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中所说的持戒

华严经 | 作者:释霜钟 [投稿]

  《华严经》中所说的持戒

  华严部中级班 释霜钟

  《华严经》,一乘圆融之教义。摄尽诸法门修学之方法,无有遗余。

  今十地以十度来配述。在《十地品》第二,离垢地中明持戒。说菩萨因持戒清净无染,故名离垢。三学之中,戒最在初,故先来说之。十地渐进修学皆不离持戒,只因地主修的内容不同,故有主伴,重轻之异而已。

  现明离垢。言离垢者。慈氏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唯识亦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十住毗婆娑。虽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亦不异戒。瑜珈亦名增上戒住故。此地中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皆约戒明。

  菩萨如何来行护戒?经文中说,大菩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愿恋心。广心。大心。十种心,皆是十地菩萨所修学的。言简义深。欲得消息,非凡夫下手之处。企盼向贤思齐。为使诸仁者,了知菩萨持戒之清净,严禁。特引钞中。鹅珠草系,尽命无违。之典故来说明。众看便知。

  先说鹅珠。即《阿闽佛经》。大庄严论第十,广有其缘。今当略示。谓有一比丘。至金师家。其师正为王家穿珠。由比丘着赤色衣。映珠似肉。有鹅吞之。金师失珠。傍更无人。决谓比丘,盗其宝珠。询问言无,遂加拷楚。比丘了知珠为鹅吞。为惜鹅命。甘苦而默。欧击血流。鹅来唼血。杖误杀鹅。比丘见已,便言珠在。金师问言。何不早陈。受斯楚毒。比丘答言。我为持戒。惜鹅命故。默受斯苦。鹅若不死。设断我命。我亦不言。金师白王。具陈上事。王加敬重。

  再说草系比丘。亦此论第三。有诸比丘。行于旷野。为贼剥掠衣服罄尽。群盗共议。恐报王知。咸欲杀之。中有一贼。语同伴言。不须杀之。比丘之法。不伤草木。可以草系。必不驰告。群贼从之。既无衣服。风吹日炙。蚊蛭虻蝇之所唼食。夜闻恶兽恶鸟之声。长老比丘。劝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无常。要必当死。今莫毁戒。说偈劝之。中有偈云。伊铢罗龙王。以其毁禁戒。伤盗于树叶。命终堕龙中。诸佛悉不记。彼得出龙时。能坚持禁戒。斯事为甚难。时诸比丘。既闻偈已。自相劝诫。引昔作恶。为他杀害。丧身无数。今护圣戒。分舍微躯。至于明日。国王出猎。初疑禽兽。复谓尼干。及至询问。具说护戒。王心欢喜。解缚称赞。

  上来所引典故。师父在课堂上时常有说。由此可知,戒律极为重要。二地菩萨,持戒如此精微。以十心来护自戒行,得除诸障进修,尚未离戒。况其凡夫。现今外界,境风浩浩。犯戒缘多,不得不慎!欲求出离,三学并修。三业清净,戒为根本。善护其意,当从菩萨学处,努力勤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