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胎娠类(十二问十二答)

  问:男女未会以前,从无生子产乳之事。一经配合,便有子女。试问那投胎的人,每天都在男女之傍,观察他们的动静吗?还是偶然相遇,突然入胎呢?

  ●答:业报因缘不可思议。若业缘当为其子,即使神识在千世界以外,此间男女会合,他处即见光明,一弹指间,乘光入胎,帝释梵王不能阻,须弥铁围不能隔。

  问:世人一壁之隔,就不见不闻。数里之远,也难马上赶到。千万国土以外,为何没有一丝一毫的阻碍呢?

  ●答:阻碍人的,在于形不在于神。延陵季子说:“骨肉复归于土,那是肉体生命的结束。若魂气,则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出檀弓)譬如梦中在千万里外,忽然惊觉,还是在床上。神识投胎也是如此。

  问:世上有些夫妇,每天都在一处,始终没有儿女。是因为是神识未来呢?还是命数无子呢?

  ●答:神识不来,即是命数无子,命数无子神识自然不来。如《增一阿含经》说:识未来投,或识已外投,男女不集,则不成胎。若女人无欲,男子欲盛,或男子无欲,女人欲盛,亦不受胎。又男子无病,女人有病,或女人无病,男子有病,亦不受胎。《法苑珠林》说:若父母福重,子福轻,不得入胎。若父母福轻,子福重,不得入胎。必父母子三福业等,方得胎。

  问:男女苟合,所生男女,千中不留其一。这是命不应当作子吗?不应当作子便不应当投胎,投胎后仍然被杀,为什么呢?

  ●答:这是各偿宿世之债罢了。儿子所偿还的是躯命,父母所偿还的是恶名。

  问:富贵之男与贫贱之女结合或者富贵之女与贫贱之男结合,三福大不相等,为何也有胎?

  ●答:托生之子宿世修福有亏,或只能得富贵父,或只能得富贵母,或父母应当得富贵子,或子应当得富贵父母。因缘不同,故亦成胎。如《阿难口解十二因缘经》说:子女因为三种因缘出生,一是父母先世欠子钱,二是子先世欠父母钱,三是怨家来作子。

  问:托生的人,或投富贵之家,或投贫贱之家,投胎时有区别呢?还是没有区别呢?他知道自己富贵贫贱呢?还是不知道自己富贵贫贱呢?

  ●答:投胎之境有区别,富贵贫贱则本人不知道。如《瑜伽论》中说:薄福的人应当投生下贱人家,他在死时及入胎之际,只听到种种纷乱声,或见入于丛林竹苇中。若福厚的人,应当生尊贵人家,他在此时,只感觉寂静美妙,或闻妙音,或见升入宫殿。

  问: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瞋。女中阴入胎,于父生爱,于母生瞋。理是这样,根据何在?

  ●答:根据就在胎形的向背。男胎向母而背父,女胎向父而背母。心既有异,故身亦随之。如《处胎经》说:若是男者,蹲居母腹,右胁而坐,两手掩面,向脊而住。若是女者,蹲居左胁,两手掩面,背脊而住。

  问:男女会合,必靠神识来投胎,然后成胎。而人世常有此处分娩,亲见他人入室,一查访此人死期也在此刻。那么十月以前,此人尚在阳世。父母会合时,有谁代替受胎吗?若无中阴,则不能成胎。若有中阴,则中阴一定是他人。为何又见此人入室呢?

  ●答:造宅造狱,何必自己亲自动手。但规模样式,都依屋主本人。宅狱建成,工人就离开了。十月后入胎,是自感宿生有负之人,为他代替受胎。

  问:据世俗所传,则入胎在临产之际。而据佛典所载,则投胎在十月之前。两说为何不相符呢?

  ●答:临产入胎,只是千万中之一罢了。不是他前世有大福,不当受胞胎之苦,就是他父母怀胎时,此人没有寿尽,直至临产,一处命终一处托生。譬如官爵按资格渐渐上升,是常理,但也有破格提拔的。

  问:双胞胎,在母腹中必有两中阴。他们入胎时,是同时呢?还是不同时呢?

  ●答:有同时的,也有不同时的。若同时入,则先产者为兄,后产者为弟。若不同时,则先产者为弟,后产者为兄。譬如竹筒纳胡桃后入者必先出故。(见《法苑珠林》)

  问:同一母孕,但所生子女,有的端正,有的缺坏。或黑或白,种种不同,何故?

  ●答:一是此儿宿世之故,二是其母今世之故。此儿宿世若柔和忍辱,装造佛像,亲近沙门,今世自然相好。若宿世遮佛光明,盗取三宝物,瞋恚斗诤,代人告状,或讥毁丑貌之人,今世自然丑恶(见《业报差别经》及《三戒经》)。其母今世怀孕之时,若接近烟黑之处,胎儿就黑,居清凉之处,胎儿就白。嗜好盐灰等味,毛发稀少;沉迷淫欲之事,多患疮癣;若跳跃,或担负重压,肢节缺坏。(见《法苑珠林》)

  问:人们常说肉身来源于父母,请问哪里是父亲的遗体,哪里是是母亲的遗体?

  ●答:爪齿骨节,髓脑筋脉,凡是坚的,都是父亲遗体。颊眼舌喉,心肝脾肾,毛发肠血,凡系柔的,都是母亲遗体。(见《修行道地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