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二章 普贤菩萨

第二章 普贤菩萨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些文字我们不重复解释了。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大慈大悲的世尊,希望您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菩萨道的人说明,当听到了此圆觉清净法门,初见本性,应如何起修?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这个问题我们也要问,对不对?他说世尊刚才答复文殊菩萨,一切都是幻化,身体是幻,身体是假的,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假的,身心都是假的,既然一切如梦如幻,那还修什么呢?不修行也幻,换句话说,我杀生也是幻,我不是杀生,我杀幻呀!反正他早死晚死一样要死,我给他一刀,早点解脱嘛!既然一切是幻,为什么还要念佛、打坐、守戒呢?为什么要以幻还修于幻?这个问题的确要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第二个问题,一切皆是虚幻,虚幻就是空,什么都没有,都灭掉了。既然一切都是虚幻,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无心,既然无心,何必修行?谁来修行?修个什么东西呢?另外还附带一个小题,云何复说修行如幻?为什么您老人家还说修行如幻?

  讲到修行亦如梦如幻,有位禅宗祖师,也是净土宗的大祖师---永明寿禅师,他原是将军,后来出家,大彻大悟以后,提倡净土念佛法门,禅净四料简中“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就是他的偈子。他规定自己一天要念一万声佛,每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他一生的行径与西藏黄教的宗喀巴大师颇多类似。像他已经大彻大悟的人,每天兢兢业业积极修行佛事,而却说是:“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也就是说所有修行皆是如梦如幻,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次,在密宗里有个幻网法门,此幻网法门乃普贤如来化身为金刚萨埵所传,而其原理就是此处普贤菩萨所提修行如幻的道理。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为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今妄想心云何解脱?】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普贤菩萨所提的问题,分三种层次,我们不要被经文美丽的文字所迷惑,而忽略过去。第一,佛所说一切法如梦如幻,身心皆幻,那又何必修呢?修假法有什么意思呢?第二,既然一切皆幻,谁来修行呢?第三,就是修行既然如幻,那么,一切众生本来没有修行,虽然在生死轮回中,也是幻化。可是他并不知道自己这个生死是假的,他把生死看得很认真,所以,想到死亡感到痛苦,失去东西觉得悲哀,把假的抓住当真的在玩,这样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

  普贤菩萨把一个问题,分成三个层次,我们要搞清楚。接着,他对所提问题,在下面作了结论。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普贤菩萨发大愿,恳求佛为将来末世一切众生,有什么方法可让他们一步一步修行,而证得如梦如幻的境界。这么一来,使将来的众生不被幻化所骗,永离种种幻境。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完了,跪下来,五体投地,行礼如仪,恳求三次。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说:“好!你们能够为了一般大乘菩萨以及将来的末世众生,恳求我来讲---如何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如幻三昧法门(西藏密宗谓之幻网法门,幻网乃根据《华严经》法界重重无尽而来)。“方便渐次”,一切方法都叫方便,一切有为法皆是方便,换句话说,没有证道以前,无为也是方便,无一不是方便。悟了道以后,方便都没有了,那是实相般若。这种修行的方法其程序是如何?你问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发心为了将来一切众生,如何能够脱离迷幻?好,现在仔细听,当为你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喜欢,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当时普贤菩萨听到佛要说法欢喜,在座大众都专心静默而听。

  现在讲梦幻修法,实际上,显教就是密教,经典上的每一句话都是修法。那么,现在所讲乃融会显密教法,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若真要传幻网法门,那可严重了。你们要先登记,然后,好好拿红包,多多益善,这叫供养。拿了供养以后,要先关起门来修法,要有高一点的道场,一千杯水,一千盏灯,昼夜点着檀香,香烟弥漫,还要做一套衣服,戴上高帽子,锒(lang2)锒铛铛挂上一大堆,口里嗡隆嗡隆地念,进入梦幻三昧,一一为你们消灾免难,要修到护法神现身,然后,告诉你哪一天传法,你要在下面跪半天,传法要传半个多月,一天要四个小时,不要说我说法很累,你听法就够你受了。

  假如现在要传这个法门,有个好办法,摆上许多镜子,加上科学灯光设计,一进坛场就看到千百万个自己,哪个是真的你都分不清楚,那真是如梦如幻,不用我传,普贤如来就来传你了。我讲的不是笑话,是真的唷!现代修法适当地配合科学,修持起来快得很。

  现在把密法都传给你们了,这是梦幻修法,给你们露一点信息,你们不要当笑话听。你若以恭敬心听我的笑话,你就得到普贤菩萨的感应。你如果当笑话听,那就可惜了。不过,我不搞这一套,我这个人讲好听,平常解脱惯了,对于要穿上法衣,戴上帽子,道貌岸然扮起一副上师的摸样,总是能免则免。

  好,现在我们来看佛所传的梦幻修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佛所说这一段真是大法,也是无上的密法,只要你好好依靠文殊菩萨的带领,能以智慧进入就到了。下面我们再引申说明。

  善男子,等于说你们诸位仔细听着,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没有哪一样不是假的。现在你们所看到的我是真的吗?是假的。不相信,那么你眼睛直瞪着看我,多看一会儿,我的脸就不是这个脸了。愈注意看,你就愈可以看出假的来,一切非真。各位注视着这个佛像看,眼睛不要动,你看!佛像不像佛像了,梦幻出来了,旁边周遭一切也梦幻,眼睁开着,看而不看,如此便进入梦幻境界了,就这么简单。

  平常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不是都很实在吗?不,那是众生没有定力,被自己的眼睛所骗了。现在让你注意看,就是五遍行的作意,你注意看,那些东西原来是假的,种种皆幻。像眼前的茶杯、桌子这些都是假的,它的本身迟早都会毁坏,都会变去了的。连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当初爸爸妈妈生我们的时候,一入胎就抓个假东西,生出来以后,越看自己越漂亮。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那么,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幻化,那又如何修行呢?别急,佛说这个幻化的本身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在此梦幻境界中即是自心自性圆觉妙心,一切幻化都是自心本体功能变化出来的。这里我再说个幻网法门,现在不用眼睛,改用耳朵。请各位把眼睛闭起来,我现在讲话的声音各位都听到了吧!这个声音是幻化的,没有了,“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你不须用心听,自然就听到了。一切如梦如幻,但是,你那能听的空性没有坏,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此幻化之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要是去追他,你不是傻瓜吗?知道他是幻,来也是幻,去也是幻,《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一切都是幻起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你们所听到的声音是幻化,能听的是幻,所听的也是幻,幻来幻去,幻化灭了,你那能听的觉心没有动过,本来如如不动,不须你去造就一个,不须你去打坐才有,本来不动,本来如是。请记住佛说:“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此修行,就可成就了。

  注意!普贤菩萨是讲修行的,如何去修呢?不要以为修行就是找个茅棚,找个清净的地方,或者说我要闭关。闭关是享受,闭关从某一方面来讲是世界上最大的偷懒,住在里面,什么事情都不做,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修行好办。大菩萨的入世修行才难,你要在人世间做个贤妻良母或者是做个尽责的好父亲好丈夫,这就不容易了。这是担负妻子儿女的痛苦,而且要咬紧牙根有苦都不说,一切如梦如幻,于此痛苦中,一心清净,不起恶念,处处利他利人,这才是真修行,这才是普贤菩萨的“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修行法门。可不是吃饭把碗筷一丢,什么事情不做,跑到这里来打坐、听经。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末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你说我悟了,悟个什么?假使有所悟,此悟亦是幻,譬如说你来听经,跑到九楼去,九楼的人告诉你不对,在十一楼,好了,你悟了,知道在十一楼,到了十一楼,就无所谓悟不悟了,就不管有没有搞错了。所以,悟了道,还有一个“悟”放在心里,那就“误”了。因此,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还在迷惑中,这样不对。那么,你说我的悟也没有了,这又是梦话,说有说无都不对,空也不是,有也不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幻起幻灭,本来清净,如如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佛告诉普贤菩萨,一切修大乘道的菩萨们以及末世众生如何修行呢?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讲到这里,我们的修行对不对呢?我们的修业都在造业,不过,造的是善业,没有错。若论悟道,那差得远。我经常说你们修行啊!这一生种一种善根,他生来世再说啰!若真正了解的话,所有一切修行,包括持戒、修定、修慧,这些都是虚妄境界。一切众生本来在定,本来清净,有什么戒呢?本来不动,有什么定呢?本来如梦如幻,有什么慧呢?还说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你本来无法,一切皆空,还需要什么法?假如你还装模作样修个什么法,都在虚妄境界,自己骗自己。

  你若懂得这个道理,“坚执远离心故”,一切都丢!丢!丢!都远离。你说丢了就放下,放下就是道,不对!“心如幻者,亦复远离!”,你觉得放下那个空的境界也要放下。刚才你们瞪着眼睛看,那个如梦如幻的境界也要丢掉,一切远离。

  我们看到佛经的梦幻、空花等名词,往往当成是文学境界的比喻,没有实际予以求证。我们只觉得晚上做梦是虚妄的,没有警觉到日常生活也是梦,假如能够体验到现在目前的生活也是虚幻的,那么,学佛才有点像样,否则,把佛经的梦幻、空花当成是文学的修饰形容词,或者将佛学当作理论来研究,则对我们实际的人生毫无用处。

  换句话说,我们学佛要现实一点。无论是世间或出世间的学问,假如与我们的身心性命不相关,没有利益,这个学问是不会恒久存在的。世间一切之学问及宗教,都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佛法,可说是最现实,专为度脱我们的烦恼而存在。假使研究佛经,只了解其中道理,口口声声都是佛学专有名词,学问也很高深,而没有从自己的身心之中去求证,而没有在日常做人之间去体会,那么,学佛可以说一点也没有用。

  这一节提到不只是末世众生,包括“一切菩萨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此一切菩萨乃指初地、二地……到十地菩萨,假如没有达到梦幻空花境界,那都不是真菩萨,都还须修梦幻观。从这段经文我们应当警惕到一切众生以及菩萨都在求幻像,也可以说没有大彻大悟以前,都在玩弄幻像,在没有证得自性本来是佛以前,都落在幻像中。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即使达到梦幻虚妄境界,此梦幻虚妄境界亦当远离,全部要抛掉,连此抛掉放下之念,也要远离。若有一丝一毫放下远离之念,都成障碍,远是幻化,如果想远离尘世,求个清净之地,有此出离心也不对,你要远离到哪里去?所以也要抛掉。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这八个字是离幻境界的结论。最后达到无所离,放下放到无所放,空到无所空,再也空不掉,“即除诸幻”,而到了真实不坏的金刚般若波罗蜜。

  在《楞严经》上也有一段与此同样的道理,阿难与佛研究讨论心在哪里?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心在身内?身外?在生理神经里?在见明见暗的作用上?在思维上?心在身体中间?或说一切无着就是心?这些都被佛所否定,如此反复辩论了七次。最后,佛骂了阿难,佛在教育的时候也同样发脾气,不过,佛经里形容得漂亮,“咄哉阿难”只此四个字,实际上佛也是瞪起眼睛,拍了桌子,大骂:“阿难,你好笨!”

  七处征心以后是八还辨见,再一次寻找心性在哪里?例如我们张开眼睛能够看见东西是什么道理呢?原因之一是因为有阳光,所以我们看见光明。夜里没有阳光,我们看见什么?看见黑暗。门窗因有空隙,所以看见内外通达的空间。因为有墙壁的阻挡,所以看见障碍。能够观察环境,分辨各种现象的是思想分别的作用。我们也可看见渺茫虚无的虚空,尘雾浓时,则见昏暗,尘雾消散,视线又为之清明。佛说把光明还给阳光,把黑暗还给夜色,通达还给门窗,障碍还给墙壁,观察还给意识思想,空间还给虚空,昏暗还给尘雾,清明还给晴朗。把这些都还掉了,但是,有一个还不掉的。

  现在,我们做个试验,说不定各位因此悟道,我们把眼睛张开,看见光明。眼睛闭起来,看见什么?看见个看不见的,一片黑洞洞的。再张开,又看见了。再闭起来,又看不见了。见明见暗,看到光明,看到黑暗,这些是相。光明来了,黑暗跑了;黑暗来了,光明跑了,两者互相交换。我们那个能够见明见暗的,不在光明上,也不在黑暗里,明暗有代谢,那个能见之性不受影响,没有动过。注意,这个能够看见的不是指眼睛,例如我们把眼睛挖出来捐给人家,这个挖出来的眼珠本身能不能看见东西?不能。这个能见之性乃是我们的心性,这个是还不掉的,这个还不掉的是什么?就是自己,所以《楞严经》上讲:“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这个还不掉的就是你的自性,明心见性就是这么容易。

  我们在座的诸位,包括年纪二十几岁,以及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用了一辈子的幻想,我们都被自己的思想、感觉、情绪等所欺骗了,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其中唯有一个东西是始终没有变易或衰老的。你现在坐在这里,心中没有烦恼,没有思想,知道自己本来清净的这个东西没有动过,这是“不汝还者”,你先认得这个。如此认定之后,至于烦恼思想,你不要去除掉他,那是幻境,你不理他,他自然会澄清下去,如此清净下去,偶尔又飘来妄想,那怎么办?没关系,飞来飞去还是在那个境界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