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两个小难民

宗门故事 | 作者:法云法师 [投稿]

两个小难民(小说)

法云法师

几天的大雨之后,我决定清扫一下潮湿的房间。忽然于书橱的旧杂志中,发现了一帧照片,背景是雄伟庄严的瑞光大金塔,我身披海青,手持念珠,身旁一位幼小的男孩,身着黄色僧衣,乌黑的大眼睛正稚气地凝望着满天飞舞的鸽群,啊,小觉觉!我内心不由泛起一阵遥远的思念,时光蓦地倒流于三年前的深秋。

在我居住的泰国圆通寺里,有一位缅籍比丘尼,宗新师。因为父亲大祥之期在即,准备返回故乡,邀我同往仰光朝拜大金塔,于是我实现了多年朝礼世界最著名佛塔的愿望。

我俩挂单大金塔附近的十方观音寺,只见宝殿巍峨,寺宇庄严,林木葱翠,宽敞清幽。寺里师父们多为一九四九年以前从大陆出来,大都耄耋之年。最近才从缅泰边地招收了三位十多岁的小青年。

老师父们为培养这些接班人,专门请老师来寺授课,上午学中文,下午读英文,他们都很聪明好学,彬彬有礼;殿堂规矩,也毫不含糊。

一天下午,我正在房里看书,宗新师兴冲冲跑来告诉我:“你快来看,热水塘新村送来两个小难民,老师父们好喜欢啊!”

只见功德堂门口那排长长的竹椅前,围满了人,午后的阳光从高大的棕榈树斜射过来,微风清凉,几位老人家满脸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正在对两个瘦小的男孩,关切的询问。

两个小孩静静地站着,怯生生不大讲话。

宗新师在我耳边低声道:“听说是孤儿,大的今年八岁,小的才六岁哩。”

望着那清瘦的小脸,黯淡无光的眼神,我心里想,一般像他们这种年龄的孩子,应该是正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正是在父母悉心照顾下的温暖家庭,跳跃奔逐的时候,我不禁生起一种悲悯之感。

这时住持通禅大和尚,走到我的面前,慈和地笑道:“你是老师出身,请多费心关照两个小家伙吧。”

因宗新师打算近日回老家瓦城探亲扫墓,大概一个月才返回,于是我答应尽力帮助他们。

两个小孩初来乍到,大和尚要他们熟悉一下环境,暂不参加上殿和学习。

八岁的法悦比较聪明,觉觉只有六岁,厚嘴唇,圆眼睛,有点憨憨的。他们可能在乡下劳动惯了,总闲不住,不是跟着工友老赵在庭院拔草,替花园浇浇水;就是不声不响跑去厨房帮忙剥剥豆子,扫扫地,颇讨人喜欢。

一周之后,大和尚要他俩随众参加早晚上殿,学习规矩并旁听中英文功课。

大概觉觉年纪太小,清晨四时起床甚早,有两次我看见他那小小的身体趴在蒲团上顶礼就睡着了。

星期天上午,大和尚同我研究了辅导孩子们学习和协助生活管理的问题后,他老带我去他们住的楼上看看。

这天不上课,几个孩子真会轻闲娱乐,横七竖八躺在楼板上看电视节目。

当大和尚宣布由我来帮助辅导他们时,那个聪颖的法喜带头,他们一齐合掌对我道:“师伯好!”

我首先给他们制订了学习、生活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除早晚上殿,每晚拜佛一支香;白天老师讲课,晚上我教初级佛学和讲故事。两间寝室比赛清洁整齐,周末教唱佛歌和少林功夫。

三个大孩子中,法存、果智较老实,由十三岁的法喜当组长。

两周过后,由于学习生活有规律,孩子们进步不少,以前凌乱的寝室,现也干净整洁,他们个个精神饱满,又井然有序,老师父们颇感欣慰。

每天清晨,做完早课,天还未亮,法悦和小觉觉就随同我前去礼拜大金塔。

披着一层薄薄的晨雾,我们踏上树影摇曳的小路。一边走,我一边教小觉背诵功课,因为法悦在热水塘观音寺住过半年,略知一些;而觉觉实在幼小,天资纯厚,什么都不会,刚开始教他三皈依回向偈,他老是记不住,我要他每天虔诚拜塔时,恳祈佛菩萨加被。

悠扬的晨钟散播在宁静清新的空气里,人们静悄悄拾级而上,仰望雄伟巍峨的金塔,沉浸于祥和静谧的气氛,虔诚地在一尘不染的大理石膜拜,作一次灵魂的洗礼。

每当看到我和两个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两个矮小的身影,端庄威仪,绕塔拜佛,备极虔诚,人们往往会投来赞赏的目光,合掌致意。

三个大孩子功课较多,有时还得参加做点佛事,但他们有空也会来加入我们拜塔的行列。

每天拜塔回寺,法悦和小觉会主动打扫清洁,扫净地上的落叶,不忘给花园浇水。

和他们渐渐熟识,法悦有时会告诉我一些他在家乡的生活。

他在两年前,才六岁就开始帮助家里做农活,早上得把牛赶到山坡吃草;平时要拾牛粪、打柴火,他还会做很多事哩。

我问他:“你想家吗?”

“不。”

“为什么?”

“家里吃不饱。”

我凝望着他俩瘦弱的身躯,白皙的小脸,往往浮起一种怜爱之感。我请那位好心的医生张小姐,陪同我带两个孩子去医院检查。

还好,他俩没有病,只是贫血,营养不良,我请张小姐买了一些维他命和补血药物给两个孩子。

可是他俩太小,还不会照顾自己,为了按时给他们吃药,大和尚叫他们搬进我住的房外面那一间,两个小家伙真高兴极了。

每当夜幕降临,房间的暑气尚未退尽,老师父们往往各拿一串念珠,坐在花木凝香的庭院纳凉,几个天真纯朴的孩子们的朝气,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快慰。

四川师父广慧师把小觉叫到面前,逗他道:“觉觉,你是哪个的徒弟?”

“师伯的。”

爽快的法喜接着说:“你不可以拜师伯,师伯是女的。”

“师伯不是女的,他没有头发。”小决立刻反驳他。

大家不禁笑了起来。

广慧师从衣袋里拿出一包糖果递给小觉。

法喜不失时机道:“觉觉,你看五师公好爱你,只给你一个人吃糖。快说,你拜哪个当师父?”

大家睁大眼睛看着手拿糖果的小觉,广慧师也在仔细倾听。

“我拜师伯。”小觉毫不迟疑地回答。

“哈哈。”广慧师朝着正在旁边给孩子们洗衣服的我笑道:“圆霖师,你硬是把小觉喂家了。”

每天晚上是孩子们最盼的时光,温习完当天的功课,他们便兴趣盎然地围着听我讲故事。

由于气候炎热,蚊虻纷飞,有时连蚊香也不管用。

一次,?我正给他们讲佛经故事,几只小眼睛睁的大大的,听的津津有味。

忽然,我身旁的小觉轻轻叫了一声:“师伯!”

“不要讲话!”法喜白了他一眼道。

我看小觉赶快低下头,没有作声了,我也不好打断大家的兴致。直到讲完故事,我收好书本,转身要问小觉刚才有什么事,可是他已不知去向。

法悦跑来告诉我:“他正在大殿忏悔。”

我心理有点纳闷,到底有什么事发生了?我走进宽敞庄严的大殿,只见一个圆圆的小脑袋,黄衣衫的小身体,正双手恭敬合掌,端端跪在蒲团上。

我耐心等他礼拜后起身来,忙问道:“觉觉,你怎么啦?”

一双无邪的大眼睛盯着我道:“师伯,我刚才犯过了,我打死一个蚊子。”他又撅着小嘴补充道:“我本是赶它走的。”

“啊!不是有意的,没有过,我们给它念往生咒,好吧!”

我不禁用手抚摸他的头,多么可爱而纯善的孩子。他才只有六岁呀,今早邻家的孩子为贪吃哭闹不休,比起那些无知的小孩,他真是太乖、太懂事了。

记得,那几天两个小家伙一吃过饭就悄悄跑去堆杂物的小房间,不知在玩些什么,我轻脚轻手跟着他们进去,想看个究竟。

透过堆放的木板缝隙望去,他俩打开纸箱,用厨房的剩饭,正在喂养一只黑色的小奶狗,那小东西“汪汪”直叫,对他们可真亲热。

我惟恐他们不小心会弄死那只小狗,正要训斥,只听见法悦高声在说:

“觉觉,你看你的衣袖又弄脏了,快拍干净,师伯洗衣服不累么?”

觉觉一边拍打他的长袖,吸吸鼻子说道:“喂,你说师伯知道我们养小狗,会骂我们吗?”

“不会的。”法悦总是那么老练:“师伯那天不是讲小动物是有生命的众生,我们要爱护吗?”

然后他俩拿出一些旧布片,法悦小心翼翼地铺在纸箱里面。

小觉满意的说:“这样它半夜不会冷了。”

法悦轻唤那小狗:“小黑黑,吃得多多的,快快长大,才有力气去找妈妈哟。”

两个孩子高兴地笑了起来。这真挚的童稚心灵洋溢着温暖和爱心。

我不愿打扰他们,赶快抽身退了出来,让他们完整地保有一份纯真的童心吧。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正月初三,清晨,宗新师打电话来说,她乘火车中午可抵寺,准备与我尽快赶回泰国参加我寺的精进佛七。

我思索这三个月以来,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小觉原先连话也不大会讲,每天拜塔,好象开发了智慧,现在不仅能背诵三皈依、五戒和十大愿等,就连《心经》也背得十分流利。想到要骤然离别,心中顿感依依。

两个孩子大概在屋外整理他们过年的红包,只听法悦老练地说:

“觉觉,你数不清楚,等我折好,我来帮你。”

小觉稚气的声音:“你有多少?”

“三百五十元,我要请师伯帮我存起来。”

“我也是。”

“三月泼水节,大金塔要装金叶,我想供养两百元。”法悦讲话总像大人一般。

“我跟你一样。”觉觉也不落后。

“剩下的我要寄给我妈,让她买一件新衣服穿。”

小觉没有做声,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父母在哪里。

“你呢,觉觉?”

“嗯,我想买泰国的枕头糖吃。”觉觉天真的说。

“师伯那天买糖,是送去孤儿院的,你一个人吃,不怕牙齿坏吗?”

觉觉想了想,说道:“师伯把钱送去孤儿院,师伯没有钱了,那我把钱给她,好吗?”

多么可爱而又懂事的孩子啊!我的热泪不由充满了眼眶,我深深感到我应该多花些时间帮助关照他们,我又实在不忍心丢下他们,但是泰国寺里也很需要我,不得不离开他们,我真感到万分遗憾。

我很难想像,离别的一幕会给他们宁静、和谐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阴影,我也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我也很怕握别的离情;所以,我决定不告诉他们,悄悄地离去。

盼到宗新师到来,我俩立即去向大和尚告假,决定初五起程,赶回泰国参加我寺初八举行的精进佛七。

“哎!”大和尚深叹一口气对我道:“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刚上轨道,遗憾的是留不住你这位老师。”

慈悲的老人家眼圈也红了。

我强抑住泪水:“实在对不起,以后有机会我再来。”

中午那位非常发心的医生张小姐来寺看我,我再三恳请她多多来寺,关照孩子们。

为了不使孩子们难过,我和宗新师商量好,这两天便住在藏经楼,并告诉孩子们,我们前去陪伴妙慈尼师。

临行的前晚,五个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藏经楼,看到他们如律如仪,中规中矩的神态,宗新师和妙慈师都为缅甸大乘佛教后继有人而欣喜。

宗新师笑问他们:“将来长大了要做什么?”

十四岁的法存指着法喜道:“他要当大法师。”

妙慈法师和蔼地问身旁的小觉:“你呢?”

他天真的歪着头,还一时想不起,伶俐的法悦抢着回答:

“我们要去佛光山!”

“为什么?”

“像宏意、超凡师伯们去读佛学院,弘法利生呀!”

我们都不禁十分赞叹。

我把张医生送我那盒日本糖果交给孩子们分食,他们也不忘分一份给我们三位师伯。

当他们离去时,我送别他们去到街口,小觉不断回头张望,凝望他们次序井然的队列远去的背影,我心中感到说不出的难过,直到他们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之中,我才怅然抹去脸上的泪水。

回到泰国,我立刻去信,请老师父转达他们,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人生因缘生灭,聚散无常,勉励他们把握时光,福慧双修,努力精进,早成佛道。

佛教界泰北弘法义诊的壮举,像一阵和煦的春风,给多难的同胞们带去了深沉的关爱和温馨,慈光照临了荒山野岭。

大师悲悯难胞的艰难处境,更发胜愿,即时成立了泰北难民村建设功德会。

我深深为两个孩子及所有难民村的孩子欢欣、庆幸;他们将不会再担心回家吃不饱了,贫穷的乡村将会变成繁荣的乐土。

原本贫瘠的苗圃,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可以茁壮成长为参天的林木。

我仰望着那蔚蓝的星空,心里默默为了孩子们祝福,快快茁壮成长吧,前途大有可为!

虽然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当我们努力精进的时候,当我们含泪赞佛的时候,当我们为众生所役使而流汗的时候……我们是在一起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