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修道人,不见世人过,三岁小儿能知,八十老翁难行,愿大家多长智慧,少生烦恼,创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不妨先让自己心平气和。
学佛之后,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一个烦恼就非常普遍了,那就是看到周围的人举手投足都不如法,这样很容易让佛弟子产生烦恼。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那么佛弟子应该怎么做呢?
当年佛祖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曾经告诉大家五种方法,去除我们的这种烦恼。
1身污口净
2身净口污
3身口皆污意稍净
4身口意三皆不净
5身口意业不作恶
1粪扫衣
2草覆之深水池
3牛迹水
4旷野病人
5好池水
从而以这五种方法分别除去自己的烦恼。
有一天,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舍梨子告诉比丘们说:「诸位贤者们!我现在将为你们阐说五种除去烦恼之法,你们要谛听!要注意的听!听后要好好的思念其真理。」
尊者舍梨子说:「那五种呢?诸位贤者们!
(1)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而口却为净行。如果有智慧的人看到如此的情形时,假如会生恚恼的话,也应当除去(不可以看到这种人就起瞋)。
(2)有一种人,其口乃为不净行,而身为清净之行。如有智慧的人看见如此情形时,假如生恚恼的话。就应当除去。
(3)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口也不净行,然而其心有些清净,如有智慧的人看见此情形之时,假如生恚恼的话,就应当除去。
(4)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口与意也为不净行,如果有智慧的人看见此情形之时,假如生恚恼的话,也应当把它除去。
(5)有一种人,其身为净行,口与意也为净行,如果有智慧的人看到此情形时,假如也生恚恼的话,也应当把它除去!
灭烦恼的方法
(1)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口为净行,如有智慧的人看见此情形时,假如生恚恼的话,就应如何除去呢?
诸位贤者们!犹如阿练若比丘(都住于森林内,而不住于精舍内的头陀行者),乃持粪扫衣(人家废弃于粪尘中的布片,把它拾来缝成为衣的法衣)那样,他看见粪堆中被人所遗弃的弊衣,或者有大便之污,或者有小便、涕、唾,以及被其余的不净之物所染污,看过此情形后,就伸左手去执持它,用右手去把它舒张(展开)。如果有不被大便、小便、涕、唾,以及其它不净之物所污的部份,或不会穿孔的部份,使把它裂取之(污损不堪为衣的,就废弃,可作材料的就取用)。
像如是的,诸位贤者们!如看见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而口却为净行,那么,你就不可以念他的身为不净行,你只要念他的口之净行就可以。
如果有智慧的人,假如生恚的话,就应如是的去除弃其恚恼(用这种方法去制止其瞋念)。
(2)有一种人,其口为不净行,身为净行。如果有智慧的人看见此情形时,假如生恚恼的话,应当要如何去除弃其恚恼(制止瞋念)呢?
诸位贤者们!犹如在林外不远之处,有很深的水池,被藁草所覆。如有人到这里来,此人正因极热而烦闷。也因饥渴而顿觉乏力,同时被风热所逼。就到池边,将衣服脱弃而放在于岸边,便进入池中,以两手拨开藁草,就放情恣意的在池中快浴,而念去其热,其烦闷,其饥渴,其顿乏。
像如是的,诸位贤者们!如看见有一种人,其口为不净行,而身为净行,则不可以念他的口不净行,你只要念他的身之净行就好。
如有智慧的人看见其情形时(口不净行),假如会生恚恼时,就应该像如是的去除弃其瞋念!
(3)诸位贤者们!或者有一种人。身为不净行,口也为不净行,而心则有些清净。如有智慧的人看见时,假如生恚恼时,当如何把它除掉呢?
诸位贤者们!犹如在四衢道里,有牛迹之水。如有人到这里来。此人正因极热而烦闷,也因饥渴而顿觉乏力。同时被风热所逼,看到有牛迹之水(牛趾踏过而成凹处,而积雨水),就作此念:在这四衢道里,有牛迹的少水,我如果用手用叶去取水时,就会把水扰得浑浊,不得除去我的热极烦闷、饥渴顿乏之苦。我宁可跪在地上,手与膝拍在地面,用嘴去饮水。他就因此。而得以除去其热极烦闷、饥渴顿乏。
像如是的,诸位贤者们!如看见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口也是不净行,而心却有少些的清净,则不可以念他的身之不净行,以及他的口之不净行,你只要念他的心有少些的净行就可以。诸位贤者们!
如果有智慧的人看见他的此情形,而生恚恼(瞋念)的话。就应该要这样的去除灭它。
(4)诸位贤者们!或者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口与意也为不净行。如果有智慧的人看见时,假如生恚恼的话,应当要如何去除灭它呢?
诸位贤者们!犹如有人,远涉长途,在中途时罹患疾病,极困委顿,而独自一人,并没有伴侣的人。回顾后村,则已转远,而前村却还未到来。这时如有人来,住在于他的旁边,看见此过路的行人,远涉长途,在中途罹患疾病,极困委顿,独自一人,并没有伴侣,后村已经转远,而前村却还未到来。他如得有侍者的话,就会从回野(辽远的原野)中,带他到村邑中去给与妙汤药,以及补养的美食,也有好的瞻视者(看病、照顾等人)。像如是的话,此人的疾病,必定会得以差愈。所谓那个人,对于这位病人,极为有哀愍慈念之心。
像如是的,诸位贤者们!或者有一种人,其身为不净行,口与意也为不净行。
如有智慧的人看见此情形时,便作此念:这位贤者(习惯的称人耳),其身不净行,口与意也不净行,但是不可使此贤者因为身不净行,以及口与意都不净行,就因此而身坏命终之后,趣至于恶处,转生于地狱之中。如果这位贤者能得善知识的话,就能舍身之不净行,能修身之净行,能舍口与意之不净行,而修口与意之净行。像如是的,这位贤者,由于身的净行,与口及意的净行,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至于善处,乃会转生于天上。所谓那位贤者,为了这位贤者,极为有了哀愍慈念之心。如有智能的人看见时,假若欲生恚恼的话,就应用这种方法去除灭其瞋念。
(5)诸位贤者!或者有一种人,其身为净行,口与意也是净行。如果有智慧的人看见时,假如生恚恼的话,应当要如何去把它除灭呢?
诸位贤者!犹如林外不远之处,有好的池水。其水清而又美。其渊源为平满,有青翠的草被在岸边,四周都为开华的树木。如有人到此处来,被极热而烦闷,又饥渴而顿觉缺乏,又被风热所逼,就到了水池之边,脱掉衣服而放在岸上,便进入池中。在池内恣意的快浴,而除弃了极热的烦闷,以及由于饥渴而顿乏的事。
像如是的,诸位贤者们,或者有一种人,其身为净行,口与意也为净行,而恒常的当念他的身之净行,他的口与意之净行。
如果有智慧的人,假若生恚恼的话,就应如是的除去他的瞋念。
诸位贤者们!我刚才所说的,就是五种除灭烦恼的方法,因此之故,在此阐说。」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