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林寺。2018年7月,尼中友好协会捐赠尊者铜像一尊,位于塔之西侧,旁有碑记。

  塔之后侧,九幅壁刻浮雕半圆围绕,刻画了尊者万里迢遥、流化东土之一生。尊者是历史上第一位葬于庐山的外国高僧,今依《东林十八高贤传》《高僧传》等所载,略述尊者生平德业。

神异

  佛驮跋陀罗(晋译“觉贤”)尊者,是释迦族甘露饭王的后裔。五岁时,父母相继病故,寄养于舅父家。十七岁出家,在诵经时显出其异常的聪慧,一天读完他人需要一个月的功课。

  受了具足戒后,更加勤学,博通经典,以精于禅定和戒律出名。曾与同学僧伽达多一起,同游罽宾,他们相处多年,达多虽然很敬佩觉贤的才智,但还并不是很了解他。

  一次达多在一间密室中关着门坐禅,忽见觉贤进来了,达多很吃惊地问:"你从哪儿来?”觉贤回答说:“我刚去了兜率天(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向弥勒菩萨致敬。”说完便不见了。达多知道觉贤已是圣人,难测他的深浅,后来又屡次见到觉贤各种神秘莫测的能力。敬心祈问,方知尊者已得不还果(阿那含果)。

西来

  当时,姚秦沙门智严到了罽宾,目睹这里法众清净,于是慨然东顾,说:“我和我的同辈们,虽有学道的志向,但没有遇到真匠,无从学起。”即咨询当地人,谁能够到东土去传布教化?”众人都说: 佛驮跋陀罗就是能够振兴佛教,传布佛法的人。”

  智严就再三邀请觉贤,觉贤很同情智严的苦心,就答应了他,于是辞别众人和师父,毅然出发了。历经千难万苦,跨过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途经六个国家,这六个国家的国王们都很敬重他到远方传布教化的行为,也都尽力资助他。

  后觉贤来到交趾(位于今越南北部),便搭上船,沿海岸而行,辗转三年,来到中国青州。

论道

  听说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尊者即往长安从罗什大师受学。罗什大师极为高兴,与之共论佛法,探讨义理,多有裨益。罗什大师每有疑难问题,常与尊者一起商讨。当时姚秦太子请尊者于东宫集众说法,与鸠摩罗什大师共论色、空意境。

  罗什问觉贤:“法因何是空?”

  觉贤答道:“色乃众微而成,故色无自性,所以色自身即是空的。”

  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又如何破一微?”

  答道:“众人或破析一微,我以为不应当是这样。”

  又问:“微是常吗?”

  答曰:“以一微故,众微即是空;以众微故,一微即是空。”

  当时宝云译出这句话,不解其意,道俗都认为觉贤所说之一微是常。过后不久,长安学僧又请觉贤进一步解释这句话。觉贤说:“一切诸法都非自生,皆因缘而起。缘一微所以有众微,微本身并无自性,此即是空。难道可以说有不破之一微,常而非空吗?”

入社

  后秦姚兴崇信佛法,供养了三千多名僧人,这些僧人往来于宫廷,常参与尘世之事,唯有觉贤,安于清静,与众人不同。一次,觉贤对弟子说:“我前一日看见,在我的家乡有五只船出发到中国来。”

  弟子把他的话传给了外人,关中的僧人们听说后,以觉贤“显异惑众”为由“驱逼”其离开长安,觉贤道:“我身如浮萍,去留很容易,只是弘法心愿未了,甚是感慨。”

  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向南前往庐山,其间神色从容,毫无惊恐之表现。有识之士,感叹至极,深为惋惜。至庐山香谷,结草舍而居,慧远大师得知,欣喜迎请,并邀其加入莲社。尊者亦为东林十八高贤之一。

解摈

  慧远大师久闻觉贤之风名,听说他来到庐山十分高兴,二人一见如故。慧远大师认为觉贤之被摈除,过错在其徒众;至于所说五船俱发一事还没有定论,也于律无犯。于是派遣弟子昙邕,致书姚兴及关中众僧,希望解除摈弃他之处罚。

知音

  慧远大师还请尊者于东林寺译出禅数诸经,从此江东一带都好乐于禅悦。尊者携带五颗珍贵佛陀舍利,赠与远公,远公于东林寺后山建塔供奉。

行化

  觉贤尊者志在游方弘化,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的时间。尊者在庐山住了一段时间后,又西行来到江陵(今湖北荆州),遇到五艘外国船,上前寻问果然是从天竺国来的,出发的时间,正是觉贤所说的时间。

  后回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立道场寺。

  觉贤尊者仪范简单朴素,不同于中华风俗,但他志向、气韵清明广远,气度不凡,具有精深的旨趣。

译经

  先前,支法领从于阗国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未经翻译。义熙十四年,佛驮跋陀罗尊者被请为主译,沙门法业、慧义、惠严、慧观等为笔授,译成六十卷,即“晋经”“六十华严”。

  尊者还先后译出《观佛三昧海经》《般泥洹经》《修行方便论》,及法显从古印度带回的《摩诃僧祇律》等十五部经论,计一百一十七卷。

西逝

  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尊者念佛往生,塔于庐山北岭,世寿七十一岁。

  塔园有对联云:“化有情同归愿海,演华严盛弘大乘”,“宠辱不惊觉世幻,庐岳有缘伴松风”,惟愿尊者乘愿再来,广度群萌。南无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