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地藏菩萨过去的功德无量,一般的大菩萨不能完全了解,唯佛与佛乃能知道。所以定自在王菩萨问地藏菩萨往昔究竟做了多大的功德得诸佛这么样赞叹,佛就跟他说了,释迦牟尼佛说你如理的听,谛听谛听。在那个时候无量劫以前,这个时间很长很长,那时候有一尊佛出现于世叫一切智成就如来,也是具足十号,这十号是佛佛都通称的。在这个时间,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时间,佛住世好多时间?六万劫。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在他未出家的时候,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的时候,没有修道没成佛之前,作一个小国王,不是大国王。在他那个国王的邻国也有一个小国王,这两个国王作为朋友。这两个国土的人民,一个国土人民行十善业,饶益众生;一个国土众生不行十善业,造十恶。在想度这个国土不修十善业的众生,两个小国王就发愿了,一个发愿我将来成佛来度这一切众生,一个国王发愿我把众生先度完了我再成佛,两个国王愿力不一样。发愿成佛度这个国的十恶众生,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那个说我把一切众生都度成佛,我再成佛,就是地藏王菩萨。主要是说地藏菩萨因地,现在为什么他一直不能成佛,因为他愿力没满,他要把一切众生都度尽,方证菩提。因为一切智成就如来他想先成佛度众生,所以两个人发愿不一样。因此一切智成就如来就先成佛了,度众生。地藏菩萨到现在一直不能成佛,就是为了没满愿。不是那个小国的众生没度完,因为他发的愿是度尽一切众生,超过那个国界限了。
这是说佛跟每个菩萨答覆的不一样,为什么?就是地藏菩萨在因地中时间过于长了,功德的事业特别多。所以每个菩萨问,佛答覆又一种情况;另一个菩萨问,又答又一种情况,不是千篇一律的。因为你答覆前头菩萨问的,他已经听见了,他在会中听见了,不会重复的。所以大家看到每一菩萨请问佛答的地藏菩萨又一段因缘,每一菩萨请问佛答的地藏菩萨又一段因缘,这就表示地藏菩萨因地所做的利益众生事、所发的愿无穷无尽。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一个发愿早成佛的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一个发愿把众生度尽了才能成佛,那就是地藏菩萨。因此地藏菩萨他过去愿力的关系。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复于过去,就是这一段因缘不说,还是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这讲地藏菩萨另一个因缘。那个佛出世叫清净莲华目如来,佛住世间好长时间?寿命四十劫。佛住世四十劫正法过了,过了四十劫了,在像法当中,有一个度众生的罗汉,罗汉发大心福度众生。
其实我们经常的在佛经上看,说到二乘人罗汉不度众生的,因此说他不发菩提心,堕落二乘了,不能成佛。我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罗汉,佛就给他规定了,在印度说都是去乞食去。在乞食的时候,人家施主供养他饮食时候,他先要问人家求什么愿,说:你供养,你想得到什么,我怎么样回报你?都要给人家回向。这是不是度众生?罗汉在乞食的时候,都要给人家说法,人家供养完饮食了,起码要说个吉祥偈子吧!像咱们现在施主供养,咱们也要给人家回向,说几句吉祥话吧!这就是度众生了。实际上罗汉也在度众生,不过他没发这个愿,他有恐怖感。因为他的力量不够,没有大菩萨那自在,众生求什么满足众生愿。
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出现于世的时候,四十劫过了正法,像法中有个罗汉,福度众生。在这个时间佛不在世了,罗汉在行乞食的时候也要教化众生,给众生培福叫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在教化众生的层次当中有前有后,这个时候有个女人,女性的,这女人就叫光目,名字叫光目,设食供养,供养这个罗汉。这个光目也是圣女,也是地藏菩萨化现。因为讲地藏经,所以说到圣女都是地藏菩萨化身,因为她对她的双亲非常的孝顺。凡是一说到女孩子对妈妈,特别都提到妈妈,光目女也好,都提到妈妈。她妈妈死了,妈妈没做善业。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因此在她供养罗汉的时候,罗汉问她:你何所求?你的愿是什么?这是佛住世的时候经常的规矩,哪个罗汉接受供养饮食的,都要问问那个施主,你发的什么愿、有什么求。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光目女就答覆他说:我的母亲已经过世了,我想求福报救拔我母亲,我现在不知道我妈妈生到什么地方去了。跟前头婆罗门女一样的,那个婆罗门女知道她妈妈在生毁谤三宝,一定下地狱。光目女的妈妈还不是这样,所以光目女就想我为了给我妈妈求福,知道我妈妈生到什么地方去。其实她妈妈还是堕到恶道了。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这个应供的罗汉就哀愍光目女。因为他得入定观,他不入定不知道。所以罗汉的神通只能在定中,菩萨他一问就可以答覆了。所以罗汉哀愍光目女,就入定来观察。一入定就知道了,说:你妈妈在生活的时候做了什么罪了、造什么业了,作何行业,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她堕到恶趣道去了?现在你妈妈受苦受得很大,受极大的苦难。
【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光目女就答覆罗汉说:我妈妈过去贪口福,爱吃。吃什么?鱼鳖之肉,专吃那个小鱼。鳖是属于龟的一种,龟有四种,鳖是龟的一种,也属于龟,乌龟的一类。但是她不吃大的,专吃小的,多食其子。我们看餐厅做菜的时候,看到有些人专吃鱼子,那一碗多少千多少万。鱼子一点点,小黄点点,那一盘。那她一生爱吃这个,能吃了好多?就伤害很多命。所以她吃鱼鳖不吃大的,专吃鱼子,吃幼子;有时候炒着吃,有时候煮着吃。反正她性情满她的欲望,自己希望怎么吃就怎么吃,煎炒烹炸。但是这个命数没法计算,每一顿都吃很多很多。因为生命小,不知道几千几万,说数字没法计算,千万复倍,一次都吃很多很多的鱼子。请求尊者慈愍,如何哀救。你替我想个办法,我求求你,怎么样来救我的妈妈。
【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罗汉就答覆她,慈愍她,就给她作方便,说我没有办法,我给你想个方便方法,你可以诚诚恳恳的念清净莲华目如来,或者是有力量再塑塑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像,不但你妈妈得到好处,你也得到利益。存就是你的现生,亡就是你的妈妈,都能够获报,获报就是脱离苦难了,得到三宝的加持。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光目闻已,光目女听到罗汉对她这样说,她就照着如教奉行,画了佛像,供养佛像,完了恭恭敬敬的一天礼拜,悲泣瞻礼,为了救她妈妈出苦难,所以就礼佛拜佛。忽于夜后,在半夜之间,梦见佛身,就梦见佛现身了,清净莲华目如来就现身了;金色晃耀,放光明照耀,光明很大,放得很大光明,像须弥山那么大。佛同时还说话了,不但梦见,还梦见佛跟她说话。不是像,像不会说话的,梦见佛身。清净莲华目如来就告诉光目女,你的妈妈假你供养三宝的力量,就是供养我的力量,将来不久,很快的就生到你家里来了;生到你家里来了,才觉饥寒,当她一懂事,刚一觉得饥寒的时候,她有感觉,感觉饥寒的时候,她自己就会向你说了。你妈妈在不久的将来,生到你家中,会告诉你,她妈妈来告诉她。完了,梦见这么个梦。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其后她家的婢女,就是使唤的佣人,一个女佣人生了一个小孩。未满三日,假佛的加持力,三日小孩就说话。三日小孩只会哭,三日,三日的小孩她只会哭。但这个小孩不同,这说佛的神力,就对女主人就说了,一边说,还一边可以磕头,稽首就是磕头。告诉光目说,生死业缘,果报自受。生死轮转六道轮回的时候,这都是业,自己所造的业,业缘所感受的受这个报,你自己自作自受,果报自受。这生下三天的小女孩就跟她女儿说,就是她妈妈跟她女儿说,我自跟你分别死了之后,久处暗冥,就是堕地狱的黑暗地方,而且累堕大地狱,时间虽然是不久,但是都堕在地狱里头去了。现在因为你给我供佛供罗汉的力量,再你求佛加持的力量,我才能够脱地狱苦来这受生。受生又做了下贱人,生在女仆人,主人变成奴才了,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的寿命不长,作人的时间很短,寿年十三,我的寿命只能活到十三岁,死了还要堕地狱去。汝有何计,令吾脱免。这个女奴才(奴妇)所生的子,但是她一生就能说话,这是很奇怪的,这是假佛力。同时她这个果报是杀业特重,她前生杀业太重。
所以这种论调这种因果,在西藏人吃肉,鱼鳖虾蟹绝对不吃的,他吃牛羊,一只牛好几百斤大家吃,还报的时候没有这么多了,还几口肉而已,他吃好多肉还好多肉;这个就不同。杀业得三种的果报,这是在十地论里头,一个宿业果,宿业果就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在地狱出来不会变为人的,地狱出来大多是变畜生道或者饿鬼道,要能从地狱出来变人的,那他宿业还有善根的。第一种是堕三恶道,第二种是完了还要受等流果,就是作人了,回到人道当中来,短命,经常生病,就是一生不离开灾难。第三个就是寿命短促,死后又回到地狱去了,所以久处暗冥,这种灾难性很重。一堕了三恶道,再想恢复到人道,那不晓得经过亿万万年,来回在三恶道流转。为什么?他遇不到什么做善业的善根,也遇不到什么善知识来教导,都在黑暗当中。头几天给大家讲那个残废人,已经堕落到那样子了,他还要造恶。因为他恶业习惯,他善心所生不起来,总是恶心所,这叫业力。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
光目听到罗汉给她这样说,她相信了。这是罗汉说的,完了她妈妈确实生到她家来了跟她说,这是她妈妈跟她说,她回忆罗汉跟她说的话,再听到这个三天的孩子怎么会说话?她相信这是假神力加持的,这她不怀疑,知道是她妈妈来了,妈妈再生的。当时她很悲痛的,她对这个佣人的孩子说:你是我妈妈,你知道你犯什么罪堕地狱吗?你怎么样堕恶道去的?光目女想证实一下是不是她妈妈,就问:你犯什么罪到恶道去了?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婢子答言,以杀害。她这个杀害就是吃饮食,是口业的杀害。同时还有毁骂二业,经常恶口骂人,责备下人。毁骂就是身口两种业,所以遭到地狱苦。杀众生,即于重罪之上,在一切罪就是杀业最重。骂人恶口,你伤害到人家也是罪很大的,所以以这两种业解脱不了。虽然你给我供养阿罗汉,乃至供养三宝,但是我这个业是暂时的,她妈妈的含义就是希望你再给我修福,就这样意思。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光目就问:地狱的罪报都是什么样子呢?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这个小孩子答覆她说:罪苦的事情我没法跟你说,就是不忍说,就是说不下去。况且也说不完,百千岁中,卒白难竟,说一百年,说一千年,都说不完罪苦的事。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光目女听到了,就啼泪号泣而白空界,对着空中说,对着这个地方说,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希望给她妈妈求。号就是声音很大,大声的哭,泣是没有声音的,光流眼泪哭泣,号就是大哭。光目女就求诸佛菩萨加持,让她妈妈永远脱离地狱之苦,希望她妈妈十三岁后不再经历地狱,她就给她妈妈修福。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她这个功德就大了,不是一佛两佛,祈求十方一切诸佛,发大慈悲心,哀愍我,救度我妈妈。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空口说不行,她发大愿,为了她妈妈离苦得乐。她说假使我的母亲永远离开三涂了,不再堕下贱,不再堕仆人的孩子,也不要受女人的身,永远不再受女人的身,女人苦难特多。这个愿就大了,求十方诸佛,就是十方诸佛加被,十方无量诸佛。愿十方诸佛救度一切的下贱人,不是光为我的妈妈,所有哀愍一切下贱人、苦难人。同时我这个愿求十方诸佛加持,让我母亲(我妈妈)舍了这个身体之后,永远不堕苦难。我就发这么大个愿,这个愿就大了。
同时愿我自今日之后,就是现在我发愿这个时间,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我对着清净莲华目如来的佛像前,后百千万亿劫,这个时间长了,未来没有尽数,所有的世界,所有的地狱,乃至于三恶道,一切罪苦众生。上供无量的诸佛,下化无边无穷的众生,应有的世界,每个世界有地狱的、有三恶道的、有一切受罪苦众生的,我都愿把他们超拔,使他们不受苦难。令未来的一切众生离地狱,离开恶道,离开畜生,离开饿鬼。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修道,脱离苦难不算究竟,得都能成佛才究竟。我然后方成正觉,我就是地藏菩萨发愿说,我以后才成正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是这个含义。
【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发了这个愿,她发了这个愿之后,就听见清净莲华目如来告诉她。清净莲华目如来已经入灭了,但是由于她的感召,给她现身说法。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你跟一般的人不同,你能为了救度你妈妈发了这么大的愿,我来给你证明。这很难很难的,咱们也发愿,咱们发愿佛给咱们证明了吗?那为什么呢?我们的德力行为不够,发的愿不是真切的;你真切的,佛就现身了。像我们每个人都发愿生极乐世界,有求生极乐的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给你证明来了吗?说:好,你决定能生,我来摄引你。能得到这个效应,就说光目女不是一般的。地藏菩萨在这个时候,就是他为光目女的时候,他道力已经很强很强了,他也在行菩萨道,示现光目女。第一品婆罗门女,也是他的愿力示现的,所以才能为母发那么大愿。发愿得有智慧,没智慧发不了这么大愿。咱们天天在佛前发愿,时时念念的要照自己的愿去做。自己发的愿,自己要把它填满,你光空愿不行;愿完了得行,确实能做到“当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我们每位道友都能这样子,人人都是地藏菩萨。
同时光目女得佛告诉她,清净莲华目如来就告诉她,吾观汝母,因为你发愿过了,给你母亲发这个愿,你的母亲十三岁毕,这十三岁把这一生过完了,把这个报身舍了,再转生就是生为梵志。梵志是在印度修清净道的,修梵行,虽然不是三宝弟子,但是他修清净梵行,寿命非常长,一百岁,寿命百岁。他在这个报之后死了,又死了,当生无忧国土,生到极乐世界去了,清净世界都叫无忧国土,那就寿命不可计劫了,直至成佛。告诉光目女说:你已经把你妈妈度了,你妈妈将来一定能成佛。同时你妈妈成佛之后,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这是说光目女的妈妈成佛之后,佛给光目女妈妈授记。
特别讲生梵志是什么意思。梵志就是翻清净的后人,叫净裔,都是梵天所留的后人,就是他的苗裔,他都修梵天法,像大梵天梵天法,所以叫梵天。这就说她的妈妈这一生死后,来生成为梵志,梵志再死后生到净佛国土,那就直至成佛了;尔后成了佛,广度人天。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
佛跟定自在王菩萨说的这个因缘是另一种因缘,就是地藏菩萨故事很长很久远,每一个菩萨问,佛就跟他说一段,每一个菩萨问又说一段,绝不重覆的。佛跟定自在王菩萨说:那个时候罗汉是谁?罗汉福度光目者,就是现在的无尽意菩萨。大家在法华经上看见无尽意菩萨,祈请观世音说的观世音普门品,发起人就是无尽意菩萨,法华会上已经是大菩萨了,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是平等的。度光目女那个罗汉就是无尽意菩萨。光目女的母亲是谁?是解脱菩萨,现在已经是解脱菩萨,都在这个法会当中。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萨了。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都现女人身,就是慈悲相,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这都是地藏菩萨因地时候发心之事,讲地藏菩萨历史。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凡是不行善行恶的,不信因果的,搞邪淫的,搞妄语的,搞两舌的、恶口的,毁谤大乘法的,毁谤大乘经典的,这一切造业众生一定堕恶趣。假使遇到善知识,劝令他改恶行善,只要一念间,一弹指之间就是一念间,用手指这么一弹,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那过去恶都没有了,停止了。或者遇到善知识劝他,不然他自己不会省觉,让他劝他来归依地藏菩萨,时间很短,只要这么一个信念,这个众生就不堕饿鬼、畜生、地狱了,不堕三恶道了,就绝不会下地狱。所以每逢遇见受三皈弟子,我都劝他们念念地藏菩萨圣号,或者能念地藏经的你念念地藏经,就这么一念间,就可能把三恶道免了,解脱三恶道的苦难了,就这么一个因缘可难了。
咱们念经文说,只要是遇见地藏菩萨,有人劝他,一弹指间就可以。这个一弹指间得你遇到,你遇不到,这个一弹指间没有。咱们看看举世,现在世间上的所有造恶的众生,他能遇到吗?绝对遇不到。你在东方国界,在亚洲,还可以闻到地藏菩萨圣号。你到欧洲、到美洲、到非洲,你闻得到地藏菩萨圣号吗?他那国土从来没有佛法,怎么能闻得到?就咱们这个国土十三亿人口,能闻到、听到的地藏菩萨又有几个,少之又少。大家就知道就这么个因缘,听到地藏菩萨一个名号的因缘,那真是难上难。咱们天天念地藏经,在这天天讲,你感觉着很容易。但是你把它推广研究一下,想一想,很难!就像我们这个佛教的国家,信佛的国家,十三亿人口能够听到地藏菩萨圣号的,有十三分之一有没有?百分之一有没有?千分之一有没有?很难!很难!所以我们出家人对于你身口意三业要特别注意,口里头绝不说恶言或粗言,骂人,说脏话,伤人得很。“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夏天那么热,你说句伤人的话,人感觉着非常冷酷。这个人随便就骂人,你可随便听到的,到社会上你随便都听到骂人,开口就骂人。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不详细讲。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前头说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要是你常时间归依,天天念地藏圣号;咱们要讲到第十二品,释迦牟尼佛嘱托观音菩萨弘扬地藏,让观音菩萨弘扬地藏经,在十二品当中提到,若有人能够一天、每天念一千声地藏圣号,三年不断,地藏菩萨派很多护法神在你身边,那已经就成道了,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若能够志心诚恳的归依、礼拜、赞叹,再拿香、华、衣服;衣服怎么供,菩萨也不穿?当你有任何新衣服,不是穿过的,新作衣服,在地藏菩萨像前供一供,就是那样功德,那功德就不可思议了。任何饮食、一切事物,最好的,你最心爱的,先在地藏菩萨像前供一下,就这么一个功德,你能受到诸天的妙乐。假使你想当国王,生生世世当天王,还不当人间的国王,生到天;天福尽了,你下到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能够回忆你过去,或者在梦中能够知道自己前生一生一生都做什么了。这个是说你不是修出世的,要享世间的福报的。出世间的,你没有求生极乐世界,生生世世可以作和尚,都做的修道的和尚,不是坏和尚,生生世世都作清净比丘、比丘尼。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佛跟定自在王菩萨讲到这,又跟定自在王菩萨说: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不问哪位菩萨请问佛地藏菩萨,佛就嘱托他,你要广流通地藏经。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生。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定自在王菩萨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这个问题请佛不要考虑。我等千万亿菩萨,今天跟我一起来到法会当中的千万亿菩萨摩诃萨,这些大菩萨都能够承佛的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生,在阎浮提,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利益众生。就我刚才说这个比喻,现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能够宣扬的不说了,能够知道的听闻地藏菩萨名字的,这个大家可能都了解到了,我们都很熟悉的,不可能。什么不可能呢?没有那个善根。像我们天天听不感觉到,有些乍一听的时候,听地藏菩萨他毛孔都竖起,就是感动很厉害的,多生累劫难得遇到,司空见惯了没有事,常时如是。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这是最近的了,大菩萨说完之后,四方天王就是拥护我们这个世界的,拥护阎浮提世界的,他们也在这听经来了,从座位起来,从他们本座起来,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他发了这么大愿,到现在还度,这个众生好像是太多了,度不尽;更发广大誓言,他又发了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关于这个问题的,地藏菩萨愿随时都在发,那怎么能圆满?旧的愿没圆满,新的愿又发了,这是四方天王问的主要目的。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
佛又跟他们说,告四天王,善哉善哉,你们很好很好,问得很好。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包括现在,还有未来;过去不说了,过去已经过去了;广利益故,你们也去弘扬地藏,使这个法广利益一切众生。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在娑婆世界生死道的当中,轮回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好吧!你们请,我就向你们说一说,地藏菩萨度众生的所摄的一切方便。就是他们的请,佛答应了。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我们听佛的教导,我们愿乐欲闻,我们很高兴、很欢乐、很希望能听到佛说。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不止现在了,时间很长了,久远劫来;度脱众生,犹未毕愿,因为愿没尽。为什么?罪苦众生不尽。慈愍此世,就光个娑婆世界的的罪苦众生,还不说他界的。复观未来无量劫中,以我佛眼观未来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还因蔓不断,还牵承着无量无边的永远不断。因为这样子,以是之故,又发重愿。愿力是督促自己的,咱们随时发愿,愿力是监督你自己的,要满愿!你发了愿就要去做,不能说了不算数。咱们发愿说完了就没有了,你发了愿得要去做。咱们也天天在发愿,发什么愿?了生死,解脱烦恼,但是做的是不够;菩萨他是做得很够的,做够了也满不了。因此缘故,所以地藏菩萨,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特别是阎浮提中,百千万亿的方便,度众生的方法设了很多很多的,看怎么能够教化转化众生。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第一个就先说杀业,说宿殃短命报。千万不要杀生,杀生的人寿命不长的,宿殃短命就是受报。
偷盗的,说贫穷苦楚报。为什么人家都很富有,你很穷?过去你盗窃罪很重,所以现在要受苦,穷!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堕了飞禽了。但是这个雀鸽鸳鸯报,我听见很多人他发愿,他愿意堕到鸳鸯。他可不知道鸳鸯的苦难,他看鸳鸯常在一起,在水里头游戏很自在,他认为比人还强。那是畜生,它吃的饮食到处去找,有时候断顿;天寒了,住处。属于雀一类的,就是禽类,飞禽之类的。所以有些人他发的愿,你听见都好笑,他拿来作比喻可以,怎能堕到禽兽道里头,那飞禽道里头,那能自由吗?
若遇恶口的,开口就说脏话,他所感的果报是眷属斗诤。为什么看到家家天天吵,恶道来的,所以他怎么不吵?
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无舌的大家不见到,哑巴说不出话来,那就等于无舌报,舌根不具足。
若爱发脾气,瞋恚心很重,相貌长得就丑,人家不愿意看他,说丑陋癃残报。
若遇不肯舍,悭吝的,他所求的什么都满不到愿,说所求违愿报,因为他前生不布施。
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咽病就是有饮食你也吃不下去,喉咙不下。这是人间所有感的恶果。
若遇畋猎恣情者,这个现在很少了,打猎的,到山林里打猎,那你经常感觉害怕,说惊狂丧命报,疯疯癫癫的,得这个果报。
若对父母不孝顺的,悖逆父母的,说天地灾杀报,地震、天灾、降冰雹的,这个大家可能有时候见得到的。我在四川德阳一个县,从德阳县到它有一个镇,到那个镇,这个雷打得怪不怪?我几乎也沾到上。因为打雷时我们走这个县的旁边挖土,我们一个队在那挖土,我们看见那个雷不是雷,是火。从德阳县打的雷,不是天上,地下走,沿到有一条河,顺着那个德阳县打到廖平镇,德阳县管,这个中间四十华里,沿那个小河走,两岸的牛羊吃草的都死了,整个这条河的鱼全死了,翻上来了,就是一遛火,轰一下子,一个地雷,就是打地雷,所以遇见的全死了,人、畜、水里动物都死了。不是在天上,雷跟火烧一样。也把我们吓坏了,离我们没好远,我们在那路边上挖土,我们在高坡,它在地底下,看见一遛火光,一过,时间不长,从德阳到廖平,连人带畜大概死了有十来万,那鱼没法计算。这叫什么?所以说这个业障感的,他专挑那一天现,在数的难逃,不在数的没事。
所以放火烧山林的那个罪恶,不晓得多少生才还的完。还有不孝父母的,对待父母伤害的,今生要受鞭挞现受报。若遇抓网捕生雏的,说骨肉分离报。因为你给飞禽的骨肉分离,你今生你的眷属与你经常分离,不会在一块一起聚的。若遇毁谤三宝的,谤佛谤法谤僧的,说盲聋喑哑报。或者是哑巴,或者看不见,或者听不见。假使对三宝轻慢的,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远处在恶道,离不开三恶道。若遇污陷他的梵行,或遇诬陷僧人的,说永在畜生报,堕落到畜生道去。这个都不要解释了,大家想想都能够懂得到。所有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地藏经都说了,告诉我们不要做这种错误的事,你要一做了没完没了的,受起报来不止一生两生,无量生去受吧!
若遇破戒犯斋者,这个我们学戒律大家都知道,你受三皈破三皈,受五戒破五戒,或者沙弥十戒、沙弥尼十戒,乃至菩萨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乃至密宗戒,密宗单受金刚成道的金刚戒。这些个破戒犯斋者,斋就是吃饭,数数食,所以和尚讲过午不食,那有两种,一种在印度,要修道,你一天去化缘?二,就是鬼神,数数食就是受鬼神之祭,他都干扰你,完了就堕到畜生,堕到饿鬼,饥饿,没有吃的了。
若遇非理毁用者,不当用的乱用,就是浪费,那你求什么都缺,短缺,生活用具你都短缺。若自己自高自大,吾我贡高的,总认为自己了不起的,那就卑使下贱报,让你永远当奴才,人家都瞧不起你。若遇两舌斗乱者,就是颠倒是非,当这个说那个,就是挑拨离间,让大众不得安,你来生就感到没有舌头,或者舌头少没有,或者舌头多说不清楚。邪见是边地,生到边地去。现在我们国家边地人口也有几百万,有几百万人口,什么都不懂,虽然是人,人的生存道理、生活条件一概都不知,就是边地受生的。这些个都是过去的因,感的果。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如是等阎浮提的众生,阎浮提就是堪忍,这个世界众生能忍受苦。那他受了报了,他不忍也不行,不是能忍不能忍,能忍也得忍,不能忍也得忍。我们在监狱里头,那个罪能忍吗?能忍也得忍,不能忍你也得忍,那不是你忍不忍的问题,你受报了。所以身口意三业应当谨慎,莫放逸,不然你感到苦果就受不完了。恶习,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恶习,断习气很难的。菩萨修道就断习气,阿罗汉习气很重,他只能断见思惑。习气,那个无量劫来染了的习气,那感的果报,你想断的时候就很难了,就受百千报应,受报。
今粗略说,佛说我现在大概跟你们说一说,不是详细的。你们都是管阎浮提的,四大天王都在管阎浮提的,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样子太多了,差别太多了,因为造恶太多,身口意各个造业情况不同。地藏菩萨全教化,改变他们,百千方便而教化之。
佛向四大天王说的跟前头说的不同,因为四大天王就在我们人间周围,人间的善恶他都管,他看得很清楚。佛跟他说:你知道这些事怎么来的吗?是业报。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在人身当中先受这些个报;死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时间非常的长。造了业,下地狱很容易,等你想从地狱出来那就难了。所以你们四天王护人护国,护理一个国家,护理一个人,就劝众生不要造业。这些个业报众生迷惑了,他就要造,他不造也不行,所谓业障所感。
【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第四品讲完了。今天就讲到这。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地藏经》读诵仪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第一章 忉利天宫的神通 就象我们所听到的,有一次,佛祖在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解说佛法。那时,十方无量世界的、无数亿的佛和大菩萨都来集会,称赞、感叹释迦牟尼佛能在命浊(众生因为烦恼,身心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有不好的习惯,身心不净);烦恼浊(世界上的人贪恋爱欲,为一点小事就起争端、产生烦恼);
居士在家诵经时,应根据当前拿到的法本中的仪轨和经文内容,依次读诵。《地藏经》共有三卷,如果分开诵,可按以下两种情况,灵活处理。第一种情况:长时间分开。有的居士一天诵一卷《地藏经》,三天完成一部。这样一来,每一卷《地藏经》便是一次定课,要有完整的仪轨。就当前流通的法本而言,其仪轨的内容依次是:炉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试译过几行,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停顿下来。菩提流志从神龙二年(706)开始编译,历时七载,在先天二年(713)完毕,完成了玄奘未尽的伟业。他利用《宝积经》
《圆觉经》,是描述如来境界、阐扬诸法实相、彰显圆满觉性的重要经典,素有『三藏十二部的眼目』之称。经文阐述了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理。指出:众生与佛,觉性平等,没有差异,只是因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