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智者归命得正道

佛经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位外来的聚落主,为他说印度二大史诗《罗摩延书》、《婆罗他书》,并告诉他书里提到:如果因战争往生,可以生于天上;投火舍报的人,也能生到天上。也告诉他,天上的生活是如何地快乐……在种种巧妙的言辞煽动下,聚落主信以为真,并心生向往。

  于是,聚落主备好上好的柴木,搭建起一个火坑,还邀请了婆罗门及亲友来到住所集聚,请他们观看自己投火。此时,聚落主先前所认识的一位出家比丘也来到家中,看到种种庄严的布置,便问:‘这些是要做什么呢?’聚落主回答:‘这是我为了生天所准备的。’比丘又问:‘你要如何到天上呢?’聚落主信心坚定地说:‘我只要投身火坑,就能生天了。’比丘又问:‘你知道生天的道路吗?’这时,聚落主才茫然地回答:‘不知道。’

  比丘再问:‘如果你不知道生天的道路,要怎么前往天界呢?倘若你要远行,从这个聚落到另一个聚落,都还需要他人引导,才能抵达,更何况前往天界的路途是那么遥远呢!忉利天距离此处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如果没有人引导,你要如何到达呢?假如天上真的有种种欢乐,你看看那位上座婆罗门,又老又穷,他的妻子也是又老又丑,根本不需要贪恋这个世间,为什么不和你一同投火生天呢?’

  聚落主听了比丘的一番分析,觉得非常有道理,便想:‘如果投火真能生天,婆罗门应该会跟我一起去,他这么贫穷困苦,世上又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理应舍世间苦而求天上乐。如果他不去,那显然是要欺骗、谋杀我。’思及此处,他灵机一动,便向前捉住婆罗门的手,作势想要一同投火生天。婆罗门大吃一惊,立即甩开他的手,慌张地逃到一旁。这些婆罗门是为聚落主的钱财才聚在这里,当然不肯投入火坑,白白送死。

  聚落主见此情状,便感慨地说:‘我因为听说生到天上得以享受诉说不尽的欢乐,所以被贪心所迷惑,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上座婆罗门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与天上的欲乐比较起来,就如同芥子般微小。如果他真的是少欲之人,心无贪着,为什么我现在却观察到他炽盛的贪欲呢?

  他不仅贪恋又丑又老的妻子,今日来此也只是贪求钱财以供家用。更何况他是那么竉爱自己的孩子,为何不想让他的孩子生天享乐呢?如果他不知道生天的道路,为何要让我去呢?如果他知道天上的路,为何自己又不肯去,反而极尽所能地教唆我投火生天呢?难道是贪求我的财物,想在我死后分赃吗?为什么一点慈悲心都没有,对我这般残酷呢?

  或许是前世结的怨仇,才会如此欺诳我,让我与死神作伴吧!那些教唆他人苦行、断食、投渊、赴火等教义,都不过是断绝他人后路的邪见啊!这些婆罗门尽做伤天害理的事,我应当要远离他们,归向佛法,佛法讲慈悲,从来不伤生害命。如今,就如同大火烧山时,麋鹿会因珍惜生命而逃离火山,寻求清凉安全的地方;我今天也应该归向清净三宝,诚心请求庇护。’

  此时,比丘见婆迦利已经对婆罗门们心生厌离,对三宝生起深信与恭敬,欢喜地赞叹:‘善哉!善哉!婆迦利!你真是有大智慧,从现在开始,你已趋向真理的大道。’

  比丘接着开示,佛所宣说的解脱大道,是每个人确实得以抵达的境界。为了调伏众生的烦恼,佛以一切智随机说法,因应不同根机而有广略之别,一切皆是真实不虚的智慧之语。投渊赴火乃送死之缘,而非生天、解脱之正因。以前的人寿命很长,诸多修行的仙人寿命也长,是因为他们厌离四大假合之色身,知色身为患而修习禅定,断除欲界的烦恼结使,自知此生舍报,能生天界。

  而投渊赴火只会丧命罢了,不可能得生天界。得生天界,是因修习禅定,断除烦恼,而非投渊赴火可得。之所以会有这种颠倒的知见,是因为同伴以天眼观察仙人投生之处,发现仙人投生到了天界,而仙人先前因投渊而死,便误以为投渊是因、生天是果。

  这些婆罗门愚痴无智,不修禅定断除烦恼,反而大作经论,谓言投火得以生天。愚痴的人盲目信从,有智之人善于观察,故知投渊赴火不是善行,更不是生天的因。唯有归向佛法,圆满一切善法,才是趣向寂静无为的解脱之道。投渊赴火等心外求道的方法,只是平白受苦罢了,就如同钻探水井,却想求取醍醐,不过是空忙一场,终无所得。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五(二四)》

  禅宗祖师教诫学人:‘只贵子知见,不贵子行履。’正知正见是修行之重要基石,以知见为前导,才能走向光明的解脱正道。生天的果报,是因修十善、禅定而来,佛法一再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之理,唯有正因正缘才能成就正果。如果不能了达天道、解脱道之正因,徒在种种心外求道的作为努力,就如南辕北辙,只会走错路、走远路,终不能到达目的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