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的意思

华严经 | 作者:如瑞法师 [投稿]

  在《净行品》偈颂中,前十一首偈主要是讲菩萨居家应发的愿。今天,我们依次来学习第七愿。

着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此偈大意是说:

  在家菩萨佩戴饰品,做种种身相庄严时,内心就要学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舍离世间一切虚妄不实的严饰,内心清净,表里如一,达到佛陀所教导的真实处。

着璎珞时:

  “璎珞”是指由珠玉或鲜花等编缀而成的装饰品,在古代印度颇为常见。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自己在古代南亚亲眼见到那里的男子女人“首冠花鬘,身佩璎珞”。

  据《佛所行赞》记载,释迦牟尼佛当太子时,就是以璎珞庄严身体的。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至今保留着这种传统和风俗,尤其表现在待客之道上。迎接客人时,通常会给对方戴上一串新鲜的花蔓等,以示欢迎。

  现代社会,爱美求新的男女,装饰品更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即使不穿金戴银,珠宝满身,美容、化妆及服饰庄严等,也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舍诸伪饰:

  “伪饰”是虚假矫饰的意思。华丽绚烂的装饰,只能增添人的外在美。而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却能令自己获得种种功德庄严。学佛之人要能够透过现相看本质,懂得虚伪的美丽终究不能长久。因此,菩萨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舍诸伪饰”,真实不虚,积极修学佛法,得离有相之苦,证得真实大乐。

  《大方等大集经》中,则以戒、三昧、智慧等,作为菩萨的璎珞庄严。这是就璎珞的象征意义来说的,意在提醒世人,应当通过修习戒定慧,来证得清净庄严的功德法身。《佛说斋经科注》也有记载:“不着香华戒,离诸伪饰,体是清净庄严。”

到真实处:

  真实者,契理故。《法华经玄赞》中讲:“真实处者,即是悟佛知见。昔日不知法,今日知。昔日不悟之法,今日悟故。”

  “千学万学学个真,身行真正方为人。”外表的装饰可以带给人一时的美丽,内心的净化才会使人获得究竟圆满的福慧庄严。在家佛子虽然身处世俗,但若能依于佛的教,所行真实,远离颠倒,以福慧自庄严,以悲智为璎珞,清净的自性便会逐渐显露,佛陀所说的真实之处,也必能达到。

  可谓:

一句弥陀

身行真正

舍离诸妄

不虚此生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原文标题:学习《净行品》十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