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形灭神存类(此篇参见《安士全书白话解》上卷“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问:善恶报应,只是在生时受报。若人已死,则形神消灭,即使有罪业,从何处受报?

  ●答:身有败坏,性无败坏。譬如五谷根茎虽枯,其籽落地,来春复生。修福生人天,造业归恶道。道理本来就是这样。贾谊说:“千变万化,无始无终,忽然为人。”(出《汉书》)魏伯起说:“三世神识不灭。”(出《魏书》)张子厚说:“知死后不亡,才可与他说心性的事。”(出《横渠语录》)生死之名,从肉躯所得,不是从心性所得。若说死后神亡,则伯鲧死后为熊(事详见《史记正义》),如意死后为犬(出《汉书》),因伯有彭生报怨于齐襄,使郑人大惊(出《左传》)。种种事迹都在汉明帝之前,那么佛法未传东夏时,而轮回之理,天下早已共知了。断灭论,可欺愚人,不能欺骗智者。

  问:轮回之理,本来存在,孔子为何不说?

  ●答:孔子已经说得非常详细了。《易》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知鬼神之情状。”精气指受生之后,游魂指托胎之前,知其情状,则轮回之理就明白了。《中庸》论“诚”,只说“物之终始”,不说“始终”,可见循环无始无终,并非断灭,可惜后儒见不到此理啊!

  问: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不过是从理上来说,若说有后世,不也太荒诞了吗?

  ●答:生死轮回,是必然之理。史书记载,不可胜数。你未听说文昌帝君为十七世士大夫(出《文昌宝训》)吗?未听说袁盎十世为僧(出《水忏缘起》)吗?未听说某樵夫转生为梁武帝(见《金刚经感应录》)吗?未听说王曾为曾子后身(出《文昌惜字文》)吗?苏子瞻为戒禅师后身,曾鲁公为青草堂后身(俱见《净土文》)吗?未听说永公转生为房琯(见《法喜志》)吗?未听说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僧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俱见《竹窗二笔》及诸公本传)吗?不能广泛阅览记载,坐井观天,孤陋寡闻啊!

  问:如您所说,固然历历有据,只可惜不是出自正史。

  ●答:正史是相对稗史而言,正史可信,稗史不可信。若文昌宝训等书,都是煌煌实论,可质天地、问鬼神,远远超于正史之上,又当格外珍惜。倘必以史臣之笔为可信,则二十一史中所载三世轮回事也数不胜数。其他不细说,仅仅以人所共知的,略述一二。

  如羊祜前身为李氏子(详《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十二页);梁元帝前身为眇①目僧(详《南史》梁纪一帙三册、八卷、五页);刘氏女前身为李庶(详《北史》齐纪二帙五册、四十三卷、三十八页);刘沆前身为牛僧孺(详《宋史》七帙四册、一百八十五卷、五页);范祖禹前身为邓禹(详《宋史》八帙四册、三百三十七卷、十二页);郭祥正前身为李太白(详《宋史》十帙三册、四百四十四卷、十四页);夏原吉前身为屈原(此事出《皇明通纪》)之类。不胜屈指。

  还有天仙列宿降生人间,如天帝子为齐高祖(详《南齐书》一帙四册十八卷、五页);神人降胎为唐代宗(详《唐书》三帙二册、七十七卷、二页);来和天尊为宋真宗(详《宋史》七帙五册、二百八十七卷、首页);南岳真人为虞伯生(详《元史》五帙五册、一百八十一卷、四页);文昌星为吕仲实(详《元史》五帙六册、一百八十八卷、五页)之类。彰彰可考。

  还有死后数日复生的,有数年复生者,有详说阴间事无不奇验的。简略来说,如长沙人桓某(详《后汉书》一帙七册、二十七卷六页);武陵女子李娥(同上卷七页);干宝父殉葬之婢(详《晋书》二帙十册、八十二卷、十四页);魏明帝时塚②内女,安吴民陈焦,晋惠帝时杜锡之婢,东阳黄氏女孩(详《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二十五之二十九页);淳熙十三年,行都人(详《宋史》二帙二册、六十二卷、二十三页)之类。一一可以查找根源。

  至于男子现生变异类,如后汉公牛哀化为虎(《后汉书》三帙一册、八十九卷、二十页详淮南子);霍州老翁化猛兽(详《隋书》一帙八册、二十三卷、十八页);乾道五年,衡湘间人化为虎(详《宋史》二帙二册、十二卷、二十三页)。

  女人现生变异类的,如江夏黄氏母化为鳖(详《后汉书》一帙七册、二十七卷、六页);清河宋士宗母化为鳖(详《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二十四页)。

  隔世重为夫妇的,如晋惠帝时梁国女子(详《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二十七页);宋末王妇梁氏(详《宋史》十帙十五册、四百六十卷、五十页)。

  还有天女生北魏始祖(详《魏书》帙一册、一卷、二页);韩擒作冥府阎王(详《隋书》二帙四册、五十二卷、二页);辛彦之建立梵宇而报感天宫(详《隋书》二帙八册、七十五卷、五页);庾彦宝念佛持经而往生净土(详《梁书》一帙九册、五十一卷、二十一)异香满室;徐孝克之往生(详《陈书》一帙四册、二十六卷、十四页)坐化空棺;陆法和之善逝(详《北齐书》一帙六册、三十二卷、五页);卢景裕在狱持经枷锁为自脱(详《北史》二帙一册、二十三卷、二十七页);张孝始修斋礼诵,祖目因以复明(详《北史》三帙六册、八十四卷九页)。

  如此等类,都是名儒国史直笔之言,难道是无稽之论吗?(已上页卷册帙,都按照万历三十九年所刻监本廿一史,与坊间小本不同)可叹啊!宇宙之外,奇事固多;六合之中,异闻不少。今人生于天涯一角,所见无非平庸之人,所读不过世俗之书。情窦初开,业缘接踵而来。婚嫁未毕,人生好景不长。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在轮回中,不明宇宙真相,太可悲了啊!

  注:①眇(miǎo秒),瞎了一只眼睛。

  ①塚(zhǒnɡ种),高坟。

  问:轮回之理,固然不错。但我所说的,来自某先生某书,并非无据。某先生说: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托生者,乃凑着生气,偶然不散罢了。

  ●答:您曾读《尚书》金縢一章吗?武王有病,周公愿以己身代替,向三王祈祷:“我柔顺巧能,多材多艺,能侍奉鬼神。”若依断灭之说,则周公既然代替武王死去,形就朽灭,神亦飘散。即使多材多艺,也散灭无存。为何还能侍奉先祖呢?况且先祖已死,也已经散灭很久了。为何还能被周公所侍奉呢?祭祀之礼,先圣看重。若祖宗既已散灭,何必再祭。如果认为先儒的话应该相信,那么尧舜周孔的话就更应该相信。如果尧舜周孔都不值得信了,那么哪里还会有先儒呢?况且人死如果真的散灭,那么先儒虽有德行,今天也在散灭之中。春秋两次祭祀,就不需要了。如果现在还实行春秋两次祭祀,那么散灭的说法对于后人已不相信了,你又怎么以理服天下后世呢?

  问:祭祀之说,某先生也曾说过。说子孙是祖宗之气,以气合气,所以能够感应。

  ●答:那么三山五岳,江河山神,既然不是他的子孙,就不能感应了?孟子说:“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①难道舜禹是百神的子孙吗?人死若果然散灭,竟无报应,则修身励行兢业一生的人,反不如沉迷色欲、追名逐利的庸夫了。恶人就会放肆为恶了,天下能不大乱吗?有言说:若无善恶报,造物何以处颜渊?若无鬼狱轮回,上帝何独私曹操?何况世道人心日趋于下,多说福善祸淫,都难以挽回。反开天下人无所忌惮之门,那么这个世界就只能走向毁灭了。

  注:①出自《孟子》万章:“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有人问孟子,是尧把天下送给了舜吗?孟子回答说不是。他这段的意思是,只有顺应了天心和民心的人,才能拥有天下,所以天子没有权利把天下私自授与别人。让舜来主祭,百神都来分享,这是顺应天心。让他管理天下,百姓就会安定,这是顺应民心。所以舜就理所当然地拥有天下了,并非谁把天下授与他。)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