那就一定出事。所以一定要鉴别妄想。

  就那四个,心理上所引发的妄想,物理上所引发的妄想,生理上所引发的妄想,还有社会上所引发的妄想,这些妄想你都必须抛弃。

  这些妄想说实在,你冷静的来想,他都是痛苦,那你既然是痛苦,为什么要缠着他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幸福不去缠,拼命去缠痛苦,这个叫颠倒,《楞严经》上面讲的,末世众生名曰颠倒,你就是要缠着痛苦,不去缠着幸福嘛,而现在问题就在于,这是痛苦,你却有一种吸引力会吸上去,现在你能不能先绝缘,所以你一定要置心一处的训练,一定置心一处。

  要警觉到这些妄想,不是乱想是妄想,那个僵化在那里也是妄想,有人欺负你,有人骂人,那你三天三夜睡不着,那个也是妄想。

  合理的推理是妄想,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微细的,就是前辈子的习气,你是老虎的话你就是老虎的习气,你是兔子的话就有兔子的习气,那这四个妄想都是心理的,物理的,你这么一坐,脚会痛啊,天气太热啊,太冷啊,风吹啊,感冒啊,这个都是物理的妄想,物理现象所引发的妄想,那你坐了以后会有一些生理现象所引发的妄想,包括气动,你会感觉听到梵音,光线,香味,还有其他种种的境界,不管是好的坏的,那都属于生理上所引发的妄想。

  还有社会的妄想,跟人相处了,制度了,打板了,吃饭了,所有的都是社会上引发的妄想,那你能不能放下,不理他,这些妄想四面八方围攻者你,你要怎么样把他除掉,只有置心一处,把心要找出来,那一处要找出来。

  那个处不要在外面,你也不要自己去设想,那个缘想都是妄想,所以你假如说要想修法就是观想,你看一定都是为妄想,我们不是要你去妄想,不是要你去缘想,你只要置心一处在佛号上,在话头上,在鼻息上,都不要紧,选择一个,然后把心放在那个地方,那其他的那些妄想,杂草都可以除掉,这是第一个你一定要做的,这个过程一定要你自己去经验。

  我讲的再清楚都没有用,你顶多是去写博士论文而已,没有用,你一定要去行,他的方法就那么简单,但是这里面的工程,这个功夫相当的庞大,各位一定要去进行这样的一份工作。

  这一个工作一开始,只要你一开始进行,那我告诉你,你的生命改造就启动了,这个启动,你的命运就开始改变,你身体上的疾病,不舒服等等,他就开始转化。

  这个治疗的方式跟现在医学的治疗法是不一样的,但是绝对对你有帮助,我们不特别吹捧这个效果,但是我告诉你,百分之百的生命都可以改造,那问题就在于你必须去行,必须去做。

  所以方法不难,他过程就是工程是很庞大的,所以我们跟各位讲生命改造的工程,我们叫心灵工程,他是人类最精细,最庞大,最伟大的一项工程,而是每一个人必须去承包的,他不是为别人做,是为你自己做,他的精密度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要做那个很粗重没有精密度的,那塑造出来的就是你,下辈子就酷斯拉,你要很精细的,那要精细的对,你不要精细的不对,要怎么样精细的很正确,那就是看个人了。

  我们的指导是平等的,是公开的,这里面没有秘密交易的,但是你必须要去进行就对了,你个人必须去进行他,所以这个方法我们讲到这里,并没有叫你往四禅定的地方走,是要你往四果地的地方走,这是第一个。

  这个以后,那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杂草除掉以后要播种子了,那就是提疑情往前进。

  提疑情的方法太多了,从我们一开始讲禅的迷人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改造工程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意义,生命的目的,奋斗的方向,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真相,那都是你提疑情的地方,那我们也跟各位讲过,真实的生命,虚妄的生命,真实生命的三个要素,虚妄生命的三个要素我们也跟各位讲过,这个幕真弃求的这个疑情,也有厌恶这个娑婆的疑情,苦集灭道分这两大类,那你怎么样去提疑情都可以,这个都是我们生命改造的过程当中,从积极面来建设生命的这个部分。

  从华严的立场来跟各位讲,刚才提到,从第一参到五十一参,几乎都是在做置心一处的部分,这个置心一处是摆在哪里?摆在哪里都不要紧,他是一参一参的告诉你很多这种行法,不管是空性的行法或者是妙有的行法都可以,各位要留意,华严是在真空的基础上讲妙有,他不是空有对立的有,一般讲法相宗是讲有,有宗,那么法性宗是讲空宗,这是一般的区分法,华严天台这一类的是属于妙有宗,他不是法相宗的有,他所谓妙有是指真空的基础上,你破了我执法执,证得真空空性以后,那么在真空的基础上怎么去起妙有,起作用,所以我们有一句俗话这样问,成佛以后要做什么,那个叫妙有,成佛之前都是破的功夫,都是为了证得空性,所以证得空性以后就得到法身,那法身以后的行法叫法身大士,并不是成佛之后就坐在桌子上给人拜,不是这个意思,坐在桌子上给人拜那么好受,对你有什么好处?那没有意义,所以他的目的是指,证得空性以后要做什么,成佛以后要做什么的那个部分,在这样的一个领域里去发展的这个是华严的行法。

  五十一参里头通通是讲证得空性以后的,他不是空性以前的东西,所以他是不一样的,华严之所以不好讲,是因为你没有踏到空性以后的阶段,你不可能讲这个阶段,你不可能讲华严的东西,因为你都是在法性宗里头。

  那假如是证得空性就停止了,那你华严也看不懂,破我执,破法执以后,这个叫双破我法二执的阿罗汉,还要经过一分的保衽功夫,各位在行法中你就会发现,一个证得空性的人,他想要,所谓回真向俗,不是回小向大而已,他还要回真,他证得真如,要从真如走出来,不是证得真如就结束了,the end ,布幕一关,结束了。

  阿罗汉干什么去了?不是这个,他成就以后要干什么,就是要渡众生,就是要回真向俗的时候,各位没那么容易,比你证空性还难。

  证空性你有目标,回真向俗你会想到,我这么高贵,你们一堆,要怎么混进去嘛,想到我金枝玉叶, 滚到你们那一堆,谁愿意啊,就好像我们刚刚洗完澡,很干净了,哇,一大推垃圾让你去清,你会说明天再来,所以回真向俗有点类似这种状况,你知道要怎么办吗?枉费我洗的这么,要各种各种,什么名牌名牌才通通涂上去,现在跑来了这一堆垃圾,我的意思不是说各位是垃圾,不要听错,因为你面对这些粗俗的众生里头,他没有办法体会那个真如是什么。

  你要从这个地方,真如的领域走下来跟众生搅合在一起,那你想想看,你要知道佛菩萨的伟大就在这里,他能够放下他那个,那么尊贵的身份,身价,走下来跟我们一群,高傲自视不凡的空壳子,然后,经常被大家这样侮辱羞辱,真如一斤多少钱,你会喷血,开悟要干什么?智慧有什么用?

  到大陆去,我要讲说把正法带给你们,法我也有,我说你有什么法?铃杵就拿出来,帽子拿起来带,我就是有这个法,我真想揍他一顿,你碰到这样的人要怎么办?这个难就难在这里。

  我们现在是从因向果,要追求真如,那我告诉各位,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很多,叫你不要吃,你就宁可不吃,叫你要怎样苦行,你都愿意,现在叫你真正回真向俗去行苦行的时候,那你会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们从俗向真的时候,不喝酒,不打牌,不抽烟,这个都没有问题,因为真嘛,所以不可以这样,不可以这样,现在从真,从上面要走下来,要你喝酒要你打牌,要你抽烟,枉费修的要死,现在又要去破戒,你愿意吗?我告诉你,这个挣扎比你从因向果来的难。

  那现在呢,我们在讲空性的这个东西,是指你从因向果到达目标以后这个部分,华严是从这一个身开始要怎么起妙用,他不是向俗流落,堕落的那种状况,他真还是保留着,但是在这个真的上面起种种作用,他才能够把下面的俗给带上来,那这一点,这个就是生命境界了,生命观境了。

  所以我们刚才跟各位讲说你的生命观境在凡夫里头都是种种的对立,挫折、无奈、五浊恶世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华严的法身大士来看,他不是对立的,他认为那是当然的,那么所谓当然是他自己本身不起对立,他会去想办法去解决众生的那些对立。

  那我告诉你他不一定成功,你不要看法身大士,那么他来的话点一下就通过了,台风来他持个咒台风就变微风,那他就在微风广场念就可以了。他也会有做不到的时候。

  所以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菩萨的愿力跟众生的业力构成这个世界,菩萨会去推动他,可是众生的业力那么大那怎么办?

  我常做这样的一个譬喻给各位看,我们要弄一个道场要花多久的时间?但是你会发现,弄一个赌场,大概比道场快十倍以上,这个就是这个世间众生的业力,盖赌场人山人海,盖道场,道场盖好要多久你会来一次,那盖赌场就有人天天会去呀,为什么呢?这就是众生业力。

  你说他不对吗?不对那么吸引人,你说我们对吗?我们对怎么不吸引人?我们楼上的人都不来。你对哪里呀?

  不信你看看,这里要是开一个赌场,楼上人全部冲下来,他会感恩莫名,为什么呢?这是众生业力,你说菩萨愿力,愿力是你的愿力,愿力个鬼呀,你怎么起作用嘛?

  那菩萨的可贵就在这个地方,知道众生业力那么大,推也推不动,但是他会去推。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是菩萨愿力兑不兑现的问题,是透过众生的业力,在成就菩萨的事业,菩萨的智慧在这个时候成长。

  所以菩萨到世间来,没有说他一定成功的了,一塌糊涂爬回去的都很多。那一天,前两天我跟僧众们讲课,讲那个来果禅师,他也是倒霉鬼,倒霉菩萨,24岁,我是跟他们讲到24岁,他24岁的时候,我看他一百个灾难以上,不止九九八十一难,那个虚云老和尚活到128岁,才九九八十一难,可见来果禅师的灾难那真是不可思议。

  但是你看,不管来果禅师或者虚云老和尚,你们都会发现,他好了不起哦,他不是了不起,他根本就是业障重,你要看,真了不起的人是谁呀,那你看不到的人。

  我跟你讲,你在中国整个佛教史上,看那些有成就的,越精彩的人,他的业力越重,越精彩的业力一定越重,你根本找不到他的人,他是没业力的。

  你看看,清凉国师没业力,清凉国师活了102岁,经过9个皇帝,他是7个皇帝的国师,我们从来没有看过他有什么灾难,他就没灾难了。你看过他什么故事,再怎么看故事啊,他就是华严经讲五十遍,我现在一遍都还没讲好,讲了快二十年还没讲完,我灾难多啊。所以业障重,他就没业障,他成天在那边讲,也没有人会去吵他,那我想要好好讲也讲不下去。为什么?一个是业障,这就是众生跟众生业力的关系,他跟众生没什么业力呀,所以他躲在皇宫里头,有事没事就都是皇帝找他,他不会凡夫找他,我就在这里,天天都跟凡夫碰在一起。

  所以我们在看佛法的时候,你看不出来,你会说,啊,这个法师了不起,这个上师了不起,看那些公案传记,我告诉你,公案传记所记载的都是业障重的人,业障重,他有成就,我没有说他没有成就,他有成就他有业障,他业障兑现的时候,他要去克服他,那你会觉得他了不起,可是你要知道,像清凉国师这种人根本没业障,所以他来不知道怎么样就跑到皇宫里头去当国师,你看现在有人竞选两次没当选,还要准备第三次再竞选,所以这是为什么,这是业障跟福报的问题。

  所以菩萨的愿力一定是跟众生的业力相结合,才构成一个世界,所以这个世界如何,你看菩萨的愿力一定在,那众生的业力也在,这两个的融合才构成一个世界。

  今天我们也一样,你带着你的疑情,在你的世界里,你的愿力要走出来,那你在行法中在这个地方他一再的去兑现他。

  在这整个的过程里,那你要进行的,我们给各位一个最好的,最好的一个模范,那我是希望你假如是真的在禅修的过程里,那么就发个心,把普贤菩萨章畅印,畅印普贤菩萨章,也就是五十三参当中的最后那一参。

  好像三卷经文的样子,那个三卷经文要常读诵,最后一卷经文是十大愿王,那我们通常在简称修那十大愿王可以使你的生命观境往前推进,这是最简捷的方法。

  那不要老是只买晶片,也要手机,光有晶片,当然是手机没有晶片不能用,但是你只有晶片也没有用,你还是手机,手机就是置心一处。你一定要置心一处,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他不置心一处,光是想说我有晶片就好,那晶片那你就待价而沽,看有没有人要。我们去塑造这一章,五十三参的第53参这一参。

  普贤菩萨这一参,是你整个往前推进最重要的一个着力点,那我是劝各位有时间的话,你还是整个华严经要读诵,最少一年要诵一遍,不要一辈子诵一遍,太现实了,挂号以后都不去读书那不行了。

  那么这一章,大概两三卷经文,可以作为常课,每天作为你读诵的功课。有时间,那就华严经整个都颂,因为他可以构造你的整个生命的价值观,他会融入在你的这个里面。

  因为这一章很特殊的许多赞佛偈都在这一章里头,那个赞佛偈你要慢慢的去思维,天下天下无如佛也在这一章里面,我们的忏悔偈也在这一章里面,发愿文也都在这一章里面,你可以好好的看。

  他是,有人,古代大德跟当今的大德很多人认为这个地方是修福德的地方,有些人他就不赞同净空法师讲的,那么就说这一章是修福德的,那这个时候你不赞成净空法师不要紧,不要把普贤菩萨歪曲了。

  这个地方是你最后圆满,我们应该来讲是最后圆满,现在我们盖房子讲最后装饰,最后完成整修圆满的那一个关键处。

  这个房子盖好了,盖好了不一定能用,你还没有水电等等,房子盖好了是置心一处完成了,是整个初胚完成,你不能用,要用的话水电要来,室内装潢要有,外墙结构要弄好,这个整个的部分就是普贤菩萨章里面做的。

  但是他一定是架构在你的结构完成以后,你的结构要完成,结构不完成光只有这个部分不行,那你叫做装潢设计公司而已,室内装潢公司,你一定这个结构体要完成,结构体就在于置心一处这个地方。

  所以普贤菩萨章为什么会拖到第53参才有,他可以在第一章,第一参,他为什么在最后一参,你要记得,第一参是吉祥云比丘,八十华严叫德云比丘,这个吉祥也好,德也好,那个翻译的人翻的不一样,吉祥就是德,为什么叫德云比丘,讲德的时候是基本的功德,基本的第一项叫德云,你第一项要有的,他不是教念佛法门,他只是赞叹,那么有人说德云比丘教的是念佛法门,不是,他是最后叫善财童子去找海云比丘,不是找我,你不要找我,他去找海云比丘,要问他说怎么念佛,念佛什么,念佛法门,这些我不懂,你要去问海云比丘,很遗憾,你看经文你也找不到,海云比丘没有教他二十一个念佛法门,他只告诉他说,他参因缘法,他观大海甚深的因缘。

  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第一个是佛,觉悟,德云比丘是觉悟第一,第二个是讲真理,十二因缘法是真理,第三个是妙住比丘,三个,佛法僧三宝,这个地方一路走下去。

  他都告诉我们,只选一个法门就是置心一处。那五十一参,弥勒菩萨这边完成了,完成了以后,五十二参是弥勒菩萨叫他回去,善财童子回他老师那里去,就是回到文殊师利菩萨那里,文殊菩萨说你不要回来,你直接去找,找你大师伯,就是普贤菩萨,你不要来找我,你就直接去找普贤菩萨好了,普贤菩萨做一个结论,那五十二参是一个过程,五十三参才是一个完整的,最后的完成阶段。

  换句话说,五十二参他存在的价值跟意义,就等于是把结构体做个验收,是不是这样?因为他本师嘛,本师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说可以了,这没有错,这个结构体完成了,现在要进行内部的装修,这个五十三参是做这个工作。

  所以,当你置心一处完成以后,那你来的就是疑情的推动,你看,你假如一开始一直带疑情跟置心一处一直带到这个时候,那你一次就完成了。

  现在我们在修行中,这些所谓教学体系没有,没有人指导你,我们有一个佛学院,传统叫佛学院,我们叫佛法苑,是跟他做区别。

  是要把这个行法的部分告诉大家,你去实践,所以佛法院的本质里头,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屋子外面的地方,你才能够去行。

  那我们很荣幸,就是林师兄提供这块地,刚好具备这个条件,那边有河,有一条小溪,小溪那真是太美了,因为那个落差很大,水流不断,所以溪声跟那个风吹树的潮声相应,那真的是此方清净在音闻,耳根圆通那边可以成就。

  在屋子里面我们是教你方法,你要到树下,林间,溪边,那边全部具足,好像还有原始森林一样,那树上面那个蔓藤很多,那你去坐在那边,那里应该会有蟒蛇,你不要怕,猴子也不少,你不要带便当去那边打坐,猴子会替你把他吃掉,那个地方打坐非常好,那个地方来参禅非常好,那你带着疑情到那边去一心不乱,当下就可以成就了。

  成就的时候不要大声小叫,坐在那边就好了,你不要“我开悟了”结果忘了下面是水沟。环境是很好,有这样的福德因缘,这个就是众生的福报,这不是我,跟我无关,有林师兄他们一家人的发心,才有大家好清净跟成就的机会,这个关键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说菩萨愿力跟众生业力来共同成就这样一个世界,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们希望各位不要忽略你的权利,因为我们的投入才有这一会的成就,这里要告诉各位的是你要懂得去进行。

  这两个都有方法,置心一处有方法,提疑情也有方法,那么置心一处有一个过程,你要知道那个过程才是重要的,你不要两下子一步要登天了,那个一蹴可及,老是有人说一“就”可及,真想把他踢下去,那脚怎么丢掉了,一蹴可及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这两个过程都拥有的话,到临门一脚,那就一蹴可及了。

  可以到达那个标的,那你这个过程没有,不可能,所以,置心一处的功夫一定要自己去实践,透过实践才能兑现,生命的境界,那美好的世界,不管你叫极乐世界也好,我们叫做华藏世界也好,你要兑现他,你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实践。

  置心一处有他的过程,你一定要去实践,提疑情也有他的过程,你一定要去实践,当你实践到功夫成熟的时候,他自己就兑现了,没有为什么。这是当然的事,法尔如是,我们朝着这样的一个方向去进行,那就对了。

  疑情,一定要有,怎么提,每个人的事情,我们给各位后面的一个蓝图,那个蓝图就是普贤菩萨章,我跟各位提供的是这个部分,你假如要愿意来深入,我们也很乐意,我本来我们这边刚开始还没弄好,我们是我坐那边向这边大家在听,听的很高兴,那时候是讲弥勒菩萨章,我想说弥勒菩萨章讲完就要讲普贤菩萨章,讲到现在还没讲,我们也是希望赶快这个因缘成就,能够把这个部分讲一遍,这是一个真正的关键处。

  这在禅修的过程里,不管是禅修是密法的过程里,他都是很重要的一会,第五十三参的这个部分,当然,你假如从次第来讲,这是最后的部分了,可是从禅修来讲,从普贤的行法,华严的行法来讲,一即一切的时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很重要,但是这一会的殊胜他是来自于你置心一处的基础上,假如你没有置心一处的这个基础,谈不到这里,所以我们还是期望各位,行法在实际上你还是要实践,去找到那个方法,去走过那个过程,目标就到了,没有什么。

  你没有方法,也没有过程,你就想师父阿弥陀佛念十声就到极乐世界了,你还是要问了,你一定会一直问下去 ,向西边向东边,师父还要问你早上的还是下午的,你要算清楚,你要早上走还是下午走,你要是每天早上七点向西边念,那你要记得你走的时候要早上七点出发,你到晚上七点出发,刚好是反方向,而且你要设定好,你是哪一年要走,因为每一年角度都在转变。

  这个是什么?因为你没有基础,没有方法,也没有过程,所以你就会停在那个地方一直问,永远都在门口那里,永远都在门口没有进去。

  所以这个地方就讲一个生命的信心,这个真实生命他从信心来定位,定位以后,疑情会推动你,他的目标自然就会兑现,而那一个生命的信心来自于你的置心一处,你必须扫除生命中的杂草,这些杂草不除掉,你没有办法定位,这个就是修行的。

  赤裸裸的一种生命的原型,必须先看清楚,你自己你才能看清楚,别人跟你讲没有用,我再怎么跟你讲,你都会遮遮掩掩的,你会隐藏,你会掩饰,你必须很坦然的面对你自己,因为你跟我讲清楚了也没用,要的是你去实践,不是你跟谁讲清楚,你跟佛讲的再清楚也没用,因为他是木头刻的,你是活的人,你不是木头人,你既然是活的人,那你就向自己负责,看清楚自己的生命,现在的形状,现在的原型,就是你现在生命存在的状态,然后我们才能进行生命的改造。才能够进行转凡成圣的这一项工程。

  那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灵工程跟所谓的修行。那各位看看,你要修行怎么修行?很多方向都可以,但是你找不到定位,你找不到那个信心,对生命的信心,一个生病的人恢复健康以后,他好像重拾生命的信心对不对?重新捡回生命的信心,那个是假的,我不是叫你没有信心,那一种信心是有为法的信心,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无为法的信心,那你一定要透过置心一处,到那个时候,止住妄想,把所有的杂草都除掉以后,你才会看到生命的真面目。

  那么那个时候呢,普贤菩萨章的疑情一带,你就进去了,你进去了,就是像弥勒楼阁一样的殊胜,那一种金华园的境界,或者是我们所讲的,通俗的话讲的就极乐世界的境界,这是你第二生命象限现前的状况。

  再来才要进行第二个阶段的工作。第二阶段的工作,我跟各位讲这个地方叫象限转移,生命象限的转换,你能够从第一生命的象限转入到第二生命象限里,那么当你进入第二生命的象限以后,有一个问题了,这一次不小心转进去,第二次,还是转不进去,你就要反复的去训练,训练让他熟练,所以我们跟各位讲,成功以后要能够成就,成就以后要能够成熟,成熟以后你才能成佛,不是成功一次,你第一次转进去可能是叫做不小心,因为你根本没注意就撞进去了,撞进去头晕脑胀,怎么会这样,就像香格里拉电影,咚,怎么跑进去了,等他跑出来要再进去,进不去了,陶渊明也发生这个东西,他从桃花源出来以后,做了种种记号出来,要再进去都找不到了,因为那个方法他不熟,我们现在也是一样,你那个方法要熟悉,熟了以后你要再进去就进去了,象限转移就会进去了。

  就像飞机要飞到中正机场就中正机场,你不要飞到台湾海峡里面去了,你要停下来,不然不停在这边你要停在那边去,你一定要很准的,要进去就能够进去,不要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一转转错,转到地狱去了,你要转到极乐世界去,每一次都要到极乐世界,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每一次都要能进去,这个才叫修行,当你每一次都能进去,都进到那个境界以后,那你会很快的出现。

  那个境界就不是我现在跟你讲的,佛已经跟我们讲很多了,你去看的经典,通通通通都是误会,都弄错了,因为你只是从文字上面来看,你没有办法去了解那个领域,因为那个世界你没进去,你没进去过嘛,你进去以后所看的就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那你讲出来的东西一定会像经典所讲的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从你内在讲出来跟你从眼睛看进去想象的是不一样的,你真正修行你才能体会,你不修行你没有办法体会。

  你会讲你们还在讲什么?我现在又在讲什么,你听不懂,你必须要走进去你才能知道,经典在写的那些文字,绝对不是你脑筋知识里头文字所形容的状况。

  我们常跟各位讲,无量寿经上面讲,到极乐世界你看有多美,你要吃什么他就来什么,你吃完也不必洗他就收走了,你去餐厅吃饭不就这样吗,极乐世界怎么变餐厅了,那不是无聊嘛,那你就知道当初的人在记载这些东西,当时的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种餐厅,所以那些人,你看那些讲无量寿经,你看他讲无量寿经,那个形容的都是餐厅里面的境界,那你会说夭寿,极乐世界那里变成西餐厅了,那你就完了,因为他那个时代没有这种的生活环境,你想象不到啊,所以他在形容那个世界的状态,绝对不是现代人用语言用文字去表达的状态,你不要搞错。

  那是你透过修行以后而到达的,所以我们说你要能进入那个境界,还要把那个技巧学好,到成熟以后你就知道,第二生命跟第二世界以后,往第三生命,第三世界,第四生命,第四世界,到N+1个生命,N+1个世界的领域里头,对不起,此方世界不作答,因为那是那个里面,第二世界里面,我们在第一世界跟你讲,你怎么会懂嘛。

  等我们到了那个时候,唯佛与佛始能知之的时候那再告诉你,其实那个时候已经不要我们讲了,你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因为从第二生命到N+1个生命,从第二世界到N+1个世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么多障碍,因为我们这里有物理现象,那个世界里头没有物理现象,你是完全超越的,那就不要我啰嗦了,我要啰嗦只在这里啰嗦而已,到那个时候你再来问我,我一脚就把你踢过去了,那就很简单了。

  还要再听吗?有时候想起来也很好玩,大众都很好骗,讲到这里大家竟然都可以不要下课了,还要再听下去,要听的话明天再听。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