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上)

  道藏摘语

  【原文】:《道藏法轮经》云:“天尊诫敕道士云:若见佛图,思念无量,当愿一切,普入法门。”《太上清净经》云:“若见沙门,当愿一切,明解法度,得道如佛。”《老子升元经》云:“道士设斋供,若比丘、比丘尼来,当推为上座。”《符子》云:“老氏之师,名释迦文佛。”《灵宝消魔安志经》:“道以斋为先,勤行当作佛(今改为勤行登金阙)。”《上品大戒经》云:“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老子大权菩萨经》云:“老子是迦叶菩萨,化游震旦。”

  【白话】:《道藏法轮经》说:“天尊教诫道士,如果看见了佛庙,就要思念无量众生,应当发愿一切众生,都进入大法之门。”《太上清净经》说:“如果看见了出家人,应当发愿一切众生,明白了解大法,得道如佛。”《老子升元经》说:“道士建立斋供道场,如果有比丘、比丘尼来参加,就应当推举为上座。”《符子》说:“老子的老师名叫释迦牟尼佛。”《灵宝消魔安志经》说:“道以斋为先,行动当如佛。”《上品大戒经》说:“布施钱物给佛塔庙,就会得到千倍的回报;布施给出家人,就会得到百倍的回报。”《老子大权菩萨经》说:“老子是迦叶菩萨,化游震旦。”

  补:以上内容似乎也在弘扬佛法,敬奉三宝,但是由于它的目的不同,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奉法反而为坏法,实际上这些假面具掩盖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说到底是欺世盗名。好事实际上是坏事,坏事实际上是好事,只有菩萨的慧眼才识别得出来啊!在生活中,有许多披着人皮的狼外婆,我们千万不能上他的当。佛说,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的沙子那么多。现在不也正是这样吗?有一些邪师戴着弘扬佛法的帽子,纠集一批徒众,欺骗了很多无知的人。有些人名气很大,很有诱惑力。有些人也并不是想要干坏事,只因为自身无知,上了当还以为在作好事呢!因此学佛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参访明师,认真看书,才能辨别真假啊!

  【原文】:旧时祭醮,皆有鹿脯清酒,今并改为干枣香水。

  【白话】:古时候祭祀,都有干鹿肉和清酒,现在都改为干枣和香水。

  或拜佛念经

  【原文】:(发明)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之为佛。自心中人人有觉,则自心中人人有佛矣。若云泥塑木雕,方名为佛,则是愚夫愚妇之佛也。若云降祸降福,斯名为佛,是又唐宋诸儒之佛矣。愚夫愚妇终日言佛,而佛实未尝敬。唐宋诸儒终日谤佛,而佛实未尝毁者。以其皆不知有佛也。

  【白话】:(发明)佛译为中文就是觉悟的意思,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称为佛。每个人都有觉心,所以每个人都是佛。如果说泥塑木雕才称作佛,那是愚夫愚妇的佛。如果说能够降祸降福才称作佛,那是唐宋各儒所说的佛。愚夫愚妇整天说佛,但实际上并没有敬佛。唐宋各儒整天谤佛,但实际上佛并没有被谤。这是因为他们都不知佛在哪里啊!

  【原文】:佛为三界大师,即诸天诸仙,梵王帝释,犹当恭敬礼拜,而况具缚凡夫乎!

  【白话】:佛是三界的导师,即使是天上神仙,梵王帝释,也要恭敬礼拜,何况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补:有些人求神不拜佛,有些人神佛不分乱拜,有些人以为神比佛灵,就把佛放在第二位。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神未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还在六道轮回,他还必须求佛,才能解脱,如果把神和佛放在一起拜,他怎么承受得起呢?如果只求神不拜佛,那就更加轻重倒置了。如果神佛不分乱拜,那就愚昧无知了。

  【原文】:礼一佛,即当观想礼无数佛,礼现在佛即当观想礼过去、未来佛,要使十方三世微尘数如来前,一一皆有我身修供养。方为善拜佛者。

  【白话】:礼拜一尊佛,就应当观想礼拜无数佛,礼拜现在的佛就应当观想礼拜过去、未来的佛,要使十方三世象微尘一样数不清的佛前,都有我在那里修供养。这样的拜法才算是善拜佛的人。

  【原文】:诸佛经典,与世间之善书不同。一则但知谋及身家,一则直欲救人慧命;一则止能谈议现在,一则直欲福利多生。世间若无佛经,则天上天下皆如长夜。所以《胜天王经》云:“若法师所行之处,善男子、善女人宜刺血洒地,令尘不起。如是供养,未足为多也。”

  【白话】:一切佛书,和世上的善书不同。世书只讲到立身安家,佛书就直接救人的慧命;世书只能谈论现在,佛书就要福利多生。世上如果没有佛书,那么天上天下,都如漫漫长夜。所以《胜天王经》说:“凡是法师所到的地方,善男子、善女人都应当刺血洒地,使尘土不飞起来。这样供养,并不算过分。”

  【原文】:念经能解其义,复能如说修行,固为上也。若不能解其义,但存敬慕之心,亦得无量福报。譬之儿童服药,虽未谙其方,却能除病。

  【白话】:念经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又能按经中所说去实行,当然就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只要保持敬慕的心理,也能得到无量福报。例如,儿童吃药,虽然他不知道药方,但是能消除他的病。

  下附佛法渊源

  阿难结集《法苑珠林》

  【原文】:世尊入涅槃后,将结49年所说法,人天大集,阿难升高座,披如来衣。大梵天王,持七宝盖,覆阿难上;天帝释,进七宝案,至阿难前;罗睺阿修罗王,执七宝香炉,在阿难前;他化天王,进七宝几;魔王波旬,持七宝拂,授与阿难,仍与帝释,夹侍左右;四大天王,侍高座四脚。结集即成,阿阇世王写得五本,梵王写三本,帝释写七本,娑竭罗龙王写八万本,皆以金银七宝印,印之。

  【白话】:世尊进入涅槃之后,他的大弟子将要结集49年所说的法,四面八方的众生都聚集到了一起,紧随世尊49年说法的阿难升上了高座,披上了如来衣。大梵天王,捧着七宝盖,覆盖在阿难头上;天帝释,进献七宝案①,到阿难面前;罗睺阿修罗王,拿着七宝香炉,在阿难面前;他化天王,进献七宝几②;魔王波旬,拿着七宝拂③,授予阿难,仍然和帝释站立左右;四大天王,靠在高座的四脚边侍卫。结集已经完成,阿阇世王写成经书5本,梵王写成3本,帝释写成7本,娑竭罗龙王写成8万本,都以金银七宝为材料,印刷了这些经书。

  注:①器具名,短足食盘,碗盂,几桌。 ②桌子。③拂拭尘埃的用具.

  【原文】:佛言:此阎浮洲,32国(阎浮提,共有16大国,5百中国,10万小国)是诸众生,并有大根,可流行遗教。东弗婆提,260国,西瞿耶尼,130国,亦可并行遗教。自余天下,众生福薄,不堪闻教(指北俱卢洲)。

  【白话】:佛说:我们这个阎浮洲,32国众生,都有很深的善根,可以流传佛教。东方弗婆提260国,西方瞿耶尼130国,也可以流传佛教。其他的地方,众生福薄,不能流传(指北俱卢洲)。

  补:以上出现了许多天王的名字,这都是得佛力加持而来拥护阿难结集经典。三界共有28天,为了使我们对二十八天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现列表如下:

  一、欲界天

  1.四王天: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2.忉利天:天王佛称释提恒因,儒称皇皇上帝,道称玉皇大帝

  3.夜摩天:过此天仙家不知

  4.兜率天:内院为弥勒所居

  5.化乐天

  6.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

  7.梵众天:此天以下三天为初禅

  8.梵辅天

  9.大梵天:自谓创造世界

  10.少光天:此天以下三天为二禅

  11.无量光天

  12.光音天:人从此天而来

  13.少净天:此天以下三天为三禅

  14.无量净天

  15.遍净天

  16.无云天:此天以下九天为四禅

  17.福生天

  18.广果天:此天后无烦热

  19.无想天:外道修无想定

  20.无烦天:此天以下五天称五净居天,为声闻第三果阿那含所居,不再生欲界

  21.无热天

  22.善见天

  23.善现天

  24.色究竟天

  三、无色界天

  25.空无边处天

  26.识无边处天

  27.无所有处天

  28.非想非非想天:最高的天,有八万劫禅定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