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上)

  信友(不欺朋友)

  【原文】:(发明)据字义言,则多人为朋,少人为友。然此处不必强分,凡同朝、同类、同窗、同事者,皆可为友。信即不欺之谓,非独指践言一端。是故谋事不忠,非信也;负人财物,非信也;面誉背毁,非信也;缓急不周,非信也;知过不规,非信也。绝其不信之端,所谓信者,在是矣。

  【白话】:(发明)根据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则多人为朋,少人为友。但这个地方不必强分,凡是同朝、同类、同窗、同事的人,都可以称为朋友。信就是不欺的意思,并不是专指履行诺言这一条。所以谋事不忠不是信,欠人财物不是信,当面赞扬,背后毁谤不是信,快慢不周到不是信,知错不改不是信。断绝了不信的这一面,所剩下的就是信了。

  下附征事(二则):千里赴约(史林)(相隔千里,如期相会)

  【原文】:卓恕,还会稽,辞太傅诸葛恪,恪问:“何日复来?”恕言某日。至日,恪宴客,停不饮食,欲以待恕,客皆曰:“会稽千里,道阻江湖,安能必来?”俄而恕至,一座尽惊。

  【白话】:卓恕回会稽,告别太傅诸葛恪,恪问哪一天再来,恕就确定了日子。到了这一天,恪宴请宾客,停止不吃,想要等待卓恕。客人都说:“会稽建康,相隔千里,江湖路远,怎能说来就来?”没有一会儿,恕突然来到,满座大惊。

  【原文】:此特信中之一耳,然能不爽千里之约,信何如之!

  【白话】:这就是讲信的一个例子,互相不违背千里之约,一般人也很难作到了。

  度友全信《梁高僧传》(不负前约,今世度友)

  【原文】:汉洛阳僧世高,安息国王太子也,幼以至孝闻,赋性聪慧,博极群书,精天文医理,即鸟兽之音,无不辨之。自言前世出家时,有同学友好嗔,谏而不改,许以今世相度。时至灵帝之末,乃振锡江南,度昔日同学,行至共阝(gong)亭湖庙。此庙素著灵异,商旅往来,能分风上下,祷祀者不绝。高未至时,神从虚空,先告庙祝曰:“某舟有沙门,可请上来。”庙祝如其言,高同舟者三十余人,皆随往。神曰:“吾昔在外国与师学道,今为此庙之神,周回千里,皆吾所治。以宿生布施故,享福甚多;以嗔恚故,堕此神报。吾命且尽于旦夕,以祷祀多杀,恐堕地狱,愿师救吾。吾有绢千匹,并杂玩宝物,可为我营修佛事。”高请相见,神曰:“我形甚丑,众人必惧。”高曰:“无妨,众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之持咒数遍,嘱咐数声,蟒悲泪如雨,身形即隐。高取绢物辞去,即为建造东寺,以资冥福。未几,有一少年,跪而谢高,倏然不见。高曰:“此即共阝亭神也,得离恶形矣。”后有人于大泽中,见一死蟒,身长数里,即今浔阳郡蛇村也。

  【白话】:汉洛阳高僧世高是安息①国王的太子,从小就非常孝顺,天性聪明有智慧,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和医理,就是鸟兽的声音也能分辨出其中的意思。他说自己前世出家的时候,有一个道友脾气大,多次劝告不能改悔,就答应在今世度他。当时正是灵帝末年,高在江南弘法,为度前世的道友,走到了共阝亭庙。这座庙平素非常灵验,商船来往,能以风助船行驶,祭祀祈祷的人很多。高还没有到的时候,神就从空中预先告诉庙祝②说:“某某船上有位沙门,可以请他到庙里来。”庙祝就按照神的话去做,把高和同船的三十多人都请来了。神说:“我从前在外国的时候,和法师一起学道,今天做了这个庙的神,方圆千里都是我管辖的范围。因为前世布施的缘故,所以这一世享福很多;因为瞋恚的缘故,所以这一世堕落为神。我的寿命就要完了,因为众人杀生祭拜我,恐怕下辈子我就会堕落地狱,希望法师救拔我。我有千匹绢和一些杂玩宝物,请拿去代替我弘扬佛法。”高请他出来相见,神说:“我的形貌很丑,大家看见一定很害怕。”高说:“没有关系,大家不会怪你。”神从床后伸出头来,原来是一条大蟒,不知道他的后面有多长。他爬到高的膝边,高向他念了几遍咒,又嘱咐他几句,大蟒悲泪如雨,身体随即不见了。高拿了绢和物就离开了,用它修建了东寺,增加这个神的阴福。没有多久,有一个少年跪在高的面前道谢,突然就不见了。高对大家说:“这就是共阝亭庙神,已经脱离他的原形。”后来有人在大水中,看见一条死蟒,有几里长,这个地方今天就叫做浔阳蛇村。

  注:①我国古代典籍对亚洲西部古国帕提亚称呼,国势强盛时,版图包括全部伊朗高原、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与西方贸易、交通的丝绸之路的枢纽。

  ②庙中管香火的人。

  【原文】:(按)水陆神祇,若受荤血祷祀,未有不堕地狱者。世俗不知,一遇疾病,辄问卜求神,肆行杀害。徒累病人,雪上加霜,从苦入苦。此正所谓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者也。东岳圣帝,于唐以前,亦曾偶用荤祭,故急求元圭禅师授戒(事在唐高僧传),况其他乎!此亦信中之一耳,然能不爽前世之约,信何如之!

  【白话】:水陆神灵,如果接受了有荤血的祷告和祭祀,就没有不堕落地狱的。世俗不知道这个道理,一遇到疾病,就求神问卦,大肆杀生。这样只能拖累病人,就好象雪上加霜,从苦入苦。向魑魅魍魉呼救,请求赐福,延年益寿,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啊!东岳圣帝在唐朝以前,也偶然接受过荤祭,所以赶紧请元圭禅师授戒,何况其他福德并不具足的普通者!这也是讲信的一个例子,能够不违背前世之约,有多少人做到呢!

  补:世人求神,使用荤腥,由来已久,相传不断。杀生祭拜,伤天害理,竟然不知。神有邪神和正神,正神决不会接受荤腥,即使一时受蒙蔽,终究会醒悟;邪神就不怕违背因果,贪一时口福,享受荤腥,并成为祭祀者的帮凶,所以求神的人自称感应快,实际上都在造罪业,将来求者和受者都将堕落,眼前的快乐换来永久的痛苦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