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华严经《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闻如是一时世尊灭度未久。诸罗汉等悉会共议。未集经藏法律诸议。各心念言。吾等所作已办。越尘劳山枯竭爱河。一切智日佛。天中天眼忽不见。吾等患厌载摄是身。今欲般泥洹即说偈曰 以度愚人渊 恩爱海难越 破坏俗朽老 及生死之轮
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闻诸梵志诵四围陀典各四万偈。偈有三十二字。皆讽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综。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理义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
第一卷 第二卷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卷上 并序 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 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八百年中。执师子国胜军王都。有阿罗汉名难提蜜多罗(唐言庆友)。具八解脱三明六通无诤愿智边际定等。无量功德皆悉具足。有大威神名称高远。以愿智力能知此界一切有情种种心行。复能随顺作诸饶益。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失译人名附宋录 是时迦丁比丘告众会曰汝等静听吾今所说。初中竟语如佛所说言无违错。当来之世当有恶变甚可怖畏。汝等欲知我今说之来事大恐。好当勤加修精进业。吾蒙佛恩今得安隐。
释迦方志 卷上 封疆统摄中边遗迹 释迦方志序 终南太一山释氏 惟夫大唐之有天下也将四十载。淳风洽而浇俗改。文德修而武功畅。故使青丘丹穴之候。并入堤封。龙砂雁塞之区。聿遵声教。英髦稽首。显朝宗之羽仪。输賝奉贽。表怀柔之盛德。然则八荒内外前史具舒。五竺方维由来罕述。岂非时也。
马鸣菩萨传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有大师名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时长老胁勤忧佛法入三昧观。谁堪出家广宣道化开悟众生者。见中天竺有出家外道。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议者。可打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夫以诸佛兴慈多诸方便。唯往生一路易契机缘。详往古之志诚。并感通于瑞典。则有沙门文谂释子少康。于往生论中高僧传内。标扬真实。序录希奇。证丹诚感化之缘。显佛力难思之用。致使古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三宝感应要略录 卷上 三宝感应要略录 盖三宝感应要略录者。灵像感应以为佛宝。尊经感应以为法宝。菩萨感应以为僧宝。良是浊世末代目足。断恶修善规模也。夫信为道源功德之聚。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有于阗国来。六代王已过至第七代王。名日毗左耶讫多。治国之时。彼国有寺。名萨迦般罗诃[邱-丘+舟]。去此寺不远有一山谷。名娑迦耶几[邱-丘+舟]。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