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 | 作者:济群法师 [投稿]

济群法师:《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造,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

一、本论的创作和传译

  弥勒,唯识宗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上生兜率天经》记载,弥勒诞生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将弥勒作为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大小乘经典共同认为:弥勒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娑婆世界成佛,现居兜率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大唐西域记》卷七云:

  昔者如来在王舍城鹫峰山告诸比丘:当来之世,此赡部洲土地平正,人寿八万岁,有婆罗门子慈氏者……当舍家成正觉,广为众生三会说法……度我遗法之徒,然后乃化同缘善友。是时慈氏菩萨闻佛此说,从座而起白佛言:愿我作彼慈氏世尊。如来告曰:如汝所言,当证此果。如上所说,皆汝教化之仪也。

  弥勒,梵言梅呾利耶的讹译。梵言梅呾利耶,此翻慈氏,婆罗门十八姓之一。

  依《无著传》记载:无著因不满足于所证的小乘空观,入定上升兜率,从弥勒学习大乘空观,终于彻悟,冰释多年疑窦。此后,无著决心弘扬大乘。为取信于人,又请弥勒下降于印度阿逾陀国,演说《瑜伽师地论》,每夜开讲,连续四月。在讲说时,唯无著可以亲见菩萨,他人只能听闻音声。由于弥勒的亲自演说,瑜伽思想很快在印度流传开来。

  关于弥勒的著作,汉地传说有五部,除《瑜伽师地论》外,还有《大乘庄严经论颂》、《辨中边论颂》、《分别瑜伽论》、《金刚般若论》。其中,以《瑜伽师地论》最为重要。

  《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647~648)间,在东都弘福寺翻译。在玄奘以前,翻译此论的主要有三家:

  1.北凉昙无忏,于公元414年到421年译出《菩萨地持经》八卷,《菩萨戒本》一卷。

  2.刘宋求那跋摩,于公元431年,译有《菩萨善戒经》九卷。

  这两种译本,都没有出乎唐译菩萨地的范围。

  3.梁真谛,于公元557年至569年译有《决定藏论》三卷,是唐译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的异译。

  与奘译相比,这几种译本非但内容不完整,且文字晦涩难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