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母亲的爱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

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

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的父亲,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

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年来住在河滩的草屋里,靠打鱼、种那几亩滩地为生。他的地和俺家的地搭地边儿,他常帮我母亲耕种收割,为母亲分担了很多辛苦和劳累。在母亲心中,他是坚实的依靠。她感激他,常帮他洗、补衣裳,补织渔网;做腌鱼片给他吃,酿醇香的高粱酒给他喝。每逢他和父亲到滩地西边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打兔子、打鸟时,她便给他们每人煮一兜鸡蛋,挂一兜腌鱼片、一葫芦高粱酒,她站在大堤上目送他们很远很远,直到他们淹没在苇荡,才肯回家。

母亲19岁那年,醉酒的父亲站在船沿叉鱼时坠河淹死。父亲死后,母亲想带着我嫁给那个渔夫,婆家和娘家人软硬兼施也没阻止住她,最终还是在奶奶怀里哭喊妈妈的我,使她转回了抹泪而去的背影。

那晚,她搂住我坐在月光下的河堤上,望着对岸河滩上草屋里闪烁的灯光,听着渔夫飘在河风中的渔歌,泪如断珠。她哭时,公婆在人前夸着她笑,老族长为她立着贞洁牌坊,烟锅里吱吱地燃着欣喜。

从此,母亲很少言笑,沉默如我家的老船,载去公婆的苦,载来全家的福。她把自己的苦处和美好的心愿沉进河底,讲给月亮,种进淋满涛声的黄河滩。她默默地劳作打发着寂寞的岁月。她常常把腌好的鱼片尽可能多地塞进我的书包,伫立在村口目送我到县城读书,祈祷我有朝一日学业有成,成家立业。

“孩儿,不蒸馒头——争口气,好好念书,娘全指望着你哪!”她的叮咛和她那期望的眼神让我终身难忘。

光阴荏苒,年迈的爷、奶相继病故。我大学毕业后,母亲拿出多年来省吃俭用、捕鱼种地、捡破烂积攒的钱,在县城给我找到了工作、盖了房子、娶了媳妇。

妻子生产时,我接母亲来县城住了半年多,说是让她来带孩子,其实是想让她享受天伦之乐。我和妻子很孝敬她,可她却闷闷不乐,常常唉声叹气、神不守舍,有时偷偷抹泪。我和妻子问她为何这样,是不是有啥惹她生气的地方?她说,傻孩子,你们对我都很好,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比乡下强,可我就是住不习惯,心里闷得慌,老想家。不久,她非嚷着要走,她说,让我回去吧,再住非把我住病不可。我惦记那几亩滩地,惦记家啊。

这次回去不久,她和渔夫的事儿就传进了我的耳朵。我恍然大悟:恁多年,她之所以舍不得那个破旧的老屋,舍不得那点滩地,原来是为了能和那渔夫相见在滩地边的芦苇荡里……

在偏僻封闭传统落后的滩村,男女间不正当的关系是被人们视为大逆不道的。尽管母亲对那渔夫的感情是纯洁的,但滩村的人不理解。母亲成了故乡人人唾骂的坏女人,成了滩村茶余饭后的笑料。那些在丈夫的体贴关怀中享受幸福的农妇们骂她是离不开男人的贱女人;三里五庄的光棍汉常在夜晚趴在墙头上污言秽语调笑她;小孩儿们常围着她哄笑嬉骂,用坷垃投她;逢年过节,小村里家家欢天喜地,她却在冷清的小院里独对孤灯……

为让她摆脱困境,妻子曾托人在县里为她介绍了一个条件优越的老伴儿。可她却生气地说,娘是随便谁都跟他过的人吗?我知道,娘丢了你们的脸——唉!娘咋对你们说呢!这样吧,从此后谁要问起我,你们就说没我这个娘好啦……

我非常生她的气,那个渔夫有什么好啊,没钱、没房、没地位,又瘦、又矮、又丑,就占个心好。再说,他在我父亲死后第4年,见我母亲冲不破家庭和传统习惯的阻力,他就从四川领了个媳妇。母亲不但不恨那个渔夫无情无义,还对那个四川来的女子很好。她说自己不能嫁给渔夫,一个男人家怎么能没个女人照顾呢!她甚至很感激那四川女子替她对渔夫尽了义务。

从那以后,我再没回过老家,她也没来过我家。

其实,我知道她很想我,可她一直认为我家巷子里的人都知道她和渔夫的事儿,每次进城,她都不敢走进那条小巷,不敢走进她辛苦抚养长大的儿子的家,只敢站在巷口偷偷看一看我的家门;趴在幼儿园的门缝上偷偷看一看她日思夜想的孙子。她是那么地想见我,却又怕别人认出她就是我的母亲。她怕她的名声让我在人前失脸面、抬不起头,她知道面子对她已有官职的儿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她怕她的名声影响我做人,影响我的政治前途。她把我和我的前途看得比她的生命重要得多。

记得那年冬天我生日的那个下午,放学的儿子一进门就对我说,上午上学时见个老奶奶袖着手,胳膊上挂个兜,在对面马路边来回转悠,现在还在那儿往巷子里望,他很害怕。

透过窗外纷飞的大雪,我朦胧望见巷口对面的马路边伫立着一个浑身是雪的人。一种预感使我跑到了巷口,尽管她的脸围得很严,但那眼神告诉我,她,就是我的母亲。

大雪在淡淡的夜色和呼啸的寒风中飞舞,母亲兀自站在昏黄的路灯下,雪,已经埋住了她的脚,她静静地望着呆在巷口的我,淡黄的灯光里,她像一尊望子的雪雕。

我快步走了过去,当她冰凉的手攥在我手里的瞬间,她叫了声“乖”,我叫了声“娘”,我们便紧抱在一起,哽咽在一起。

她怎么都不肯跟我回家,她把那兜鱼片塞进我手里,抹着泪说,乖,娘能看你一眼,心就足了!只要你们过得好,娘就放心了。巷里人多嘴杂,看到我,会说你的,娘不能给你添麻烦。

尽管我再三劝说,母亲还是走了。透过迷蒙的泪水,我望见飘满飞雪的暮色渐渐吞噬了她那蹒跚远去的、已被生活压弯的背影。

年复一年,母亲在黄河滩度过了晚年,最终带着屈辱、内疚,怀着她和渔夫没能结合的爱情,带着粘满鱼腥、粘满汗味的生活,永远地走了,走进了那片她热爱的滩地。

我永远难忘母亲临死的情景,那天正是中秋节的晚上,我从县城赶到老家看望她,没想到心脏病突发的她躺在窗前月光里的小床上已是生命垂危。她黄瘦的脸围在满头散乱的银发中,两只干瘦的手交叠着捂着胸口。她手下捂着两张相片,一张是我们全家的合影,另一张就是那位站在黄河滩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前的渔夫。母亲一见我,脸上先是露出了笑容,接着眼里闪着泪光,她说她真的没想到还能见到我。她用干瘦的右手捏着渔夫的相片给我看,她含着泪,声音微弱地说:“娘快,不行了——该给你,说了,恁些年,要不是,为了他和你,娘早就跳河了。他,才是,你,你的,亲——爹。你,你原谅,娘吗?……”她话没说完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一串泪水从她眼角流出。我想,那泪水是她想说而没说出的、压在心底多年的心事和美好的愿望。

我一下跪在母亲的床前,泣不成声地请求亡母原谅我对她的误会。

埋葬她那天,一群大雁从长满芦苇的河边鸣叫着飞起,在静静的河滩的上空为她鸣唱着凄凉的挽歌;养育她的黄河从她安息的滩地边流过,向大平原诉说着她一生的忧伤、苦难和悲哀……

我跪在母亲的坟前,泪流满面地想着:善良、宽厚、纯洁而伟大的母亲哪,是谁扼杀了你纯洁的爱情,是谁给你这屈辱、痛苦的人生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