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佛法就是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它绝不是空洞虚无的玄学,他是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待人接物;他指导我们走一条修福修慧、利己利人、幸福圆满的人生道路。按照这样做,不仅不会堕入三恶道,而且还可以从此止恶行善,了生脱死,直到成佛。所以《地藏经》上所提到的都是人生在世从出生到死亡,从居家到外出,从消灾难到保平安。证明了佛法不离世间法,也说明了学佛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不是离开日常生活另外去搞一套修行生活。充分证明佛法是指导人生的教科书。《地藏经》就更是很具体的教科书了。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分五个方面来谈一下。
第一点、“生”的问题
这点也包括了妇女产前产后应该怎样修。作为怀孕的妇女应当念佛诵经,这就是最好的胎教。胎儿在母腹中,他的第八识照样能够接收各种信息。现在在西方国家也很重视胎教,主张孕妇多听音乐,这样可以使胎儿聪明。我们根据佛的教导,能够念佛,听佛号,这个对胎儿的利益那就太大了。《地藏经》上告诉我们,如果这个婴儿“宿有殃报,便得解脱。”他过去生中的恶业造得多,生下来应该受恶报的,听了佛号就解脱了。“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而且是身心安乐,容易喂养,容易成长,寿命也增长了。这个在“如来赞叹品”说得很详细,这个就是很好的教导。还有在小孩出生以后,也应该称念佛号,多作布施,这样就可以免除产难,保证母子平安。“但作善事,增益舍宅。”就是说小孩要出生了,就应该多做善事,增益舍宅就是增加你家庭的利益,“自令土地,无量欢喜,”自然使土地神祗产生大欢喜,“拥护母子,得大安乐,利益眷属。”他就拥护母子都得到大安乐,眷属也得到大利益。这个是“阎罗王众赞叹品”上讲得很明白的。反过来说,产后杀生庆祝,使母子受灾难,《地藏经》也说清楚了的。“既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小孩已经出生了,千万不要杀生,用活鲜的鱼、鸡,杀来给产妇吃,这个是非常错误的。现在有这样一个说法,说产妇必须吃活鲜,对产妇才有滋补,对婴儿才有好处,这样做必然是种了恶因。“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母子不得安乐。”其结果是使婴儿与产妇不可能得到平安。为什么呢?“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在胎儿出生的时候,有无数恶鬼都要想来吃腥血。“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祗,荷护母子,使令安乐而得利益。”这是阎罗王说的。阎罗王都是大菩萨示现的。
地藏菩萨早已安排土地,叫他们保护母子,使得到安乐,得到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本来你得到安乐了,就应该感谢呀!不但不感谢,反而“翻为杀害,集聚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你不按照这个教导作,广聚眷属,大摆酒席,广造杀业。由于这些原因,当然你自己造了种种的恶因,就该自食其果,其结果就是子母俱损。我们看见有好多婴儿出生以后大摆酒席,宰杀无量的生命,其结果都不会有好下场。从道理上说一切众生都有亲属,都有母子,你杀害他的母子来庆祝你母子的欢乐,你说从道理上你说得过去吗?你能够逃得脱恶报吗?所以这真是十分愚痴呀。自种因,自受果,受了果报的时候又来怨天尤人,殊不知这些都是自己招致的。愚痴的人啦,很难明白。我们作为佛弟子,如果家里有孕妇,一定要劝她念佛,多听念佛的磁带或碟片。这个就是最好的胎教。一方面消灾免难,一方面增长福慧,同时保证临产时母子平安。生孩子不仅不应该杀生,而且应该放生,这个小孩就会受到很大的利益,把灾害也给他消除了,福报也增长了。这样做就是依《地藏经》的教导。我们作为佛弟子,应该把这个道理介绍给大家,我相信人人都爱他的儿女,这个话他们是容易接受的。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堕胎的问题,堕胎是造杀业,我们作为学佛的人,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当然,计划生育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长期性的根本国策,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之所以穷,就是穷在人多。我国由于人多,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还会这么快的增长,假如不执行这个政策,那就不堪设想。所以计划生育绝对正确。我们应该认真实行,这不但对国家,并且对家庭、对自己都有好处。但是实行计划生育,不等于一定要堕胎,要引产。我举个例子,法国近十多年来人口一直是负增长。他们的观念我们不同,他们讲享乐,因为生小孩,带小孩是个苦事,会影响享乐,所以都会自觉的节制生育。在法国,法律严禁堕胎,这就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节制生育,并不一定要采取引产的形式,也可以用避孕方法得到更好的解决。况且堕胎从医学上来说,对妇女的生理也是绝对有害的。我们希望在座的居士同修,特别是女居士,都有责任对这方面广为宣传。我们要爱护年青的妇女,我们就要给她说清楚这个道理。信佛之人可直接给她讲这是种杀因,造杀因绝对不会有好报的道理。不信佛的人,你给她说流产对妇女身体有害,要注意避孕节育。这个是法国人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所以这个问题大家能够广为劝说,也是种了一个很好的善因。上面谈的就是第一点,是婴儿出生,产妇产前、产后应该怎样做的问题。
第二点、希望得到家庭平安,衣食充足的修法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里面提出“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疾病,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未来世,包括我们现在在内。有这样一些人,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求者都不能遂意,或者又遇到种种疾病,或者遇到一些凶事,家宅不安,或者横事,多来忤身。遇到种种不顺心,横逆的事情来。“睡梦之间,多有惊怖”晚上睡觉,梦到的都是恐怖的事。“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这样的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见到地藏菩萨的形象,至心恭敬,念满万遍地藏菩萨的名号。《地藏经》也是讲的持名,当然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是一样的,地藏菩萨也是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号就是佛的法身,所以念佛名也是一样的。“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既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这说得之非常具体。能够按照这样做,必然达到这种结果。另外《地藏经》里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消业障,保平安最好的办法。十斋日是《地藏经》上提出来的,我们按照六斋日修也是一样的。我们能够在这种日期里,自己身心清净,持斋念佛,肯定是可以消业障、培福德,避免种种的横祸灾难,这个是必然能达到的。
经中世尊还对观世音菩萨说:“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皈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皈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若有人发心读诵大乘经典而看不进去,记忆又差,你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形像,至心诚意香华供养,用一杯净水供在菩萨像前,经一日一夜后,合掌顶礼,回身向南,喝下此水,同时戒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至三七日,于梦中即见菩萨授灌顶水,梦觉即获聪明,经典一历耳根,即永记不忘。
如有贫贱疾病,求谋无成,眷属分散,横祸忤身,睡梦多惊怖者,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形像,至心恭敬念满万遍,不如意事可渐消灭,安乐丰饶,乃至梦中,悉皆安乐。
这是关于居家生活,要求家庭平安,衣食丰足等等的修法,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外出旅行保平安的修法
《地藏经》上告诉我们,“见闻利益品”里说如果要外出“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狮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这是绝对可信的,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样能达到这效果。我们大家在外出的时候,不管是飞机上,轮船上,我们诚心称念佛号,为大家求平安,就必然能够免遭这些问题。
第四点、对于病魔缠身的修法
一种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缠绵在床。怎么办?这个就是说明了,此人还有福报,但是寿缘快尽了,睡到床上花钱,要把钱花光要把那点福报消耗干净,才能够死。我们在现实中也接触到这些问题,有些人一病几年,但他家里有钱,花得起,又断不了气。我们学习了《地藏经》就明白了道理,懂得了方法,可以解决。就应该把他的钱拿来捐献出来,修种种善因嘛,供养三宝,作公益慈善事业,能够认真地这样做,就会得到两种结果,一种如果他寿缘还没尽,当然就可以消除业障,病很快就好了,而且好了以后依然可以享受福报。第二种如果他寿缘已经尽了,他就很快命终,而且仗这些福德,还可以往生善道。这就是告诉我们处到这种情况只有认真的舍财布施,就能消业培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种人是夜梦恶鬼,或者梦到自己死亡的亲人来纠缠自己,这个怎么办?《地藏经》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有求于你的呀,应当帮助他,应当为他念佛回向,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地藏经》上还提到梦游险途,或多魇寐,就是梦到白天晚上都给鬼神打交道,这个怎么办?这都是业障现前啦。还是只有念佛诵经,广种善因,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第三点,就是遇到病魔缠身,应该采取的修法。
第五点、是临命终时的修法
《地藏经》对于临终助念,可避免三途。可以往生善道,说得非常具体,非常明白。我们学习了这个,认识到临终助念的重要,还有一点临终布施利益非常大,“见闻利益品”上说临命终时,作为父母,作为亲属,应该把命终人的舍宅、财物、宝贝、衣服、房地产、存款,拿来布施,这个好处是非常大的。会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人如果是业报很重,该受病苦的折磨,其亲属象这样为他作了,就消业障,他的病就会很快好。如果这人寿命已经尽了,应该堕恶道的,亲属这样给他作,这个人命终以后就能够往生人天道,受殊胜的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这个利益好大!所以病重了,应该尽量布施,这个布施要认真的布施了,不是随便拿点钱来应付,那就不行,你的业障那么重,随便拿点钱来应付,当然消不了灾,你没得那个心嘛。还有一点,就是七七日内给亡者做功德,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摆宴席,造杀业,那么存者亡者都要受恶报。这个“利益存亡品”里头也讲得很清楚,如果在七七日内,广修种善,就能够使这个众生永远脱离恶趣,得升人天道,受胜妙乐,现在眷属的利益无量,所以是存亡两利。反过来说,如果杀害生命,大摆宴席,不但无益,而且增加他的罪恶,本来这个人都有希望升到人天道去的,由于亲属给他造了一些恶因,使他升善道会受到一些阻碍,何况他本人生前都没有造善业,那么根据本人造的善恶都应该堕三恶道,如果亲属还给他造一些恶因,那问题就更不堪设想,这个就等于落井下石。他掉到井里了,你再给他放块石头下去,那他就永远爬不起来了。这个好多不信佛法,不信因果,炫耀自己的财富,大出丧,大修坟墓,显示自己财富很多,听说好象就是遂宁发生的事嘛。前几年,有一个屠夫发了财,就给他子女打招呼说他死的时候,把他身上洗干净以后,用一百元的票子贴满,然后穿衣服。这是愚痴的作法,只有把自己送到三恶道,当然是非常可怜的。还有一点《地藏经》上特别提到,人在临命终时就有恶鬼变成父母亲属来接引亡人,堕入恶道。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阎罗王众赞叹品”上告诉我们,是诸眷属当需设大供养,作为他的亲属应该设大供养,应该转读尊经,烧香供养,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这就是告诉我们的方法呀。这个就是想谈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临命终时应该怎么做,《地藏经》上就给我们指出了这些问题。
我们都说《地藏经》是超荐亡者的最重要经典,它,能使存亡皆获大利现再着重说—下: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第七《利益存亡品》,说的是修诸佛事,超度亡人,使亡者永离恶趣,受诸胜乐的事。并说作此佛事功德的现存眷属,亦得无量利益。因此本品名《利益存亡品》。
该品的开头,地藏菩萨对佛说:“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这正如有人负了重重的石块,行走在泥涂中,越走越吃力,在泥中就会愈陷愈深。恶习气这样严重的众生,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帮助,释去他的重负,死后就会堕落到恶道中去。所以父母临终时,做儿女的要替他们修福,求三宝之力,以资助其前途之路。如果做儿女的先亡故,父母兄弟眷属亦应给他设福做功德,以资送他离苦得乐。具体应怎么做呢?这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讲得很清楚:
“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这一段就是设福之文。因为三宝福田最大,而且是无漏福,故向三宝求福。或悬五色长幡,竖在刹杆上,随风飘扬,供养三宝;或悬宝盖,覆佛像上。或燃油灯,供养三宝,仗三宝力,灯光照诸幽冥,苦痛众生蒙此光明,暂得离苦,得互相见。或读诵大乘经典转入心田,种下大乘善根。当诵经时,自闻他闻,皆获法益,亡者承斯经力,亦得超升;或供养佛像,种种香油香华灯涂果乐,如佛在世,等无有异,供菩萨像,功德亦然。乃至念佛万德洪名,及辟支佛名,皆是无漏功德。历临终人耳根,一直深入至第八阿赖耶识。这样做之后,本来以他所造的恶业,应堕恶趣。因为有眷属为临终人修了圣因,所有罪障悉皆消灭。上面这段文字说的是临命终时,在三宝前种福,能令亡者,不落恶道、众罪消灭。
经接下去说:“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此文若更为亡者,七七四十九日内,广造功德,供养三宝,仗三宝之力,能令亡者,不但灭罪,而且增福。以增福故,承此福力,生人天上,享胜妙之乐;为作福的现在眷属,所得利益更是无量。所谓冥阳两利,存亡获益。
因人死后,若非有极重罪,其中阴身以七日为一死生阶段,如此七个死生阶段,共四十九天,罪福定后,才转生六道。所以在四十九日内,做功德,能令亡者,增福灭罪。经接着说:除三宝之外,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未出三界者,皆是有漏。纵然天龙,有有漏福,亦不能灭有漏之罪。因为这个关系,所以地藏菩萨对世尊说:若天若龙、若八部、人非人等,皆应劝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生灵。取其血肉,造诸恶缘,去拜祭鬼神,及求诸魍魉。如果其眷属这样做,则会“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所以不可不慎。地藏菩萨还说到,在佛教中,作丝毫之善,悉皆自得,不落空过。此时大辩长者,向地藏菩萨提出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文中“小” 眷属指其儿女,“大” 眷属指其父母,有时儿女超度父母,有时父母超度儿女,故云小大眷属。“为修功德”,指悬幡悬盖、拜忏诵经等。 “设斋”即供养十方僧。“造众善因”,指燃灯造像、布施。
地藏菩萨回答长者说:“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不要等到死后,要别人代你做,应该趁生时自己修。这样你做七分即能获得七分,一心而为做了十分,就得十分,分分都可自已获得。
地藏菩萨接着说:“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此时这个命终的人,在七七日内,未受生以前,念念间望阳间骨肉、父母、儿女、兄弟、夫妻等眷属,代其向三宝作福以资救拔。如果中阴身过了四十九天,阳间骨肉不为他造福救拔,则随本人之业而受报。若是有福犹可往生人天;假若是罪人,则入三恶道,动经千百岁中,不见解脱之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受无间苦,更不知何日出离。
营斋要如法,斋供在献佛供僧之前,慎勿自食。若先自食则成残食,若将残食供佛及僧,全无功德。及营斋期间,慎勿将米泔水汁、菜叶弃于地上,供佛余物,也不可弃在地上,弃地则不恭敬。残物可在斋食结束后,施与畜生。如精心勤力护净、设食奉献佛僧,以供十方僧人之福,则命终人七分之中,可获一分功德。
因这个关系,阎浮众生若真心有为他命终的父母,或为他亡故的六亲眷属,设斋供养三宝,应志心诚恳、勤劳、护净,如此如法地设斋,则亡者生者皆可获得很大的利益。
地藏菩萨“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二《见闻利益品》中,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
若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者,如是天人“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见耳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天上,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若人年幼时亡失父母乃及兄弟姐妹,至年长有所忆时,“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姐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已生人天者,则“转增圣因,受无量乐”。又说“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地藏菩萨有如此等不思议利益众生之事,说不能尽。是故佛又嘱托观世音菩萨说:“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以上这五点告诉我们,《地藏经》指导日常生活非常具体,非常切实可行的,是消灾难,培福德的一种修行方法,非常有效的,这是所讲的第三个问题。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地藏经》读诵仪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第一章 忉利天宫的神通 就象我们所听到的,有一次,佛祖在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解说佛法。那时,十方无量世界的、无数亿的佛和大菩萨都来集会,称赞、感叹释迦牟尼佛能在命浊(众生因为烦恼,身心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有不好的习惯,身心不净);烦恼浊(世界上的人贪恋爱欲,为一点小事就起争端、产生烦恼);
居士在家诵经时,应根据当前拿到的法本中的仪轨和经文内容,依次读诵。《地藏经》共有三卷,如果分开诵,可按以下两种情况,灵活处理。第一种情况:长时间分开。有的居士一天诵一卷《地藏经》,三天完成一部。这样一来,每一卷《地藏经》便是一次定课,要有完整的仪轨。就当前流通的法本而言,其仪轨的内容依次是:炉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