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父母被杀,眼下仇人在前刀剑在手该杀不该杀?

哲理故事 | 作者: [投稿]

\

  从前,有一个国家叫做拘萨罗,这个国家土地很小,兵力微弱。但有个勤政爱民的好国王——长寿王。迦夷是个强大的国家,国王梵达生性残暴,野心勃勃,常常入侵拘萨罗国。渐渐地,终于统治了拘萨罗国。长寿王只好带着妻子乔装成修行者,逃往波罗奈国。

  逃亡的日子,长寿王落脚在一位陶师的家里。比起以前住在王宫,生活虽然贫苦,但还算安定。过了两年,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长生。长生十岁时,长寿王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从前我是拘萨罗国的国王,因梵达王夺去我们的国家,我跟你母亲才逃亡到此。我怕梵达王知道我们还活着,一定会赶尽杀绝。现在你已经十岁,年纪不小了,必须学习独立,所以明天你就离开我们,独自到别的地方过活吧!」长生听了,悲伤地礼拜了父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

  长生独自来到一个离父母不远的村落,开始过他的新生活—学习各种技艺。聪明的长生,很快就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他进一步到处寻访擅长调教大象的明师,跟他们学习调象的技术。最后来到梵达王宫里的象厩中,向梵达王的象师一起学习调象技术,以便伺机复仇。长寿王以前的一位剃发师,在长寿王逃亡后,他改为替梵达王剃发。

  长寿王并不知情,仍来到剃发师的住处,请他代为剃发,剃发师认出了长寿王,就向他打听现在的住处,然后偷偷地向梵达王告密。梵达王得到情报后,马上派兵去抓长寿王夫妇。处刑之前,在街道上击鼓示众。长生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赶着去见父母。一路上他心想:「梵达这样对待我的父母,就是跟我结了不共戴天之仇,我不能再忍辱偷生了,今天即使牺牲性命,也要为父母报仇!」。

  即使到了现场,他仍没有改变心念,要伺机而动。长寿王远远地看见长生混在人群之中,满脸悲愤,知道长生此时此刻必定一心想要报仇。于是他大声喊道:「你不要认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以怨报怨,怨仇将没完没了;以德报怨才能化解仇恨。能听从父母的话才是真的孝顺,如果恣意纵情,率性而为,这就不是我教你的待人处事之道了。」一旁围观的民众,都以为长寿王害怕死亡,才发了疯胡言乱语。只有长生知道这是父亲对他的遗训。顿时,他忍住悲伤,不让任何人看出他的悲愤,急速回到了住处,心里仍想着如何报仇。

  一天晚上,长生在象廊里弹琴,幽雅、清澈的琴声传到了宫内,梵达王问侍卫:「谁在象廊里弹琴?」。

  「是调象师最近收的一位弟子。」侍卫说。梵达王派人去将长生请到宫里,请他再弹一曲。长生知道复仇的机会来了,尽心尽力地弹了一曲。梵达王听了赞叹他:「我从没听过这么好的琴声。今天起,你就留在我身边侍奉我吧!」。

  从此,长生便成为梵达王最信任的大臣。有一天,梵达王带着许多大臣一起到森林去捕猎。长生故意架着国王的猎车脱离队伍,来到荒郊野外。梵达王说:「我累了,想休息一下,你可以保护我吗?」。

  「大王请安心休息吧!我会保护你的。」于是梵达王把身上防身宝剑拿起来,交给长生,在一棵树下,枕着长生的腿休息了。长生心想:「这个恶王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是报仇的时候了。」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拔起剑来,同一剎那,心里却想起父亲临命终时的遗训,举剑的手就在半空停住了:「父母之恩,大于天地,他们临终时教敕我:『不要计较谁对谁错,不能以怨报怨,否则怨仇将没完没了;以德报怨才能化解仇恨。』我今天怎能违背他们的遗训呢?」。

  于是,长生收起了剑。这时梵达王突然醒来,一脸惊恐地对长生说:「我梦见了长寿王的儿子拿剑要杀我。」。

  「在这荒郊野外,哪会有长寿王的儿子,一定是这里的山神故意要吓唬您的。国王安心睡吧!我会保护您的。」长生安慰着国王。但过不久,长生又兴起了报复之念,同样地,在下手之际又想起了父亲的遗训,所以又放弃了报仇,而国王也每次随后惊醒,如此经过三遍。最后长生悲痛地下定决心:「父亲临终时教敕我要以德报怨,为什么我一再地想违背他的遗训呢?从现在起,我要克制自己报仇的念头,把梵达王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侍奉,不再起丝毫害他的心。」。

  这时,国王突然醒来,一脸的愉悦。长生问:「国王为什么满脸喜悦呢?」。

  「喔!我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把我当做父亲一样侍奉,不再伤害我了,我好高兴。」。

  「国王!不瞒你说,我就是长寿王的儿子,我刚刚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杀你为父母报仇,但每次都因想起了父亲的遗训而下不了手,国王才能免去灾难。虽然如此,恐怕日后我还是会起报仇之心,国王不如现在把我杀了,免得遗留下祸害。」。

  「我从前做的是不仁不义的事,而你们父子却是心怀仁慈,以德报怨。我怎么能再杀你呢?你放了我这条命,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梵达王回宫后,问所有的大臣:「如果抓到长寿王的儿子,你们想可以怎么处置?」。

  「砍断他的手脚!」「割去他的耳朵、鼻子!」「斩他的头!」大臣们纷纷地表示意见。梵达王指着长生说:「他就是长寿王的儿子。他本来可以杀了我,却没有这么做。今天我应该还他一命,大家不可以再对他心怀恶意。」最后,梵达王把拘萨罗国的领土归还给长生,并将女儿嫁给他,从此两国交好,世世代代也都和平相处。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

  以上是佛陀告诉比丘们的真实故事。因为有一次比丘们为了一些小事就争执不休,而且彼此毁谤谩骂,互相记仇,无法和合共住。佛陀因此用这个故事,告诫比丘们,应当学习长寿王以德报怨的精神。是的,世上最大的仇恨莫过于亡国与杀身了,两者都遭遇到了,长寿王却能放下心中的仇恨,教导儿子要以德报怨,这是何等宽大的胸襟。反观我们往往因为一些小事,便发生强烈的斗争,进而以身体、语言伤害彼此。比起长寿王父子宽容的态度与气魄,我们这些伤害行为,显得多地可笑。所以当我们与人发生争执时,想想长寿王的故事,心里一定能宽阔、释怀许多。

■评注■

  人生世间,祸从口出,互争是非,皆是戏论,所有对立,不离因果。故当护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当知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行者慎离口业之患。且观天下恩爱,皆当别离,人生有死,事成有败,物生于春,秋冬自枯,悲念人生,当有病老死患,无贵无贱,有形之类无免此苦。

  即当猛省,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如水中形,体无真实,虽复豪尊,五欲自恣,壮年美色不可久保,物成有败,人生有死,少壮不久会当有老,饮食不节会得有病,百年寿命会当有死,怎不令人愁忧?要过有我尘界,出轮回至无我真界,唯一的桥梁即是功德。有心者悟,悟者有缘,有缘者度,佛度有缘人。有心即菩提心、功德心、无所求心…。回头是岸,岸在心,解脱在功德!盼诸仁者深味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