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问:经上说的“中阴身”,是什么意思?

  ●答:即是魂识。如《涅槃经》说:临命终时,眷属哭泣。其人惶怖,不能自持。一生善恶,俱现目前。暖气尽后,过去五阴①灭,现在中阴生。入胎之后,现在中阴灭,末来五阴生。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相续不断。

  注:①即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问:说人有三魂七魄,一托生,一守尸,一受罪,可信吗?

  ●答:这是一些道士乱说(见《文献通考》)。果然这样,则托生一次,就留二鬼。托生十次,留二十鬼。千次,留二千鬼。一人留二千鬼,二千人即留四百万鬼。长此以往,则到处都是鬼了。试问这些旧鬼,将来着落如何?凡夫境界,怎能化百千化身呢?请问哪个鬼有幸而托生,哪个鬼不幸而受罪呢?

  问:正人命终,自然有主。为何到中阴身时,看见人相如牛马鹅鸭呢?

  ●答:到此作不得主,譬如梦中颠倒。圣人也会这样。孔子难道不知道周公去世几百年了吗?但他梦见之时,恐未必作死想。难道不知在生的人不当受奠,为何有时梦见生人也受祭祀呢?声闻有出胎之闷,菩萨有隔阴之迷,何况凡夫!

  问:命终之时,欲念一动。必然堕落。但瞿陀尼的中阴身,前抱女身,为何生天?

  ●答:临终之念,固然重要。但天福实由平日所造,譬如树枝向东的,断时还从东倒,向西的,还从西倒。

  问:《观经》九品往生,都有莲花之相。但郁单越中品生天,也见莲花。有何分别?

  ●答:《观经》中每品都有化佛来迎生天者,您所说的无化佛。

  问:投入猪狗胎时,看见各种美女。而瞿陀尼生天,也看见美女。有何分别?

  ●答:一属情,一属想。想者轻清,故上升。情者重浊,故下降。如《楞严经》说: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有福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往生佛国。情少想多,即为飞仙鬼王,或飞行夜叉。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者明聪,情者暗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身为饿鬼。九情一想,下入地狱。轻生有间,重生无间。纯情即入阿鼻地狱。

  补充:情是迷情,愚弄众生,被迷情引诱,故入堕落之境。因迷情太重,故执著太深,业障太重,故爱欲熏心,而迷入困境。想则凡情渐渐消失,身心轻清,虽于境仍然起分别心,但已走出迷境。故纯想升天。

  问:进入阿鼻狱的人,才入之时,看见八万四千剑林,犹如宝树;大热火焰,犹如莲花;诸铁嘴虫,犹如凫雁。而生天的人,也看见种种境界,有何分别?

  ●答:入地狱的人,命终之时,因为热火相逼,设此妄想。有此妄想,则成妄见。而生天的人,四大轻适。热则凉风吹来,寒则暖气满身。哪能一概而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