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耶律楚材的佛门渊源

人生故事 | 作者:叶宪允 [投稿]

 耶律楚材的佛门渊源

  耶律楚材又名刘楚材,字晋卿,释名“从源”,号湛然居士,乃辽宗室后裔。自论幼而喜佛。逢金朝末年战乱,蒙古兵围困燕京,“忧患以来,功名之心束之高阁”,耶律楚材转而学佛。楚材初从圣安澄公习禅,后投于万松行秀门下,苦修三年,获万松行秀印可,成为一名居士。1218年,元太祖闻其名,聘之,耶律楚材离开燕京随太祖西征,“以佛治心,以儒治国”,成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太宗时耶律楚材官拜中书令,对蒙古政权的治国方略多有建树。耶律楚材也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为曹洞宗以及禅宗佛教教派在元朝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澄公的推荐下,耶律楚材拜万松行秀为师,由此形成禅儒兼容的思想体系,最终铸成一生功业。当时正是金蒙交战的关键时期,燕京被围,金朝被迫南迁。耶律楚材留守燕京,处境危难。故有消极隐退之心,因而学佛。

  耶律楚材以著名政治家和儒者著称。但其佛门因缘是相当显著的,各种文献记载颇多。耶律楚材对禅宗多有颂赞,由于其地位,对禅宗思想在当时的传播,有一定贡献,特别有助于曹洞宗宗风的弘扬。对万松《从容录》的产生和传播作用也很大。他也参照曹洞宗先师的“权开五位,善接三根”的参禅方法,作有《洞山五位颂》。

  耶律楚材的学佛活动和佛学思想,为其后来治理国家打下良好基础。

  以佛儒结合的思想对蒙元建国和制止战争杀戮等多有贡献。如窝阔台继可汗位,耶律楚材也参与谋划。《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己丑,太宗即位,公定册立仪礼,皇族尊长皆令就班列拜。”《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记载:“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制止蒙古军队的杀戮应该是其众多贡献之一。《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来言:‘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驰入奏曰:‘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帝犹豫未决,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帝然之,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当时汴梁城共有一百四十七万人,正是由于耶律楚材的建议才得以保全生命。“其后攻取淮汉诸城,因为定例”。耶律楚材、万松行秀不断宣传“好生恶杀”的道理,既反对蒙古军队的大肆屠杀,也反对“州郡长吏,生杀任情”。窝阔台南征金朝时,他又建议窝阔台下达了“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的诏令,并“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耶律楚材保护佛教还有一事。《续灯正统》卷三十六记载:“先是,元世祖将西征,有司奏:五台等处僧徒,有能咒术,武略及有膂力者,可为部兵扈从西征。士为言于上曰:释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证鹅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持。虽死不犯,用之行兵,奚其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无志行,在彼既违佛制在此,岂忠王事,故皆不可以之从王师也。帝从之,乃寝其奏。”据《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记载,万松另一重要弟子全一至温参与其事:“上都华严全一温禅师,……元主将西征有嫉我教者,遂奏议曰:释氏虽托方外,然多忠烈之辈。今五台等处,僧徒有能咒术武略及膂力者,宜募为部伍,扈从西征,可为开国之一助也。温闻大惊,乃顾楚材,而折其说。楚材亟白元主曰:释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证鹅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行,虽死不犯。用之从军,岂其宜乎。若不循法律者,必无智行在。彼既违佛制,在此岂终王事哉。一举两失,实不可也。元主遂然之。”万松师徒积极保护战乱中的僧俗,劝止蒙古军队少杀,应该是确定的历史根据。

  耶律楚材对佛教多有维护。耶律楚材于1229年刊出《西游录》,中对丘处机已经有所不满,这可以说是蒙元时期佛道之争的起点。明王世贞撰《读书后》卷八《书□风庆录后》其二:“后考湛然居士《西征记》颇称长春之短。”这里《西征记》应是《西游录》,其上卷记西征历程,下卷专为批驳丘处机。批驳形式采用问答题,中论及丘处机十“不许之事”。其内容是:“客曰:‘君与丘公亦有所许可乎?’‘居士曰:‘论谈之初,酬咏之际,稍尝面许。交游既深,穷其底蕴,予不许丘公之事,凡有十焉。初进见,诏询其甲子,伪云不知。安有名哲之士不知甲子者乎?此其一也。对上以徽宗梦游神霄之事,此其二也。自谓出神入梦,为彼宗之极理,此其三也。又云圣贤提真性遨游异域,自爱梦境,此其四也。不识鲁直赞意,此其五也。西穷昧谷,梵僧或修善之士皆免赋役。丘公之燕,独请蠲道人差役,言不及僧。上虽许免役,仍令诏出之后,不得再度。渠辄违诏,广度徒众。此其六也。又进表乞符印,自出师号,私给观额,古昔未有之事,辄欲施行。此其七也。又道徒以驰驿故,告给牌符。王道人者驱从数十人,悬牌驰骋于诸州,欲通管僧尼。丘公又欲追摄海山玄老,妄加毁坼。此其八也。又天城毁夫子庙为道观,及毁 佛像,夺种天圃,改寺院为庵观者甚多。以景州毁像夺寺事致书于从乐居士,润过饰非,天地所不容。此其九也。又顺世之际,据厕而终,其徒饰辞,以为祈福。此其十也。”从中可见,丘处机东归之际,佛道之争已经逐渐开始。

  耶律楚材文集中收录有论佛学活动和思想著作多种。作《辨邪论序》,论述万松以及儒禅之意。耶律楚材作《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第二年,耶律楚材作《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作《释氏新闻序》,对万松生平为人有所记载。万松评唱《拈古请益后录》,耶律楚材《评唱天童拈古请益后录序》。耶律楚材又作《屏山居士鸣道集序》(甲午冬十有五日)、《释氏新闻录》(甲午上元后一日)和《楞严外解序》(甲午清明后五日),此外还有《万松老人万寿语录序》、《屏山居士金刚经别解序》、《书金刚经别解后》,论与万松、李纯甫等关系以及佛旨大意。在耶律楚材文集中还保留了很多耶律楚材与佛门僧众交往的文献资料,说明他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耶律楚材去世于1244年。《元史》卷二记载:“甲辰年(1244)夏五月,中书令耶律楚材薨。”《元史》卷一四六:“甲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皇后哀悼,赙赠甚厚。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臣麻里扎覆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至顺元年,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据认为他一生的巨大功业和清廉都与其修习佛法有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