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仁民爱物的长寿王与放下仇恨的长生太子

人物故事 | 作者:证严法师 [投稿]

  长寿王是一位仁民爱物的君主,深受人民爱戴,因为他以德治国,所以并不喜欢国家有武力装备。尽管大臣们都劝说国家要增加武力,可是长寿王不但反对,还跟他的儿子“长生太子”一同隐居到山林中,希望能因此避免战祸,终究,长寿王的国家还是被邻国占领了,长寿王不仅被杀,长生太子还隐性埋名,成了长工,因为表现优异而成为邻国国王的贴身侍卫,趁著一次游猎的机会,长生太子三番两次想暗杀这名国王,却迟迟下不了手,因为他想起长寿王生前的叮咛。

仁民爱物的长寿王与放下仇恨的长生太子

  平时学佛就是期待我们回归清净的本性,念念好好保护,自然秽垢就会慢慢消除,我们若是一念差错,失念了,烦恼就会不断产生。所以我们每天修行不为了什么,只是为了顾好心,心顾好了,行为、方向就正确了。佛陀的教育无不是在指导我们这念心,指导我们方向。但是你我都是凡夫,要我们对境不生心,是很难的事。

  有时候,听话听一听觉得,对啊,这就是理了,这就叫「真理」,说得很对,起了一分欢喜心,不过,境界若现前时,就凭着一个人和我们比较不投缘,我们的心境就被他转了,哪怕他是说同样的道理,但是从内心听起来就要去找哪里有缺点,来破他这个好的道理,内心有烦恼,方向就偏差。烦恼脱离了那份仁恕,仁爱宽恕的心态就不见了,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称为凡夫。所以会说,心有烦恼,一天到晚都是沉沉浮浮,无法把这颗心调伏得平静。有人就是可以了解后自然放宽心包容一切,有的人知道很多,但是偏偏就是让外面的境界不断动摇自己的道心,这就是修行不简单的地方。

  佛陀有一回向弟子说一段故事:有一个国家,国王非常仁慈爱民,叫做长寿王,不希望他的国家有任何杀伐,也不希望去侵略别人,所以全国都不用武器。很多国家都知道,有一位国王就召集大臣,筹备要来侵略这个国家,长寿王他的大臣建议一定要武装起来,长寿王安抚大臣的心,大臣退下后,他就叫长生太子来「大臣想要备战,是因为我在,为了保得百姓平安,也不用两国动干戈,我们去修行」。「可以啊」。国王离开后,全国人民非常悲痛,外国的国王一来,虽然不劳而获,但是害怕长寿王会来报复,所以贴出告示,如果发现长寿王赏赐千金万银。

  这一段时间,长寿王父子在山中生活,有一天,有一位看起来很累的老人,他就问「你来这个地方做什么」?他说「我背负着很重的债务,我想求长寿王帮助我」。长寿王听到就哭了,说「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可惜我已经没有力量可以帮助你了」。老人说「我的债务无法还,就连我的妻小也会饿死」。长寿王就说「你将我捆绑起来去见现在的国王,你就能得到赏赐了」。老人用树藤将长寿王捆绑送到皇宫,长生太子也随后追来,国王看到长寿王就要斩首示众。长寿王发现长生太子,他说「你给我几分钟向大家说话,做人,除了仁德爱人以外,要守住孝道,一定要依照父母的话,绝对不能受到境界动了心起了意」。说完之后斩首示众。

  长生太子很痛苦,想要报复,走入人群做长工,很用心地种菜,所种的菜非常好吃,大臣觉得这些菜很好,有一天办筵席请国王来,色香味俱全,国王就说要看这位厨师,长生太子就出来了,国王觉得说他长得一表人才,要他留在身边当侍卫。有一天,国王打猎,他就随身去了,又饥又饿,国王把他手中的剑交给长生太子,说「我很累了」,就倒在他的腿上睡着了。国王醒来的时候很害怕,说「我梦见长寿王的太子要杀我」,长生太子说「不会,我在这里保护你。」长生太子觉得说我的父王以仁以慈以爱教导我,看现在这个国王虽然这么暴戾,但是心却很惶恐,国王连续三次惊醒,他说「这几年来,我侵占邻国,杀死长寿王,我的心好像身坠地狱,没有一天安心过,我实在是大错特错」,长生太子说「其实你所惧怕的长生太子就是我,本来我觉得这是报复的最好时刻,我还是放弃」,国王他全身都是汗,不断忏悔。出去之后召集大臣,大臣也认出长生太子,国王就说「我知道我错了,这个国家我要归还给你」。

  看看这位长生太子,虽然父亲所教的,他一直很仰慕父亲,但是杀父之仇,这个心的恨就说无法消除,还是想尽办法要报复,但是到最后还是一样,以父亲这分的仁慈爱来宽恕对方,还是一念心啊。污染的时候,恶心一起,再清净之后,还是佛的本性。总而言之,我们学佛就是平时要好好静心思考怎样能够照顾好我们这念心,永永远远不受周围境界来影响污染,所以大家还是要多用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