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婚嫁溯源类(八问八答)

  问:淫既为万恶之首,则圣王治世,就应当断绝。可伏羲通媒妁,合二姓之好。为何呢?

  ●答:这正是控制天下之淫业。没有婚礼,没有媒人,让天下男女自由泛滥,必然走向动物化。而所生子女也必定会被抛弃,无人抚育。因此,开一方便之门,定为婚姻之道。使男子各各独守自己的妻子,使女子各各独守自己的丈夫,父母各各抚养好自己的孩子。感情专一,就不会淫乱。

  问:为何把男女作合之权,归于媒人?

  ●答:恐怕奸巧狡诈的人,贪色恶丑,嫌贫爱富,开天下之争。

  问:为何要选择好日子,又要送礼?

  ●答:恐怕后世男女苟合,轻易失去贞节,故多曲折。

  问:婚嫁之故,我已经知道了。男女结合的事,从什么时候开始?

  ●答:按《起世因本经》,劫初之时,众生都从光音天下来,自然化生,不从母腹出生。等到地味吃食已久,形色丑恶,便有筋脉骨髓,分男女之相,而后有淫欲之情。这就是男女结合的开始。

  问:儒门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制辞亲出家,极言家室的危害。儒释两途,为何如此不同呢?

  ●答:方法不同,目的相同。世人根器不一,有的佛法不能教化,而儒教可化。有的儒教不足化,而佛法可化。故三教圣人,虽同心协力,不得不分管自己的事。各立一种门庭,各垂一种教化。名虽三,而实则一。譬如三大良医,都要治病,而病不同。若三人都是一种方法,救济必不能广。又如刀兵劫到了,有三大长者,各要救人出城。若只开一门,所救亦必不广。因此,能尽仲尼之道,释迦见之必喜,能尽释迦之道,仲尼见之也必喜。若说信我的教最好,就高兴,否则就排斥。那么佛就不能为佛了,圣人也不能为圣了。隋朝李士谦说:“三教如三光啊,哪能缺一呢?”(出《隋书》)。后人议论纷纷,都是片面的观点。

  补充:孔子是菩萨,老子也是菩萨,但菩萨只说菩萨的话,菩萨只干菩萨的事,否则就是越轨了。一国不可有二主,一个时代不能出现两位佛陀。如此说来,孔子是不是比佛陀低呢?非也!众生平等,无有高下。文殊菩萨早已成佛,但他后来只作佛陀的老师,他是七佛之师。因为一个学校,要有校长,要有老师,要有学生。佛陀降世,其他圣者就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演好一场教化众生的戏。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佛陀与孔子都是平等的,但从表象上来说,他们的立足点都各不相同。

  问:我怀疑羲皇诸圣,都是大菩萨应化,对吗?

  ●答:大菩萨应化是常有的事。佛教有权有实,有渐有顿。离欲出家,是实教顿教。配合两姓,是渐教权教。譬如不能持斋的人,先劝他食三净肉。三教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问:天下人人绝欲,百年后就没有人类了,怎么办?

  ●答。此等浊世,男女二十岁不嫁娶,谁也稳不住了。怎能人人绝欲?就说您自己能够马上反省,恐怕也很困难,何况其他人呢?您的想法,是杞人忧天。

  问:假设能够这样,结局怎样?

  ●答:真的如此,则一切世间众生都如诸天化生,不再胎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