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六集

  华严禅行法之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六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应该来说,大家所期盼的,不管你是禅法密法,都期盼一个状况,而这个状况一直没有人能够交代很清楚的,那就是有一个,华严经文里面所讲的,叫做忽然之间。

  忽然广博严净,这个忽然,忽然这两个字,大家都没有办法解释,反正忽然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忽然饱了,忽然就饱了,躺在床上,忽然就睡着了,忽然是什么,忽然那就忽然,你没有办法去解释他。

  我们把这一个忽然之间的这种变化,告诉各位,他就是所有修行的人所期待的,很不幸的是,忽然之间,你会痛死了,我们修行都有一个期待,任何宗教信仰都有这个期待,就期待这个忽然之间,问题是忽然以后你没办法掌握。

  这个忽然也就是我们讲的象限转移,你从这样一个世界转移到另外一个世界。修行就是在期待这个结果。

  但现在问题是,忽然之间进去的那个答案,你每一次都不一样的答案,那就错了,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忽然之间进去一次,就没有办法进入第二次,那个只能叫瑞相,不小心撞到的,就像你买那个彩票一样,忽然之间发财了,只有一次,你能期待第二次吗?

  假如第一次就给你中头奖,你也就死心了,假如第一次只中一千块,那你就完了,你还想第二次,你以为还有第二次啊?那你可能就会破产。

  修行,假如是凭这种运气来得到瑞相的话,那你也会破产,很多同修,不管我们道场,其他道场都一样,他很精进,如法修行,如法哦,不是不如法,到最后疯了,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你,只有一个原因,这个叫做过度精进,常常睡到三更半夜就起来,那个疯了还好,他应该是以世间法来讲叫做暴毙,因为他在修行,他没有为了名利在操劳,所以他不会暴毙,但是他会得躁郁症。

  这些人有一个基本现象,他很精进,那越精进,那生命能量就越高,那个生命能量他不是逐渐提升,他的生命能量造成一种乱流,乱流他会亢奋,亢奋,他什么事都不做,连睡觉也不做,他就一直精进,睡到半夜爬起来他也在精进,那这一种情况都可以说他是过劳症。

  这一般工作来讲叫过度疲劳,但是,他不会觉得应该休息,像这一种情况,他会毛躁,我们叫躁郁症,这种情况就不要修行,要休息,他的法门叫做休息,好好休息,这是最精进的方法。

  你会说这个师父大概头壳坏去,叫人家休息叫做精进,你要不休息,那你会破功,最后你的道场就在精神医院里面,所以你必须要休息,那你要了解,这个都是你期待那一个特殊境界的来临,你期待,期待呢,你就投入,也稍微有一点得力,因为你如法修,所以会得力,得力生命能量会提升,可是你的生命能量不是稳定的能量,是一种乱流的现象,那就是所谓的躁郁症,你会很亢奋,有很多很多的能量,你也没乱用,就拼命修法。

  早上有人问,又要修禅,又要修密,你算了吧,你好好修一个吧,你一个都修不好了,你看,一个禅五十斤,一个密也五十斤,你又禅又密一百斤,五十斤都挑不起来,你还挑一百斤,那叫贪心,这种情况都有初期躁郁症的现象。

  也就是你有足够的生命能量,可是应该用在专一上面,而不是用在零散上面,这个很重要哦,要留意到,那这一个忽然之间的情况,你不要让他一次出现就好,一次出现以后的工作,我们叫保衽,你就是想,是怎么出现的,你有没有办法再进入第二次,第三次,那个要领抓得住吗,就我要进去了,都能进去,那这个是第二层次的功夫了,那这个功夫你要训练到第二次出现,那就真功夫了。

  因为事实证明你能进去,可是你第二次作意进去就不容易了,当第二次能出现的时候,你第三次就快了,第一次是不小心,第二次呢,就不容易,第二次能兑现,同样的境界,第三次大概就没问题,你会去掌握到那个要领,当这个要领一再一再出现的时候,那我们才能够说,那一个生命的境界他现前了。

  他这个地方也就是我们要跟各位讲到的岔路的地方,你不要走入岔路,那就禅定功夫会出现,他会一直往上跑,一直往上,那个一直往上的时候,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八定,八定九次第定,到最后就灭尽定,那就不是我们的目标了。

  因为你走上那一路,那一路就会一直往前进,所以我们告诉你,你要转弯,你要走四果地的方向。

  那这个时候,你从生命存在的这种生活来看待,那你才能够得到自在人,生命情境,刚才我们跟各位谈到了,你的顺境你要懂得享受,这个享受不是叫你怎么样花钱享受,只是你要感受到这一种情形。

  譬如说,我们读书的同修们,你有没有感受到你识字,你很幸福,你要去想说那些不识字的同修那很糟糕了,这两天我们讲到了来果禅师的自行录,我叫大家念,那个念得,我不知道是念英文还是念德文,怎么会这样子?他书读的少,念起来,那明明就四个字四个字一对,他就前面三个字,后面五个字连起来,你不用念,一个字一个字念,可以吗,他连一个字,一个字都不会念,所以那个听起来好像在念德文一样。为什么?

  那你有没有感觉到,我识字我好幸福啊,念来念去,我们一直叫那个会念的念,那不会念的也可以讲,我不识字好幸福,也没有人瞧不起你,你不识字就不识字,这已经是即成的事实,就好像高的人一样,高的人会觉得我好幸福,我看的比较远,那矮的也很幸福,我头不会撞到门槛,你在你的情境里你要能够这样去适应,你要能够感受的到。

  今天因为你识字,所以这些经典读诵起来好溜,学英文的人要来看我们的经典,他就头大了,所以你不觉得你很幸福吗?你很有福报吗?当你这样子感觉的时候,他就会现前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讲这些生活中的事,你会觉得好像不在意,以为这些都很稀松平常,但是当你累积起来的时候,那就是你的生命情境。

  当你入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一种过滤,他会发光发亮,那就是你生命的境界,你下辈子再来,一定在这个基础上面,这个胜境会更殊胜,各位今天有这样的福报是你前辈子修来的,前辈子怎么修我们不管,但是我告诉你下辈子绝对比这辈子好,因为你学华严,学了华严,他的重点就在于,这个顺境的部分你要把他保留着,而逆境的部分你会改善它,不但这个样子,这个顺境你还可以再更提升,修行就这么简单,就直接的东西,不要拐弯抹角。

  要怎么样来运作呢,诶,就是我们现在要进行的,你把这些资粮累积着,那你在训练那个技巧的时候,每一次你都能够很顺利的转进去,你的忽然之间,你就经常会出现,我们现在问题就是,第一个,不会忽然之间,都是突然冒出,那突然你又抓不住,那你那个突然能够被你抓住的话,你就每次训练都忽然之间,象限转移,转到你修的那个象限里面去了,这个我们跟各位讲好像像神话一样,这个就是修行的标的。

  所有的人他都在期待这一点,有个同修给我一个基督教,基督的电影,录影带,我看了,他讲那个修女小时候见到耶稣,耶稣就挂在屋顶上,是啊,耶稣可以这样,上帝可以这样,他示现显灵给你看,我看就跟死人一样啊,电影不会拍,可是那个电影就显现出他们这一族人,这一群人对那个偶像的那种崇拜,显现出来根本就是木刻十字架的那种状况,对不对我们不管了,但是我告诉你,这个就是他宗教的一个忽然之间,因为他忽然之间的那一种显像,使他终身产生一种信心,对不对是一回事了,我们不做批评,但是我们要告诉各位,我们要训练的是你能掌握的那一个,而不是外在显现的那个相。

  你有那个能力,那个能力是你的生命因素,既然是你的生命因素,那他是永恒的,那么当你进入那个永恒的世界以后,就没有时间了,没有成住坏空了,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我们修行的殊胜,要你进入的领域就是绝对的,没有时空的相对。

  今天在娑婆世界里,就是因为有时空的相对,因为有时空的相对,所以你就感觉到无奈,那么时间一直过去,为什么时间一直过去?根本就没有时间啊,因为你的寿命有限所以你会感觉到时间一直过去,假如今天寿命是无限的话,那我告诉你就没有时间了,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寿命有限,所以你会感觉时光飞逝,这个是相对的。

  可是当你进入那个领域,那个国土里面,生命的境界里头,他是无限的,是永恒的,他是不生不灭的,那你不会恐惧了,你会恐惧什么?在那个世界,你是逐渐逐渐的只有成长,任何的境界,任何的环境,你都会转化,成为你生命成长的资粮,所以你要的是那个技巧,要进入,进去的能力你有吗?

  当然,技巧讲起来很重要,他的资粮更重要,他训练的过程更重要,就是我们讲叫实践,你要能够实践,你能够实践你就能够超越,你就能够兑现,你不去实践他,他不可能兑现。

  所以我们再怎讲,都讲到这个地方来,置心一处,置心一处它是个过程,它就是要你去实践的部分,那么会到止住妄想,妄想都没有办法攻击你,那在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你要进入那个顺境,生命绝对的境界里,那这里我们要跟各位提到的是,象限转化,象限转换有圣人的转换,凡圣转化的过程,我们要的是转凡成圣。

  那我告诉各位,我们也常常在转换,我们是以凡易凡,用凡夫境来换凡夫境,所以换来换去,我们怎么换呢?我们新台币换美金,美金再换新台币,换来换去,我们都越来越少,换来换去只有越来越少,不会越来越多,所以以凡易凡以后,我们只有堕落。

  那么凡夫境界最长有的就叫做梦境,梦境对凡夫来讲是正常的,你一睡觉就入梦乡,好美哦,叫梦乡,梦到鬼你就知道了,那就不叫梦乡了,那叫梦到鬼啊,梦境是你生命中的一种综合变化,有人会特地的去做解释,我们认为没有意义,你要解释我不反对,但是你不要执着,解释梦境里头的东西,因为他是你生命中的一种综合状态。

  所谓综合状态他有几个,也就是那四种现象所引发的妄想,心理的现象所引发的妄想,生理的现象所引发的妄想,物理的现象所引发的妄想,或者是社会的现象所引发的妄想,而这个妄想他交织在一起,你的意识形态没有办法控制他,他自己会显现出来,你的意识形态在梦境里,他会变成潜意识,他去主导你的梦境,那你的梦境事实上是你意识形态的操纵。

  从意识形态来讲,梦境是你意识形态里头的潜意识,是你睡觉时控制不住的时候他跑出来,所以梦是你意识形态的一个相,你的意识形态是你梦境中的相,两个互为表相,这种表相都是虚幻的,你的意识形态也是虚幻的,是识性的,意识的识性,他是虚幻的,那梦境是这个意识形态,虚幻的一个相,假相而已,那何必去执着呢?

  意识形态是梦境的假相,所以梦境本来是假,你又为什么去执着他的假相?所以这些假相我们通常都不在意,有梦啊,当做笑话讲一讲不错,你说我昨天晚上梦到你,对方说你梦到鬼啊,是啊,你是鬼我梦到你,讲讲笑笑那无所谓,你把他当做说我梦到一个什么,那代表什么代表什么,代表你神经啊,你有什么好执着的,有什么好代表的,就算是又怎么样,还是假相。

  所以从究竟义来看的话,梦也好,意识也好,根本无意义,但是我们要告诉各位,他经常出现,在凡夫的健康身心情境之下,梦境是正常的,那我们就当做吃饭一样,过了就好,告诉你,你越不在意梦境的人他就越少做梦。

  像我从来不做梦,但是我告诉你,我不做梦并不表示我没梦,因为我师父叫我继续做梦,所以以后还很多梦要梦的,因为我不在意他,所以他在你睡觉中他有作用,只是我醒了我记不起来,记不起来所以我们就说我没有梦,不是你没梦,你还是有在做梦,那是一种生理现象。

  因为他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社会现象,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状况跟你的心理现象的一种综合体,那么他会出现,出现你只是在意他不在意他,因为你不在意他,所以你就不会记忆下来,那你不会记忆下来就不会有负担了,不会有负担就好了。

  我们有几个同修他们在讲,我最近比较胖,你怎么知道你最近比较胖?你说我胖了五公斤,告诉你,你胖五公斤你走路根本没感觉,但是你要是扛五公斤的肉,我看就不一样了,那五公斤的肉因为是你自己的肉,所以你走路没什么感觉,但是你扛五公斤的猪肉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在意他,你要抗五公斤的肉你在意他,那五公斤的肉在你的身体,因为你不是猪,所以你不是猪肉,因为你不在意他,所以他还是有负担,但是你的负担就等于没有一样。

  这个同样的情况,梦境跟这个一样,那么我们修行人也同样会遇到,所以这是正常的,我们告诉你不要在意他,你越不在意他就愈好,但是有一种情况,叫做幻境,幻境假如是瑞相,也就是我们修学当中,突然进入某一个境界领域里,那因为我抓不到,那我们叫做瑞相,那个不叫幻境。

  幻境是你经常会闻到味道,看到什么光,或者什么菩萨,或者听到什么声音,那这个通常是这三大类,有的人还会常常感觉,口里甜甜的,甘甘的,常常有那种感觉,那我告诉你,这一些就通通叫做幻境,跟你的生命观境无关,那么修行过程当中,常常会有这一些,这个叫做短路,假如你不是躁郁症的过度精进所引发的躁郁,躁郁症现象那就还好,一阵子过了就好,那你假如是因为躁郁症引发这些状况的话,那我就劝你不要修行,要休息了,这个不能精进了,你不要说我一定要熬过去,修行可以克服一切,你还是少来比较好,各位一定要留意到。

  你们自己在同修当中要留意,那假如有另外一种状况,这些幻境是每一次修行,每一次是你在功课上精进都会出现的话,那这个部分你就要留意了,也就是你有特异功能要出现了,那就要开始留意怎么回避,也不要产生罪恶感,因为幻境是一种跟神通很相应的一种现象,这个幻境中,假如是引发生理机能的话,那么他会在生理机能上产生神通。

  譬如说,你靠近一个人就知道,你有胃病,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就知道你有胃病,你去问他你怎么知道他有胃病,因为我靠近他我的胃会痛,那就是他有胃病,那到这个时候就很麻烦了,因为这个世间没有几个人很健康的,你靠近他,诶,你有心脏病哦,诶,你怎么知道,因为我的心脏怦怦跳,就说你有心脏病,诶,他在生理上也会产生这些现象,这种情况都可以说他快要产生这一种特异功能,在修法上你就需要调整。

  那么你假如光是那些简单的,幻听,幻影,幻香的这些情况呢,那你就先停止一阵子,不用功就可以了,当他平静以后,你就重新再用功,其实在一般做功课的情况之下,这些应该不会有的,你假如只有早课晚课,这个修个福报,修个福报没问题,那你想要精进,在选择法门的时候,那你要记得任何法门通通在教我们置心一处跟提疑请,这当中不会有什么特异功能的,所以当我们有特异功能的时候,一定是指,你自己在用心上面有所偏差,急着想要成就。

  所以吃饭也不吃,一面吃饭也一面持咒,持到都会噎到,是啊,你很精进啊,那你就不止有幻境啊,你还会有种种问题产生,这个是我们实际上留意的。

  幻境的问题就是我们开始会有变化,这个变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你朝外道禅上面产生特异功能上面的一种状况,另外一种就是你可能有过度修行的情况,需要留意,这是幻境,他是不正常的,我们留意到这个部分。

  假如把这个梦境的正常的地方除掉,把幻境不正常的也除掉,那你在修行中,就好像船入大海,他一直前进到某一个程度,当然这当中有一些地方你要懂得转弯,要不然你常常会撞到暗礁,生命的船在生命的大海里触礁常有,但不会翻船。

  你放心每次触礁都是你成长的时候,因为每一次触礁都是你要解决生命中很多复杂的事,假如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很单纯的事,那你成长的就小,假如这个问题你在找寻的答案是比较深沉的话,那你的成长就比较大,那就看每个人了。

  因为有一个问题发生,有的人会认为这个简单,他跨过去就跨过去了,有的人认为这不那么简单,为什么?因为他再进一步去探讨,找出他的根源来。

  譬如说在生活中,你说我学佛,我发心,我也布施也供养,度生不少,也造塔寺,也印经,也做种种救济,不错吧,可是问题就出在你儿子都不听话,那么你就会气昏了,你就会常常站在佛面前,拜你都无效,都没有保佑,我儿子跟我这样无理取闹,这个问题常常会有啊,当然有些人修养比较好,不敢诅咒,跪在佛前,菩萨保佑,请我儿子怎么样怎么样,语言不同,心态差不多了。

  当你跟佛讲的时候,其实就在诅咒,拜你都没用,我那么虔诚,阿弥陀佛一天十万遍,怎么子孙都不孝,诶,这个问题会出现了,那这个问题就有人他会这样想,业障,早知道出家不结婚就好了,这个是前辈子搞来的,那你就也交代过去嘛,于己也心安理得,那我告诉你,事情没那么简单。

  有的人就会这样想,我从小教他的时候,带她的时候,哪个地方有问题,我告诉你都跟前辈子无关,都是你这辈子的事,要么,太疼她,要么,太严格,可是有些时候,既不是严格,也不是疼,没有把他宠坏,是你在几个关键处没有弄好,那你有没有去找到那几个关键处呢?当你找到那几个关键处,自己发现,啊,我在当时是怎么样的状况,那个时候,告诉你,这叫真忏悔。

  你要能够检讨到当初的情况,这辈子,你当人家父母不能够说不懂事,只能够说不会教,那么现在又经过一段时间,这孩子都在你眼前长大的,从头到尾你一手包办调教的,到现在怎么变成这样,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可以去好好的去找出几个关键处的症结来,这些关键处的症结找到,你自己再做功课,好好的去做回向,你不用操心,这孩子他自然睡醒以后就改变了,这个就叫忽然之间。

  可是你找不到啊,看了半天,他要五百我都给一千, 你不知道他要五百你给一千的时候,就出问题了,你有没有想到说,诶,那个时候什么样,当然我不知道,是你家的事嘛,你要去找那一个关键,你跟他直接的关系的地方,因为有许多东西,小孩子尤其在很小的时候,你给他很多那个终身永远无法除掉的那种阴影在,你自己不知道。

  现在我们学佛,在大乘的特色就是在人性上面,你在观察人性,探讨了解人性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留意到,我自己在这么样的时候,有个这么样的疏忽,那时候他会产生什么现象你不知道,二十年后才发现,或者三十年后才发现。

  现在我们看现在的小孩,就年轻人,没有担当,为什么没有担当,就是想不出来啊,我那么有担当,这孩子怎么一点担当也没有,为什么?因为你太能干,你把他要干的,通通被你干掉了,所以他就什么也不会干,你有没有叫他洗碗过?好好整理家里?那是怎么教他的?他有没有是这样真正的成长起来呢?

  他在学爬的时候,你有没有给他摔几次,每次他爬到床边了,你就把他抓到中间去,你能不能在旁边给他看看,给他掉下来几次,掉下来再把他抱上去,然后再给他掉下来,掉到不掉下来,我告诉你,那孩子就独立了,假如他一定要摔,摔到死为止,那就算了,不要了,因为摔个两三下就会警觉到,不能再过去了,那就对了,可是这一点你没有给他,他永远没有安全感,安全的概念,谈到这里,啪摔了,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再来,他就会应该看几次,就不会摔下去了,第三次再来,他大概还没有到那里他就转弯了,他就长大了。

  你为什么在你看的到的范围之内,不愿让他去冒险呢?好了,等他长大,他还是要去冒险,冒险是生命因素,你都不给他去尝试错误啊,他长大他就会,你一直叫他不要,他就一定要,因为你没有让他去尝试过,从小你就看他,你在点香的时候,他看到红的火他就要去抓,你就给他抓嘛,抓一次烫一次以后,你再拿来给他看,他一定跑掉,你给他去尝试他所喜欢的,一次经验两次经验以后,你就放心了,他比你更安全。

  那你因为都不给他去尝试那种危险,所谓危险的东西,你都不给他他尝试,那你就永远都带着危险在过日子,那个孩子什么时候要去碰危险你不知道,所以你有没有仔细去想想这些呢?所以一件事情,你可能一句话带过去,业障鬼,前辈子欠他的,这辈子来讨债,你可能就这样解决了,那你也可能经过一番工程,去解决他,那你这个业就清净了。

  我跟各位讲,父子这样,夫妻也一样,你们结婚是喜欢的,高兴结在一起的,怎么结了以后变仇人呢,你一定是两个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那个对应的态度不对,所引发的,所以你那个怨亲债主,你认命吧,应该可以去想想,我们这个过程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其实你发现那个问题提出来,我想两个人一讲开就没事了,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带着面具,然后再加上面纱,面纱再加上涂料,谁都看不到了,所以你这个问题你没有办法提出来,所以他会一直隐瞒下去,那这样你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了。

  当然,你到最后还是要活下去,因此你就提出来说怨亲债主,是吗?那怨亲债主是你自己制造的,所以当我们在面对情境的时候,每一个人处事的方法不同,但是我们假设,你不同的处事方法都能到达圆满的境界,当你到达圆满的时候,你所构成的那种情境,他是殊胜的,那个生命的境界,他的显现是不一样的。

  所以各位要留意到,我们禅法中跟各位谈到这个生命观境,事实上的就是你的本住国土,也就是你自己的国土,你自己的家,现在从生活中你看,你回到家,是回到你的圣地吗?还是回到家回到业障窟里头去呢?你假如你的家是个圣地的话,那跟净土就差不多了,那都是我们自己去经营的嘛,那菩萨住处。

  我们刚才讲的,在最胜第一义谛上面,最胜第一义谛是不可说的,那勉强说就是不生不灭,不失不坏,不来不去,那是什么东西啊,那就是绝对的,你自己能够创造出来那个绝对的,那个永恒的那个地方,那我们在训练也是训练这里,有这样的一个标的在,那你要安住在那里面,那是你的绝对国度,这要很清楚了。

  那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这一个生命的境界现前,就在这里呀,那个境界不是说那里只有兔子啦,白鹤啦,那里都没有野狗啦,自己做梦写小说,那里的狗都很好,都是一O一,还拉布拉多,他不是用你想象的,他是自然的,用语言来表达,语言包括文字来形容让我们知道,那是不得已的,他必须取一些假象来形容他,有人讲阿弥陀佛经,说里面有白鹤,鹦鹉,孔雀,后面还有带上一句话,他不是业报所生。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所致,那都你讲的,那个东西他是用来形容那个境界,他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失不坏,他本来就是那个样子,他里面有没有孔雀鹦鹉迦陵频伽鸟,那并不重要,那是用来表达使那一片国土更为殊胜而已,怎么殊胜你到了才知道。

  你都不知道,孔雀可能是五彩的,不一定是白色,不是孔雀,孔雀本来五彩的,白鹭可能是五彩的,孔雀就可能是白色的也不一定,因为那个假象是用来说明那个情景的殊胜,而那个情景是不是他文字上表达的,那刚才我们看到,他文字上说明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那我们要进去的那个境界里头。

  事实上,你现在也有一种感觉,有一种感觉,我只能跟你讲那是一种感觉,他是有形有相,当我们感受的是有形有相的时候,其实是指我们还没有到达究竟,他只表达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有形有相不对,到达究竟的时候,那些言语不可说的时候,那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你知道跟知道的人知道,唯诸圣人自心内证,那个部分唯佛与佛始能知之,可是在这个过程,我们还不稳定的时候,他有一些相出来,那你必须不着相,你才能超越,那现在问题就在这里呀,他有这些相出来的时候,跟你的幻境的相是不一样的,那这个部分是你到那里我们才能讲的。

  你现在第一个没幻境,第二个没实境,没观境,你唯一的就是有梦境,你照样还是梦境,我跟你讲一个健康的人可能是有梦,梦就梦不要紧,那你现在要的是,是幻境还是观境,那假如有幻境我们做个检讨,假如说那是幻境,你就不要理他,要留意的是这个幻境严重不严重,严重的话可能是一种病态,假如不严重的话,你不理他就好了。

  那假如是观境的话,我们就推他前进,这个才是我们真正,所谓修学上要留意的,我想这三个部分,梦境,幻境,观境跟各位交代很清楚了。

  修学中这两个常弄错,第一个置心一处搞不好,常常跑到神通那边去,第二个,就是生命观境要现前的时候,我们也是一头雾水,本来没观境都没做梦,一观境就做梦,到底你是梦境还是观境啊?先弄清楚,观境,梦境,要弄清楚。

  另外一个就是生命能量的部分,我们同修们刚开始的时候发现一个这个问题是大家也很难去掌握的,就是生命能量的不足,平常在工作的时候,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你是在耗费体力,那么体力在运作的时候,其实你妄想很多,但是你不知道,你觉得还有精神,因为至少你不会打瞌睡,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是很麻烦的。

  在平常的状况中,我们付出劳力,在处理杂物你都有精神,可是当你开始用功的时候,尤其数息法的时候,一、二、三,然后呢,我刚才数到哪里?就忘记了,为什么大概三以后就会忘记?那就是你生命能量不够,那这个时候不要紧,你就先一数到三,一数到三,大概循环个三次又跑掉了,那都是生命能量极度不足,换句话说,这个人到这个时候,那就更需要修行。

  你假如这样不行了,我不能修了,因为我告诉你,你的生命能量已经少到那么一点点的时候,连一到三都数不下去,你就是进入堕落的现象,我跟你说堕落不是恐吓你,因为你生命能量不足,你要退下去的时候,你一定是minus,负数的,你要负债,负债不是堕落嘛,一定到三恶道去。

  修行是在现有的标准上往上提升,成长你的生命能量,提升你的生命品质,让你的水平往上提升,可是你没有办法撑下去的时候,很明显的会产生一种现象,生命能量不足,那你要负债,你的体力在生活中好像用的过去,可是你的生命能量已经不够了,我们跟各位讲,当生命能量少于你的体力,绝对值产生负的时候,就是生命能量的负值大于你体力的正值的时候,那你就该死了,跟你讲该死了,那你的生命能量假如大于体力的生命能量的正值,大于体力的负值,也就是你的色身虽然该死了,可是你的生命能量还是正值,大于体力的负值的时候,那我告诉你,你死不了。

  那你要怎么培养你的生命能量,你能控制的,体力的部分是受物理现象的操纵,你能不能去操纵这些物理现象,那我不知道,但是生命能量的部分你能够训练,你能够提升,让他产生正值,正的,所以你可以一再的提升,这个是生命能量中非常重要。

  我们讲在修行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所以你在刚开始产生那一种生命能量很低,那个数息一直没有办法维持下去的时候,那你就应该要赶快抓紧用功,把他锻炼起来,因为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危险讯号。

  告诉你,今天医师不用这些讯号,他就用它自己那一套,他没有办法救人,假如说我们这个法能够推动,那未来的时代,对于这个人会死不会死,那医生会去看你的生命能量有多少,虽然,从物理现象上看,他是非死不可,但是从生命能量上看,那他还有机会,这是很重要。

  所以我们告诉各位,你一定要去训练自己,一到三不要紧,那这一支香你要一到三一直是数下去,大概一个月以后你可以一到五,一直数下去,一支香一支香这样数,假如你每天一个钟头这样来坐的话,你的生命能量会很快的改变,你的生命就开始改造,你的命运开始转化,一到三,三到五,五到七,七到八,到九,到十,假如一到十都很顺这样来讲的话,那你的生命能量就很快的会提升起来。

  告诉你,幻境会消除,当然这里面要避免的是,你不要跑进平行线里面去了,一面1数到十,一面打妄想,打妄想好像生命能量很够,打妄想是很消耗生命能量的,我坐在这里,一,二,然后一直想,师父,猪八戒在打架,这边一到十数的很好,那个就是假相,所以我们要你置心一处就在这里,怎么样心在息上面,这个才有算,心不在息上面是不算的。

  所以这一点,我们提醒各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小技巧,那么在置心一处上面,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至少你的生命结构可以开始发生很大的转换,即使在凡夫地里头,那你也可以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生,那你要在这个基础上去转凡成圣,才有机会可言,假如这一个没有的话,身心都不健康,那转凡成圣就不用说了,这是我们这一会提供给各位的礼物。祝福大家~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