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二集

  华严禅行法之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二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干部们跟各位宣布了很多事情,有件事情我们要跟各位补充一下,我们这个普观师还有让之法师,从新年度开始,要开始跟各位讲经,他讲的是会比较详细的,尤其是资料性的东西会比较多。

  那么我在讲的,有一些基本的东西,都已经把你转化,而且不用佛教的属于来跟你讲,所以各位听起来好像懂,其实又好像都跟佛教都无关,那么这一些基础的工程,我请两位来做补充,包括历史上,包括文化上的一些术语跟条件,那么他们会以他们的专长,来跟各位来结缘,那我也希望,尤其是懒得看书的同修们,你就更应该来听这些基础的课程。

  他们讲的会比较详细,乃至于这些问讯,合掌,顶礼,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那你要了解,这些都是人为的没有错,但是,为什么你要去了解他,要不然,你不知道今天的佛教是怎么架构的,乃至于未来的佛教他要怎么推动,我们不但在修法,我们更要弘法,不但要弘法,更要宣传,这里面有些是我们的本分事,大家都想要修法,可是你都不知道怎么修,莽莽撞撞的,总是很期望赶快有成就,那我告诉你成就是有可能,可能,百分之一,万分之一,还是几千万分之一,你都不知道,那都有可能,但是呢,你能不能够把这个几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提前到二分之一,那这个就是基础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刚才跟各位提到资粮道的部分,要如何去架构,去建设,那必须从基础上来,因为我一直讲到这里来,假如我要再跟各位讲什么叫三皈依,那只有在你皈依的时候才讲,皈依要干什么?今年犯太岁,佛祖实在很忙,你要犯太岁他就要忙翻了。这个是希望各位真的能够从基础上来学习,那么也希望给他们一个机会,我们第二波的这些讲经不止他们两位,还有众海师,众乐师,众会师,他们现在正在严整旗鼓,准备要杀出来了,希望各位看着猛龙过江,这是一个我们期待已久的部分了。

  现在要再跟各位谈的这个部分,我想禅修以后有一些状况,我们要跟各位谈说,这个佛教的禅跟外道的禅有什么不同。

  刚开始学禅或者任何的行法,只要跟你相应,那都会产生一种统称为叫做舒服禅,一打坐就很舒服,很舒服你就很高兴。

  那么现在有一些新兴的宗教,包括印度,印度比较好一点,因为他比较有实修的部分,台湾,大陆,日本韩国,这一些区域所产生的新兴宗教,那根本就不是在教你禅修,他是叫你享受那一份舒服禅,也就是打坐以后会有很舒服的感觉,你喜欢的那一种感受,我们把它统称为舒服禅,那么什么功啊,大功小功啊,那个什么法,大法小法很多,台湾因为宗教自由,所以胡来乱来的很多,你不能够说他错,因为是宗教自由,你说他错,是你犯法,所以他们都没错,这个就麻烦了。

  舒服禅所有打坐的人他必然会有的一种反应, 也就是平常你用大脑,大脑指挥着你,因为你用大脑,大脑逐渐的就由豆花变成豆腐,然后由豆腐变成豆干,他逐渐的就会一直硬化僵化,那这个时候,你的生命你的身体,其实就已经绷的很紧,那么这一打坐因为什么都不做,只有坐下来而已,在坐下来你会放松你的神经系统,你大脑里头的内分泌会开始产生回流现象,那这个时候你当然会感觉很清楚,很轻松。

  可能见到光,可能听到天音乐,可能闻到异香扑鼻,那有些没有缘的人士他不是见到光,前面一团黑,听到神哭鬼号,那么闻到臭味,他是吓都吓死了,其实这个也是舒服禅的一部分,在刚开始所起的作用都会有,那么这些呢,你也不必恐惧也不必欢喜

  所以,因为你现在所产生的反应,过一段时间就好了,那么你假如是以这种心态不去在意他,他很快就会过去,你会进入开始要修行的那个领域,那你要是很在意他,那种好的感觉或者怕那种不好的感觉,那你就完了,怕的话你的恐惧心会起恐惧魔,那么喜欢会起欢喜魔,欢喜魔就是你会一直反复的去训练那个舒服的感觉,那训练多的话那就很快了,快要神经了,不是快要神通了。

  你会觉得说我可能会怎么样怎样,那就很快,会发神经,久了就会起乩,这个是舒服禅产生执着以后产生的现象,假如你的人格是很健全的话,那还好,你会把它转化掉,一坐下来,放下身心世界,感受一点舒服,也无不可,但是身心假如不健康的话,那你一定会走入岔路,那就旁门左道。

  这是我们在做任何修学,不止禅修,持咒修密法,都会有这种情况,念佛的也会有,就是这种现象,因为念佛比较单纯,他只是念佛,想要天天想死,想要往生,所以,即使有发生事情,都比较单纯。

  那修密的话就比较麻烦,密因为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天天都妄想跟本尊相应,等一下单身修,双身修,三身修,结果都不知道怎么修了,修到头壳坏去了,就是这样子的情况,因为他带有神秘感,会驱动他一直往旁门左道走。

  禅法也是一样,因为坐在那里胡思乱想,本来是想说很舒服,本来想说会放光,后来放光放光你好像一直长出什么来,然后这里就一只角,今天一直角,明天两只角,到最后就变四只脚,地上跑的那个四只脚,这个就是你妄想,这个都是指导有误所产生的一种偏差。

  那现在我们要告诉各位的就是,你开始把这两个部分扫除掉,你进入了真正的修行以后,那我们有两个部分给各位提醒的,就是一个叫外道禅,不是旁门左道,他修的不是要了生死三界的,他禅定功夫会一直一直往上走。

  那我们简单的跟各位讲,修行的这种过程,现在我讲的是禅坐的这种通修部分,他不是那个真正的参禅数息的那一条,我们是讲通修的部分。

  一个人静下来,坐下来,两腿一盘,开始数息以后,这个时候,我们叫做初住,色身还是血脉喷张的这种状况,这个叫初住,你要先降伏他静下来。

  然后,第二个阶段叫细住,比较微细了,心情比较稳定了,降伏下来了。

  那么第三个呢,你就进入所谓的欲界定,欲界定也就是你会一直想着某些东西,想着某些东西,你会想,你会很专注,这个叫做欲界定,因为那个欲望在起作用,你被锁住了,到这个地方都不算做真正的修行。

  从这个地方开始,你会进入禅修的领域,这个叫做未到定,还没到定,欲界定,譬如你在想,恩,我等一下回去要买什么买什么,一直买,买五花肉啦买什么不见天,买什么鱼啦,还有再买什么酱啊,你想一堆,都想的很专注,因为坐下来刚好,你自己的心像个白板,要想那件事,白板笔一直写下去,写的都很清楚,这是一种状况。这个叫欲界定。

  因为你依于那个欲望在起作用,这个大家都有经验,因为你很会用心,都是用这种心,这个不叫定,那你必须去把他抛弃掉,开始不想东西了,不想东西了就叫做开始进入未到定。

  那么这个未到定我们就开始有技巧在训练你,就是数息开始了,你看好你的呼吸,然后数1-10,按照你呼吸的那个循环状况开始进入,这个叫做未到定,从未到定到真正禅定开始,你的色身就会有种种变化,也就是数息法从数法开始,你就会身心都有变化,色身有变化。

  那么我们简单的跟各位讲就是心理的变化所引起的妄想那有四种,那么因为物理的变化所引起的妄想,譬如说这样做久了,脚会酸会痛,压住,你就嫌说这小腿的肌肉太大,假如小腿肌肉没有就不会,坐久了以后为什么这个膝盖痛,哪里会痛,哪里会酸,哪里会麻,坐一坐这个后面哪里会痒,像有蚂蚁在跑,这个就是物理现象所引发的妄想,你必须要不理他,要不理他就会痛,会痛就表示你一直理他,你觉得越痛就越理他,你越不理他就越不痛,你自己去试试看。

  第三个是生理上的妄想,生理上是你坐久了以后,你会这样抖一下,然后,恩,哪里怎么样,都没有怎么会抖一下,要不然突然间会听到爆炸声,要不然会看到光,要不然,哇,闻到好香的味道,这是什么境界啊?这个都是妄想,这是生理所引发的妄想,这个不是什么境界了,是生理现象所引发的妄想,包括气动等等都是,那你必须不理他,不理他怎么,就再回到你的息上来,数息法的息上来,还是1到10,10到1这样数,就认真数就对了,其他你不要管,这个就是那个过程会产生的几个妄想。

  第四个是社会现象,就是我们制度所引发的妄想,在禅堂坐,等一下又打板又行起来,在家里坐,又叫吃饭了,睡觉了,这个都是社会现象,外来的引发你的,那你要不要理他,要理他呢,那禅坐不下去,不理他呢,人家说你怎么啦,你自己要去摆平这些,心理的物理的,生理的,还有社会的,这种种现象会引发你的妄想,你必须不理他。

  那么最重要的,一般来跟各位谈的,是生理现象所引发的妄想,心理现象是本来你要除掉的,你要看的懂,这里我们讲太多,不再讲了,物理现象你也知道,必须要克服他,那会痛啊,会酸啊,会麻会痒,有时候你在打坐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状况,今天天气很好,为什么一直冷起来,那是生理所引发的妄想,你会产生恐惧,有时候身体怎么坐下去怎么好重好重,有时候全身好像洗澡肥皂一样,滑滑的,其实你根本都没动,你怎么知道滑滑的,可是你感觉的到,那个都是生理现象所引发的妄想。那么这个部分,最容易干扰大家,那你必须克服他。

  现在要跟大家谈的是,这些妄想全部克服以后,你会进入禅定,这个叫初禅定,我们叫做四禅八定以后,真正的禅修部分,第一个进入的领域叫做离欲,离开欲望,那么传统是叫离生喜乐地,我是认为说离欲喜乐地比较好,那你看用哪个词都可以,就是说,不再沿着这些欲望来产生喜乐的,你欲界定是在欲望里头,现在是离开欲望而产生喜乐的,这个就是离欲或离生喜乐地。

  那么把这个欲望抛开以后是一个很粗略的喜乐,这个是色身的喜乐是很欢喜,当然比起欲界他是很喜乐的,可是这个还是很粗的。

  那么再努力呢,他会到达定生喜乐地,也就是你入定他会放光。台湾有位法师他很会放光,叫常照老法师,他走的时候已经九十几岁了,不是现在这个,这个还没往生,你不要诅咒他,现在正在讲经的这个常照法师跟那个常照法师没关系,那个常照法师他就会放光,他一入定就会放光,我初中的时候看他放光过,他就是在这个领域里。

  到达二禅定的时候,所以会放光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二禅定而已,你不要以为那有多高明,但是,比起我们没禅定的,他已经很高明了,但是在这个时候,你不要以为这有多高的成就,所以他的不幸就在于他的一群弟子们都喜欢叫他放光,而且他就用放光来度众生,也度了不少人,这叫做定生喜乐地,入禅定会放光叫定生喜乐地。

  那么第三禅,就是超过这个地方,就是他不再放光了,因为定生喜乐地是比离生喜乐地高一点,但是这个喜乐还很粗,三禅就是离喜,喜也不要了,这个叫妙乐地,这个妙乐的意思是这个喜悦很微细。

  那么在有形象的时候,我们有形象的这个色身最高的喜乐是三禅,三禅定是真正喜乐的地方,所以叫妙乐,他连喜都离开了。

  因为这里面当然也牵涉到你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使用状况,那么一禅一禅他的这个六根越用越少,其实是五根,因为意根都还在用,还在用意根。

  所以三禅,这里面我也都记不太清楚了,这个初禅二禅三禅,这个是一个什么风灾,什么火灾水灾,劫火起时,一直烧一直烧,风灾吹到哪里,水灾淹到哪里,好像是水灾淹到初禅天,火灾烧到二禅天,风灾吹到三禅天,可见你只要有欲望,有喜乐,那三灾还是能到。

  那么四禅叫舍念清净地,因为他无念,无念的时候,劫的灾难到不了,不会到,所以四禅就没有三禅以下的灾难,世界毁坏的时候,四禅以上不毁,所以只毁到三禅,那很多人就喜欢修到四禅,叫舍念清净地。

  舍念清净地其实是一点喜乐都没有,他连那最微细的喜也抛弃了,所以叫舍念,这个舍念的意思就是舍那个享受乐的念头。

  那我们世间人常讲,我们奋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享受,不享受奋斗什么,人生就要享受才有意义,去死好了,他就是要享受,修行来到三禅以后就不享受了,四禅不享受。

  三禅是很微细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地方我们没有办法跟凡夫来解释,因为凡夫的意思就是人生的价值跟意义就是要享受,你不享受我干嘛?修行的目的看能不能享受,修行以后还不享受,还干什么?这个就是一地一地一直上来。

  超过这个部分叫四空定,四空定那就是四禅八定后面的四个叫四空定,我们就不讲了,我们现在主要是跟各位谈这个部分,一般禅修会从这个地方一直来,假如各位有接触这个南方小乘禅的话,很多会告诉你,修行到几禅到几禅定,那我告诉你,不要去在意这些禅定,进入禅定的部分那是外道禅,并不是说佛教徒不可以修,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劝各位,眼前你不要浪费生命来修四禅定。

  我想你主要修的是修四果地,不是四禅定,这个四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叫阿罗汉果

  大家比较清楚,初果叫须陀洹,二果叫斯陀含,三果叫阿那含,四果叫阿罗汉,这个名字都很不好念,因为是印度话,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这个含的意思,须陀洹的洹与含的意思是一样,都表示果的意思,有成就的意思。

  那么,阿的意思是表示无,表示最高的意思,这个只要证得初果,那么,他七次天上人间来往,你自己就证阿罗汉,就出三界了,那斯陀含是指天上人间一次来往证阿罗汉,所以叫一来往,阿那含是到五不还天,到那个四禅天上面还有一禅,叫做五不还天就是去天上成阿罗汉,所以也是阿字,表示很殊胜,阿罗汉的意思是当下成就阿罗汉。在我们这里成阿罗汉的,

  那我们当然希望你在这里成阿罗汉,你不要一直想说到天上去成阿罗汉,到天上去成阿罗汉就有点要往生极乐的意思一样,那你要往生的人,最好也是到三果以后再往生极乐,现在这个问题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你从四禅的,要进入四禅的禅定,那个初禅定那边,你就可以转过来,进入须陀洹果,准备出三界了。而且很快可以证得阿罗汉出三界,这是我们要告诉各位真正佛法修行的地方。

  那么有很多人认为说我只要开智慧就好,有慧就好,不要修这个,修这个多麻烦,哎呦我的脚熬起来又痛,不熬又不能证阿罗汉,如果要折又会痛,我看你还是先证哎呦,痛,然后再去证阿罗汉,那个不能免,一定要修定才叫修行。

  假如不修定的话只叫学佛,学佛可能会知道了生死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办法了生死,告诉各位,学佛,你假如认为我学佛我通达我就开智慧,那我告诉你,那个不叫开智慧,那个叫做知道了,世间法讲的知道了,你不要把知道了当做佛法讲开悟的开智慧,完全无关,要讲佛法当中的开智慧,他是要经过修行以后才能开悟。

  那你所知道的那个知道了,就把他解释为开悟,那是完全错误,这个是你在比喻上的一种误解,简单的讲,是你想当然尔,你自己想的,知道不等于开悟,知道等于开悟的悟是耽误的误,绝对不是竖心旁那个悟,是指耽误的误,言字旁的那个误,因为你以为知道就是成就就是耽误了,当下你就耽误了。

  他会使你没有办法去修定,定是一定要修,而在修定的过程当中,你才能够产生身心的变化,那个改造是绝对需要的。

  现在我们要跟各位讲佛法跟外道之间的差别从这里开始,你会到初禅转化出三界也可以,你到二禅,三禅四禅转化来出三界也可以,但是我们告诉你,你可以先出三界,然后闲着无聊,再回来修二禅三禅没有关系。因为你假如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跟你讲你所知道的,不止是我讲的这个部分。

  因为你在初禅里头,你可能会去锻炼你的神通,他可以有很多神通,二禅有二禅的神通,三禅有三禅的神通,那当你搞很多神通的时候,我告诉你,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出三界,你没有办法了生死,你没有办法证阿罗汉,因为这是两条不同的路。

  你既然往东走,就不肯能往西走,你想想看,你说我等于修了神通,度了很多众生以后,我再来了生死,我看是你讲的。

  我们有一个同修,两年前还跟各位一样,坐在这里,我在跟他讲叫他不要神通,他说师父不错耶,师父当然是不错,他能通,他什么知道过去了,知道未来了,我说你不要再讲了,再讲了没完没了,他说师父,我跟你讲真的,我说你干脆讲讲我前辈子是什么,他说你的就看不出来,我说你去死啊,你看别人都看的出来,看我就看不出来?哪有那回事?

  他就是喜欢这样讲,因为有一点通,那个通就很麻烦了,通到最后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躲到哪里去,人家都找他,又大嘴巴,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到哪里去,只要他说要到哪里去,那边的人就通通找到他,即使他到国外的城市去,也一样,那边一堆人都等着他,因为他会通,你何苦那么业啊?然后我说你通了赚多少钱?他说我们这个才不赚钱,又不赚钱又会通,你不是多余的嘛。

  会啊,修习禅定以后就容易有这种情况,而且我们告诉你这样所修习来的禅定,往往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想要有神通,我先警告各位,不是神通假,是你可能会踏到陷阱里头去,不是神通而是神经,那两个字很像,你没有念好,你就跑到神经里面去了,所以我们还是要跟各位讲,你要看清楚,这个是从教上面跟各位讲,你宗你才有办法行。

  就告诉你说,外道禅可以这样修,我们知道很清楚,这样修起来会有很多的神通,名誉,奇迹都有可能,那是讲真修行的部分,那你要是弄错的话,变神经了,那谁跟你负责,师父只能跟你说你走火入魔了,学了老半天师父说我走火入魔了,师父不负责任,因为修外道的师父是不跟你负责任的。

  因为修这个外道他有一个特色,他会压缩自己,扭曲自己,然后去获得那所谓的特异功能,神通是我们传统的讲法,其实现在的话是叫特异功能,那我请问你,学特异功能是要干什么?没有用啊,那你为什么要去学特异功能呢?你要学特异功能就学特异功能,跟禅修没有关系,跟佛法没有关系。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要进入佛门中来学禅定的话,那就不要走上特异功能这条路,我们要走的是要迈向未知,走向生命那未知的领域,去达到生命的最高峰,你要懂得这是我们的目标,所以你现在从已知的范围走出去,这个是关键。

  那么现在你到达,我们现在跟你讲的是从未到定到初禅定之间,你要去修的就是,用数息法来讲,数法随法止法,在这个过程里头,你会使你自己产生身心两方面的变化。

  身体的变化分八大类,因为身根触尘,所以我们叫八触,心理的变化分十大类,叫十功德,因为他会越来越舒服的那种感觉,这个叫功德,那么身心两方面都可以到达止于至善的地步,他会一直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

  我们很简单的讲,旧有的语言是欲界四大的微细转变成色界四大的微细,这个叫八触十功德,我们简称触功德,这个欲界四大的微细就是欲界这个色身的细胞转变成色界四大的细胞,这个很简单,他讲微细,以前不叫细胞叫微细,那个细胞从欲界的细胞转变成色界的细胞。

  那你就知道,看过孙悟空的电影,牛魔王为什么要吃唐三藏的肉,因为唐三藏的肉是色界细胞,不是我们这个欲界的细胞,我们欲界的肉跟人家色界的肉不一样,那吃的感觉怎么样我不知道,听说吃一块唐三藏的肉,功力增加一千年,不过他的肉好像从来没有被啃过,那些牛魔王,那些蜘蛛精大概功力都没增加,那就是这个。

  禅坐的时候,生命转变的状况,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禅修,你的生命,包括你的命运,百分之百都能改变,你不要怕你有病,你只要用功修行,百分之百通通把你改,看你要不要用功,你看是病死好还是痛死好,这两腿一折,放在这里,哇痛死了,痛死的时候,你又想着宁可病死也不要痛死,那你就去病死吧,你不用担心,这个你可以调整,你不能双盘可以单盘,不能单盘可以金刚坐,但你现在的重点在摄心,置心一处。

  但是叫你置心在数息上,你就是不行,这个脚一痛起来,马上置心在痛处,一痒起来马上置心在痒处,那你完了,你一定要回到鼻息这个地方来,不管什么状况,就回到这里来,这一个方法你要去训练,告诉各位,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方法,谁都做得到。你不要欲望太多。

  只要外面有什么状况就回到你那一处来,你有处,那我们不限制,你无处,那我就跟你讲在风门,风门不是鼻孔,鼻孔这两孔你会跑来跑去,在风门,两个鼻孔之间的这一个地方,你就摆在那里,注意力专注在那里,妄想一起,记得把心就抓回来在这里,心现在是什么你现在不知道,那我们就叫注意力好了,注意力摆在这里,透过这一点克服一切困难,你的生命就开始改变。

  跟你讲是真的,你不要罔听,师父罔说我就罔听,这是真的,尤其有病苦的人你更要这样去训练,就算我骗你好了,你结界53天试试看嘛,又没有叫你包红包,你不要割一刀,你为什么不去试一下?你先置心一处,你先去训练。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不要紧,那我们再来讨论。好好的去做这一种锻炼。那么你到了,透过数法,到随法,到止法,大概你这个身心转变就开始起作用了,你只有做了以后才知道,不做光讲你也没用。

  当生命开始转变,真的止住妄想的时候,你会产生喜乐,那定慧喜乐会产生,但是最重要一点就是心一境性,

  这个是要进入初禅的五种功德会产生,但是你现在只要抓住一个,心一境性,就是心跟境合一的,就置心一处,心境合一的那一部分抓住就好,其他喜乐定慧你都不要管,然后把心一直安住在那个地方,你不要管其他的,他会有那个情境出现,你不要管他,你还是在那一点上,这个地方就是决定你要往神通走,还是要往出三界走。

  现在,到这个地方,这是整个修行生命改造的一个总关键。注意,这里有两点,第一个,你置心一处的那个一定要去锻炼。

  我跟你讲没用,因为你进去以后你才会知道,哦,原来头发理掉,洗头的滋味是这样,你一定要下这个大海里头去感受,你不下这个大海里,那你完全感受不到,那个心跑掉抓回来,心跑掉抓回来是一项大工程,是每个人你自己考验你自己要怎么超凡入圣的地方,这是第一步。

  就等于刚才讲的,右脚跨出去了,再来就是你到这个定,这个止住妄想以后,你那个意,那个潜在意识里他会把你再往前推,你这个喜悦有,你要再往上,要产生再往上的情况,那就判断你,要把左脚拉出去还是把右脚拉进来的时候,过了,就在这个地方,当你往四禅八定走的时候,就把右脚拉进来了,当你要往四果成就的时候,你就把左脚拉出去了,关键就在这里,所以这个地方自己要分辨。

  这个我只能够说,你到这个地方我才能够跟你讲,现在只能跟你讲这个原则,你到底要出三界呢?还是要到大禅定,四禅八定是大禅定,你可以继续往这边走,而这一条路很明显,你自己可以感受到。

  所以,修南传禅定的人 ,那四禅八定的很多,而且也很多人这样子,沾沾自喜,我到初禅,我到二禅,我到三禅,师兄你是几禅,他问到我,我都说很惨,不是我惨,是你惨,因为你到几禅去,大概就没有办法到几果去,那个师父教你到几禅去的时候,绝对不会教你到几果去的,教你到几果去的师父,他会不让你去到几禅那里,你去留意看看,这个你一定要分辨清楚。

  今天,你不是跟我学,那我可以不付责任,你要来这里修学,那这一点我必须跟你讲清楚,那你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你自己用功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是到哪里呢?那师父要跟你负这个责任。

  你说师父,我现在要往禅定走呢,还是往阿罗汉走呢,那师父要告诉你你要怎么走,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很多指导者在这里分不清楚,往禅定怎么走,往阿罗汉怎么走,没有办法跟你分别,那这个时候,那你就自求多福。

  你最好是像古大德一样,回家好好用功,我们告诉你这个时候,你就要往阿罗汉走,阿罗汉走怎么走呢,现在关键在这里,现在要教你的是把左脚拿出去跟着右脚走,刚才第一个置心一处是先把右脚跨出去了,现在到这个时候是先把右脚收回来还是把左脚拉回来的问题了,现在要告诉你的是怎么把左脚拉出去了。

  因为在这个时候,你从定慧跟喜乐来看的话,他本身修行到这个时候,他第一个就是鼻根跟舌根首先舍下,原来你在禅坐的时候,那么有光有香,有天音乐,现在第一个就要把鼻根的天香舍掉,舌根,饮食你会舍掉,现在台湾就很多这种情况,他有没有修禅定不知道,修到最后都是吃那个,那个不用讲了,他一定要吃一个很特别的,这个就是他选择的是舌根跟鼻根的部分。

  我们要告诉各位这个部分舍掉以后,再来就舍耳根,眼根耳根,还有身根,要先舍掉了,再舍掉就进入二禅了,所以他会很具体的看到,色身的变化,然后从这个地方越舍,越少越好。

  所以到了三禅定的时候,他存在只有意根的喜乐在起作用,意根喜乐作用的粗细,他再把这个部分舍掉就进入到四禅了,你去留意到,由喜乐的粗转细,而五根不起作用,那这个是三禅天的部分。

  把那个喜乐的喜的微细也除掉,喜乐都没了,剩下来得就是舍念清净地,第四禅天,那你想想看,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你大概就上去下不来了,因为那个境界非常的特殊,那我们要的是另一条路,所以在这个地方带有一点喜乐,定慧的时候,你不要去在意他,这个只证明说你已经真的止住妄想,欲界的妄想可以舍离了。

  这个时候,你开始要让他产生生命的境界,那个生命的境界不是你用大脑去推的,他自然会现前,你在止住妄想的那个时候,你只要止住妄想就好,其他你不要管,但是有一个地方你要注意,鼻息你要照顾到。

  为什么我们跟各位讲说,息出息入的长短冷热,粗细,你要很清楚,避免枯木禅,这个地方假如不留意,你就会变成枯木禅,那你会留意,就是说在禅定中你会留意他。

  而且,在生活中就是不坐禅的时候呢,你会积极的去跟众生接触,假如你变成枯木禅的时候,在生活中你讨厌跟人家接触,这个是很麻烦的事,那你就变野狐禅,你会成天在那边打坐,什么也不管,成天都坐在哪里,因为你到外面去很讨厌,尤其那个人的味道跟那个猪的味道差不多。

  你没有到禅定你不知道,你一止住妄想你就知道,人的味道还是很讨厌的,你家里有养狗你还会知道,你还会种种香水跟他喷,假如不喷,你去养那个大狗看看,人的味道其实跟他是一样,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人,混在一起,闻不出来,那么你一修行的话你会知道,哎呀,这个人的味道真不好,就好像我们到猪寮的那个味道一样,你就会不喜欢跟他相处了,这个问题就在这里。

  但是我们现在要告诉各位,你要跟众生相处,那要怎么相处,你对息入息出要很清楚,从这个地方走出来,就是一个岔路右转左转的问题,你要左转就是四禅八定,现在要你右转,你要走四果的这个部分,这是第一个,你要留意,开始像右转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还有一个地方,你要一直守住,止住妄想的这种情况,那么,这个生命的推力会继续把他往前进,因为你转了嘛,他还是向右转过去了,但还有一个东西,就是经教你要精,一直进行,读经很重要,你什么都不管,即使是一部心经也好,一部弥陀经也好,当然最好是华严经,你要想让生命多彩多姿,那么华严经这个经本。

  我们为什么叫经,他就是会跟一般的书不一样,书里头有很多杂质,经里头没有杂质,这一部经我们假设把他摊开,古代来讲叫一卷,摊开一卷,那文字很多意义也很多,事实上告诉各位,你在诵经的时候不要去了解意义,应该来讲,光是诵经修行他是一个法门。

  你在诵经的时候,要有一点像那个压缩一样,把他这样的一个境界压缩成你一眼罩得住的那种境界,所以在读经的时候,不是你了解多少,因为经本的意义你根本不会了解,你不要看很多注解,听很多师父讲,那不听还清楚,越听越不清楚,你就直诵,直诵的意思就是每一句每一句都很清楚,这样念过去就好。

  然后你在打坐的时候,他那个他会压缩起来,经文里头的意义,他压缩起来会变成你生命的东西,变成你的生命因素,变成你的生命因素啊。

  当你在定中,现在转过来,变成正确方向的时候,你继续再往前走,他会推你往前走,因此你生命中的境界他自然会现前,那你自己可能会这样想,我很想做什么,很想做什么是你的愿力,或者我很不想做什么,那也是你的愿力,你很想做就等于发愿,你很不想做其实是一种忏悔。

  所以大乘佛法,他一直要你发愿或忏悔就是这样,而那个发愿、忏悔不是你念给佛听的那一段,是你生命中有什么,忏悔是一种生命反省跟检讨,你自己有没有在反省检讨,要不然忏悔文你念再多都没用,那忏悔文念一遍就好像烧一张金银纸一样,你说没功用?有啊,怎么没用功,造成污染怎么没功用,你要是真的反省了,你说,哎呦,我这个不对啊,这样子不好,那这个就在忏悔了,那这个时候是真忏悔,所以当你有这样的情况在运作的时候,其实他在你的生命里头,其实他都在起作用。

  那你一入禅定的时候,你一入定的时候,他拿来你生命中所作的调整,那就很快,你会发觉,我们在动的这个部分其实跟你生命中的这一种开关,你在禅定中是个开关,他在那边一调整,那个生命境界啪就展开了,你平常在运作的就等于在那个资粮道一样,你把那个引线带进来,你一入禅定它,它开关就把你开了,所以你平常的功夫要做好,在生活中多跟众生相处。

  我们鼓励各位跟众生相处的意思是,你能够通达人性,通达人性以后你自己好忏悔,反省检讨,你好发愿,那么因为有这些资粮,再加上经典的资粮,那回过头来你一打坐以后,一入定,到那个清净,开关就帮你开了。所以这个时候,生命的观境,那个生命的境界,他就现前了。

  这一个现前其实他还有一个要领,你每一次去,进到那里,自己要能够去掌握的到,要去掌握他,这个就是你要训练的地方,这个训练起来,那比四禅八定那更舒服,四禅八定是可以进到那个里面去,没有错,可是他有依,所以他还在三界内,那我们走到这边来,他无依,你要注意,无依哦,你只是生活中跟大家相处,诵诵经而已,你不是依那个喜乐来决定的,你是在生命中把那个资粮道浓缩进来,在你的生命中往前推动,是用这个方法叫你出三界。

  那这里面他四果是怎么来的,我跟各位讲,你转过来的时候就是初果,当你决定我来到这个地方,我要走这条路,初果七次天上人间,他只有天上,他不会到三恶道去,七次不一定五六七的七,在天上人间你要走几次都可以,因为你已经走到正确的方向,不可能到三恶道去,那你就自然会成就,不管走几次。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这一种阿罗汉,还没有成熟的阿罗汉,应该来讲,初果是还没有成熟的阿罗汉,很多,那么我们看到最有名的例子,最典型的,那就是广钦老和尚,他是直接成就四果阿罗汉的,他这个阿罗汉怎么成就的,就是来自于天上人间的因缘,他这辈子来这里,你看谁教他?他自己成就的,他有没有修行呢?好像也有一个修行的底子在,一定现出家相证阿罗汉,这个很殊胜了。

  你说我就很懒,很懒不要紧,你就转弯就好,很懒就到这里,证须陀洹果就好了,其他你不要管了, 那个车子自动会走到目的地,到最后你就会像六祖慧能或者广钦老和尚,他也不必读书,他就证阿罗汉去了,像我们读很多书,我们不是阿罗汉了,我们很障道,这些知识会障碍我们。

  你要知道,这个初果是很重要的地方,很重要,二果是天上人间一来往,他的意思就是我不但转过来,我要猛加油门,然后让他自己冲到底,这个是二果,但是你转过来没加油门,这是初果,三果就连加两次油,等于是这种状况,四果就开到底了,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各位在这个地方抓住那个要领,你怎么样转过来,转到四果修行的这个地方,这个对我们任何行者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我们在跟各位讲,禅修,各位怎么修啊?所以我们刚开始为什么叫你从数息下来,在数息之前为什么运动,跑香,然后叫你坐下来,就是透过初住,细住,欲界定,然后从未到定开始数息法,数法,随法,止法,就好了。

  我们不跟你讲后面观还净,因为你不一定要进入初禅定,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是华严禅跟天台禅不同的地方,天台禅告诉你六妙,小止观六妙门,他就是数随止观还净,数随止怎么来的,是天台所指导的,我们告诉你只要数法学好,你数法会自然进入到随法,随法会自然进入到止法。

  那么我们要告诉你最重要的那一点就是把数法学好,到止法的时候,记住守住,那个置心一处完成,那你生命观境就现前,那个当下你就出三界了。

  那你说出三界有哪里不同,我告诉你,还是走路有声音,不会是透明的,你不要说我既然出三界了,走路是不是要离地三寸,那是只有那个才会离地三寸,不会啦,你踩到蚂蚁他也会死掉,这就是行法中的一个殊胜处,你不要一直以为说,我们佛法又怎么样,又怎么样,没有怎么样,佛法是让你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幸福自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