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欲海回狂集卷三·决疑论

  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

  问:从原始混沌之气,产生天地,有了天地,就产生四时,于是就诞生了人类①。如此看来,男女形体,实际是天地所创造的。既然创造了男女,又痛恶男女之事。这是什么原故呢?

  ●答:男子有家室,女子有归宿。这是父母的最大的愿望。若不听从父母之命,偷鸡摸狗,私奔出走,则又使父母痛恶,认为太低贱了。父母既然如此,天地也是这样。

  注:①《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即是宇宙的本体,原始混沌之气。两仪即是天地。四象即四时。

  问:天地之心是要使万物生长。男女相爱,是生命延续之本。若痛恶此事,好生之道在何处呢?

  ●答:上天有好生之德,是培养慈心,不滥杀生命,不是以生育之多为贵。天道若看重生育,那么鸡犬猪羊,一次就生乳数子。鱼虾之卵,成百上千,比起人类来,岂不更合天心吗?

  问:上帝既然痛恶邪淫,就应当使世人都生一类形相,壮年自然生育。如此则邪淫之本断了。为何不这样办呢?

  ●答:上天虽然有主宰人类吉凶祸福的大权,只因天贵人贱罢了,由宿世修福所得,他并不能凭个人意志创造人类。所以男女之相,都随其宿世之心所造。天既不能强迫天下男女,都是一心,又怎能强迫天下男女,都是一相呢?

  补充:上帝判人吉凶祸福,就好比世间的法官。他是公正无私的,这是因他前世福德深厚所致。他的这种权利也是他前世所修来的。天也是六道众生之一。虽然天在我们人类之上,表面上好像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但这仅仅是从宇宙长河的一个阶段来说。在无始无终的宇宙长河之中,上帝也在轮回之中,所以人修德,也一样能作上帝。所以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不能创造人,当然也不能限制男女之相,更不能统一天下男女之心。

  问:男女私事,最为隐秘。天地鬼神,怎能一一知道呢?

  ●答:宇宙万物不离一心之外,自心既然知道,十方世界也都知道,仅仅是天地鬼神才知道吗?水清而月现,鼠腐而虫生,为何不仔细参究?

  补充:人在娑婆,仍旧不离一心之外。人心浑浊,自然无神通,不能知道别人的隐秘事。但鬼神脱离物质世界的束缚,能够看到人的思想。天神层次越高,知道的就越多。阿罗汉能知八万大劫的事,至于佛已经与宇宙融为一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人间的事就没有一丝一毫能够隐瞒他的了。

  问:杀生使彼痛苦,窃盗使彼贫穷。要受恶报,固不待言。至于淫欲,彼此都欢悦,何必制止呢?

  ●答:你错了,彼此都会成仇。试问:他的丈夫看见了,欢悦吗?他的父母兄弟看见了,欢悦吗?天地鬼神看见了,欢悦吗?如此看来,欢悦的不过一人。而切齿痛恨,怒目环绕的,遍虚空啊!怎能无罪?

  问:但是与杀盗比较起来,毕竟谁重谁轻?

  ●答。杀者,痛苦难当;淫者,恶名难受。盗者,失去养身之财;淫者,失去养性之宝。因既不同,果也各异。所以犯杀盗,如风火之疾,速生速死;犯邪淫,如痨怯之症,难脱难除。其中难以区分谁轻谁重。

  问:爬越东邻之墙,搂抱人家的处女,可以说是我自己造的孽。至于私奔之女,是她自投罗网,接纳又有何罪呢?

  ●答:搂抱是何心?接纳是何心?既可以纳,即可以搂。譬如别人有毒药,偷窃而食,固然会死,接受而食,也一样会死。

  问:侵犯良家女,罪过确实很重。至于家中婢媵,何足为罪?

  ●答:受淫之身,虽有贵贱之异,而我行欲之体,实无彼此之分。与妓女发生关系尚且有罪,何况婢媵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