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位外来的聚落主,为他说印度二大史诗《罗摩延书》、《婆罗他书》,并告诉他书里提到:如果因战争往生,可以生于天上;投火舍报的人,也能生到天上。也告诉他,天上的生活是如何地快乐……在种种巧妙的言辞煽动下,聚落主信以为真,并心生向往。
于是,聚落主备好上好的柴木,搭建起一个火坑,还邀请了婆罗门及亲友来到住所集聚,请他们观看自己投火。此时,聚落主先前所认识的一位出家比丘也来到家中,看到种种庄严的布置,便问:‘这些是要做什么呢?’聚落主回答:‘这是我为了生天所准备的。’比丘又问:‘你要如何到天上呢?’聚落主信心坚定地说:‘我只要投身火坑,就能生天了。’比丘又问:‘你知道生天的道路吗?’这时,聚落主才茫然地回答:‘不知道。’
比丘再问:‘如果你不知道生天的道路,要怎么前往天界呢?倘若你要远行,从这个聚落到另一个聚落,都还需要他人引导,才能抵达,更何况前往天界的路途是那么遥远呢!忉利天距离此处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如果没有人引导,你要如何到达呢?假如天上真的有种种欢乐,你看看那位上座婆罗门,又老又穷,他的妻子也是又老又丑,根本不需要贪恋这个世间,为什么不和你一同投火生天呢?’
聚落主听了比丘的一番分析,觉得非常有道理,便想:‘如果投火真能生天,婆罗门应该会跟我一起去,他这么贫穷困苦,世上又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理应舍世间苦而求天上乐。如果他不去,那显然是要欺骗、谋杀我。’思及此处,他灵机一动,便向前捉住婆罗门的手,作势想要一同投火生天。婆罗门大吃一惊,立即甩开他的手,慌张地逃到一旁。这些婆罗门是为聚落主的钱财才聚在这里,当然不肯投入火坑,白白送死。
聚落主见此情状,便感慨地说:‘我因为听说生到天上得以享受诉说不尽的欢乐,所以被贪心所迷惑,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上座婆罗门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与天上的欲乐比较起来,就如同芥子般微小。如果他真的是少欲之人,心无贪着,为什么我现在却观察到他炽盛的贪欲呢?
他不仅贪恋又丑又老的妻子,今日来此也只是贪求钱财以供家用。更何况他是那么竉爱自己的孩子,为何不想让他的孩子生天享乐呢?如果他不知道生天的道路,为何要让我去呢?如果他知道天上的路,为何自己又不肯去,反而极尽所能地教唆我投火生天呢?难道是贪求我的财物,想在我死后分赃吗?为什么一点慈悲心都没有,对我这般残酷呢?
或许是前世结的怨仇,才会如此欺诳我,让我与死神作伴吧!那些教唆他人苦行、断食、投渊、赴火等教义,都不过是断绝他人后路的邪见啊!这些婆罗门尽做伤天害理的事,我应当要远离他们,归向佛法,佛法讲慈悲,从来不伤生害命。如今,就如同大火烧山时,麋鹿会因珍惜生命而逃离火山,寻求清凉安全的地方;我今天也应该归向清净三宝,诚心请求庇护。’
此时,比丘见婆迦利已经对婆罗门们心生厌离,对三宝生起深信与恭敬,欢喜地赞叹:‘善哉!善哉!婆迦利!你真是有大智慧,从现在开始,你已趋向真理的大道。’
比丘接着开示,佛所宣说的解脱大道,是每个人确实得以抵达的境界。为了调伏众生的烦恼,佛以一切智随机说法,因应不同根机而有广略之别,一切皆是真实不虚的智慧之语。投渊赴火乃送死之缘,而非生天、解脱之正因。以前的人寿命很长,诸多修行的仙人寿命也长,是因为他们厌离四大假合之色身,知色身为患而修习禅定,断除欲界的烦恼结使,自知此生舍报,能生天界。
而投渊赴火只会丧命罢了,不可能得生天界。得生天界,是因修习禅定,断除烦恼,而非投渊赴火可得。之所以会有这种颠倒的知见,是因为同伴以天眼观察仙人投生之处,发现仙人投生到了天界,而仙人先前因投渊而死,便误以为投渊是因、生天是果。
这些婆罗门愚痴无智,不修禅定断除烦恼,反而大作经论,谓言投火得以生天。愚痴的人盲目信从,有智之人善于观察,故知投渊赴火不是善行,更不是生天的因。唯有归向佛法,圆满一切善法,才是趣向寂静无为的解脱之道。投渊赴火等心外求道的方法,只是平白受苦罢了,就如同钻探水井,却想求取醍醐,不过是空忙一场,终无所得。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五(二四)》
禅宗祖师教诫学人:‘只贵子知见,不贵子行履。’正知正见是修行之重要基石,以知见为前导,才能走向光明的解脱正道。生天的果报,是因修十善、禅定而来,佛法一再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之理,唯有正因正缘才能成就正果。如果不能了达天道、解脱道之正因,徒在种种心外求道的作为努力,就如南辕北辙,只会走错路、走远路,终不能到达目的地。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