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伽女與阿難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長得最年輕最漂亮的是阿難尊者,他有莊嚴得如滿月似的面容,有清淨得如蓮花似的眼珠,加之他非常聰明伶俐,佛陀所有應機的說法,聽到他的耳中,他就不會忘記。
他是很得佛陀的歡心和重視的人,常受佛陀的稱讚,也常帶給佛陀的麻煩。
有一次,阿難從不觸民村莊托缽乞食回來的途中,見到路旁的井邊,有一個奴隸階級的年輕姑娘,正在汲水。一看她的打扮,就知道她是被人認為賤族的女人。但阿難對她並沒存鄙視的心,他因為口渴,希望這位姑娘布施他一缽清淨的井水。
這個姑娘名叫摩登伽女,她因為自己是下賤種族的身份,不敢把水呈獻給阿難,她嬌羞的說道:
『阿難比丘!我早就認識你,我對你早就發生敬仰,現在並非我可惜把水供養你,但因我是被人視為首陀羅的女子,供養你的水於你王族的身份反而不好。』
阿難擺擺手勢,搖著頭說道:
『沒有關係,你不要把我看作普通的人,我是沙門,我看誰都是平等。在我的心裏,是沒有貴賤的區別,請你給我一點水,我實在口渴得很!』
摩登伽女聽後非常歡喜,很恭敬的用雙手捧水給阿難,阿難一點沒有輕視她的心,他對摩登伽女,很有禮貌的點頭答謝,摩登伽女因此銘感五內,她再看看風度翩翩的阿難,不由自主的生起愛慕的心。阿難吃好水歸去的時候,她目送著阿難的背影,一縷情絲,萬分愛戀,摩登伽女感到若有所失的神魂飄蕩起來。
從此以後,摩登伽女在家中像是失去人生的樂趣,終日不是憂鬱,就是沈思,眼看著花一樣的嬌容日見消瘦,她的母親放心不下,再三盤問她究竟有什麼心事。
摩登伽女想不告訴母親也不行,因此她就坦白的向母親說道:
『佛陀的弟子當中,有一個比丘叫做阿難,我前幾天見到他以後,現在怎樣也不能忘記。他已經佔有我整個的心房,沒有他我感到生活無聊,人生也沒有意義,我懇求母親為我設法。』
母親聽後,皺著眉,很不以為然的說道:
『關於你終身的婚姻大事,有兩種人,我的力量是沒有辦法:一是斷除愛欲的人,二是已經死去的人。聽說大聖佛陀是有崇高道德的聖者,他的弟子都已斷除愛欲,現在全印度的國王、學者、人民,大都信仰佛陀,我對於你有這樣癡想,感到沒有辦法可想。』
摩登伽女低下頭,說道:
『我看阿難不是斷欲的人,他對我像似很多情的樣子,沒有他,我是不願再生活下去。』
母親很愛她的女兒,她左思右想以後,告訴摩登伽女,要想阿難招親,除非學會娑毘迦羅先梵天咒迷惑阿難,使他矇蔽智慧以外,除此沒有再好的辦法。
魔咒有效無效,這是不知道的,不過,阿難不能忘情摩登伽女,也是事實。
又有一天,阿難托缽經過摩登伽女的門前,摩登伽女很有禮貌的向阿難問訊,並柔和嬌媚的向阿難說道:
『阿難比丘!我的家中散花燒香,灑掃得非常清淨,都是為著歡迎你的光臨。今天請你賞光,到我的家中坐坐,受我的供養。』
阿難猶預不決,不知如何應答才好,摩登伽女的母親在旁也幫忙慫恿,表示要阿難到她家中去坐。阿難身不由自主的進去,摩登伽女大喜,但阿難的心中卻暗暗啜泣。 阿難知道自己被美色誘惑,他的心裏很是矛盾,理智與情感發生強烈的衝突。摩登伽女嬌柔作態,淫躬撫摸,正當阿難將毀戒體的千鈞一髮之時,他像受到佛陀光明的攝受,智慧的心靈即刻生起,他終於勇敢的擺脫摩登伽女的糾纏,奪門逃回祇園精舍。
摩登伽女不是這樣就算,她更積極進行誘惑阿難的企圖。她穿起華麗的衣服,裝飾得珠光寶氣,在祇園精舍的左近等候阿難。女人愛情的一念,比什麼金屬的鐵質還要堅強。
有一次阿難從祇園精舍出來,摩登伽女非常歡喜,她跟在阿難的後邊走,阿難想用法子離開她,但她一步一跟的隨在身後。阿難覺得她可恥,即刻就回到祇園精舍。適巧第二天是四月十五日,是佛陀規定雨安居開始的一天。從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個月中,佛陀和弟子們不會出外,摩登伽女焦急的,癡癡的等過七月十五日,當阿難出來托缽時,她又跟隨在阿難的身後。阿難沒有辦法,回到祇園精舍時,在佛陀的座前跪下說道:
『佛陀!旃陀利的女子摩登伽女誘惑我,我到甚麼地方,她都跟隨到甚麼地方,請佛陀慈悲幫助我怎樣才能離開她?』
佛陀微笑著說道:
『阿難!你為甚麼給一個女子弄得這樣沒有辦法呢?這都是你過去只重多聞,不重戒行的關係,一旦聲色的境界逼來,就覺得無力抵擋。我可以幫助你,你不要掛念,但以後你不要再找這些麻煩,也不可有這樣的存心。』 佛陀說後,叫阿難去把摩登伽女引來,阿難奉命走出祇園精舍,見到摩登伽女還在門外徘徊,阿難向前問道:
『你為甚麼老是跟隨在我的後面?』
摩登伽女一聽到阿難的問話大喜,她撒嬌著說著: 『你真是一個獃子,這個問題為甚麼要用口說出來?你又不是不知道,當初你向我要水吃時,你說的話是多麼溫柔甜蜜,你對我的態度是多麼多情有禮。後來你光臨到我的家中,我已願意把我的一顆心完全奉獻給你,那知道你又不別而逃。你我有的是青春美貌,我要你和我共同享受人生的樂趣,任是海枯石爛,我對你的愛情都沒有變的時候。』
阿難像是不敢看摩登伽女的樣子,他害羞似的說道: 『我的老師救世主佛陀要見你一次,你跟我來,佛陀會為我作主!』
摩登伽女猶豫一下,想到佛陀會作主,她終於鼓大勇氣竟忘記羞恥,跟阿難走到佛陀的座前。
『你是想和阿難結婚嗎?』佛陀直接的問。
『是的!』摩登伽女兩手放在胸前,低著頭回答。
『男女的婚姻,應該要父母的許可,你可把你的雙親請來相談嗎?』
『我的雙親已經許可,我的母親也曾見過阿難,佛陀如果不信的話,我即刻可以回去把我的母親請來!』
摩登伽女回到家中,把母親帶到祇園精舍,向佛陀行禮說道:
『佛陀!我的母親拜見您!』
佛陀問摩登伽女的母親道:
『你是允許你的女兒和阿難結婚嗎?但阿難已是一個比丘,你應該先讓你的女兒出家一次再和阿難結婚好嗎?』
摩登伽女的母親回答佛陀道:
『可以照這樣做,我很歡喜。』
佛陀吩咐道:
『那麼,你回去吧,把摩登伽女留在這裏。』 摩登伽女的母親走後,佛陀又對摩登伽女說:
『你既願和阿難結婚,那你先要出家一次,你要精進修行,等到你的道心能和阿難相比的時候,我再為你們舉行結婚典禮。』
因此,摩登伽女為著一心要做阿難的妻子,她很高興剃髮染衣,很熱心的聽聞佛陀說教,很精進的遵照佛陀的指示修行,在比丘尼的教團中和師姊妹們共同營著佛化的生活。
摩登伽女的心,一天一天的安靜下來,她這時候才知道過去執著愛情實在是可恥的行為。
佛陀常常宣說五欲是不淨之法,是眾苦之源。愚痴的飛蛾,自己投火燒死;無知的春蠶,自己作繭自縛。如果去除五欲之念,內心才能清淨,生活才能安寧。
摩登伽女漸漸的已體會到自己迷戀著阿難,完全是不善不淨的思想,她很後悔,有一天,她跪在佛陀座前流淚懺悔著說道:
『偉大的佛陀!我現在已經完全從糊塗的夢中清醒過來,我不會再像往昔那樣愚癡胡來,我明白我此刻所修證的聖果,也許超過阿難比丘。我很感激佛陀,佛陀為度化我們這些愚痴的眾生,真是用盡種種的苦心與方便,請佛陀慈悲憐憫我,准許我的懺悔,我願永遠踏著佛陀的足跡,走向真理的領域,服膺佛陀的教化,做一個真理的使者!』
佛陀微笑著很滿意的回答道:
『摩登伽女!很好!我早就知道你會有今天的成就,你的根機很利,今後你是不要我再煩心了,佛陀很為你高興。』
摩登伽女轉禍為福的佳話,在僧團中留下了千古美談!
但是,當時的社會並不這樣想,他們以為尊貴大聖佛陀,准許一個下賤的首陀羅族的姑娘加入聖人集合的教團,這是怎樣也說不過去的事。一般普通的信眾,都十分感到不快,尤其異教徒或背叛佛陀的人,都以此做攻擊佛陀的材料。教團的內部,也有時發出不滿的怨言,阿難聽到這些風聲閒言,心中非常難過,但佛陀心平氣和的沒有兩樣。
佛陀的心中,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沒有種族階級的懸殊,佛陀初成道時就發出四姓平等的宣言。佛陀有正思正行,佛陀是不怕人誤解的大覺者,世間上的人見解思想有錯誤的時候,但佛陀的正覺卻是沒有錯的時候,真理畢竟永遠是如此。有一天,佛陀集合僧團中不滿首陀羅族出家的人說教道:
『你們都是我的弟子,我是海洋,你們是百川。如果百川流入海洋,那些百川就沒有昔日的名稱,昔日的系統,唯有以海洋呼之。像你們大家,以前有貴族、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的階級分別,但一旦出家,順我的教,依我作弟子,進入一無所住的生活,以前的名字,以前的階級,完全去除,一律稱呼沙門或比丘。我平時叫你們把愛要施給一切有生命的眾生,你們現在連和自己同一立場身份的人類,都有這彼此貴賤的分別,那你們救度一切眾生的宏願,如何去實踐呢?』
諸比丘聽佛陀的訓示,都深懷慚愧,低頭不語。
僧團中是這樣,再說到社會上的非難,比僧團中像更嚴重。非難的風聲,傳入波斯匿王的耳中,王也驚怕起來。為著教團的名譽,王的內心非常不安,他即日帶領大臣到祇園精舍來,想對佛陀貢獻一些忠言。但當他頂禮佛陀後,佛陀即對他說道:
『大王!你來得很好,我也想有幾句話告訴你。世間上的批評,有時候不一定依著道理,他們只是依著相習的我見出發。政治應該要接受民眾的批評,真理卻不是人人所能懂得。
『首陀羅的女子出家,正如當初我允許優波離做比丘一樣。我是作三界的導師,每一個眾生,他只要具備善根,與佛陀有緣,佛陀一定攝受他,不遺棄他。
『學佛的人,要淨化自己的身心,要強化自己的道念,用污穢的心,不成熟的見解,來批評論斷事情,大王!你說,應該依著甚麼去作才好?
『我知道大王今日是為社會上對我允許首陀羅族的女子出家的風評而來,我現在告訴大王,講話的人給他們去講好了,遲早他們會有明白的一日。』
波斯匿王本來想勸諫佛陀的,但佛陀倒先開示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聽佛陀的開示後,更加恭敬佩服佛陀,他帶著清淨的心回入王宮。
摩登伽女出家後的不久,即證得四聖果中最高的阿羅漢果,很多的比丘見到她都很慚愧!她的美德聖行傳揚出來,社會上的人也很感動,大家對她都生起恭敬供養之心,但社會上這時候卻很少有人記得先知先覺者佛陀當初的用心了!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