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上)

  未尝虐民酷吏(从来没有虐待人民危害下吏)

  【原文】:(发明)此下至上格苍穹,皆帝君自言十七世以来功行,以为训人张本也。下六句,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此一句,是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民之称吾也,如父母然,虐使之则不仁;吏之事吾也,如君长然,酷待之则非义,然所谓虐者,非必峻法严刑也。或征取钱粮而摧科无术,或私加色目而羡耗有余,戏凶荒不能速报,或民阴壅于上闻,或决狱无听断之明,或两造多株连之累,或因小事而化为大事,或限今日而改至来朝。凡若此者,以帝君言之,则皆虐矣。所谓酷者,非必恣情鞭扑也。或因小失而诛求,或以过误而谴责,或任一时要怒而役使不均,或听萋菲浮词而厚薄唯我,或出远二多随人役,或驱使而罔察饥寒。凡若此者,以帝君言之,则皆酷矣。噫!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一十七世以来,帝君未尝为者,独此两端乎哉?

  【白话】:(发明)从这里到“上格苍穹”都是帝君自说一十六世以来功行,为教诫人们预设伏笔。下面六句是自己这样,然后要求大家都这样;这一句是自己没有这样,然后要求大家也不要这样。老百姓尊称吾,好象父母,虐待使唤他们,就是不仁。下吏们事奉我,就象君长,危害酷待他们,就是不义。虐待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严厉的法律和刑罚。或者征取钱粮没有好办法,或者气势凶凶、横眉怒目、用度过量,或者凶荒之时不向上速报,或者堵塞人民的苦衷、隐情,不使上面知道,或者判断狱讼不公平,或者株连多人,使无辜受累,或把小事化为大事,或限定今天就改却拖延到以后。凡属这类事情的,用帝君的话来说,都是虐待。残酷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任意鞭打,或者趁小小的过失而勒索,或者因一时的过失而加重责罚,或者凭一时喜怒而役使不平均,或者听信谗言蜚语、浮夸之词而凭主观意志随意奖罚,或者出远门而兴师动众,或者驱使下人,而不了解体谅他们饥寒。凡属于这一类事情的,用帝君的后来说,都是残酷。唉!当权如果不行方便,就象入宝山空手回来。一十七以来,帝君从来没有做过的,不正是虐待与残酷这两个方面吗?

  下附征事(一则):酷虐改行(酷虐邑令,改过自新)

  【原文】:帝君曰:蜀之牛鞞(bi)邑令,公孙武仲,治邑以廉,而待人不恕;左右小有过,辄笞之。莅邑逾年,而胥吏无全肤,吏甚怨之。资本邑令赖恩,性贪吝,以苞苴为常。日用饮食,皆取资于民。恣吏诛求,民甚苦之。予以二邑吏民,遭此荼毒,乃化为蜀郡丞长孙义,行于诸邑,观风俗,谧(mi)武仲之虐吏,赖恩之酷民。二令叩头乞兔,予戒励之,寻隐不现。后知郡丞初无行邑事,二邑咸以为神,由是武仲改为忠恕,赖恩亦变为廉焉。

  【白话】:帝君说:蜀的牛鞞(bi)邑令公孙武仲,治邑非常廉洁,但是待人不宽恕,左右的小吏只要有小小的差失,就要受到鞭苔。治邑过了一年,没有一个小吏有完整的皮肤,小吏们都很有怨苦。资水邑令赖恩,本性贪吝,经常索取贿赂,日用饮食,都取自百姓。放纵下吏勒索,人民非常痛苦。我因为这二邑吏民遭受残害,于心不忍,就变化为蜀郡丞长孙义,在各邑巡视,体察民风民俗,揭发武仲虐吏、赖恩酷民罪状,二令叩头请求免罪。我警戒教导他们,过了不久就隐去不见了。以后大家知道了郡丞当初并没有巡视各邑,这两个邑令都认为是神来降世点化,因此武仲改为忠恕,赖恩也变廉洁了。

  【原文】:帝君疾人酷虐如此,则己之于吏民可知矣。读蒋莘田先生,居官慎刑条,可谓字字药石。居官者当刻于内衙屏墙上,朝夕寓目,永作韦弦,阴功无量。

  【白话】:帝君忧虑别人酷虐如此心切,那么他自己怎么对待吏民就可知了。读蒋莘田先生“居官慎刑”条,字字是良药。当官的人应该刻在内衙屏墙上,早晚过目,永作韦弦①(规劝),功德无量。

  注释:①韦弦:《韩非子》观行:“西门貌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钦佩弦以自急。”韦,柔而韧;弦,紧而直,亦作“絃”。佩带韦弦,以随时自警己所不足。后因用指有益的规劝。《三国志》魏?刘廙传:“且韦絃非能言之物,而圣者引以自匡,臣才智阇浅,愿自比于韦絃。”《文选》南朝?粱任彦升?(昉fang)?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既伊桥梓;夷雅之礼,无待韦弦。”

  救人之难(救济别人的苦难)

  【原文】:(发明)难有多端,约言之,不出七种:一水、二火、三官非、四盗贼、五刀兵、六饥馑、七疾病也。在水火者,以拯拔为救;在官非者,以昭雪为救;在盗贼刀兵者,以脱离为救;在饥谨,以财帛为救;在疾病者,以医药为救。救均发于至诚,见人之难,如己之难,尽共智谋,竭尽财力,使救之念,十分圆满而后已。难至而救,救之有形者也,孔子所谓听讼吾犹人也。复有一法,使人自然无难,其功更有倍焉,则孔子所谓使民无讼矣。何则?人之患难,皆前业所致,令世不种苦因,来生自无苦果。若能劝人不造杀盗淫妄之业,则救人之难亦多矣!是故救难于已然,所救有限;救难于未然,其救无穷;救难于已然,凡夫之善行;救难于未然;菩萨之修持。二者并行不悖。

  【白话】:(发明)苦难有多种,简要来说有七种:一水、二火、三官非、四盗贼、五刀兵、六饥谨、七疾病。受水火之难的;把他从水火中拉出来;官司有冤的,就为他平反昭雪;遭盗贼刀兵之灾的,就让他脱离这种险境;饥荒歉收之时,多施财物去救济;疾疫流行,恶病缠身,就多施医药去救济。救苦救难都要诚心诚意,发自内心,看见别人的苦难就好象是自己的苦难,想尽办法,尽己财力,使救难的念头十分圆满才罢休。但是,苦难降临才去救济,这种救济之力就很有限度,是外在有形的救济,正如孔子所说“审理官司的能力,我和别人差不多”。①有一种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断除苦难的起因,没有起因自然就没有后果了,这样去解救人民苦难,他的功德就远远超过那种治标不治本的有形救济,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要使社会上没有官司可打才好啊!”②为什么呢?人的患难都是以前造的恶业所引起,今世不种苦因,来生自然没有苦果。如果能够劝人不造杀生、偷盗、淫乱、妄语的罪业,那就等于救人无穷的苦难了。因此,救难于已成事实之时,所救就非常有限;救难于未成事实之时,所救的力量就无穷无尽;救难于已成事实之时,是一般人的善行;救难于未成事实之时,是菩萨的修持。两种并行不背,才能彻底解除众生的苦难。

  注释:①②《论语》颜渊第十二:“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孔子说:‘审理官司的能力,我和别人差不多。一定要使社会上没有官司可打才好啊!’”

  (补充〕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解救人生苦难最根本的方法,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害怕造恶因,所以他永断恶因,不入轮回。众生因名利驱使,忘乎所以,不怕造恶因,等到恶果降临,悔之晚矣!所以救众生出苦难,要从断除恶因入手,才能永断苦果。忘羊补牢,未为晚矣。一旦觉悟,不再造恶业,永断恶果,即入菩萨修持境界了。

  附征事(二则)奇冤立判(昭雪,凶手就范)

  【原文】:帝君曰:龟山之下,有何志清者,生二子,长曰无方,次曰良能,长男娶侯釜女,逾年,釜疾,女请归宁,与夫偕往,而忘其所欲持归之金镮(huan),正徘徊间,良能持至,且言母亦有疾,望兄亟归。兄遂瞩弟送去,而自亟返省母。移时,嫂悔曰:“吾家不数里可到,何烦叔送!”于是良能亦返。而是夜侯家望女不至,明晨候于途,见女死而无首。釜遂物故,而釜家疑良能之逼嫂不从而杀也,乃控于所治。良能不胜刑,遂诬服,将就戮矣。时龟山神艾敏,以冤夹告,予察之,盖其夜有强贼牛资,与妻毛氏有隙,路逢侯氏,劫而逼之,取侯之衣,与毛相易。毛与侯,年相若也。枭毛之首藏之,弃尸于道,而私携侯氏归,故人皆莫识。予为追毛之魂,附资之体,吐毛之口,吐毛之辞,自陈而得实,于是资戮于市,女归于侯,而良能之冤始释。

  【白话】:帝君说:龟山下面有个叫做何志清的,生有二子,大的叫做无方,小的叫做良能。大的娶侯釜的女儿,过了一年,侯釜得病,嫁在何家的女儿请求回去,与丈夫一同前往,但是忘记了想要拿回去的金镮,正在路上犹豫的时候,良能拿着金镮到了,并且说家母也有病,希望哥哥快回去。兄就嘱托弟弟送嫂嫂回去,自己回家看望母亲。叔嫂走了一会儿,嫂嫂说:“我家没有几里就到了,怎能还麻烦叔叔相送!”于是良能也回去了。但是这天夜里侯家等了一整夜,女儿竟没有回家。第二天早晨到路上去等候,看见女儿死了没有头。侯釜因为良能送物的原故,就怀疑良能逼嫂不从杀害了她,于是向本地官府告状,良能受不起刑罚,只能被迫认罪,马上就要处决了。在这个时候,龟山神艾敏把冤情向我报告,我仔细一了解,原来是那天晚上有强贼牛资,与妻毛氏吵架,路上遇到侯氏,就抢劫她,威逼她就范,杀了毛,拿侯的衣服换了毛的衣服。毛与侯的年纪相似。牛资砍下毛的头藏起来,把她的尸体伪装成侯的样子抛弃在路上,暗地里把侯氏抢回,因此人们都不能知道其中原由。我就追回毛的魂,附到牛资身上,借牛资的口讲毛氏的话,一番陈述案情大自。于是牛资被当众处决,侯氏也回到侯家,良能的冤情也得伸了。

  【原文】:(注)肉眼但能见人之身,鬼神则能见人之心。故阳法有枉而阴谴无逃。

  【白话】:(注)人的肉眼只能看见人的身体,鬼神不受肉体限制就能看见人的内心。因此世间法律制裁有冤枉,但阴间有神灵掌管,罪责难逃。

  (补充)肉眼难辨,天眼难逃。天眼即是今天人体科学所提的特异功能,它具有遥视功能,透视功能。佛教把特异功能分为五眼六通等。三界之中,层次越高,特异功能就越高。处于另一时空的鬼神就具有人类没有的许多功能。故瞒得了人却瞒不了神,举头三尺有神灵,不可不慎。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有阳必有阴,有正必有反,这是字宙的客观规律。阳由粒子物质组成,阴则由非粒子组成。爱国斯坦相对论认为当物质运行速度超过光速就进入阴性世界。宇宙速度,什么最快?意念力也。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必然进入阴性世界,故牛顿最后皈依上帝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科学进入阴性世界,自然界许多不解之谜都将真相大白。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