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及解译

普门品 | 作者:网络 [投稿]

  原文: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解译:三千大千世界完全是在诠释我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就好像国家一样。心净、国土净,心平、国土平,这是大乘佛法所提出来诸法实相的涵意,也是从普门品经文中提出来的。这也是在说明,只要我们能够在内心里面,产生慈悲喜舍之心的时候,就可以化解心中的夜叉罗刹阴暗的念头,这些夜叉罗刹代表吾人心里贪嗔痴的凶狠恶毒之心,它要伺机破坏所有学佛修法之人的求道和成道,因为学佛修法的人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的人,因为要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之道,导致贪嗔痴的心灵恶鬼随时都会来破坏,来干扰修行学佛的人。

  所以,当我们发出慈悲喜舍的心念时,自然就能感应到观世音菩萨的本愿和威力。因此佛陀在这里特别的开示,只要一心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时,这样就能在你的内心产生大慈悲之心,产生清凉的智慧,你的心胸自然开朗,自然开阔,这样就能消灭内心熊熊的欲望之火。

  欲望本来就是像地狱之火一样,不断的在燃烧我们心中的智慧定力,让我们产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所以很多人都问我,法师,我很烦恼该怎么办。首先,你要一心称名,一心供养南无观世音菩萨,不要存疑,不要有二心的发出了南无观世音菩萨本愿的威力,也就是指心中不断的奉献慈悲喜舍的作为,绝对不是用嘴巴念念就好了,没有用心念,没有实际去做,这样就不能称之为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而是存有二种心了,纵使你念一百万遍也没有用,也没有办法和观世音菩萨的观音法力相互感应。

  所以,经常有人说,心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了,以万病由心起的理论来说,就是在指一个有病的身体,都是因为烦恼和压力所形成的,所以当烦恼的压力,形成具象化结果时,就造成了身体的病变。如果要化解疾病,就要先化自身的烦恼为清凉的菩提,这菩提就是心不随境转的智慧。内在清净的本心。

  在吾人的心中要先能生出这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心,自然就能对自己产生信心,而相信观世音慈悲的威神之力,这样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无踪。我们常说,生病的症状是一个后果,你的心态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这个因就好像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是一样的。

  你一定要反省忏悔自己生活作息的不正当,也因为内心缺乏对生命恭敬、感恩的心态并远离了清净的本心,所以才会产生疾病。经常有家长带着精神官能症的孩子来道场时,我都会问病人想不想痊愈?因为病人内心如果不想好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协助了。释迦佛陀说过,当一个人想死的时候,连佛陀再世也没有办法来解救,因为你本身就想死了,心死才是真正灵性生命的悲哀和可怕。

  所以当我问病人说,你愿不愿意恢复稳定正常,病人说我想要好,我想要早点好,要上班工作赚钱孝敬父母亲。当法师请病人和我一起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时,结果他竟然念不出来。他说:法师我念不出来。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他想念但就是念不出来。

  由这例子来看,吾人内在的心魔是多么的可怕,这心魔缠缚在吾人的心中,干扰着吾人的思想和情绪,这心魔是如何造成的?完全是自己内心的无知愚昧来障碍束缚自己,这绝对不是外来的。所有的心魔,都是从自己内心产生邪见之后,时间一拖久了,才会具象化的出现病魔尖嘴利爪形体。所以佛陀一再强调,所有患重病连医生都摇头的病人,只要能反省自己的心念,用恭敬、虔诚、感恩、惭愧、忏悔的心来修正、来悔过时,自然就会有奇迹发生,你的病自然就会痊愈,若是不相信的话,所有的人都能对生病的亲友开示这些话,因为这跟做人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懂得去行利他主义,也就是无私的去利益他人,这样就能展现勇猛无畏、慈悲的心地去传播真理,行持无畏施。“无畏施”就是让所有众生从贪、嗔、痴的欲望追逐中,清醒过来。

  这种牺牲奉献、无怨无悔,尽力协助他人,解除他人内心的恐惧与害怕,称之为“无畏施”。在人生旅途中,当自己遇上需要他人帮助时,也一定会有十方的贵人来协助你。如果心里常想填满自己的私心欲望,甚至去夺取他人的利益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所有的朋友,受到所有人的厌恶和排斥。所以释迦佛陀在法华会上,藉由一心持念观音、一心供养内在的慈悲智慧,来开启所有众生内心的求道真心,这就是在诠释心地平、国土平,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如虚空般,无量无边的心灵净土,若是用慈悲观照来修正贪欲、嗔恨、愚痴的堕落心灵,这样内心才会生出清净的智慧。杻械枷锁、检系其身,主要就是在形容内心存有恶念,内心顽固、是非不分。

  心态固执的人在无形之中,就会生出手铐脚炼来捆绑自己的思想,业障就是无知和愚痴,因为无知和愚痴才会有业障的存在,只要吾人至诚一心的持诵观世音菩萨时,就会生出大慈大悲的信心,就会寻求心灵智慧法门的开示,而发出菩提真心,实践力行传播真理,这样就能了生脱死,超越六道轮回,因为你让你的生命成功尊贵啊!所以,吾人在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时候,若能心口合一的去实践慈悲喜舍的作为,就能叫醒内在潜藏的慈悲之心,这样才能解决吾人内心的障碍。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特别强调了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如果说每一个人内心无法产生慈悲喜舍的信心,而来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那你在拜观音的时候,就是一种迷信、就是一种邪法。邪心修正法,你永远得到的都是邪法,因为你的心已经邪掉了(误解真理),当能够体验智慧法门的正心正念时,就算修持所有人间世界的一切邪法,终究还是会变成正法,这就是万法唯心造的道理。换句话说,心的原点在想什么,就是什么。

  一个学佛修行、追求真理的人,为了传播真理,所以必须要拥有一种最重要的观念,那就是舍身求法的态度。如果我们的肉体死亡了,我们可以再换一个肉体继续修行锻炼,根本不需要去担心,但是当你执着五蕴﹙肉体、感受、思想、行为、意识﹚的得失迷惑时,根本就无法进入自己的心灵法界。也就是说,当吾人在修行学佛的时候,最大的障碍就是对这生命的态度要“能舍”,这就是我们刚说的舍身求法,如果你对生命都能舍的话,那么请问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还有什么东西、还有什么财物能够让你执迷不悟,能够让你障碍到内心的呢?这就是修行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牺牲奉献)。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假使有人若有罪、若无罪,这个若有罪、若无罪,就是在强调如果你看到有人遇到灾难,你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心或是怕吃亏,而不敢向受难之人伸出援手,这种冷漠,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就叫做若有罪、若无罪。

  当我们知道别人有难的时候,我们却保持沉默不伸出援手,这样子也是造罪作恶啊。就好像最近媒体报导的现世报事件一样,在一条乡间小路上,一条小小三米的道路,因为很多人骑车路过常常会掉进水沟里,在深深的水沟中,都是一些突出的钢筋,所有掉下去的人,最少都是缝二十针以上,当附近居民发心说要拓宽这条产业道路时,因为这条马路旁边有一条政府的水利会水沟,是公家的土地,结果在水沟旁的地主拒绝拓宽,他认为只要把马路拓宽到他的田边,他就会损失了这些水利地的利用权力与利用的价值,这就是他内心无知的一种冷漠和自私而不管众人的灾难,因为他不愿意损失自身的利益,结果一年下来,不但有二十几个人在黑暗的夜晚,骑车掉到水沟里,受到严重的伤害,最后连他的儿子在下班骑机车回家经过时,为闪避轿车不及也掉下去了。

  当时他看到鲜血淋淋已经破相的儿子,才深深的后悔,他本身不公不义的冷漠,到最后也回报到自己身上。所以,有很多人会抱著“死的又不是我家的孩子”的这种无知观念,当灾难发生在自己家里时,甚至还不能够立即警觉、检讨修正自己。

  因此当正信佛教徒在面对自我良心的那一刻﹙良心的意思就是天理良知的作为﹚你一定要毫无畏惧的站出来,说出事实的真相,护卫真理,这才是真正菩萨(有智慧的人)的行为。这个时候,释迦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功德就像巨大的高山一样巍巍广大。如果众生经常沉溺在淫欲之中,这种淫欲之心就会像动物一样,吃饱、睡饱就会产生这种淫欲之心,完全没办法自拔,只有动物才会缺乏慈悲自制的性冲动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经常处在淫欲之心的迷惑中,看到美色在前就不计一切后果想追求、想得到。

  所以在妄念之中追求妄念的目标,只会为自己带来无量无边的痛苦,甚至去做奸犯科,所有的作恶造业都要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如果说众生处在失去分寸自制的情况下,内心若能生出恭敬、虔诚、大慈大悲的意念时,这样就可以立即超越这种淫欲冲动之心,因为内心有正确的分寸和自制的能力,才能发出大慈大悲的心。

  淫欲之心是所有人类历劫生死以来最难修正的原始劣根性,如果要修正原始劣根习性的时候,只要一心来持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才有办法转化淫欲之心,也就是将淫欲的污泥,转换成自制、分寸的智慧,这样就能马上摆脱淫欲之火的情绪冲动,只有人才有这种慈悲的分寸和自制,只有人才会有这种向上的灵性和斗志,所以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能瞬间超越动物,也就是畜生般的愚痴无智心境。如果有憎恨愚痴之人,不断产生憎恨愚痴的情绪和想法来干扰障碍自己时,只要一心来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就能将心里的嗔恨化为温柔,将内心生出的愚痴怒火化为慈悲喜舍的力量,这力量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智慧。

  这时候,释迦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人,必须拥有大丈夫的气概,这大丈夫的气概是不分男女,男人和女人都能发出大丈夫的气概,除非女人自认为自己是娇弱的、是阴柔的,除非女人自己心里已先预设弱者的立场,说因为自己是女人,所以不能做这,不能做那,用思想来限制自己。在这里所说的大丈夫气概是没有男女之分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向上的心,每一个人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时候,都要有大丈夫的气概,敢向世间一切邪恶来挑战。

  今天法师在讲经说法的时候,顺便告诉各位,你们也要用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心,用大丈夫的气概向人间世界所有邪恶的势力去挑战,去实践力行,这样不但能利益众生,也能将自己内心的灵明觉性唤醒,因为大家历劫生死苦海,一直都在千秋大梦里沉睡。

  当你在修行学佛实践力行的时候,勇于发出这种无私的大菩提心,就能叫醒你内心的灵明觉性。如果你持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是在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如果希望桌上一斤水果的供品,能换回一斤的幸福,那你根本就是和菩萨在讨价还价,你只是在追求自己的福报,你只是在追求自己办事顺利而已,你不是真正在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喜舍,你根本就是在“学魔”。

  所以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是代表你内心生出真正的慈悲智慧。也就是说,用心口合一的虔诚去持诵南无观世音菩萨,说的跟做的都是一样,你才能在今生今世发出大菩提心,若没有发出大菩提心,就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明心见性。这样,在生生世世轮回之中,才能够拥有佛法、真理、智慧与你同时存在。这也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强调的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大慈悲心)的真实涵义。

  所以当吾人想要求生男的时候,便会立即在自心之中生出智慧、庄严、福德之男。如果用心来持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你就能感应到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就是能够让所有的人求男就能得男,求女就能得女。求男代表从内心生出福报,求女代表从内心之中生出智慧。若欲求智慧、求福报,福智双修,就能将心胸狭小的个性放生,这样就会在你心中生出一种力量,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就是这样。

  在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就等于一种发愿,如果你不是在发愿,那礼拜观世音菩萨等于是一种盲目的膜拜。因为你在礼拜和发愿的当下,你将自己内心的无知业障瞬间全部消灭掉,这就是尊贵的发愿。一心供养的涵意就是在心中生出慈悲的智慧,真正的供养观世音菩萨。一心礼拜、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是在指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当你内心不能发出大菩提心去传播真理、利益众生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道感神交的感应到这个求男,就是消灭内心的愚痴就是福德。所以能在心中源源不断地生出智慧,这就是一种供养,一种最大的人天供养(故人间至极的善行就是修行学佛)。

  如果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时候,在内心产生利益众生的慈悲想法而你无法去实践力行,那念百千万遍也都是白念的,你只是在浪费生命、虚度青春而已。所以宿植德本,它就是在形容过去历代以来修持福慧双修法门的人,皆能在现今世受人敬爱,在未来的世界必定也能花开见佛,获得即身成就。若修持准提法也是一样,如果在学习准提法也能让内心产生智慧,如果在持诵准提神咒、观想准提观音的时候,内心无法产生慈悲愿力和实践力行,那法师必须严谨的告诉你,无法真诚用心就算你念一百万遍也是枉然。

  因为你在修持准提法的过程不能让你产生智慧,不能让你生出愿力,也不能发出实践力行的勇气,那你就是用妄心来修正法,口念心却不去行,永远只会得到妄念的法。如果你能抱着追求佛法、真理、智慧的心态依法来修学准提法,那你就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

  所以观世音菩萨就是在形容众生内在慈悲的心地,也是在指众生开悟后清智慧的本来面目。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用身体来实践、用语言来持念、用真诚的内心来恭敬、虔诚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的时候﹙身体、语言、意念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密相应﹚,能够用三密相应来专心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而没有第二个心的时候,你的内心自然就会生出清净慈悲喜舍的智慧。那所有无量无边,有如虚空般的福德必定归于佛性显露真心修行学佛之人的。用这样的心态来持诵普门品,来持念观世音菩萨或是来修持准提法,才能真正功不唐捐,才不会白白的口念心却不去行,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