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及解译

普门品 | 作者:网络 [投稿]

  原文:“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解译:吾人的内心存在着很多痛苦和可怕的心境,就像活在阴湿、黑暗的三恶道中。受困在心田牢笼地狱的人(此乃地狱心境),自以为是,顽劣固执,听不下佛法,所以会活在自己错误的观念下,过着痛苦的生活。也有人不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导致永远生活在无法满足的(贪食、贪色、贪睡、贪名、贪利)欲望追求中,为无法满足的欲望,而痛苦不堪(此乃恶鬼的心境)。更有人为了欲望的追求而失去灵性,做出连畜生都不如的作为,来满足自己,这是标准的畜生道心境之人。当吾人活在三恶道心境时,是十分痛苦的,当缺乏清净的心灵智慧时,生的时候,痛苦烦恼的过日子;老的时候,为肉体衰败而痛苦;生病的时候,痛苦不堪的苟活着;当死神来临时,又畏惧死后的未知世界。这些人生之苦,如果都能用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的作为,在内心之中忆念菩萨的清净慈悲智慧,并体悟灵魂(自信),在世上经历了生、老、病、死之后,又会在换一副肉体,投胎转世,所以自然能够解除人生的八种苦难。也因为智慧通达真理,所以不会被生、老、病、死的剧情迷惑而痛苦,而洞悉生命的真谛

  普门品强调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乃指在吾人心中,永世信仰慈悲喜舍的宇宙大爱,永世在吾人心中供奉慈悲喜舍的宇宙大能,因为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并不是一尊神,让人拜拜而已,他就是宇宙大爱、大能的真理示现和形容。

  原文:“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解译:观世音菩萨的微妙观察之力,有五种观察智慧: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慈观。所谓:用真心求道,来观察众生的心念流动称之为“真观”;清净无染的观察众生心起动念,称之为“清净观”;用历劫成就的经验和智慧来观察众生的心地,称之为“广大智慧观”;用悲天悯人的心念来观察自己的心起动念,称之为“悲观”;用慈祥的爱来观察众生的心地,称之为“慈观”;观世音菩萨用这五种细微的体悟,来指导众生成为内在心灵的观察者,观察心起动念的声音,来依怙众生、慈爱众生,所以众生要常常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德性,常常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五观妙心。

  常愿常瞻仰乃指喜欢念观音、拜观音、学观音、听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事绩而法喜充满,若只知道拜观音,却不能实践力行观音慈悲喜舍的精神时,就不能称之为常愿常瞻仰了。

  原文:“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解译:保持内心清净的思想,去除世俗分别的邪见,追求事实的真相(真理),就能在吾人心中产生清净的真理之光,就像智慧的阳光一样,能照射吾人心中阴湿晦暗的各种邪见想法,也能降服赞美、毁谤和顺利、衰败的侵扰,更能调服情绪失控和脾气爆发不可收拾的灾难,就像永恒不灭的内在明灯一样,恒常照耀吾人心田,保持无限的光明心地,故祖师云:“内心供奉真理的人,永世得大自在。”真理就是事实的真相,绝不是指五蕴世俗的假相,而是指五蕴之外的灵性世界,也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世俗分别的邪见乃指喜欢用复杂、世故的想法,去分别他人的好、坏、善、恶,并自以为是之意。每一个人内心都有阴暗、缺乏灵性的劣根性,若不能谨慎守护,让心地保持清净光明,就很容易让利益、衰败、毁谤、名誉、称赞、讥笑、痛苦、欢乐的八风吹动,而灾难临身。故每个人心中都有光明面和黑暗面的存在,而光明面的心态,能像日光一样照射阴暗的心田,也能化解灾难风火的吹袭。

  原文:“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解译:观世音菩萨勇猛智慧的精神和教示,就像天上的雷电般,坚定的响彻人间世界。观世音菩萨慈悲怜悯的心念,就像祥和的云彩,带来清凉芳香的甘露法雨,能灭除众生内心国土的烦恼焰火。

  念彼观音力,乃指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包含着强大、无畏、无坚不摧的金刚智慧,也包含温柔、细致的慈爱,就像平日慈祥容貌的观音,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时候,就会化现为恐怖、可怕的大鬼王(大士爷),用威猛的形象,代表金刚明王的精神,来震慑吾人心中阴暗的众小鬼,引渡出离三涂之苦,这正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智慧之力。

  原文:“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解译:当众生内心的六贼(眼贼、耳贼、鼻贼、舌贼、身贼、意贼),互相干扰,六根无主,各自作乱破坏本自清净无染的心而彷徨无依、恐惧无助的时候,只要忆念观世音菩萨本自清净,不假外求慈悲的正知正见中,所有众贼(六根之贼)便会自动退散,无法作乱,内心立即平稳。

  当吾人心中的六贼作乱时,心中就会心神不宁,恐惧害怕,而失去自主的能力,导致精神恍惚,精神不济,身心莫名的疲惫至极,若能立即忆念观音慈悲智慧之力,立刻就能恢复清醒的心神,故持守清净慈悲的智慧,善护念六根,这样才能稳定清净的心灵。

  原文:“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解译:观世音菩萨慈悲喜舍的智慧力量,如同清净梵行、柔和慈悲的妙音,又像海浪拍打,千军万马的大威神之力量,能胜过人间世界、万丈红尘所有的语言和所有的声音,所以众生(无知的心念),要经常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实践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利他精神。

  因为信仰观世音菩萨法门的人,必须体悟五蕴皆空的智慧,才能达到心无挂碍的悟境,并对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深信不疑,并且实际去做。

  原文:“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解译:众生若能在持念每一句观世音菩萨圣号时,都能不怀疑、不迷惑,信心具足的一念接一念,心中清晰明朗的浮现观世音菩萨慈悲形象,并忆念观世音菩萨即是代表宇宙精神的大能量、大智慧,唯有这样,被受困在痛苦、烦恼、生死苦海中的众生,才能得到护佑和加持。

  信心具足,乃指相信、了解,并去实践力行慈悲喜舍,发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大愿,如此就能应证慈悲喜舍的大爱,这也是人类历劫最大的力量泉源,故坚定相信内在心灵最大的光明世界,就是将慈悲喜舍的精神,也就是将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供奉在心中,并在每一个心念流转里,不迷惑、不怀疑、没有第二种心,此即称之为“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原文:“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解译:所以观世音菩萨,具备了宇宙中一切的功德之力,能用慈祥悲愿的心胸,来看待受无知迷惑,而生活在烦恼痛苦里的众生,并且能不厌烦、不弃舍的护佑他们,服侍他们直到解脱为止,这样的作为历劫未曾间断,所成就的福德智慧,历劫聚合起来,就像大海一样的深,一样的广,无穷无尽,无法衡量,所以值得大家对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事迹,献上最诚挚的顶礼。(顶礼乃指对其慈悲、喜舍的一切精神和智慧作为,做出至上最高的敬礼,不是一般用世俗拜拜就可以比拟的。)

  原文: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译:释迦牟尼佛对法华盛会的众人唱完诗偈。这时,法华盛会中有一位持地菩萨,这位菩萨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土地公,(也就是现今管理乡里间事物,里长之类的人物)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敬赞叹的对佛陀说:大智慧的觉者,若是有众生(无明、愚痴之人)听到了您所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慈悲喜舍功德事迹,而引渡众生获得自在无碍的智慧,并让每一位众生的心灵国土皆能普门品示现,让每一位众生的心地国土中,都能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智慧,而去实践力行。这样心口合一,信心具足的人,将来必定能成就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功德即智慧)。

  当释迦牟尼佛说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时候,法华盛会中所有八万四千的无知愚痴和烦恼挂碍,当下在刹那间,皆从历劫黑暗的深渊中,发出无量无边,光明普照十方法界,至高无上的求道、成道真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