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严经》<入法界品>一探佛教之“游行”义

华严经 | 作者:释演祥 [投稿]

  从《华严经》<入法界品>一探佛教之“游行”义

  ◎释演祥

  一、前言

  处于乱世的现代,交通发达了,人心也跟著动荡不安了!僧团中的出家僧侣,更是难以安心立命于一住处。回溯中国古代的修行生活,除了戒律的规定(须受戒后满五年夏安居,方可离师),基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因素,想要出外参学、游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对于佛经中“游行”的典故,是否可做为现代修行的方向?抑或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其不同的精神涵意?

  若要细说“游行”,须从佛教历史上去探索,在佛陀尚未制戒时,没有明显的提出出家受戒必满五年后,才可离师到处去参访请法。佛陀的弟子们跟随著佛,到处游行听闻佛法,或是一个人独自出游修行—此时的“游行”并没有弘法的意味,这是原始佛教的历史背景。到了佛入灭后,经历了部派佛教之后的初期大乘,慢慢的有了固定的僧团住处,尤其佛教传入了中国,因为文化不同,因此僧团必须自耕、自食,所以不再需要到处游走;若从此时北传的大乘僧团来看“游行”的涵意,似乎不再那么单纯,然而现代的我们,动不动就说要去游行、参访,是否误解了经典中“游行”原有的内在涵意?

  笔者在众所熟知的阿含、法华、华严等经中,发现了一些与“游行”有关的线索,也许可以就此连贯大乘时期与之前的原始时期,提倡“游行”的相同用意。本文虽以《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题,其实,主要目的只是在突显此大乘时期的入世求法精神,然后与早期的佛陀时代作一连贯性的探讨,来看佛教史上“游行”意涵的延伸,希望能对“游行”一词有更宽广的认知。笔者最深的期盼,是希望藉由佛陀的教法,进一步能使出家僧侣安住身心于伽蓝内精进修行,以期将来能“游行”人间 — 无畏的化导迷妄中的众生步入佛道。

  二、简介《华严经》<入法界品>

  《华严经》的境界可说是诸佛与大菩萨的不可思议解脱行,可令声闻、缘觉等二乘人闻之目瞪口呆、如聋作哑,无以应对。(1)此经的内容是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法界身(毗卢遮那如来)在华藏庄严世界海的海印三昧中,与文殊、普贤等海会圣众,为诸大菩萨所说的圆满*轮。(2)

  《华严经》(3)三十四品之中,以〈十地品〉与〈入法界品〉两品,称为华严最重要的部份。据知在龙树以前并无完备的华严,只有〈十地品〉、〈入法界品〉的流布,一名《十地经》,一名《不思议解脱经》。而之后出现的《普贤行愿品》即是〈入法界品〉异译的扩充(4),其中的普贤菩萨开示了善财十大愿王之文,并强调其所参的五十三善知识之所有一一解脱法门,若欲深入,则须由此普贤十大愿为能入之方便,而彰显普贤愿海之功德。(5)

  《华严经》的教旨,是以“一真法界”无尽无碍为性体,是故通摄一切,圆融自在。其终品的〈入法界品〉,是表示菩萨顿入法界的果,善财童子是渐入法界的因;法界的“能入”(能缘的理)、“所入”(所观的智),其实是一致的,本末融会时,只有“一心”的唯一法界。此品的因缘是由貌如孩童的善财初因文殊的开示指引,发心访问了五十多位善知识,最后到了普贤跟前,证入无生法界。在此,最为特别的是:于“圆顿教”的经典中,最后出现了诸如天女、海神、童女、外道、商人、船头、工匠…等不同年龄、阶级、宗教等的“善知识”,有关于此,近代的学者们,都有详细的探说,以下,略举两位知名的日本学者之看法:

  (中村元)就这件事情的涵义而言:“不管是从甚么样的人那里,也可以学得道理。”

  (镰田茂雄)“无论什么样的职业,如果他长时期的专注于他所精通的正道(专门之道),他就可以成为老师。(6)

  那么,此中的讯息,是否隐藏著有归劝小乘行者,多虚心广学、修善的意味?想必也只有发菩提心、自利利人的宽宏雅量,才能如此谦卑的遍历游行、虚心求教吧!因为菩萨行是自利、利他的融合,不采取小乘自利的声闻,而缘觉也接近于声闻,那么“抑小扬大”才是本经的宗旨所在。所以善财的求师,无论是婆罗门、船师、香商等的访道,不分在家、出家,甚至于外道,主要还是在菩提心的有无,这也是佛陀思想的本怀。

  再说到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之中,当然缺少不了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在华严系统里面的菩提心,是由因位看到的“一心”,果位是佛智—光明遍照的报身卢舍那佛,总体的佛有别体的德,文殊是根本智,普贤是大悲;文殊普贤是因,舍那是果。普贤在此即是因人的代表者,所以此经是以行愿之普贤为主,而以智慧之文殊为宾。(6)可见善财最初虽由文殊的教化与指引,开始游行参访各善知识,最后还是由文殊菩萨介绍了普贤菩萨,成为善财此行中最重要的善知识,因为:其大乘菩萨道的实践精神是无人能比的。(7)

  且说此品的主要人物“善财”,是实地活跃的求道者,其游行历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后,终得悟入法界。依此贪爱缘起的开显,而指向法界的悟入。此品立五位行门,法界理事得见圆彰,依此证入,故名为《入法界品》,其宗教文学的妙味与高价,就在善财的“游行”历程之中。(8)

  在《入法界品》庞大的篇幅之中,当然载有相当丰富的内涵与义理,尤其是将菩萨十地阶位的本旨,寄托于善财,而指示了菩萨行的路径。若要细探,可谓是佛法八万四千的法门森罗万象,数之不尽!在此,笔者仅以善财“游行”参学的精神为主旨,来阐扬此品的要涵。

  三、“游行”之涵意

  佛教中的“游行”一词,并非一般所谓的“游山玩水”或“闲逛”(9)。从梵文原典的比对,可知“游行”一词 Vi+carati (√ Car) ,(10)源于印度的原始佛教时期,是游方行化之意,也就是遍历修行,或说法行化之意。(11)发展到中国后来的禅宗,即将之称为“行脚”或“参学”,一般游行的出家僧侣,则称为行脚僧。(12)

  在部派佛教的律典中,有明文记载著:

  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熟知有犯无犯、重罪轻罪,复能持守,波罗提木叉而宣说者,得游行人间,随处受学;若未满五夏者,纵娴三藏,不得游行受学。(13)

  又于原始佛教的《阿含经》中说:

  长游行之人,有五种艰难:一、不诵法教,二、忘失所诵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复忘失,五、闻法不能持。(14)

  以上两处参考资料,皆是出自大乘佛教未兴起时的记载,可说是对“游行”的限制,而且并不鼓励出家者要常“游行”。若以《华严经》或其他大乘经典来加以比较,那么,“有部”律的规定与《阿含经》所说的五种艰难,是否有相通之处?以下的章节,即采此两个不同时期的经典,略探所示之“游行”义。

  四、略探佛教之“游行”义

  为了探讨“游行”在佛教中的涵义,此章将佛教历史粗略的分为两段,事实上,这样的分法也不完全是清楚划分的,因为佛教所有的典籍,都是在公元以后才有的记录,所以,即使是公元前的原始佛教,其经典的撰写也是在之后才有的。而部派佛教时期之中,大乘佛教也已存在。因此,两期的分法,在此只略举代表性的经典来区别之,其年代的划分则不加以标示。

  (一)原始佛教时期

  此处以《阿含经》为原始佛教的代表经典,以下即提出两段经文,分别探讨其“游行”义:

  1.尊者释家子婆咎……白曰:世尊,我常安隐无有所乏。世尊复问婆咎比丘:云何安隐无所乏耶?尊者……白曰:世尊,我昼夜不眠,精勤行道,志行常定住道品法,世尊,如是,我常安隐无有所乏。世尊复念:此族姓子,游行安乐,我今宁可为彼说法。(15)

  此中的“游行”义,从其上下文的描述,可知这位佛陀时代的修行者,是顺从佛陀教义的阿兰若比丘,虽无固定住处受人供养,却能依法修行而得身心的安乐,据佛陀的观察,知道他在外的“游行”得益良多,因此,当他来与佛请安时,佛陀即特地为他开示法义。可见此中的“游行”—即是游于寂静的荒郊野外,独自依止正法的修行。

  2.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我于舍卫国受夏坐讫。世尊,我欲游行人间,世尊告曰:舍梨子,汝去随所欲,诸未度者当令得度,诸未脱者当令得脱,……舍梨子,汝去随所欲。(16)

  从这段经文可明显的看到,即使是佛的大弟子 — 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结夏安居竟,想要将所知所悟的佛法散播世间,也须经过佛陀的同意。此中的“游行”,却是佛陀交代弟子要随众生的好乐心,去随缘的“游行教化”之意。

  以上,随举二种典型的“游行”义(一是自修,另一是教化),从其中可约略的看出,当时的佛陀是如何的教导弟子:即使是佛陀在世,也不让弟子们长期的依赖在身边,所谓“见法即见佛”,佛陀就像一位知心的老师、善知识,当修行上有问题需要他时,就会有因缘到来,即便见得佛。所以,佛陀鼓励弟子们“游行”的目的,也是希望出家僧侣能够独立自主,先能“游行”自修,后能“游行”教化众生,这就是原始佛教时期,出家弟子的修行方式。

  另有一种最普遍的“托钵”,虽也是“游行”中一种形式,但其主要目的,却是在与众生结善缘、种福田,这种“游行”方式,在大乘佛教时期已不盛行,所以在此,不加以探讨。

  (二)大乘佛教时期

  关于大乘经典非佛说的争议,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吾人可以肯定的是:大乘经典所弘扬的菩萨道精神,确实是佛陀出世度众的本怀!如果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即本著小乘的自利解脱为目的,舍弃人间而入涅槃,那么,大乘经典就不可能问世;也就是说,佛陀不舍五浊恶世的众生,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入世普济众生,这种大菩提心、大菩萨行,就是“大乘经典”所要阐扬的主旨,即使非佛一字一句亲口所说,却是具体实践佛陀精神的真义。如此能够代表佛教精髓的“大乘典籍”,即是我们当要份外珍惜并弘扬于世的法宝。以下,即列举几段经文,分述“游行”义:

  1.《般若经》

  尔时胜天王……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缘何住?佛告胜天王言: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心正不乱,何以故?善念身、念受、念心、念法,菩萨摩诃萨凡所游行城邑聚落,闻利养名,如佛戒说烦恼系缚,善自忆念身,与身相应恶不善法,以如实智悉远离之。(17)

  此中的“游行”者,不但是发大菩提心的菩萨,而且对般若波罗蜜的空慧已能如实了知,因此,在游行人间时,非但不为欲望所转,而且更能反观自身的无常、无我。这样的境界,当然是凡夫所不能及;所以,可以不受戒律的严格规定,而可自在的“游行”。

  2.《大宝积经》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若诸众生,求于佛法力无畏者,摄受何法而修行之?……佛告迦叶:若诸众生,求佛智慧力无畏者,是等众生,无有少法为其可得,……有所得者,即为著想,……当知是人不名为向无上佛道,何以故?……若有随逐则有游行,若有游行则便失坏,云何失坏,谓失安隐,云何安隐,谓无分别。(18)

  在此阐扬“三律仪会”中,佛陀为大众演说诸菩萨行,此段经文即是强调法空慧的修行,希望弟子们不要执著于法的“有所得”,如同《金刚经》的般若空智,目的在破人、我执与法执一样。若执著于法的得失,身心就无法安定,而有种种妄念分别的“游行”。所以,此中的“游行”,是因执著于有我、有法而勤修者,对外境的事物产生种种的分别,因而不能安隐修行的漂泊,在此也称之为“游行”。

  3.《大宝积经》

  若游行时,思量于法,爱欲于法,……于法游行时,无有苦受,行住坐卧睡……乃至无有威仪之苦。(19)

  这段经文刚好与上一段有明显的对比,此中的“游行”义,即是无分别的安隐之行,也可说是动中的修行,经由思惟法义,而能不受内外事物的牵绊或影响,在“游行”之中,虽念念不忘正法,却因而更能体会法义,而放下一切的人我之执与法执!

  4.《法华经

  我灭度后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隐  演说斯经  应当亲近

  如是四法  读是经者  常无忧恼… 游行无畏  如师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20)

  以上的偈颂,取自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安乐行品〉末段的赞颂。查回原梵本的〈安乐行品〉其原文(梵语)为[sukha(快乐的)-vihara(住处)-parivarto(品)],安乐行的“行”-是名词“依止处”(住处)之意;其义可释为“安乐的依止在一处而修行”。由此可推知,此品在《法华经》中,代表修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与规定,这也是众所公认的一篇戒品(须(安住四法):行处与近处,及不可亲近者……)。

  此品之中,规定出家僧众、弘法的法师,应该远离人群并树立诸多的环境界定,才能合法的修行,并达到将来弘扬大乘经典《法华经》的资格;可想而知,佛陀为了嘱咐弟子们修持并宣扬大乘经典,特别重视出家弟子的内在修为与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更显现了此品在此经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将近末尾的偈颂中,出现了一段本人以为很重要的文句:

  游行无畏  如师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表示修持此经者,能得到如此莫大的利益。笔者认为,这里似乎显示著修行的次第:也就是说,能够在于住处,依止〈安乐行品〉而修持,之后才能四处游行、无畏的说法,就像佛陀的光明智慧,普照大地。所以,此中的“游行”,是证果位的解脱者,能自在无畏的四处游行教化—如佛陀一般的弘法于世。

  5.《华严经》

  尔时善财童子,正念菩萨所言不虚法门,…常不离佛法势力,为诸如来之所护持,其心悉与一切佛等,…其身充满一切刹网,…己身容受一切法界,如是念已,渐渐游行,经十二年。(21)

  善财童子的参学,在此也以“游行”一词表示,然而,从“…如是念已,渐渐游行,经十二年。”这段经文的显示,不难发现—其身虽在动荡,其心却是安住于正法之中,可说是边“游”边修“行”,路途中的思惟,即是动中的修行。即使时间不断的流失,其道业却是不断的在增长。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五十三参的长途旅游,就像菩萨修行的阶梯一般(五十三位次),一层一层艰辛的往上爬!

  为了更加清楚善财五十三参的内容(法门),以下,即将经文中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专修的法门、境界与菩萨阶位,列表陈述之:(22)

  身分 名字 法门、境界 位次

  1 比丘 功德云 普门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 一、发心住

  2 比丘 海云 普门善根普照光明法门 二、治地住

  3 比丘 善住 菩萨无碍法门 三、修行住

  4 良医 弥伽 所言不虚法门 四、生贵住

  5 长者 解脱 如来无碍庄严法门 五、方便具足住

  6 比丘 海幢 清净光明般若波罗蜜三昧法门 六、正心住

  7 优婆夷 休舍 离忧安隐幢法门  七、不退住

  8 仙人 毗目多罗 菩萨无坏幢智慧法门 八、童真住

  9 婆罗门 方便命 菩萨无尽法门 九、法王子住

  10 童女 弥多罗尼 般若波罗蜜普庄严法门 十、灌顶住

  11 比丘 善现 随顺菩萨灯明法门 一、欢喜

  12 童子 释天主 巧术智慧法门 二、饶益

  13 优婆夷 自在 无进功德藏庄严法门 三、无嗔恨行

  14 长者 甘露顶 如意功德宝藏法门 四、无尽行

  15 长者 法宝周罗 满足大愿法门 五、离痴乱行

  16 长者 普眼妙香 令一切众生欢喜普门法门 六、善现行

  17 城王 满足 幻化法门 七、无著行

  18 城王 大光 大慈幢行三昧 八、尊重行

  19 优婆夷 不动 菩萨无坏法门 九、善法行

  20 出家外道 随顺一切众生 菩萨至一切处行法门 十、真实行

  21 长者 青莲华香 善知一切诸香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2 海师 自在 大悲幢清净法门 二、不坏回向

  23 长者 无上胜 至一切趣菩萨净行庄严法门 三、等一切佛回向

  24 比丘尼 师子奋迅 菩萨一切智底法门 四、至一切处回向

  25 女人 婆须蜜多 离欲实际清净法门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26 长者 安住 不灭度际菩萨法门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27 菩萨 观世音 大悲法门光明之行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28 菩萨 正趣 菩萨普门速行法门 八、真如相回向

  29 天神 大天 菩萨云网法门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30 地神 安住 菩萨不可坏藏法门 十、法界无量回向

  31 夜天 婆娑婆陀 菩萨光明普照诸法坏散众生愚痴法门 一、欢喜地

  32 夜天 甚深妙德离垢光明 菩萨寂灭定乐精进法门 二、离垢地

  33 夜天 喜目观察众生 普光喜幢法门 三、发光地

  34 夜天 妙德救护众生 教化众生菩萨法门 四、焰慧地

  35 夜天 寂静音 菩萨无量欢喜庄严法门 五、难胜地

  36 夜天 妙德守护诸城 甚深妙德自在音声法门 六、现前地

  37 夜天 开敷树华 无量欢喜知足光明法门 七、远行地

  38 夜天 愿勇光明守护众生 随应化觉悟众生长养善根法门 八、不动地

  39 天神 妙德圆满 无量境界自在法门 九、善慧地

  40 释迦女 瞿夷 分别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法门 十、法云地

  41 佛母 摩耶夫人 大愿智幻法门 纯悲之体圆现智佛

  42 童女 天主光 无碍念清净庄严法门 十一地无念智之无染慈悲

  43 童子师 遍友 无所得法门 遍周十方为世师范

  44 童子 善知众艺 善知众艺菩萨字智法门 以德艺附赞成成化

  45 优婆夷 贤胜 无依处道场法门 安物养生无生不济

  46 长者 坚固解脱 菩萨无著清净念解脱法门 一切无著诸功德行以广修功德

  47 长者 妙月 菩萨净智光明解脱法门 悲智圆满破世昏惑

  48 长者 无胜军 菩萨无尽相解脱法门 能胜一切无明生死邪见魔军

  49 婆罗门 尸毗最胜 诚愿语菩萨法门 于法界万境示真寂法

  50 童子童女 德生、有德 菩萨幻住解脱法门 智悲齐满

  以上十位是“等觉位”十一地知识

  51 菩萨 弥勒 入三世智正念思惟庄严藏法门 超等觉位 证“妙觉果”

  52 菩萨 文殊 菩萨无边际陀罗尼法门 至果同因 末始不二

  53 菩萨 普贤 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法门 即获佛德 显同果海

  上表列出的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修行进位有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共四十三阶位。也就是说,善财在初见文殊说法时,即已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发起深广的菩提心,从初发大心的凡夫,进为十信的外凡位(23)。因此,文殊为令其入菩萨道,即便指引善财遍历“游行”,参访诸大善知识;善财的精进不懈、依教奉行,最后终于感动了文殊菩萨引见普贤菩萨,在听闻普贤的修行历程后,善财已能究竟普贤所行的诸大愿海,并得授记“不久当与一切诸佛等同无异”(24)。

  综合以上所列的五段经文,来看大乘时期的“游行”义,比较特别的善财童子,其“游行”历程极富戏剧性:1.缘起—受文殊菩萨的指引与鼓励而起行,2.目的 —“游行”是为了参访五十多位善知识,问修行菩萨道的内容与实践方法。3.结果—不虚此行,得证菩萨十地果位,并得授记将得佛果。因此,善财的“游行”特具深意,事实上此“游行”历程,即是释迦牟尼佛修道证果的真实历程;可想而知,佛陀一生的“游行”具有两个阶段:一是参访善知识的遍历修行,二是证果后的游走人间,普行教化。这两点也是佛教不分时期的相同特征,无论是原始或大乘佛教时期,“游行”的基本涵意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时代背景与环境不同的时、空转变下,大乘时期的“游行”内涵看起来比较复杂,内容也比较丰富,相对的规定也比较严格—“游行”者的修行境界提高了(25)。比较之下,似乎不再如原始时期那般单纯了!

  五、结论

  由佛教史中观看“游行”义时,发现它竟有些不同的形式。也许从“能、所”两方面来看,会比较清楚:能“游行”的是人,所“游行”的则有前说的二种(参访名师,自我修持;教化他人,广游四方)。能“游行”者的发心不同,当然也会造成所“游行”的结果有异。

  再者,在比较两大时期的不同点时,不可忽略的是:佛陀在世时,常鼓励弟子们“游行”自修,而此中的“游行”义,广而言之,可包括“托钵、自我修持…”,此“游行”是针对“在家”生活所说的出离,强调要远离人群、避开喧哗的聚落,到寂静处独自去修行;即使到了一个“游行处”(伽蓝,寺院)暂住,也不可依恋而长住。而且,出家弟子须经过佛陀的许可后,才可独自去野外“游行”自修。这就是原始佛教中,重视出家弟子独自修行的“游行”义。

  到了大乘时期,因不值佛世,僧侣的一切行为皆以戒律为首。关于“游行”者的资格要求较高,一方面是因为佛教派别的四分五裂,到处的游走参学,恐怕只会令心更加散漫而不知所从;另一方面因僧团的制度已立,为了令弟子们安心修行,所以不鼓励初出家者独自四处“游行”。

  虽然原始、大乘两个时期所提倡的“游行”重点不同,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如此转变。所以,基本上的精神还是可以融会贯通的。但是,笔者以为,对现代的出家僧侣而言,此中却有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此两期之“游行”教化者的修行境界虽然不同(有阿罗汉、菩萨、佛之区分),却都是开悟的圣者;如大乘时期的“游行”,经典中出现最多的,竟是佛、菩萨的“游行”教化(26)。基于这点,对现代钝根的凡夫来讲,都是能力所不及的。

  (二)处于乱世的现代,若想单独“游行”自修,势必躲在深山野外,即使出家多年,没有触犯戒律,也有诸多外境不便的困扰。

  这意味著什么呢?难道凡夫地的发心修行者,就不能到处去“游行”参访或独自修行了吗?笔者以为,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现代僧侣的“游行”,应著重于“游行”参学 — 接近“善知识”。不可增上慢的以为自己可以像佛陀一般的到处去“游行”教化(如一般所说的四处攀缘,却非弘扬经教。),即使是讲经说法,也应在一固定的讲堂或透过各种传播媒体的传送四方,如此,才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再者,若不是有“由戒生定而发慧”的修行境界,最好不要独自四处游荡,自以为能像经典中的佛弟子一般开悟证果,却是误解了经典的“游行”义。

  在善财童子的寓言故事中,即明显的表示著:无论出家或在家,只要是发了大菩提心,就要实际的去修行。既然不知如何修行,才是真正的菩萨道,那就必须要靠比自己有修持的“善知识”来开导与解说,才能步入正道。所以,为了参访“善知识”,就必须有目标的去“游行”—如善财是因文殊菩萨的指引,加上本身求法的精神与毅力,和坚固不移的菩提心,这才有了“游行”的资格,而不虚此行。所以说,善财游行的寓意,其实,是与“善知识”离不开关系的“出游参访之行”。

  所以,处于无佛出世的现代,出家弟子的“游行”(参访),除了自我检定是否合宜(以戒为师),还必须得到常住师父的允许。因为,所谓的“善知识”已经难有菩萨或贤圣者了,即使有不少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也是少有因缘接近……这真是可悲的末法时期啊!不过,所幸的是,能够接触佛法的弟子们,无论出家、在家,都知道敬重“三宝”— 我们的三大善知识:“佛陀”所示的“法宝”(佛典)即是我们时时不离的“善知识”,依教奉行的僧侣“僧宝”,即是我们可依止的“善知识”;所以,出家僧众可以安住于伽蓝内修清净行,得到师父允许时,亦可做短期的“游行”,如求学(念佛学院、佛学研究所)或参访大德;若想一个人“游行”到深山去自修(所谓的“闭关”),也是有了长久的修持体验者或对专一法门有深入研究者,得到“善知识”的鼓励与护持,才能做此悟道的静修,否则一旦退失菩提心,一切精进的苦修,却都只能得到相反的效果,这就是既危险又不合法的“游行”。

  走笔至此,已接近尾声,笔者忍不住想再次的提醒诸位修行者,对自己学佛的生涯,勿忘作一番前瞻性的规划,在抱著「尽形寿,献身命”之余,本著菩萨道的精神,也给自己一段进阶式的“游行”(求学),作为自利利人的菩提资粮。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