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杂问防淫类(十问十答)

  问:普门品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色使人迷路,佛使人觉悟,好像黑暗中的灯光,这是定理。孔子说:如果有志于求仁,他就没有恶了。不是这样吗?

  问:梦中所见天榜,名次往往奇验。固然无须怀疑。但世间每一国土,都有一种字体。那么天上必定另有天书,凡眼不识。凡眼若识,难道天上反奉人间的文字吗?

  ●答。梦中见天榜,都由自心感通。自心只有此方文字,无天书之体,故所见就只有此方的文字。譬如梦中听到鬼神说话,南方人梦,音同南方,北方人梦,音同北方。

  补充:佛说,大千世界,唯心所造。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问:夫妇恩爱的,后世还作夫妇吗?

  ●答: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鸟,缘至则合,缘尽则散。

  问:宿世有缘,故为夫妇。既为夫妇,其缘更深。为何后世反而不能相聚呢?

  ●答:两人后世能保证都得人身吗?即使都得人身,能保证他们年龄相当,福报相等,出生地相近,一为男,一为女吗?

  问:六天福德,愈高愈重;六天欲念,愈高愈轻。道理本来如此。但谁看见了呢?

  ●答:善于想象天福的人,必定在人中求验证。观察人间,寡欲的人享厚福,好色之人遭奇祸,道理就自然可以推测出来了。若必定目击后后才相信,那就太愚蠢了。

  问:六天欲念,越上越轻,不知还因此堕落否?

  ●答:只要有欲念,无不堕落。如《正法念处经》说,经上说:“天中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

  问:罗汉应化凡间,示现有妻有子,为何不受业报?

  ●答:孽由心造,罗汉已断凡情,烦恼从何落脚?譬如金银首饰,每天都戴在女人身上,不作女人之想,难道首饰也有罪孽吗?

  补充:罗汉入世,虽有欲相,而无欲心。往生西方,乘愿再来,也是如此。一切唯心造。

  问:修仙术的人,用采补①之法,说可以长生不老。对吗?

  ●答:神仙虽在七趣②中,未出生死轮回,但非清净解脱,不能步上他的阶梯。哪有纵心淫秽之场,反受长生不老之报?现在惑世迷人,来生地狱种子,必定是此人了。

  注:①采补,即采阴补阳。此乃淫乱之术,仁者切莫相信。

  ②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

  问:淫秽之事与长生之术,二者既然水火不相容,为何杨贵妃几乎倾覆唐室,还死后成仙呢?

  ●答:谁看见她成仙呢?即使有宿福,流入仙趣。但福尽必然堕落恶道。古德说:“饶汝作仙人,恰似守尸鬼。”何足羡慕呢?

  补充:杨贵妃(719—756)即杨太真,唐蒲州永乐(山西永济)人,小字玉环,晓音律。开始作玄宗子寿王瑁之妃,后入宫得玄宗宠爱,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封为贵妃,姊妹皆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政事败坏。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即以诛杨国忠为名。玄宗逃奔到马嵬(wéi为)驿(陕西兴平)时,军士以咎在杨家,杀杨国忠,杨贵妃也被缢死。

  杨贵妃在生淫乱,败坏伦理,亡国丧身,千古辱骂。白居易诗说:“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恨歌》)。有些文人,添枝加叶,臆造唐杨死后升长生殿为仙的传说。杨贵妃在生果报,记载史实,千古明鉴。但还不足以偿其罪,如此淫乱,死后必入地狱。

  问:七夕长生殿,夜半所私语。固然是文人的臆词。但刘阮遇仙于天台,牛女订期于霄汉。又怎么说呢?

  ●答:此乃稗官野史妄传罢了。六天欲念,与人比较,真有天渊之别,怎能听信稗官野史所传呢?嘲弄神女,贬低天人,口业无边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