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译本。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
昨天妙秀说要开智慧,发愿了每天诵法华经一品,法华经像莲花一样绽放,颂了能六根清净,长智慧。后来又发愿了要颂华严经几部。非常赞叹。能诵华严经的人的心量,是非常广袤的。 很多人学佛学着学着,就跑
“因缘”在中国人的话语中有非常高的使用频率,什么是因缘呢?可能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涵义。唐代华严大德法藏法师在《华严经》的阐释中,对“因缘”有非常精彩的论述。简单地说,构成一个结果有诸多原因,其中导致这个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称为“亲因”也就是“因”,而其它不能使结果跟自已性质相同的次要原因,称为“疏缘”也就是“缘”。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为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①。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则令一切诸佛欢喜。何以故?
佛在《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苦难的凡夫、苦恼的凡夫?佛说了,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所以断掉妄想、破尽执着,就能恢复我们自
问:师父有人念一辈子华严经每天一部为什么没成佛? 释慧湸: 佛陀没有说过念多少部经书就可以成佛。要想成佛,要先发菩提心。要实践戒定慧。要开启自心觉醒。问:平时吃饭,如果有蒜汁在里边,不知道,或
有个姓王的人,他因患病而死。在朦朦胧胧间,他被两个人带着来到了地狱门前。他见到有一位僧人站在地狱门口,这僧人的模样和佛经中所说的地藏菩萨一模一样。菩萨教他念诵了四句偈,偈文是:“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
佛驮跋陀罗,汉译为觉贤,迦毗罗卫人,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三岁时其父亡故,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五岁时,母亲又去世,遂被收养于外婆家。堂伯鸠婆利见其聪敏,又同情他是一个孤儿,于是把他接回去,剃度为沙弥。到十七岁时,与同学一起,以读诵为业。别人需要一月读完的,觉贤一日便可完成。其师叹曰:“觉贤一日赛过别人三十日。”后受具足戒,修习精勤,博览群经,多所通达,尤其以禅律驰名
重编华严疏钞序 持松法师 昔我遮那世尊,十身昺现,九会初成。高山晃日出之机,本怀唱随自之语。入海印定,作嚬呻吼,敷阐至教华严经王。斯则内证之渊府,果海之灵源,宣惟游夏之徒不能赞,抑亦世间名句文身,无复属其辞而比其事焉。况百代之后,去圣时遥,而欲疏其条理
莲池大师答: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知者,无全无分,始得名圆。不知者,可全可分,正所以为圆也。如曰全中有分,圆即有段。然月落千江,月分为千;风入万窍,风分为万,全中分也。而实无千无万,何虑圆之有段?如曰分中非全,圆即不遍。然窗楞之月,一隙而已;橐钥之风,一掬而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读《楞严经》,能够帮助人开悟;读《法华经》,能够帮助人成佛;而读《华严经》,能够帮助人富贵吗?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华严经
《华严经》里面的“不可说”这个词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数量词,在阿僧祇品里面定义“不可说”为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不可说转”为最大的数量单位;另一方面它有讲不尽的意思,有讲不明白的意思,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意思,这与佛教里面很多场合“不可说”吻合。
华严妙典,理事圆融,理由事显,事因理成,理事各臻其极,圆证毗卢法身。以故如来初成正觉,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如来自证法门诸因果法。因果,即事。如来自证之法,即一真法界,寂照圆融,不生不灭,非有非空之真如佛性也。此之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这一卷经,在华严全经之末。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说: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
第一,它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宣讲的第一部经典。第二,它义理丰富、逻辑严密、准确无误,用佛教的话说,便是“了义、圆融无碍”的经典。在《华严经》中,有一个妙喻贴切地表达了“圆融”的概念,这便是“帝释天之网”。它取材于印度神话,说天神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他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迭不尽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乃毗卢遮那如来。于菩提道
伏以大觉世尊,实众生之恃怙。华严妙典,乃苦海之舟航。有求皆应,无感不通。仰叩洪慈,俯垂洞鉴。爰有一四天下,南赡部洲,囗囗国囗囗省囗囗县囗囗山囗囗寺,秉释迦如来遗教奉行,主修法事功德,沙门囗囗。今据囗囗省囗囗县囗囗界下居住,奉佛修因,植福延龄信(男女)囗
华严一经,诸经中王。末后归宗,导往西方。 无机不被,无法不摄。纵欲赞扬,穷劫莫竭。 若无宿根,名亦难闻。何况书写,受持精勤。 是经义理,不可思议。果报功德,亦复如是。 纸格印妥,回禄已临。越例夜送,人出店焚。 写毕装好,忽逢大劫。全家远逃,物悉被窃。 唯独
如来一代所说诸法,举其大宗,其名有五。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此五宗者,悉皆显示佛之身口意三业,戒定慧三学,与夫一切三昧万德。固无可轩轾抑扬,拣择取捨者。然在学者修习,当详审与自己根性相契之法而修。一门深入,较为省力。而此五宗,无不以律为根本,净
有两个要求生华藏世界的人,有一天,那个害了毛病,这个就去看他。后来因见他病势不对,就赶紧的叫他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大家亦在旁边助他念,过了一刻,就问他看见什么境界没有。他答道,没有。这样的问过两三次,都说没有。到了最后一次,他就说道娘来了。唉呀,这
净土法门肇始于华严经,当然可以念。其实所有大乘经都可以念,你要想上品上生就须读诵大乘。念弥陀经和华严经没有冲突,弥陀经是小华严,华严经是大弥陀经。你看华严会上的长子—文殊、普贤,普贤以十大愿-导归极乐,那样往生就是上品上生。我们念佛达到理一心就生上品,事一心就坐中品,还有散乱没达到一心,那就生下品、生到凡圣同居土。
2009年3月15日,韩国元应法师“《华严经》金泥写经展”在玉佛寺觉群多功能厅拉开帷幕,展览为期十天。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曹海红副主任等有关方面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数百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华严思维,是大乘圆教的悟性思维,蕴含着丰厚的禅悟内涵。对《华严经》的禅悟内涵,可以从梦幻泡影的大乘空观、消除分别的不二法门、绝言离相的禅悟智慧三个方面来探讨。
禅宗的事事圆融境 事事圆融是华严的至境。禅宗受《华严经》、华严宗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的影响,形成了事事圆融境。 1 周遍含容观禅境 克文《法界三观六颂》前二首分咏色空无碍、理事无碍观,上文已具引。对《法界观门》中理事无碍的体证是进入周遍含容观的关键
拨尘见佛是本体论意义上对佛性的追寻,它决定了存在论意义上的生命体证--在世出世。华严圆融,消除了一切对立,打通了众生与佛陀、俗界与佛界的隧道,呈显出存在而超越的生命情调。《华严经》常以净莲不染形容澄明的悟心:云何修习佛功德?犹如莲花不著水。最极清
华严经持验纪序 释迦成佛。已在久远无量劫前。但以发愿度生。现相于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八日。生迦毗罗国。舍王位出家。以三十岁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教分五时。皆大乘也
明末四大高僧憨山大师说:“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在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因为读华严宗的研究生,才渐渐地有所知解。华严经在印度的出现,本身就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这已是在佛去世之后,七百年后的事情了。当时龙树菩萨去世,从龙宫之中,得到华严经。这样才有今天的三种华严经的住世。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优婆塞周演济分章集证 《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者,即《华严经·人法界品》善财童子所参第四十三善知识文。晋译《华严》六十卷,原缺九知识,此章亦在所缺中。唐垂拱中地婆诃罗对勘梵本,始补译会人,是为第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将释此经,略开三门。一解题目,二辨传译,三释经文。 初解题目者。 大方广题所证法,佛华严是能证人。唐宗密《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云: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方以就法得名,轨持为义。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佛以就果得名,觉照为义。华以从
听上梦下参老法师讲《华严经》,算来已有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中,每日随众听老法师讲大座。说来惭愧,可能是没用上心吧,受益不是很大。说句实在话,我喜欢戒律课,本来就是抱着一颗学戒的心来求学的,故总认为《华严经》是大法,不易深入,还没学,心里就给了它一个定义——很难学!
倒过来讲,经、严、华、佛、赝、方、大,经是教义;“严”是总说,庄严佛的果德;“华”是因,因为有这个因,才有如是果,“华”是形容词,因能严佛的果德:“佛”是成就的人。“经”、“严”、“华”这三种是约法说的。“广”是用,是佛的大用,是化身佛。用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方”是相,相就是“大”的相,“大”的本性所具足的相。
《华严经》法句一 1 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2 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 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4 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5 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6 于一切法心无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介绍华严经三译 明译史 释题—先释经题 释题—次释品目 正释经文—结前起后 正说行愿—长文—正示行愿 正说行愿—长文—显经胜德 正说行愿—长文—劝嘱受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正,无有边际的广大,这个无上法,不同于普通的小乘、二乘或三乘法。佛,是说法之主。这位说法的人,不是因人是果位上的圣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杂华经》。八十卷三十九品。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师于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当时则天武后有感于《旧华严》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梵本,于是遣使迎师至洛阳。证圣元年(695),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翻译本经,武后亲临译场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录双童现瑞 晋。佛度跋陀罗。初于道场寺译经。堂前池中。每二青衣童子从池中出。捧以香花。举众皆见。以此经久在龙宫。龙王庆感传通。故为给侍。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 杨政河 提 要: 华严经是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最为圆融的浩瀚教海,其广大精微,可谓为旁通融贯、互偏相资、重重无尽的事事无碍法界,这是普贤菩萨广大行愿所总汇而成的广大果德结成普贤三昧,并以此庄严卢遮那佛的圆满果德。所以普贤菩萨所具有的大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华严文选 成一法师 目录 一、华严宗简介 二、中兴华严宗的月霞祖师 三、功在华严宗的应慈座主 四、略述华严经之传译及其于中国佛教之影响 五、华严经之传译经过及其内容组织 六、华
以《易》解《华严经》——李通玄对《华严经》的新诠释 邱高兴 《易》,又称《易经》、《周易》,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也是我国隋唐时期的
《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读诵、研习,宜并行之。今依文便,分为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后广。学者根器不同,好乐殊致,应自量力,各适其宜可耳。龙集辛未首夏沙门亡言述。 第一章 读诵 若好乐简
三种华严经的传世对佛学的贡献 华严有三种。一是晋译,又称旧译,世称六十华严。后两种是唐译一是八十华严又称新译,内容最完备。再者是四十华严。又称普贤菩萨行愿品。三本华严经,各有特色。晋译本,文
《华严金师子章》的思想实质 《华严金师子章》作为法藏晚年的代表作,是华严宗宗教哲学理论的一个浓缩,集中地反映了华严宗的哲学思想、判教观点以及思辨倾向,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华严宗宗教哲学的实质。
华严经之传译经过与其内容组织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乃我毗卢世尊一代时教中之根本*轮也。以其陈义太过高远,非下根小智所能接受,故于世尊入寂之后,即由文殊大士主持结集,藏之龙宫,垂六百余年,隐而不传
《华严经》导读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大方广佛华严经,大,即包含之义
灵辩与《华严经论》 中国人民大学 张文良 灵辩(477-522) ,是北魏时期活跃在山西太原一带的重要的佛教思想家,一生以讲《华严经》和《大品般若经》而知名。其最重要的著作《华严经论》一百卷,曾在唐
《华严经》中所说的持戒 华严部中级班 释霜钟 《华严经》,一乘圆融之教义。摄尽诸法门修学之方法,无有遗余。 今十地以十度来配述。在《十地品》第二,离垢地中明持戒。说菩萨因持戒清净无染,故
略说华严金师子章 陈家豪 《华严金师子章》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略称《金师子章》, 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重要典藉。此书乃唐朝法藏 (643-712 CE) 所著。根据 《宋高僧传》记载,《金师
从《华严经》<入法界品>一探佛教之游行义 ◎释演祥 一、前言 处于乱世的现代,交通发达了,人心也跟著动荡不安了!僧团中的出家僧侣,更是难以安心立命于一住处。回溯中国古代的修行生活,除了戒
常说的《华严经》计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三部。而四十卷部依其经文内容而论,仅相当于前二卷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是故此说不论《四十华严》,但说前二部华严之偈颂多少。依澄观法师所著《新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中说:“晋朝译经三万六千偈,更益九千颂”。又云:“三十二字为一偈,但梵本安,其数减少,汉地译字,其数增多”。由此可知。《
问:《华严经》有多少种类? 答:依法藏法师所著《探玄记》和澄观法师所著的《华严经疏钞》中所说,《华严经》的经本合有六本:一、恒本,二、大本,三、上本,四、中本,五、下本,六、略本。 第一,
读《华严经》记 刘 峰 一、传译及弘传 《华严经》是佛教一部大乘经典,相传是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出,但此经广大,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总有十万偈,龙树菩萨仅请出此下本亦即略本流传于世。中国传译的
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 一 引言 《华严金师子章》,简称《金师子章》,是法藏为武则天阐释华严宗义理的一次讲经记录。法藏祖籍西域康居,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
(一)我们可以采用甚么方法、思路理解《华严经》(以致一般“大乘佛典”)的“传出”与“成典”?《华严经》(梵文avatamsakasutra)全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饰)经》(梵文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sutra)。《华严经》是佛经,属于“印度大乘佛教”的典藉,它的“传出”与“成典”,正如其他大乘佛典一样,是可以分成两个角度讲:
历代高僧指血、舌血手书《华严经》 寿冶法师血书《华严经》 寿冶老和尚,俗姓袁,祖籍江苏无锡。年二十一岁,依上海普济寺德松老和尚出家,得戒于宝华山德宽大和尚,受心印於碧山普济禅寺广慧老和尚。
《华严经》思想略探 业露华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或称《杂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一般认为,此经成于公元2—4世纪中叶,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中印度和西北印度。
敦煌遗书中的早期《华严经》及其相关文献 李海峰 本文对敦煌遗书中的早期《华严经》和相关文献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数量统计,分析了相关题记反应的时代问题,考察了当时《华严经》的翻译、流行、信仰者的
略论印顺法师对《华严经》之成立的研究 黄夏年 一、缘起 蓝吉富先生曾经对印顺法师的学术成就做过较为系统的总结。他分八项总结法师的成果: (1)强调、而且弘扬《杂阿含经》等原始佛典的重要性,
华严念佛三昧论 清 彭际清述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 大乘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念者不觉也。佛者觉也。念佛者以觉摄不觉也。念佛三昧者。以觉摄不觉。入于正觉海也
漫谈华严中的净土 高明道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学术陷入空前的混乱。撇开政治宣传的扭曲、误导不谈,单就现象本身来论,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注1)一般世学如此,佛学亦不例外。值遇这种风气,内明的
《华严经·净行品》漫谈 大痴法师 7 月 20 日 早课 普通人所谓的漫谈,就是天南海北,我却不这么讲,天南海北太小,咱们佛教的漫谈可能是此世间、彼世间;此世界、彼世界;娑婆世界、极乐世界、
谈谈翻译与诠释 ──以《华严》数偈为例 高明道 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牵涉到抉择,而此抉择背自后有一番诠释。同样,阅读翻译作品时,读者的理解也离不开诠释,而这种诠释又等于一番的抉择。举例来说
《华严经》与普贤菩萨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富华 《华严经》是形成于2—3世纪时代的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的经典。研究表明,《华严经》形成的过程是经历了由单篇经向集成合编的发展,大
《华严经》大意浅探 编辑:昌法 来源:闽南佛学 一、引 言 中国的佛教,素来以大乘经典为主流。自从《华严经》传译中国,直到思想体系完善、重重无尽,圆融无碍观,凝聚了中国人的心声。从全经
五十年来《华严经》研究综述 编辑:桑大鹏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近五十年来,学术界有关《华严经》的研究展现出新的气象。本文就搜集到的文献作了细致梳理,发现《华严经》研究在六个方向上展
四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以《华严经·十地品》为主(上) 华严专宗研究所院友 印彬 壹、前言 《华严经》云:若能成就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佛法深广无边,有胜义谛与世俗谛,有了义与不了义,各随众
信位菩萨之净行以《华严经》 〈净行品〉为主 ◎华严专宗佛学研究所一年级学生 曾印珍 壹、前言 一、研究动机 在阅读《华严经?净行品》时,读到智首菩萨以一百一十问文殊师利菩萨净化身口意三业
《华严经》四圣谛思想初探—以〈四圣谛品〉为中心 (上) 华严专宗研究所院友 禅祥 壹、前言 四谛乃佛陀为五比丘初转*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的至上法要,《增壹阿含经》卷十七中
华严经义海百门 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 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奇特圣
《华严法界玄镜》初探 弘 安 前 言 《华严法界玄镜》是华严四祖澄观(738——839)大师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他的四法界思想完全成熟的标志。华严四祖将三观与四法界相对应,着重阐述的为事
善知识个性心理探析 ——以《华严经·入法界品》为研究对象 编辑:释启明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就唐朝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卷《华严经·入法界品》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经中所表现出的善知
从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真空观思想之正义 黄连忠 一、前言 一心法界是华严经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是华严宗哲学的原理所在,同时因此建立华严学的庞大体系,当然也是杜顺华严思想的根本立场。
晋译《华严经》的翻译流传 一、晋译《华严经》的翻译 《华严经》是华严宗所依的根本经典,而华严宗最初的成立,应该说是与《晋译华严》是分不开的。在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与华严宗二祖智俨法师时代,所
华严经学研究初期人物考 引 言 在现代对华严学进行研究的学者当中,有这样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智俨法师并非师承于杜顺,这种说法主要的根据即是源自于对华严经学初期人物的研究。虽然这种说法有其一
《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若依学者们研究分析,虽说是一部由各别单行的经典编集而成,却编得非常谨严,其组织架构、先后次第,并不重迭杂乱。就以晋译六十卷本而言,全经共有四大项目,便是信、解、行、证。寂灭道场的两品是起「信」;普光法堂的六品、忉利天宫的六品、夜摩天宫的四品、兜率天宫的三品、他化天宫的十一品,都是生「解」;普光
学习华严经菩萨三重障后的忏悔心得 尊敬的各位法师,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好!感恩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给我这次机会,给大家做这个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学习华严经菩萨三重障后的忏悔心得》。其实非常
很多人学佛学着学着,就跑到了外道,或者儒家去了。或者很多人觉得佛教和儒家一样,叫人做好人做好事而已。其实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度量的,那么为什么把佛法,把佛教看得这么低呢。因为没有读《华严经》的缘故。华严经的全名,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经中之王。不读华严,不知佛门之富贵。佛门有多广大呢,不读华严,不知道啊。就以为佛
凈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讲记) 海云继梦 解经 前言 证入,就是进入那个境界 这卷经文是「总说」,乃将前后部分串连起的一个境界。这段经文是经家结集时,由经家写录下来。何以会有这段
遨游自性海(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前言 累积、深化、超越 目前的学佛人依据既有的模式来学,如此不名学佛,此乃宗教行为而已。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佛法,是要我们「觉悟」,「翻破无明」,「恢复本
习气,性德,解脱门(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前言 先从法执谈起 尚未正式解释这卷经文的法义之前,我想把「法执」的定义,以及如何产生法执的过程,重新做个陈述。 法执从何而起?无人知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
【启经香赞】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唐 于阗国 三藏沙门 实叉难陀 译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
华严经疏钞八十卷,唐澄观撰,《疏》、《钞》原来别行,到了宋代,晋水净源才录疏以配经,编为一百二十卷,称为《华严经疏注》,是我国藏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分十门论释。 ①教起
华严经真空观 第一章 华严胜会 此章是《行愿品》第五、六、七部分。原经前面的第一到第四部分,主要是研习此经的先哲讨论教起因缘、教门权实等问题,属于总体性理论。此简释本以原经的修持实证为主,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卷第一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 将释此疏,大分为四:第一、总序名意.第贰、归命下,归敬请加.第参、将释下,开章释文.第肆、疏末一偈,谦赞回向.为顺经文有四分故。若顺序正流通判者,则合前二为序分、开章为正宗、谦赞为流通,为疏三分。
《周易》和《华严经》对论 译文 李纲是一个通晓为政之道的文学家。他把《周易》和《华严经》相提并论,说两部经要旨全部吻合,这是善知识不拒绝初心末学,而引导他渐入修证佳境的方便法,顺他浅近的所知而让他扩大充实,升华眼界。就像孟子因为齐王不忍心见到一条
古来讲经者,多在题前先提出经中要义而广谈,若天台之五重玄义,贤首之十门悬谈等。因当时听者精熟佛典,故可如此。今则多有初听佛经者,若先事玄谈,则必致茫然莫解!故先解题目,次释文义,然后乃开显其要旨。
本焕长老在《华严经》法会上的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年是弘法寺第四年讲《华严经》,这要在过去我会在山上讲,但今天早上没有在山上讲,为什么?在山上讲都是出家师父听,居士很少,所以今天特地到这里来讲。 我讲什么?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华严经》很
《华严经》都讲十,以十种佛来摄持。什么叫十种佛?我们经常说「佛陀耶」,我们翻华言是「觉」。觉有三种,有自觉,自己成就了,觉他,让他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觉行圆满,自觉成就了觉他就是度众生。自觉觉他都圆满了,都成就了,这就是佛。 这是佛,用十种解释。 第一正
梵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梵行品第十六》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讲 《梵行品》通说,就是十住菩萨所修行的方法。 此品是专指我们出家人所修的。只有出家。梵行才能清净,行为才能清净。自行他行, 两种清净的行为,就叫清净的梵行。修行所行,就是清净
庄严道
忏除业障——《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 若念如来少功德乃至一念心专仰 诸恶道怖悉永除智眼于此能深悟 我们能够念佛的很少的功德。哪怕念佛一德,一心专注,一念心专注一境,这叫心专一境。那么,我们念阿弥陀佛想生极乐世界,一念
十住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十住品第十五》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主讲 《十住品》咱们讲的是
初发心功德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 这
菩萨问明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 此品的宗趣。宗是宗旨。趣是趋向。趋向什么?趋向到后面的《净行品》。这是说十种信。如果说信。没有让他生起力量;没有让他信生根,所以叫“问明品”:“问明品”的目的,就是要由信起解。
贤首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五、贤首品第十二》节录 《华严经》上说,设有菩萨经过无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法,具足了六种神通,由于未闻此《大方广佛华严经》故,又名假名菩萨,不是真实菩萨。虽然能够闻到但不信不入,此是《贤首品》所要辨别的。在《
升须弥山顶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 《升须弥山顶品》在什么处所说的呢?在忉利天。会主是法慧菩萨,这个会叫十住会。须弥山是印度的原话,梵语苏迷卢。华言妙高峰。佛以智慧自在之力,不动觉树,没有离开菩提
明法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八、明法品第十八》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 梵本的《华严经》里有《明法品》又叫《法光明品》。一个是法慧的智慧,一个是明菩萨入住之后要行十行。 法、也就是我们的心。一般讲,法者是规则义。法:轨生物解,给众生有所行,有个轨
明法品节录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八、明法品第十八》节录二 上梦下参老和尚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法。能令一切诸佛欢喜。何等为十。 一者精进不退。 精进不退,这个大家都懂,懂是懂,但是常退,不是不退。精进修习的不够,指我们的心,不是指行为。因
华严经旨归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测于宗源。今略举大纲开兹十义。撮其机要称曰旨归。庶探玄之士粗识其致焉。 一说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 三宝章 流转章。 三宝章 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明次第。初明立意者有七种。一为翻邪故。即翻外道尊师。谓自在天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序 此书乃法藏大师所制为显普贤观行之宗趣也其文简而义无尽其科要而理融通学者当尽心焉一日华严性阇梨观诵之暇偶得之古箧持以示余余欣然展读数四而后欲寿梓以公海内且傍施和训将使末学
华严经文义纲目 按凝然师述法界义镜曰。天平八年大唐道璇律师赍此宗疏章而来。又审祥大德者新罗国人也。尝入唐谒贤首受学华严宗。而来此国住大安寺。应良辨等请讲华严经。然则初传章疏璇师有功。最初开讲祥公为尊也。此章之传虽未见实据。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谛闲法师著 ——民国十六年在宁波观宗寺编—— 述辑要疏缘起 释经题 释译题 结前起后——序分 正说行愿——正宗分 劝嘱受持——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 湛山倓虚大师着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序 大矣故。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也。此品经。即唐贞元十二年。般若三藏法师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徧收此一经之玄妙。所谓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者矣。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信哉。理宾然尔。普贤菩萨。为华严一经之主。初终二会。皆普贤所说。五周因果。皆普贤所彰。以如来之长子。
一、不同译本 二、经的名题 三、经的品题 四、经的译题 五、讲解经文—序分 六、讲解经文—正宗分 七、讲解经文—结颂受持回向 八、讲解经文—流通分
我个人对华严经的研究是这样子的:就是没有看注疏,不看注解,直接读原文,一遍一遍的读,不管懂不懂。当然读到有些地方会怀疑、不了解,那就怀疑、不了解。每次读到不了解的地方,我就注意一下子。就耐性地一遍一遍的这么读,慢慢读就有味道了,也不会打瞌睡了,因为读出兴趣来了。所以佛经就是怕我们去读,你读多了,它就会通。
我利用上午剩余的时间,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我对《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理解。之所以想在这次夏令营讲这一品经,主要有这样几条原因。首先,我觉得自己和这品经很有缘份。我第一次看到这品经是在上大学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看到以后心里有一种很大的欢喜,生起了很大的信心,这种欢喜与信心甚至影响着整天的心态,当时想佛教的修
佛教艺术的当代风采──《华严经》在港公演礼赞 觉真 7月24日,我正在香港书展“佛教坊”内忙于与读者交流,忽然接到秘书处同事李怡慧小姐打来的电话,通知我明天(7月25日)去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观赏《华严经》专场演出。感谢李小姐给我安排了入场券,有这
介绍华严经三译 会性法师 各位善知识,新年恭喜,恭喜大家,增福添寿,得大智慧,将来成佛。 这回,本讲堂开讲‘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本品与学佛者的日常行持,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如丛林寺院早课的普贤十大愿,晚课八十八佛后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华严经》里面的“不可说”这个词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数量词,在阿僧祇品里面定义“不可说”为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不可说转”为最大的数量单位;另一方面它有讲不尽的意思,有讲不明白的意思,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意思,这与佛教里面很多场合“不可说”吻合。
《华严经》讲做功夫 回到四祖寺后,正好赶上诵《华严经》中的十地品,自己每次诵《华严经》总是有收获,这几天在诵十地品的时候,发现了菩萨修行的过程在《华严经》的十地品里面有简单的描述,这让自己欢喜不
华严经札要 古人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富是指精神上的富有,贵者是法宝无上珍贵。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所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的实相、奥秘。第一句话即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陀把他所开悟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有上中下三部。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这个数字,我们无法想象,也数不尽。龙树菩萨入了龙宫,看到这部大经,都无法受持,故上本存在龙宫。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数量也很多,龙树菩萨自己虽能受持,但也不是娑婆世界之众生所能接受,读诵,亦非我们的
解行并重.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根据佛经所载,所有佛菩萨都是靠愿力而成就,没有一位不是由发愿所成。如《无量寿经》卷上记载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载弥勒菩萨奉行十善愿、《药师
《华严经》之 《普贤行愿品》(之一) 释圣赞 2009年11月23日 《普贤行愿品》源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经三次翻译,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是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最后到了普贤菩萨这里,普贤菩萨告诉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张文良 灵辨的《华严经论》是中国佛教学者对《华严经》最早的注释书之一。此注释书本来是百卷大着,但现存的只有十二卷。这部著作是在问世百多年之后才为法藏所瞩目,并向当时的佛学界做了介绍。此书作为现存最早的《华严经》的注释书,对我们了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业露华 内容提要:《十地品》是《华严经》中重要一品。此品主要叙述佛陀在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殿说法,金刚藏菩萨为与会大众说十地法门之行相。大乘佛教将菩萨修行过程分为十信、十
论《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佛学思想 编辑:杨维中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考释了《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在中土的传播情况,并指出在早期的十几种汉语译籍中,一般都是十住与十地交替或混合使用的,大致在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卷《华严经》中,十
作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华严经》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时代更是以之为主要典据成立了华严宗,并传入日、韩等国。关于《华严经》的宗趣与经义,古来同样有不同的理解。南朝齐代昙衍认为此经以无碍法界为宗趣,隋代灵裕则认为此经是以甚深法界为宗趣;
《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入法界品〉尽管只是《华严经》的一部分,但无论从其在全经中占据的分量来看,还是从其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整个东亚佛教的影响来看,〈入法界品〉无疑可以说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将其当作浓缩了的《华严经》来看,它不仅相当完整地体现了《华严经》的几乎全部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深入法界和随顺法界的典型例证和具体方法。从前者而言,举凡《华严经》的重要思想,在此品中都得到了完整的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 高振农 《华严经》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流行时出现的佛教经典之一。它是在最早的大乘经典《大般若经》流行后,差不多与《宝积》一类经典同时出现的。关于此经的梵本在印度流传的情况,有种种不同之说。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说:《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而法藏的《华严经传记》卷一则称西域传说此《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有三本:其中上、中两本隐而不传,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现流天竺。《大智度论》也说,《不思议解脱经》有十万偈。这
《华严经》之研究法 周叔迦 绪 说 《华严经》或称为《杂华经》,乃法相宗六根本经之一。而贤首宗亦以为根本。西竺大本凡十万偈。东土有二译。晋译只三万六千偈,凡六十卷,有八会三十四品。唐译只四万五千偈,凡八十卷,有九会三十九晶而已。其异译别生复有十九部。兹列述于下: 第一举果劝乐生信分有一会,即第一寂灭道场会,说毗卢法身华严刹海依正之果。晋译凡四卷二品,唐译凡十一卷六品。 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有六会,即第二普光明殿会,说十信。晋译凡四卷六品,唐译亦四卷六品
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华严经》素有众经之王的盛誉,它体系雄阔,义海赡博,气势恢宏,妙喻纷呈,机语隽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华严宗,建构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体系,对禅宗思想、禅宗机锋公案、禅悟思维,禅宗诗歌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具体探讨《华严经》、华严宗的禅悟内涵对禅思禅诗的影响,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 华严禅思的根本特征是圆融,表达圆融妙喻的是《华严经》中奇妙的帝释天之网。它取材于印度神话,说天神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
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魏道儒 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 (1999.7月出版 ) 页365~376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 页365 提要 本文分三部分论述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教理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一、“晋译华严”译出后,华严学僧逐步对其学说多途创用,或运用于宗教仪式,或贯彻于修禅实践,或凭之考教经典、探讨义理,或赖以佐证某种信仰的合理,为华严经学在中
这个还是有次第的。比如说十信阶段,以信为主,建立信念;十住阶段就以保持正念为主,住于正念;十行就是付诸行动,结合救度众生的广大行,这中间还是有次第,各有所长。若不能建立正信,怎么能够严守戒律、并能发悲心度众生?不可能的。
《华严经》讲,一一法界有若干尘沙,一一沙中有若干佛,充满刹海。你若是去掉了染污心、自我心、杂念心,生起愿心、悲心、真心、净化心,就与佛心相应,与佛心相应也就是与佛为伍,也就等于见到佛。与佛在一起,就不单是与一个佛在一起,与十法界的十方诸佛都在一起,因为佛与佛身是相同的,法界佛是相同的,是这种见佛,而不是你所谓见佛就是要看
问题补充:昨夜打印了华严经。不知道为什么,复印出来的经文突然少了很多,weird 看长者李通玄撰的注释,才发现打印出来的华严经看似不完整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第9卷共788页(27316)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55235) 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9391) 还有法华部华严部
请问:《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法清法师:这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大乘佛教里面的思想。佛展开这么一个思想,是来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不要被一些数字给蒙蔽了。那么,“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说,先是万法要归一;
问:师父怎样理解《华严经》里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意思?答:华严宗观察差别无限的宇宙,所立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语出澄观《法界玄镜》卷上。 (1)事法界︰即差别的现象界。指万有各别,诸法皆由因缘生,有分隔齐限的存在。 (2)理法界︰即超差别的实体界。指真如平等之理性通贯万有,其体性普遍恒常
问:华严经出于龙宫,龙树菩萨去水中记取此经,缘何淹不死?船子和尚亦是悟道的人,跳在水中,如何就淹死? (青岛丁莲唯)月溪禅师答:龙宫乃一地方名曰龙宫,非水中龙宫也,龙树菩萨从前收集华严经之地点,后来有很多人去过,有考证是有此地,至以前所说的神话乃不近人情;
阿难出家后,有要求佛陀把之前自己没有听过的经重新讲一遍,所以不必怀疑。另外,如果您有许多此方面的疑问,建议您看看佛教史,它可以解释大部分这方面的困惑,但是,记得要保持中道,不要过于怀疑,也不要过于崇信。(讲到这里,推荐一下法藏法师的《中国佛教史》)
有机会寻找自由岂不更好。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往往会想一死了之。自己就有过这些念头,这在《与一位母亲的对话》中有讲。但是,现在学佛了,知道了人生难得。现在有了这难得的人生就不能浪费了啊。所以,用这难得的机会寻找了生脱死的途径不是更好,当然如果还有责任和义务还是要先尽责任和义务,因为没有尽完责任与义务就想了生脱死就像是盖空
一、不同译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卷帙浩瀚,内容丰富,诠义深广微妙,译传中国,共有三种不同的译本: 一东晋时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俗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卷华严,有七处八会三十四品
《 华严经 》,全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现广为流传的一共有80卷,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这部 佛经 在 汉传佛教 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年来有经中之王的美誉。那么,它的特殊之处有哪些
大方广佛华严经 入不思议解脱 境界 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唐罽宾国 三藏 般若译 尔时善财童子,闻伐苏蜜多离贪欲际解脱门,一心随顺,忆念 修行 。观彼菩萨无著境界三昧,思彼菩萨欢
华严思维,是大乘圆教的悟性思维,蕴含着丰厚的禅悟内涵。对《华严经》的禅悟内涵,可以从梦幻泡影的大乘空观、消除分别的不二法门、绝言离相的禅悟智慧三个方面来探讨。 1、梦幻泡影的大乘空观 《华严经》精譬地表
一、引言 中国的佛教,素来以大乘经典为主流。自从《华严经》传译中国,直到思想体系完善、重重无尽,圆融无碍观,凝聚了中国人的心声。从全经内容看,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是讲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界;第二是阐明了如何从凡夫到成佛的历位,需要圆满哪些行愿;第三部分以善财童子南游,一生成办,入普贤三昧,证入毗卢性海。
庚戌冬,先师明观老和尚示寂,治丧之余,悲思纷集。因忆师所付遗作中,曾记述在浙东行化时,有治习华严得不可思议神妙境界等语,顿起业尽情空廓然无碍之观。即屏居香港光明讲堂,读诵大经,迥向吾师,随读随记,以资探索,并检同全部华严著述集要为参究。其中有宋温陵戒环比丘所集华严要解,解妙义丰,不厌三复。爰亟付印,冀有助于后之读者。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摩伽陀国法阿兰拏处菩提场上普光堂中。大福聚集。妙喜所生。普无毁处。功德无量。莲华藏师子座中坐。平等证觉(一)善净觉者(二)无有二行(三)游佛所游(四)得至诸佛平等(五)到无障处(六)不退转法(七)无遮行处(八)不舍无边诸佛所作(九)住不思处(十)向无相法(十一)三世平等所生(十二)其身遍诸世界(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普光明殿,无量功德之所集起,见者靡不生大喜乐,永离一切轻毁之心。佛于其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证净等觉,所行无二,住佛所住,悉与一切诸佛平等,到无障碍不退转法,一切所行无能制伏,常作佛事未曾休息,体法无相住不思议,三世所生了无差别。其身充遍一切世界,智达诸法,尝无迷惑,觉一切行,断诸疑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其菩提树,根深坚固,善植于地,如栴檀柱。树身佣长,旁无枝叶,坚实圆满,名阿湿波他。所有诸鸟,不能飞过。皮肤细软,文象如绫,无量枝条,妙饰间错。其叶表里,素绿庄严,叶脉显现,如绀青色。枝叶垂下,周匝圆满。其花开敷,甚可爱乐,光明照曜,香气芬馥。
尔时善财童子从天宫下。向迦毗罗城。至善知众艺童子所。头顶礼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时彼童子告善财言。
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吾祖贤首垂一乘之文。廓十方之奥。则何以流慈训世。随机有授。非天册圣帝卑万乘之心。尊三宝之教。则奚能因喻了法。由法达性者乎。然而斯文。禅丛讲席莫不崇尚。故其注解。现行于世者殆及四家。清源止观禅师注之于前。
那时候,普贤大菩萨对如来的极为妙好功德加以称叹,然后又对众菩萨及善财童子说: 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就是那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在言说不尽的佛刹极微尘那么多的无穷大劫中,连续不断地讲说下去,也是不可能穷尽的。而如果有人要想寻求这一通向无边功德的法门,就应该修习十种广大的行愿。
在诸多菩萨中,有这样一位菩萨,以愿力著称——普贤菩萨。每次诵读《普贤行愿品》,我们都能从普贤菩萨的宏大誓愿中,感受到强大的力量。在汉传佛教中,有持诵《普贤行愿品》经文的功德,等于持诵《华严经》全文的说法。所以,我们要按照《普贤行愿品》去实践。
1、一青年的参访者。金黄色的夕阳,从娑罗林的一角,斜照大塔寺的红墙碧瓦。半天的紫霞,半轮淡月,在一缕缕的炊烟中,描出了美丽的图画。盛极一时的大塔寺,这时候又回复了平时的一切,照样的敲着断断续续的晚钟。山门外有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年,悄悄的立着。他的体格容貌,是那样的强毅、和蔼、英明!一身洁白的衣服,越发显出他的真诚与纯洁
张即之《华严经》残片,经改装成册,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无款。钤有梁巘印一方。经张珩等书画鉴定家鉴定,确认其为张即之真迹。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杂华经》。八十卷三十九品。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师于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当时则天武后有感于《旧华严》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梵本,于是遣使迎师至洛阳。证圣元年(695),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翻译本经,武后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
《华严经》偈:释迦无上尊具一切功德。见者心清净回向大智慧。如来大慈悲出现于世间。普为诸群生转无上法轮。如来无数劫勤苦为众生。云何诸世间能报大师恩。宁于无量劫受诸恶道苦。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出离。宁代诸众生倍受一切苦。终不舍于佛而求得安乐
《华严经》中大量出现“十”的数字,而且对“十”这个数字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将“十”作为一种变数,是表示圆满、完美、和谐的象征。在经的品目上就有“十住”、“十行”、“十五尽藏”、“十回向”、“十地”、“十明”、“十忍”等等,除《人法界品》外,其它各品的内容都通过“十”的分类加以演示,《佛不思议法品》由三十个“十种法”组成;
印光大师云: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是以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等等印造之法,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实不可思议也。又云:《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义理洪深,功德广大,是为三藏十二部经中之王,一切诸经,皆从此经流出
在中国大乘佛学的发展史上,隋唐时代可说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譬如说:当时华严宗的集大成是法藏大师,而当法藏大师在少壮时代,玄奘大师却在长安从事译经工作,道宣律师在终南山弘扬四分律,善导大师正在倡导念佛法门,慧能大师正开展顿悟的禅宗大法;而且当时又有着名的翻译大家像宝叉难陀、菩提流支、义净三藏等,形成万派竞流、百花齐放,
读《华严经》论分别 ◎王诗民 标题中论字是议论之义,与经律论之论有分别。《华严经》中无分别及分别诸法语繁多。例如卷一中首偈中就有佛不思议离分别一偈,后又有诸如调伏众生偏十方,亦不于中起分别;真
在姑苏名刹西园戒幢律寺内,珍藏着一部佛教典籍。书中字迹红,字径十革毫米见方,字体端正,笔划圆润,颇见功底。这就是元代善继和尚以破舌之血抄写的《华严经》。善继是虎丘前山塘彩云桥南法华院的和尚,他根据佛经上所谓“折骨为笔,刺血为墨”的说法,发誓要用自己的血抄写一部《华严经》。寒来署往,他每天咬破舌头,滴血在笔尖上,一滴一字,经历
《华严经》传到中国一共是三次,东晋时候第一次来,只有三分之一,是个残缺不全的本子。你看原文是十万颂,传到中国来三万六千颂,在中国翻译完成,我们叫《六十华严》,六十卷。第二次是唐朝传来的,那个时候是武则天做皇帝,武则天把国号改了,改叫周,所以这个经是在她手上翻译完成的,开经偈是她题的,所以也叫《大周经》
佛教灵验记,又称感应记、感应传、感通记、冥报传等,是指向佛、菩萨祈祷、忏悔或念佛、诵经、造经、造像后出现感通、灵异诸神异事迹的记述。[1]这类作品以因果报应思想为理论基础,“大抵记经像之显效,明应验之实有,以震耸世俗,使生敬信之心”[2]。佛经灵验故事初肇且兴盛于六朝,成熟于唐代,宋以后的灵验记基本是在唐五代时期佛经灵验
刘谦之,魏孝文帝时中官也。太和中,自伤刑,余奏乞入山修道,赍《华严经》一部,昼夜礼诵,绝粒饮水,经三七日,忽髯髭尽生复丈夫相,神思通悟,洞晓幽旨。遂殚精造华严经论共六百卷,奏闻孝文,倍加敬信,华严一教遂盛于时。
北齐的惠炬法师,从小便厌离俗世,长大后研习华严经,十五六年里在道场中六时礼拜经行。昼夜诵持华严经,无有懈怠。一天梦见一个童子,自称是善财,告诉惠炬说:“法师既然能如此精研华严,想探究佛境的话,明日向南走,我给法师聪明药,让你悟得经义。”
原典: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
禅宗思想渊源 第七章《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 在所有佛教经典中,《华严经》《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10册,本书所论主要依据此本。另有东晋佛驮跋陀罗译60卷本
快来对照:你在佛境界?还是魔境界? ——《华严经》魔加持与佛加持之区别 经典内容来自 > 卷第五十八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 蕴魔,生诸取故;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杂华经》。八十卷三十九品。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师于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当时则天武后
根据华严经开示:我们一个嗔恨的念头,就能制造至少92种业障,所以有人修了半天没成就。为什么?答案就在这里。 若一天到晚生气、不高兴、看别人不顺眼。普贤菩萨说:你一个念头就能制造这么多业障,你一天到晚
信徒问师:师父,听闻隆福寺在举行为期二十一天的华严共修法会,恳请师父为我们方便开示受持得闻华严经的殊胜利益,顶礼法师。慧广法师答:祖师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
这部经我们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来看,就是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十大愿王是由菩提心而发起来的,所以十大愿王也是菩提心在行为层面的表达。为什么《普贤行愿品》讲你修普贤十大愿王临命终时,这个愿王就会引导我们的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是由于十大愿王是由菩提心所发,极乐世界也是我们唯心的净土,引导念佛人回归西方净土,也就是回
华严经,也就等于虚空里边的祥云,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如甘露的法雨般润泽一切一切的众生。这一部华严经也等于太阳,普照大千世界,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温暖。华严经也就等于大地,能生长一切万物。所以,有华严经可以说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华严经》: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注:对一般人来说,博学多闻不如真修实炼。
华严宗是盛唐时代创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佛教宗派,是唯识宗之外又一个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的佛教宗派,无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史,还是中国哲学史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它的主要理论渗透到整体佛学的各个方面,并且构
南师怀瑾先生公元一九八五年元月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 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
居士听华严经见佛示现,宣化上人开示大胆说出 孙东柏居士一九七八年来美游学,在年底十二月二十二日找到了金山寺。 当时,金山寺还在十五街,比起台湾的寺院,金山寺显得非常简陋,他一时找不到进寺的大门,站
华严经的十地品中记载:一切恶以十恶为根本,造了十恶,来世不但会坠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而且万一再投生到人间,还会产生两种可怕的报应: 1、杀生:短命、多病 2、偷盗:一贫穷、和别人共用财物,使用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 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世间文字一时读尽发心入龙宫看藏见华严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
问:纽约中国城的寿冶老和尚念《华严经》,他曾用血书写《华严经》,往生之后是到华严净土,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人说只有他自己知道。请师父开示。 答:没错,只有他自己知道,我跟你一样都不知道。但是这个老
《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若依学者们研究分析,虽说是一部由各别单行的经典编集而成,却编得非常谨严,其组织架构、先后次第,并不重叠杂乱。就以晋译六十卷本而言,全经共有四大项目,便是信、解、行、证。寂灭道场
7 月 20 日 早课 普通人所谓的漫谈,就是天南海北,我却不这么讲,天南海北太小,咱们佛教的漫谈可能是此世间、彼世间;此世界、彼世界;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金色世界、琉璃世界、此岸、彼岸;束缚、解脱;男
大矣哉《华严经》之为教也。称法界性,说常住法。依真如心,示即具体。理超象外,道契寰中。寂照圆彰,能所双泯。离凡圣之假名,绝生佛之称谓。然而珠在衣里,迷者不知,不得不于无 可修中论修,无可证中论证。故有
问佛说此经要入师子颦申三昧者何。答颦申者即舒展通畅之状亦是震动纵任自在无畏之相显如来定即用之体寂而造极则差别万殊无非法界即体之用不为而周故大小相参缘起无尽是曰自在从喻为名故云是也。问何故佛入三昧后普贤开显放光之后文殊述德。
1、《华严经》的立场与组织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是在继承法顺、智俨大师思想传统的基础上,组织教理体系的集大成。法藏大师将法顺大师的《法界观门》组织、摄入《发菩提心章》中,以《五教止观》纳入《游心法界
华严经问答上 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理即事事即理。理中事事中理。即中中恣。虽事
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纤埃现以全身。迥超情虑之端。透出名言之表。窃见玄纲浩浣。妙旨希夷
本经又称《华严经》、《杂华经》,梵名為Buddha-avatamsakasutra,Buddha-avatamsaka译為一大群聚集在一起的佛,即「大方广佛」;avatamsaka又指王冠、花环、环形装饰品,即杂华严饰之意,全译為《大方广佛杂华严饰
提要 李通玄是初唐华严学者、著名佛教居士,所著《新华严经论》的核心思想,是东方智慧论。他在对文殊菩萨全面评述过程中,强调东方(中国)的智慧、光明优于西方(印度)的悲苦、黑暗,宣传中国佛教的智慧解脱精神,反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节录:尔时慧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世间大导师 离垢无上尊。不可思议劫 难可得值遇。佛放大光明 世间靡不见。为众广开演 饶益诸群生。如来出世间 为世除痴冥。如是世间灯 希有难可见。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仅仅是一粒微尘,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并不是出自《华严经》。这句话是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见下)。解读之后语言通俗,道理直白,大部分人看到后都会有所感触,故而出自《华严经》的说法就流传开来。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发一切智心,应离痴暗,精勤守护,无令放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十种法,名:不放逸。何者为十?一者,护持众戒;二者,远离愚痴,净菩提心;三者,心乐质直,离诸谄诳;四者,勤修善根,无有退转;五者,恒善思惟,自所发心;六者,不乐亲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七者,修诸善业而不愿求世间果报;八者,永离二乘,行菩萨道;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
有关华严经的起源,佛教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讲法,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悟道以后称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他所怔悟到的就是华严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广大幽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根器不
(一)美丽的传说 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大悟,他所怔悟到的就是华严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华严经所揭示的境界。佛陀就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此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的一位是龙王,叫大龙菩萨,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热播剧《楚乔传》刷屏了,最新剧情中,楚乔打开城门高喊我要带你们回家让无数追剧的朋友们热血沸腾,你是不是也想让英勇坚强的楚乔带你回家呢? 追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楚乔从最初的一
世界是什么?是说一切有部实在论立场上的实际存有之实体?还是中观的名言戏论的性空假名的世界?还是唯识的虚妄分别的存有论意义上的世界?是为我们方便施设的世界还是离言真如的法界?这一切对世界的看法都
《华严经》以圆融无碍的世界观为指导,为众生开显了一条通向解脱的修行之路。众生与佛是多与一的关系,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1],众生与佛相即,此乃修行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华严经
佛教解脱即指成佛,《华严经》塑造的惟一最高崇拜对象是毗卢遮那佛,其所居住之处,也就是他所教化的国土称为莲花藏庄严世界海。大乘佛教素有佛三身之说,即法身、报身及化身。报身是指修持成佛的果报之身,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
编者按:对一般人来说,博学多闻不如真修实炼。俗语有云: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华严经》
若常信奉于尊法,则闻佛法无厌足。若闻佛法无厌足,彼人信法不思议。——《华严经》 【经文解释】若常信奉于尊法:你若信佛,就应该信法。因为法是佛所说,你若单信佛不信法,这是不能入佛法的大海里去。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华严经》 【经文解释】以水洗面:这是洗脸的时候。我们早晨都要洗洗脸,这又要发愿了,以水洗面,当愿众生:你看!无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当愿众生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华严经》 【注释】见端正人:你看这个人,说话也清清楚楚的,言辞伶俐,他声音响亮,那个牙也很齐的、很美丽的,这都是在往昔不打妄语。不打妄语、不骗人
尔时善财童子,蒙善知识力。依善知识教。念善知识语。于善知识深心爱乐。作是念言。因善知识,令我见佛。因善知识,令我闻法。善知识者,是我师父。示导于我诸佛法故。善知识者,是我眼目,令我见佛如虚空故
撮取几例受持华严经的灵验事迹,以使有缘者生起欢喜信心,从而依此修行。一、抄写感得经放五色祥光: 中国后魏时代的王延明、王元熙,英明博知,曾用上等好香掺和金粉,抄写了一百部《华严》。藏于妙香宝
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无上大菩提,菩萨以是初发心。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见路多尘”:看见那个路上多尘,很多尘土。这时候发愿了,“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远离这个红尘世界。这个尘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这么胡胡闹闹的,总是这么情情爱爱的、争争吵吵的、烦烦恼恼的,在这里头来转,来搅闹。愿意一切众生都离开这种的烦恼,离开这种尘坌的染污法。“获清净法”:得到清净没有染污这种的法,这种的快乐。
所谓忏者即是忏其前面所做的罪恶,忏是告别的意思,不再做,我再做。悔是后过,告别前边的,不再做相同的罪业,所以忏悔,我觉得就是告别过去重新做人,而不是老是纠缠不清,放下屠刀,重新做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根本就没有放下,一手拿着屠刀,一手还要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
“若得增上最胜心”:你若能增上最胜的菩提心,“则常修习波罗蜜”:你就能常常修习诸波罗蜜。诸波罗蜜就是十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中译是“到彼岸”,就是修习种种到彼岸的法门,这些法门你全都能修行。“若常修习波罗蜜”:前面说你能有信力,得到真正的快乐,心里是清净的。你有清净心,就能增上最胜心,向前精进;你能增长、增上最胜心,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是佛教《华严经》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当初的一个志愿,当初一个什么想法,这样就把当初的那个意念不要忘记,后述很多事都好办。
阿弥陀佛,您好!只要具足真诚的信愿和念佛的行持,每个凡夫都可以往生,对念哪部经没有必然的要求。读诵大乘经典,回向愿求生极乐国,都是可以往生的。
未成佛前,我们都是凡夫,每天关注天气,菜价,世界杯,我们能透过这个世界看到更好的世界吗?佛说,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去往净土,那是佛菩萨的世界。那个世界是真实的吗?记住佛说的这句话“若解真实法,无佛无世界”。
白天要上班,晚上忙家务,夜里还有世界杯,哪里还有时间学佛!殊不知佛陀已经告诉我们,善根只需一点点空间,烦恼虽多,但不必担心!一个善念就能消除所有烦恼?
编者按:你对“信”字是如何理解的?你是否对佛法产生过怀疑?“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仰是学佛的根本,望你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人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的是男身有的是女身?每个人的环境、遭遇为什么各有不同?难道有一种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切?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会受到重力的影响,一旦你离开了地球,就会摆脱重力的束缚;可是有一种你始终无法摆脱的力量,那就是业力,我们的所作所为,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学习?你现在还愿意花些时间学习吗?你觉得学佛之路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人不学习,内心就会充满种种困惑和疑虑,于是诸多痛苦就会蜂拥而来。那么佛教所谓心中的智慧从何而来?智慧不会自动迸发出来,智慧只能依靠学习得来,即“闻思修”。
做任何善事为何都离不开菩提心?修行时为何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有了菩提心作基础,一切修行都会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一旦有了发心,顺着这个心修行,就能成道。要把自己当成众生的一部分,不要有我的分别心,
我们知道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四十华严,如果读八十华严的话,就有八十卷。我们每天要去读的话,最多读一卷,或者说其中的一品,或者其中的一段,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安排的时间或者读诵经典的长度,我们做个相对比较均匀、比较合理的一个分段,或者分卷或者分品,这样的话我们读诵起来,每天的量包括各方面的进
《华严经》完全不同于以前所学到的种种的学问、思想,因为它甚深广大、不可想象,是难以描绘的佛的境界,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汪洋浩瀚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你不读《华严经》,永远都不知道佛境界的广袤渊深。而佛这种不可想象、难以描绘、无量广大的境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境界,就是我们本有的境界。可是我们迷了,在这一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之后所讲的第一部经。是龙树菩萨到龙宫中阅藏,发现原来在世间流通的经典非常有限,其中,尤以《华严经》最为殊胜,稀有难得。龙宫典藏的《华严经》,总共有三本,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华严经》有一个偈颂,这个偈颂可以说是整个佛法的大意和核心所在,是我们大乘佛法修学的重点。这个偈颂总共有四句,是这样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个偈颂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菩萨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常游于虚空之中,来去自在,总是不留任何的痕迹。我们众生怎么样才能够跟诸佛菩萨产生感应道交呢
这不就是恒顺众生吗?跟普贤十大愿里所说的“恒顺众生”完全相应。随众生住,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众生他们的心,他们的行为时时刻刻安住在不同的地方。一会儿安住在贪的境界里,一会儿安住在嗔的境界里,你会发现到,众生的心安住在哪里都不确定,连他自己都不明白,我下一念心会安住在哪里?
《华严经》它是唐代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他一生当中来到中国翻译了十九部经典,总共有一百零七卷,我们《华严经》八十卷就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还有大家熟悉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是他老人家翻译的,《大乘起信论》等等,包括《楞枷经》都是实叉难陀翻译的。
学习了华严净行品之后,又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心量开阔了。这些年来经常有人问我说,法师啊!我的菩提心量很努力的发,发了七八年了都发不出来,还是那样的小心眼。然后说得很无奈,说得很愁眉苦脸的样子。那为什么心量开阔不出来呢?最大的障碍是在哪里呢?其实人类菩提心量开发不出的最大障碍就是我执,就是对自我的执着。这样说,可能听得
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一、自他回向:把自己的功德、福报、智慧回向给他人,就是回自向他。我做的功德,回向给你;你做的功德,回向给第三者,这都是“回自向他”。回自向他可以利益、安稳自己、他人。
口臭分多种,我们正常人老不刷牙,或者上火,牙周炎,胃不好,都会口臭。总归这些都属于业。像您这样的情况是一个典型的业报。你发心诵《华严经》,说明你在佛法中因缘很深,用凡夫心去跟佛境界对接,功德很大。可是为什么口臭呢?
这首偈是讲在家于父母前行孝时所发的愿。日常生活当中,菩萨在家首先应当孝顺父母。孝行是世间各类道德行为中的至德,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所以“孝事父母愿”应列在前。此偈大意是:当菩萨在家孝养、承事父母的时候,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善巧承事供养于佛,护养一切有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足着华严的境界,华严在事法界当中,前面的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这是大乘的经典都能够含摄的,唯有事事无碍法界属于华严独具,所以华严成为别教一乘。
“绍隆”,指绍继、兴隆,即延续、继承发扬义。“佛种”指成佛的种子,即佛性,这是得佛果之因。《华严经》中讲:“菩萨摩诃萨教诸众生发菩提心,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菩萨普度众生,劝令众生入三宝海,发菩提心,便能令佛种不断。通俗讲,只要有人学佛,就能绍隆佛种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出家菩萨进入寺院的法堂、禅堂、念佛堂等处,便应当提起正念: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登入佛法的殿堂中,悟明真心,湛然安住。我们到寺院的大殿礼佛,或者在家菩萨进入家中的佛堂等处,都可以诵持这一愿。
此偈的大意是:菩萨进入无上堂,首先要做准备工作,在敷设床座时,内心就要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修行一切善法,令诸善法如莲华开敷,最终如实观见诸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真实相。若敷床座:“敷”,铺展、铺开,在此指布置、铺设。“床座”,泛指坐禅时用的禅凳、禅床等。“若敷床座”,就是把所坐的禅凳铺设好,把坐垫等相关用品准备好。
善士问:请问法师,天台宗的“无情有性”,主张宇宙万有一切本具,无须依持,万物本然,和《华严经》的“无起无为”有什么区别?达照法师答: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欠无余,天台宗的“无情有性”,华严宗的“身土不二”,其实是一个道理。因为华严宗也是正说圆教,旁说别教,或者天台宗《法华经》它是纯圆独妙。
这一愿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端身正坐,即将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就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安坐于佛成道时所坐的妙菩提座,内心再没有任何烦恼,远离一切分别执着,觉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在解脱,成就佛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佛教的富贵,部头很大,不容易读诵受持跟学习,但学习华严三品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净行品、普贤行愿品、梵行品的“行”字,传统读(hèng),一般读(xíng)。约定俗成,两种读音都可以。
当菩萨正式开始修禅定时就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以禅定降伏妄心,进而证入究竟无余的涅槃境界,得到大自在解脱。凡夫众生的散乱之心,就像无钩的狂象躁动不止,又像猿猴得树,上窜下跳,片刻不宁。降伏妄心,就是要通过修习禅定,训练我们的心专注一处,令心渐渐地趋于轻松、宁静。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静坐修行后,双脚从座上垂下,站在地上的时候,就要发愿:希望众生的内心都能获得自在解脱,安住在正念当中,不被五欲六尘所牵动。下足住时:指在结束禅修后,从禅座上下来,站立在地上的时候。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花儿盛开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精勤修集无边的正法因行,令本具的神通功德如鲜花般绽放。若见华开:指看到品类各异的花朵开放。古时,“华”同“花”。神通等法:“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性,彻照无碍,名为神通。”可见,神通是众生自性本具的,是通过修习禅定而获得的自在无碍、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丰硕的果实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走觉悟之道,获得无上殊胜的菩提道果。若见果实:这是说菩萨走在路上,看到种种成熟的果实。晋译六十华严中讲道:“若依种种树,有种种果生。如是种种刹,有种种众生。种子差别故,果实生不同。行业若干故,佛刹种种异。”这是告诉我们,众生造作的因行不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洁净无尘的路,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走在清净的解脱大道上,常行大慈悲行,内心不被五欲六尘境界所染污,调柔清净。见路无尘:菩萨(每位修行者)走在洁净的大道上,看到路面平整宽阔,没有飞扬的尘土,这是事相上的无尘。若能见境发愿,善用其心,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和提升。《华严经疏钞》云:
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弯曲不直的道路时,便这样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舍离不正道,永远除去邪见,走在正确的成佛大道上。“斜曲路”,指不正、不直的弯曲道路。若行走在斜曲的路上,应不忘善用其心,提醒自己,修行人要走正知、正见的修行道路。如果误入邪途,生起恶见,不信因果,造作恶行,就会堕落恶道,备受诸苦。
此偈的大意是:登厕大小便后,洗完净,还要用水洗手。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洗手时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用净水洗除手上的污垢,获得清净之手。并用法水洗涤内心的尘垢,以清净的身心来受持佛法。
这一愿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大柱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舍离我执、我见、我慢等烦恼,修慈悲忍辱,令内心调柔堪忍,远离忿诤,心得安稳,入无诤三昧。若见大柱:“大柱”,柱子有荷重的功用,房舍离不开柱子的支撑。在晋译六十华严中,“大柱”的梵语,被译为“大树”。从下文一路次第见到丛林、高山等来看,这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大河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出离五欲生死大河,步入佛法的智慧大海,饱餐法味,得预法流不退,直入如来妙觉果海,皆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若见大河:“大河”,指宽大的河流,流水不断、奔腾不息。《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云:“今持此偈,不惟大河,但见入海之河,即
这一愿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宽广、平直的大道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弃诸邪道,走正直路,心怀坦荡,明了诸法。远离一切谄诳烦恼,成就菩萨善法功德,清净无碍,直趣无上菩提。若见直路:“直路”,多指宽广、平直、坦荡的大路。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上坡路,一步步往上走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了脱生死,永超三界。即使面对困难险阻,也会勇往直前,内心毫不懦弱、退怯。见升高路:“升高路”,即上坡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当我们走上坡路的时候,就要策励自己:不断地提升修行层次,日日进步。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下坡路时,就会借境发愿,希望一切众生,令心常自谦下,远离憍慢,以此美德长养菩提善根,成就佛道!见趣下路:“下路”,即下坡路。修行者遇到下坡路时,正是善用其心,借境练心之时。
这首偈子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入聚落乞食,准备启程的时候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踏着佛陀的足迹,趋入真实之处,成就菩提佛果。发趾向道:意思是说,菩萨要入聚落乞食,抬脚准备上路的时候。趣佛所行:即以佛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舍弃凡夫行,常随佛学
若见众会:见到“大众集会”的情景,该如何发愿呢?《华严经疏》云:“谓众聚多谈无义,故愿说深法。”意思是众人聚集在一处,多谈无益之语。因此,发愿宣说无上甚深微妙的佛法。说甚深法:何谓甚深之法呢?根据《华严经疏》所说,甚深法正是契理契机的佛法。它能引导众生觉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相,舍离各种恶法,勤行六度万行,契入法界理体,圆满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水池时,就会巧发善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圆满成就佛的清净语业,具足善巧方便,演说一切微妙佛法。若见池沼:“池沼”,指蓄水的凹地,泛指池塘、水池。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或大或小的水池、池塘等,都应依于此偈来发愿。
此偈大意是说:在家菩萨佩戴饰品,做种种身相庄严时,内心就要学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舍离世间一切虚妄不实的严饰,内心清净,表里如一,达到佛陀所教导的真实处。着璎珞时:“璎珞”是指由珠玉或鲜花等编缀而成的装饰品,在古代印度颇为常见。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自己在古代南亚亲眼见到那里的男子女人“首冠花鬘,身佩璎珞”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途经或看到艰难、凶险的道路时,就会借助事相巧发善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避开三界生死的险道,住于与佛法相应的清净心,远离一切罪恶和灾难。若见险道:“险道”,指危险的路,或是地势险峻,或者常有盗贼、恶兽、毒虫出没等。修行者借事思惟,最危险的道路莫过于生死轮回的险道。一旦落入其中,难免
这首偈是说正洗净时所发的愿:愿一切众生,在清洗身体的同时,也能关照到心灵。以持戒的功德、定慧的力用,令心清净、柔和,善顺,最终实现身心毕竟清净、无有垢染。洗涤形秽:《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中说:“洗涤者,清净义,即蠲弃也。谓此幻形之有秽浊,必假净水方得蠲弃也。”
这一愿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路上行走,看见高山的时候,便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不断地长养自己的善根,令善根超出,无有穷尽,最终究竟成就,圆满佛果菩提。若见高山:“高山”,出众山之上,故云“高”。古人有言:“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这段话说明了积累的重要。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地下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勤修种种方便,不断地长养、增长自己的善根,令善根像涌泉一样流注无竭,永无穷尽。
这首偈子的大意是:菩萨出家剃除须发,正式进入出家人的行列,这时就要发心:愿一切众生也能够同愿同行,永离染污之缘,脱离烦恼的束缚,证得究竟的涅槃佛果。剃除须发:“须发”,指胡须和头发。对于胡须,古人分得很细,下巴上的称“须”,嘴唇上的称“髭”,两边腮上的称“髯”。古人讲究仪容,对须发很重视,三国时期的关公就被称为美髯公。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行走在路上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走佛所行的菩提大道,次第修学,常行精进,断尽烦恼,趣于无上佛果。若在于道:这是从事相上说,“外出行走在路上”。回归到法上,指菩萨行走在修行成佛的大道上。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就应当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断除烦恼,身口意三业清净,步入清净的法界,内心永离烦恼的障碍和束缚。涉路而去:“涉”,前进、上路义,还含有跋涉的意思,形容路途艰辛。由此可以联想到,无论是世间有形的道路,还是通向解脱的成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沿路行走,看见树木丛林的时候,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乃至一切人天,都能恭敬礼拜出家人集聚修行的道场丛林。若见丛林:“丛林”,本义是茂密的树林,林中丛生许多树木、药草等。引申为僧众聚居修行的道场。有佛法僧三宝之处,也是接引众生开正知见,令入者见者善根增长的地方。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人)看到桥梁或往来经过的道路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发菩提心,以菩萨“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情怀,广度一切有情,犹如桥梁,接引众生,无有疲厌。
此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大树枝繁叶茂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降伏自心的烦恼,以禅定解脱三昧清凉自心,并能够如大树般荫泽有情,令众生获得清凉、自在、解脱的禅定之乐。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人)看到流水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对佛陀的教法生起爱好欲乐之心,以善欲法水,洗除内心的烦恼垢染,悉得佛智。若见流水:《维摩经义疏》云,“水之为用,除垢去热,解脱之性,除烦恼热,离众惑垢也。”所以,菩萨看见流动的水,就希望众生的善意欲能够不间断地生起,去除一切烦恼垢惑。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在归依僧宝的时候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用如来的正教统理大众,和合无诤,断除一切烦恼,成就无碍的智慧。自归于僧:僧,指僧宝,包括一切贤圣僧和凡夫僧。《法苑珠林》云:“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宫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王,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棘刺丛生的树木时,便会联想到三毒烦恼如同棘刺树的刺一样,能够刺伤毒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菩萨于是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迅速剪除三毒之刺,灭除贪嗔痴烦恼。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整理衣裳、系束腰带的时候,就要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时时检点自己的善根,自我约束,远离放逸,护惜善根,不令散失。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正式出家脱去在家的俗服时,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依于正法,勤修戒定慧,培植出世善根,舍去各种罪业的系缚。脱去俗服:“俗服”,在这里指菩萨在家时所穿的衣服。出家是为了求解脱、断烦恼的。初出家就要“穿衣吃饭从头学,轨物格度与俗别”,所以要脱去在家的服饰,穿着坏色衣,去除贪着之心。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无论身处金碧辉煌的宫殿、高档豪华的住宅,还是普普通通的房舍,菩萨都应当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进入清净的圣地,与诸佛菩萨同在一处,永远去除尘世间污秽的欲染烦恼。若在宫室:“宫”,特指宫廷,即帝王的住处,泛指达官贵人的舍宅。“室”是对各类房屋的通称。
此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登上楼阁的时候就应发愿,希望众生都能够提升内在的智慧,上升到正法之楼,听闻正法,从而洞彻自己的真心本体,彻底明了世出世间诸法的真实相。
这一愿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穿着下裙的时候,就要发愿:希望众生都能够随顺众善根,具足惭愧之心。着下裙时:“裙”是华言,梵语为“泥洹僧、涅槃僧”。在这里,“下裙”可泛指一切下衣,如裤子、裙子等。服诸善根:“服”是服从、顺从义,也有穿着、穿戴义。此处指随顺众善根,以“诸善根”为服饰。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人)在乞食途中,经过无忧树林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永离贪爱,远离一切忧怖苦恼。见无忧林:“无忧林”,就是无忧树林。经中记载,悉达多太子当年就是在蓝毗尼园中的无忧树下诞生的。所以,在印度文化中,无忧树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净行品》偈颂,来看第七十七愿: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这首偈的大意是: 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乞食途中,见到园苑的时候,便会巧发善愿,愿一切众生都能远离放逸
这首偈的大意是:在家菩萨出家受比丘(比丘尼)具足戒的时候要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如法次第受戒,依师学习律藏等教法,在行持上对治烦恼,克己励修;继而进受菩萨心地戒,种成佛因,自利利他,得最胜法,结最胜果。受具足戒:戒有二义,一是警策(身口意)三业,远离缘非;二是禁断诸恶,即防非止恶。戒能防止身口造作恶业,令心远离热恼而得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搭上僧伽梨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众生都能够证入第一殊胜的佛位,获得清净的菩提妙法。着僧伽梨:“僧伽梨”是梵语,在比丘的三顶衣中是最殊胜的,也称为大衣。从用途来说,僧伽梨主要是在讲法、授戒等因缘下所搭的衣。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菩萨居家,在得遇五欲乐境时,应巧发善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拔除五欲的华箭,早成佛道,获得究竟的安稳快乐。我们逐句来看偈颂。若得五欲:“欲”,希求、染污义。五欲能令众生乐着无厌,一般有两类。一是指由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五种情欲,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二是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
此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辞亲割爱舍离俗家的时候,就应当善巧发愿:愿一切众生,出家没有障碍。不仅身出世俗家,也能令心出离烦恼无明的家,得到真正的解脱。舍居家时:“居家”,即在家人的生活。舍家,指出家。什么是出家呢?《显扬圣教论》中说:“出家者,谓持出家威仪相貌,弃舍俗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净自活。
这首偈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湖水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如同小溪汇聚到湖泊一样,信受听闻佛法,并且迅速地证悟诸佛所说的究竟一味妙法。若见陂泽:“陂”,池塘;“泽”,水积聚的地方。“陂泽”,泛指湖泊。条条小溪,源头、水质不尽相同,可一旦汇聚到湖泊中,融合在一起,就皆共一味了。
此偈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搭袈裟的时候就要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最殊胜的出世善根,并乘此善根达到究竟成佛的彼岸。在家菩萨着上衣的时候就可以发这一愿。若着上衣:“上衣”是对下裙来说的,就此方来说,则为衫、祅等上身穿的衣服。《翻译名义集》云:“欝多罗僧,或郁多罗僧,此译上着衣,即七条也。”意思是,郁多罗僧,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路上行走,看到尘土飞扬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离开五欲六尘的染污,获得清净解脱。见路多尘:“尘”,指尘土、灰尘。尘土落在人的身上能污染色身。五欲(一般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如尘埃一般,能染污众生的心。《法界次第初门》中说:“尘以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手里拿着杨枝(盥洗用具等)的时候就应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微妙的佛法,并通过修习佛法令身心光洁,证得究竟清净的法身。手持杨枝:“杨枝”,律中名曰齿木,不局杨树枝。采择树枝,如小指大小,一头嚼碎,可用来剔刷牙齿中滞留的食物。可见,杨枝有清洁口腔的功用,同我们现在用的牙刷。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打扮庄严的人时,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勤求佛道,广积众德,成就佛的三十二相,以此相好庄严自身。见严饰人:“严饰人”,指用璎珞、花鬘等各种庄严具打扮华丽细腻的人。三十二相:我们在学习“若见树华”时,了解过佛陀的三十二种相好,以及成就相好的因行。佛陀示现相好、演说佛法的目的,无非是
这首偈子是说:出家菩萨要具足信心,誓愿至诚地归依佛陀。并在归依佛的时候发愿:普愿一切众生亦为真佛子,绍继佛种令不断绝,发菩提心,体证无上的佛道。自归于佛:“自”,即能归依的人。“佛”是所归依的境。“归”,就是归向、归依。这是约自他讲,以他对己而称为自。约理体上说,但令归自,不说归他,因为众生自身本具佛性。
此偈的大意是说:当发心出家的菩萨来到僧伽蓝的时候,应当这样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发心在佛的正法中出家,常随佛学,六和共住,弘演佛法,永离乖诤。入僧伽蓝:“入”是进入。梵语“僧伽”略称“僧”,华言的意思是众,也称和合众。根据《四分律名义标释》所说,四位以及四位以上的比丘或比丘尼,才称为僧。梵语“蓝”,华言园,“僧伽蓝”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舍俗出家来到寺院拜见师长,请问法义,受师长教,这时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都和自己一样,能够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并且智慧善巧地亲近承事师长,追随师长,常行善法。诣大小师:“诣”,本义是前往、去到。这里指到师长处拜访求教。
菩萨在请求出家的时候应当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依于三宝修行,发大乘心得不退转,精勤不懈地修习佛法,遇到任何障缘都不生悔心,最终去除内心的烦恼,如《华严经》所说:“无着无所依,无染如虚空,成就佛智慧,其心无障碍。”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现出家相身着袈裟的时候便发愿:愿一切众生心无所染着,都能发起菩提心,行菩萨道,具足成就究竟的无上佛果。着袈裟衣:“袈裟”是梵语,华言有坏色衣、不正色等义。依律所说,袈裟有青、黑、木兰三种颜色。青色是指染成类似青铜的颜色;黑色不是正黑色,而是用一种黑泥染成的灰色;木兰色是用木兰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朴素淡雅不加严饰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彻底弃舍世间种种饰好,以纯朴自然的头陀行来庄严自己的身心,抖擞掉内外一切烦恼。见无严饰:“无严饰”,指身上不佩戴任何装饰品,不作任何身相庄严等。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乐着五欲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遨游在佛法的大海中,用佛法充实、愉悦自己的身心,对佛法爱乐不舍。见乐着人:“乐着人”,这里指执着于五欲享乐的人。《大宝积经》云:“众生乐着于生死,不能离于世八法。所谓利衰及毁誉,所有称讥及苦乐。得利便即生欣喜,失利心即生嗔恼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归依于法的时候便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佛法宝藏当中,通过听闻佛法、思惟义理和如理修习,不断地增长智慧。令智慧犹如大海般深广无际,直至最终成就佛智。自归于法:“法”是归依的境,指佛陀演说的教法。后来由弟子们结集、分类为三藏十二部教典,也称为“三藏十二分教”,含摄了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在受戒、学戒的时候都要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次第受戒、继而善学于戒,进修善法,增长善根。同时不再造作恶法,若有所犯,能及时发露忏悔,消除恶业,令戒根清净。受戒:我们常说的出家指剃度落发,实际这只是现了出家的相,称为形同沙弥、沙弥尼。受了沙弥、沙弥尼十戒,才拥有出家人的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少欲知足、不执着五欲享乐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众生如实了知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无常之性,对于有为事,内心不生任何贪爱与执着。见无乐着:指不贪着世间五欲享乐的人。有为事中:《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中讲道:“有为事即世间俗事。”
这首偈的大意是:在家菩萨出家受戒后,依于和尚如法修学、接受和尚教导时,亦愿所有的众生依善知识教,断除一切烦恼,证得如佛一样圆满的智慧,得入究竟自在的无依处。受和尚教:“和尚”有力生、亲教师、依学等多义。力生:即弟子的法身慧命凭借和尚之力而得以生长
这首偈子的大意是说: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修习禅定,结跏趺坐的时候应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直身正意,跏趺而坐,威仪寂静,息灭妄念。并且获得坚固的善根,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彻证身心之本源,进入究竟常寂的三昧境界,湛然不动。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欢乐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常得安稳、快乐,欢喜供养于佛。见欢乐人:“欢乐人”,指欢喜快乐、烦恼少的人。常得安乐:指身心恒常安乐。《正法念处经》言:“舍离一切不善法故,常得安乐。”《法华文句》中有讲:“夫安乐者,即大涅槃,从果立名也。”可见,证得了佛果,方能得到究竟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苦恼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证得佛的根本智慧,灭除身心种种苦恼,得享涅槃寂静之乐。见苦恼人:“苦恼人”就是被痛苦烦恼所逼迫的人。《正法念处经》中说:“业绳甚坚牢,缚诸苦恼人,受百千生死,将去不可见……一切皆不畏,未来诸苦恼,如是苦恼人,痴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修习禅观的时候应当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勤摄正念,不取不着,体解般若深慧;用智慧照见如实的真理,悟入不生不灭的法空之理,永远灭除乖违和诤论。若修于观:此处所修的观,梵语毗婆舍那,意思是种种观察、正慧抉择。修行之人,虽修习于止,证诸禅定,但未发慧解,若心住定,则有贪着禅定乐味的过失
这首偈告诉了我们:在上厕所的时候应当怎样善用其心,不忘修行。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上厕所的时候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弃舍贪、嗔、痴三毒,“蠲除”杀盗淫妄等种种“罪法”,安住于清净无染污之中。大小便时:但凡用饮食,就有大小便利。大小便利是人体所排出的不净之物。若能将此事转成修行,可谓心能善
《华严经·净行品》中,智首菩萨请问文殊菩萨如何净化身、口、意三业,文殊菩萨为大众宣说「一四一个愿行」,作为佛教徒生活中净化身心的指南,同时文殊菩萨也提醒修行要以佛心应对十方,自然可以具足众善、万德庄严,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自在解脱,如同普贤菩萨的行愿一样圆满。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遇到痛苦、危险或者困难的时候,在家的菩萨应当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随心顺意,身心自在,远离各种困境灾难;断除恶法,勤修诸善,积极进取,善愿成满。如果能这样发愿,慢慢我们就会充满正能量。若在厄难:“厄难”,指灾难、困境、苦难等。综合《梵网经略疏》等诸论所说,厄难不出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鞭挞、系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从井中取水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具足无碍的辩才,智慧无量,应众生机巧妙演说一切佛法,引导众生返迷归悟,解脱成佛。若见汲井:“汲”,取义。“汲井”,汲取井水,即从井中取水。
这一愿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健康人的时侯,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获得真实究竟的佛智,证得清净法身,永远不受病苦的恼扰。见无病人:“无病人”,指身心健康的人。宿福深厚,方能无病少恼。但究竟的无病,根据《大般涅槃经》中所说,“又解脱者名曰无病。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言下之意,证得清净法身,才能真正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人)见到园圃被修治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在面对五欲尘境的时候,都能够清除内心的贪爱之草,成熟清净的菩提佛果。见修园圃:“修”,修理、整治,如铲草锄地等。“园圃”,《一切经音义》中说:“种树曰园,种菜曰圃也。”所以,园圃指种植果木蔬菜的田地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相貌丑陋人的时候,就会心生怜悯并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恶业,不再造作种种不善之事,种善因得善果,以善法之因端严自身。见丑陋人:“丑陋人”是指相貌不端正的人。这类人很容易被人轻贱。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长相庄严、相貌端正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对佛菩萨常生清净的信心,由此感得清净庄严的相好。见端正人:“端正人”是指容色端正的人,也是当今所说的高颜值人。世俗有言:“一分长相一分福。”可见,颜值也是福报的表
此偈的大意是:菩萨在家,具足慈善悲悯的心,因此在行布施时,乃至见到别人行布施,内心就要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毫无吝惜地布施,做到大舍、遍舍、一切能舍。而且,希望人们在修行布施时,能渐渐去除内心的分别执着。不要执着自己是布施的人,也不执着所布施的物以及布施了谁,以清净心去布施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净离众毒。这首偈颂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立身处事,如何修行办道。我们念佛、拜佛,不一定只为自己求功德、求平安、求利益。如果凡事都把自己摆在前面,才做了一点好事,就想马上获得回报,一点奉献服务,就希求得到奖励,这样的贪求,反而增长得失的心理,让自己患得患
这一愿的大意是:大小解以后,菩萨(发大心修行者)将要用水洗净的时候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脱离世间的染污法,迅速进入出世清净的解脱法当中。事讫就水:“事讫”,在此指大小解以后。“就水”,就是用水清洗大小便处,这称为“洗净”。
这一愿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用水洗脸时就会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洗净色身的不净污垢,也能除去内心的秽恶烦恼,恢复本具的清净本性,永无垢染。以水洗面:“洗面”,即洗脸。《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中说,面是身体之首,是最先与人相见的部位。既然先见人,也必定会先见佛。因此需要天天清洗干净,以便礼佛诵经,不失
这一愿是讲:菩萨已经落发、着袈裟,这时内心就要善巧发愿:愿一切众生,同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一样,发起真正的慈悲心,勇敢地承担起救护一切众生的重任。下面我们逐句来看:正出家时: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只是成就了出家人的外相,称为形同沙弥(尼),还不能算真正出家。律中言,真正的出家是指受十戒。成就出家人的戒体,才能称为法同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知恩报恩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了知、感念三宝的恩德,对诸佛菩萨生起报恩之心。见报恩人:恩即惠泽。“报恩”,指受了他人的恩惠,要尽心竭力地去回报。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知恩报恩不仅是一种为人称许的美德,也是长养自身福德智慧的方便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背恩弃义人的时候便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对于恶人不生丝毫报复之心。见背恩人:“背恩”,即背弃恩义。背恩的人,不知报答他人恩惠,如《六度集经》中所说:“背恩无反复,虚饰行谄伪,是为愚痴极,唯默忍为安。”
此偈的大意是说: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出家修行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三业清净调柔,心意寂静,最终成就佛的大智慧。若见沙门:“沙门”是梵语,华言有勤息、勤行、勤劳等义。勤息是说,出家人勤修佛道,息灭诸烦恼。勤行是指“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从而证得寂灭涅槃。勤劳是说出家人应当精勤修道,修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婆罗门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修身守道,执持佛戒,永保梵行清净,舍离一切恶法。见婆罗门:“婆罗门”是梵语,华言净行、梵行等。《一切经音义》中讲:“婆罗门,此俗人也。谓净行高贵舍恶法之人,博学多闻者也。”婆罗门是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有出家有在家。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不放逸修行苦行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少欲知足,舍离对五欲的贪着,以佛法的正见为指导,严持净戒,勤修苦行,得不退转大乘弘愿,借助修习苦行到达究竟成佛的彼岸。
此偈告诉我们: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搭好衣、捧起钵准备乞食的时候便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舍除骄慢,成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法器,受天人赞叹供养。执持应器:“应器”,也叫做应量器,指出家人吃饭用斋的器皿——钵。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节操高尚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建大丈夫志、行大丈夫事,树立正知正见,坚守高尚的志节和操行,永远不舍离佛道。见操行人:什么是操行人呢?指具备高尚节操和品行的人。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穿戴盔甲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用善法铠甲庄严自身,勇猛精进,趣求究竟无师的智慧,证得圆满无上的佛果。见着甲冑:“甲冑”,指铠甲和头盔。在与敌人交战时,戴上头盔,身披铠甲,就可以保护自身,不被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并不是出自《华严经》。这句话是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见下)。解读之后语言通俗,道理直白,大部分人看到后都会有所感触,故而出自《华严经》的说法就流传开来。
《华严经》法句一 1 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2 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 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4 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5 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6 于一切法心无
《华严经》它是唐代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他一生当中来到中国翻译了十九部经典,总共有一百零七卷,我们《华严经》八十卷就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还有大家熟悉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是他老人家翻译的,《大乘起信论》等等,包括《楞枷经》都是实叉难陀翻译的。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仅仅是一粒微尘,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
庚戌冬,先师明观老和尚示寂,治丧之余,悲思纷集。因忆师所付遗作中,曾记述在浙东行化时,有治习华严得不可思议神妙境界等语,顿起业尽情空廓然无碍之观。即屏居香港光明讲堂,读诵大经,迥向吾师,随读随记,以资探索,并检同全部华严著述集要为参究。其中有宋温陵戒环比丘所集华严要解,解妙义丰,不厌三复。爰亟付印,冀有助于后之读者。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
听上梦下参老法师讲《华严经》,算来已有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中,每日随众听老法师讲大座。说来惭愧,可能是没用上心吧,受益不是很大。说句实在话,我喜欢戒律课,本来就是抱着一颗学戒的心来求学的,故总认为《华严经》是大法,不易深入,还没学,心里就给了它一个定义——很难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卷第一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 将释此疏,大分为四:第一、总序名意.第贰、归命下,归敬请加.第参、将释下,开章释文.第肆、疏末一偈,谦赞回向.为顺经文有四分故。若顺序正流通判者,则合前二为序分、开章为正宗、谦赞为流通,为疏三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摩伽陀国法阿兰拏处菩提场上普光堂中。大福聚集。妙喜所生。普无毁处。功德无量。莲华藏师子座中坐。平等证觉(一)善净觉者(二)无有二行(三)游佛所游(四)得至诸佛平等(五)到无障处(六)不退转法(七)无遮行处(八)不舍无边诸佛所作(九)住不思处(十)向无相法(十一)三世平等所生(十二)其身遍诸世界(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穿戴盔甲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用善法铠甲庄严自身,勇猛精进,趣求究竟无师的智慧,证得圆满无上的佛果。见着甲冑:“甲冑”,指铠甲和头盔。在与敌人交战时,戴上头盔,身披铠甲,就可以保护自身,不被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节操高尚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建大丈夫志、行大丈夫事,树立正知正见,坚守高尚的志节和操行,永远不舍离佛道。见操行人:什么是操行人呢?指具备高尚节操和品行的人。
此偈告诉我们: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在搭好衣、捧起钵准备乞食的时候便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舍除骄慢,成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法器,受天人赞叹供养。执持应器:“应器”,也叫做应量器,指出家人吃饭用斋的器皿——钵。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不放逸修行苦行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少欲知足,舍离对五欲的贪着,以佛法的正见为指导,严持净戒,勤修苦行,得不退转大乘弘愿,借助修习苦行到达究竟成佛的彼岸。
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婆罗门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修身守道,执持佛戒,永保梵行清净,舍离一切恶法。见婆罗门:“婆罗门”是梵语,华言净行、梵行等。《一切经音义》中讲:“婆罗门,此俗人也。谓净行高贵舍恶法之人,博学多闻者也。”婆罗门是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有出家有在家。
此偈的大意是说: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出家修行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三业清净调柔,心意寂静,最终成就佛的大智慧。若见沙门:“沙门”是梵语,华言有勤息、勤行、勤劳等义。勤息是说,出家人勤修佛道,息灭诸烦恼。勤行是指“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从而证得寂灭涅槃。勤劳是说出家人应当精勤修道,修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背恩弃义人的时候便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对于恶人不生丝毫报复之心。见背恩人:“背恩”,即背弃恩义。背恩的人,不知报答他人恩惠,如《六度集经》中所说:“背恩无反复,虚饰行谄伪,是为愚痴极,唯默忍为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