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早期画像
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人们没有在佛陀生前为他绘制画像,他最早的画像是在佛陀死后的几百年间绘制的。可是,译成藏文的印度造像学著作与今天仍示未散失的印度梵文原着之间作一个细致的对比才能得到证实。我这里所说是藏族人的观点,一部分是来自记述佛陀言论的印度古代手卷藏文译本,一部分是来自印度藏学者的论着,或对佛陀言论的诠释。
以佛陀为题材的宗教艺术品,似乎是画像比雕塑像要早一些。据说佛陀的第一张画像是在王舍城(摩揭陀首都)的影坚王(为印度古国摩揭陀的国王,又译频婆娑罗王,藏译苏吉宁保王——译者注)和扎初的乌扎衍那王在位期间绘制的。虽然这两位王彼此相距很远,而且从来没有见过面,但俩人还是成了至交,互相之间交换礼品成了他们表达友情常用的方式。有一次,乌扎衍那送给朋友影坚王一件无价的盔甲,收到礼品后,影坚王召大臣进殿,命大臣们找一位精于此道貌岸然的商贾给这件礼物作为回报,经过估价后,他们发现,影坚王的王国根本没有与这件盔甲价值相当的东西作为回赠乌扎衍那国王的礼物,这件事使得影坚王大伤脑筋,心情忧郁。
当时,有一位从摩揭陀来的大臣,名叫查姆色牙楚的对影坚王说:
“陛下,您不必如此忧郁悲伤!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佛法,我们何不把佛陀释牟尼的圣容绘制到画布上作为礼物回赠给乌扎衍那国王呢!”
于是,影坚王召请佛陀释迦牟尼,请他应允些事。佛陀答应了,但又补充说:“在我的画像下面,还要画上互相结合便能生成世间一切现象的内情世间众生发达状况之十二次第图:在内情世间众生发生状况之十二次第图下面画上佛法的劝善经。”
此后,艺术家们根据国王的命令为迦牟尼佛绘制画像,可是,当他们直接看著作为模特的佛陀,心里就充满了极度的喜悦之情以致于不能绘画。因此,宽厚仁慈的佛陀来到一座水塘边上坐下来,让那些艺术家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作画。这幅画就是后来有名的“曲伦玛”,意思是“从水中取出之影”。在佛陀释迦牟尼像的下面,画的是象征“内情世间众生发生状况之十二次第图”的图画,这些图画与召引观画者走上善趣之路的警语配合在一起。这幅先装入一个圆柱形的金筒容器内,然后把金筒再装稍大的铜筒内,用贵重、值钱的材料缠扎结实,驮到一头大象的背上,并且派了一名使者护送。临行前大王叮嘱使者务必精心照管好这件礼物,还绘他派了几位仆人,随同使者一道前往扎初国。
当影坚王的使者到达距离乌扎衍那的王国二个半“巴尺”的地方时,乌扎衍那国王和他的随从一行从王宫赶来,恭恭敬敬地接受影坚王的祠品。按照影坚王的安排,王舍城已经派使者事先通知乌扎衍那王,告诉携带礼品的使者到达的时间。其时,当人们打开三件铜、银、金容器,佛陀的画像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在扎初这个偏远荒僻的国度甚至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佛陀释迦牟尼的名字。但周围有些从中部地方来的商人知道佛陀的业绩,他们看见画像都喊了起来:“向佛陀致敬!”
当乌扎衍那听到“佛陀释迦牟尼”这个名字时,身上忽然一阵颤动,他让使臣告诉他图画上的人物以及人物下面的图案是怎么回事,象征什么,使臣和在场的商人一一给他作了解说。听完解说之后,乌扎衍那王内心充满了喜悦,他命人把画像请到王宫中他崇拜和祈祷的地方。每当夜晚降临,乌扎衍那就观想“内情世间众生发生状况之十二次第图”的精义。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深信世间轮回,认为轮回是世间所有,并寻求脱离轮回的解脱之道。那时,乌扎衍那王已获得“见道”,他歌唱赞颂佛陀道:
“赞颂远离此地的佛陀释迦牟尼!
人赠给我慧眼断除我折愚痴!
他拥有如此的医病神力,
让我们向至善的神医致礼。”
因为佛陀画像这件礼物,乌扎衍那王给影坚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影坚王衷心的感谢,并表示要成为佛陀释迦牟尼弟子的愿望。收到信后,影剧院坚王把乌扎衍那带领五百随从赶到乌扎衍那的王宫接受乌扎衍那王为弟子。这样,佛陀的教义就传播到了扎初国。乌扎衍那王还命人在国中修建了五百座寺院。
关于佛陀在世时的画像,尚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佛陀释迦牟民执教于伽毗罗卫城时期绘制的。
那时,释迦族有一个名叫铭钦的人,他的妻子有一个女仆名叫若哈扎。有一天,正当佛陀讲经的时候,主人要女仆若哈扎去拿项链。在释迦牟尼讲经的时候,就是稍稍离开一会儿,女仆也感到非常难过。她悲观地想道:“唉!我就要错过聆听佛陀讲教法的时候,天下真没比做女仆理不幸的事了。”
说也凑巧,在女仆若哈扎取项链的路上,她被一头母牛抵伤而死去,后来转生在辛卡拉国,成了辛卡拉国王的公主。从室罗伐悉底去辛卡拉的商人把佛陀的情况午夜了公主穆蒂尺辛(或叫穆蒂巾),说佛陀根据穆蒂尺辛上世的善业和对佛陀的忠诚,她才得了如此的好报。听了此话,公主派了一位使者前往佛陀处,求取佛陀的一张画像。佛陀应允了公主穆蒂尺辛的请求,他让光线穿过他的身体投射在画布上,艺术家按照投映在画布上轮廓绘制佛陀的肖像。这张佛陀肖像就是后来著名的“沃色玛”,意思是“从光影绘出者”。后来连佛陀致穆蒂尺辛的信一起寄到了公主手中。这样,从那时起,也就是从佛陀在世的时候起,佛陀的布画像就已经广泛传开来了。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