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持躬类

  【持躬类】

  八十七、

  [原文]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译文]
  聪明智慧的人,要保持着敦厚拙朴的态度,不可锋芒毕露;功高盖世的人,要保持着谦虚礼让的态度,不可居功自傲。勇猛无敌的人,要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不可无所忌惮;拥有巨财的人,要保持着如有不足的态度,不可张狂放肆。

  八十八、

  [原文]
  不与居积人争富,
  不与进取人争贵,
  不与矜饰人争名,
  不与少年人争英俊,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译文]
  不和屯积钱财的人争较财富多少;不和热心仕途的人争较地位高下;不和骄傲自夸的人争较名声大小;不和年轻力壮的人争较仪容风度,不和逞强好胜的人争较胜负高低。

  八十九、

  [原文]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译文]
  钱财地位,往往成为丛集怨恨的渊薮;才华能力,常常就是招致灾祸的根由;名望声誊,往往成为引来毁谤的媒介;欢欣快乐,常常就是走向悲凉的开始。

  九十、

  [原文]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
  迷恋歌舞女色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虚怯的毛病来;追求钱财利益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贪得无厌的毛病来;热衷功名成就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造作的毛病来;追求声誊名望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言行偏激的毛病来。

  九十一、

  [原文]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
  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译文]
  揣摩自己的身心,于百年后,将被后人安放在什么位置上?省察自己的面目,在历史上,和哪一位古代人物相似?

  九十二、

  [原文]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
  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译文]
  不要把自身不当回事,天、地、人的精华都藏在身体之中;不要轻视今生的每一刻,千古的功业关键在今朝。

  九十三、

  [原文]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
  妄动胡言,昧理从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译文]
  饱食终日,宴乐无度,不就是白白地浪费了一天!轻举妄动、胡言乱语、不讲道理、放纵私欲,岂不是就是罪恶的一日!

  九十四、

  [原文]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译文]
  敢于在古人成就面前一争高低,这是有志气;在今人的成绩面前不虚心,这是没有气量。

  九十五、

  [原文]
  一能胜千,君子不可无此小心;
  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译文]
  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可能超过千百人的力量,君子之人不能没有这种戒心;我何必怕他,大丈夫不能没有这种志向。

  九十六、

  [原文]
  怪小人之颠倒是非,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
  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译文]
  责怪小人为颠倒豪杰之士,而不知只有颠倒的人才是小人。可怜君子受世事折磨,而不知只有在折磨之中才能见到君子。

  九十七、

  [原文]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
  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经过一些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经营,而多一分道义;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一分物情。

  九十八、

  [原文]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译文]
  不自重自爱便自取其辱,没有畏惧心的人招致灾祸;不自我满足的人受到裨益,不自以为是的人见多识广。

  九十九、

  [原文]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
  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一OO、

  [原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
  即使有盖世之功,最要不得的是居功自傲;纵然滔天的罪恶,最难得的是悔过之心。

  一O一、

  [原文]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译文]
  争功诿过是小人的本事,掩饰过错、夸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功劳美好谦让于别人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担当罪过是成就德行的事。

  一O二、

  [原文]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
  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译文]
  不要诋毁众人的成就而归功于自己,不要埋没天下的事理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一O三、

  [原文]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实处着脚,稳处下手。
  [译文]
  宽容大量容一切之物,站稳立场做人;踏实的地方站立,稳当之处着手。

  一O四、

  [原文]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
  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而持之以恒。

  一O五、

  [原文]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译文]
  事情在最得意时要防乐极生悲,话说到最忘形时要防言中有失。

  一O六、

  [原文]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
  事物忌讳到达顶点,事情避免极其完美,人则忌讳飞黄腾达。

  一O七、

  [原文]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译文]
  一味地向前走的人路途狭窄,常常向后看的人眼界宽。

  一O八、

  [原文]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国家;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译文]
  把一些多余的技巧还给大自然,把一些用不完的俸禄还给国家,把一些用不能完的财富还给百姓,把一些用不尽的福泽造福子孙。

  一O九、

  [原文]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
  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译文]
  四海之内和平安定,这样的幸福只是随缘而得,一生牵挂烦恼的劳苦,总是为好事。

  一一O、

  [原文]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译文]
  面对各种诱惑而能拒之于外,这才是聪明之举;面对艰难坎坷而能站得稳,这才是意志坚定。

  一一一、

  [原文]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
  任何事都要争先的人,必定有人挤兑他;任何事都要争胜的人,必定遭人打击。

  一一二、

  [原文]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译文]
  能改过自新,天地都会转怒为喜;能安分守己,鬼神也是无可奈何。

  一一三、

  [原文]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
  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译文]
  一言一行,效法古代圣贤,就会道德长进;功名利禄,听任天命安排,就会心意闲适;因果报应,考虑子孙福祸,就会办事公正;口体之事,考虑疾病袭来,就会俭朴节省。

  一一四、

  [原文]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
  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
  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
  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
  [译文]
  最大的安逸,就是知足乐和;最大的危险,就是多言致祸;最为可贵的,就是无欲无求;最为卑贱的,就是贪欲过多;最大的快乐,就是乐善好施;最大的痛悔,就是贪图钱财;最大的长处,就是足智多谋;最大的短处,就是自负自矜;最大的聪明,就是体察天功,最大的昏暗,就是不明征兆。

  一一五、

  [原文]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译文]
  能够知足的人,上天不会让他陷于贫寒;能够忍辱的人,上天不会让他遭受灾祸;能够无欲无求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沦于卑贱;能够放浪形骸之外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困病;能够不贪生怕死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死去;能够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坎坷困顿;能够造就人材的人,上天不会让他一生孤苦;能够用生命造福天下后世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失去后嗣。

  一一六、

  [原文]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
  [译文]
  上天安排我福分浅薄,我就培养高尚道德去迎接它;上天安排我身体劳顿,我就修炼精神安逸去弥补它;上天安排我遭遇艰危,我就努力实现政治理想去沟通它;上天安排我境况困苦,我就力求精神愉快去疏导它。

  一一七、

  [原文]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
  毁誉予夺,是人主张;
  立身行己,是我主张。
  [译文]
  人生的吉福与凶祸,是上天主宰的;人事的毁誉和予夺,是别人操持的;自身的言行和道德,是由我决定的。

  一一八、

  [原文]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
  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译文]
  想要得富贵福泽,这要看天意,由不得自己;要想成为贤人君子,主要靠自己,由不得天意。

  一一九、

  [原文]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译文]
  富裕的人以舍得施贫为美德,贫穷的人以无所欲求为美德,显贵的人以平易近人为美德,平凡的人以无视权势为美德

  一二O、

  [原文]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
  多言语,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译文]
  爱护自己的体面不如注重廉耻;求医用药不如善养性情;结党营私不如昭示信义;作威作福不如诚恳笃实;过多的表白不如谨小慎微;巧取声名不如矫正自己心念;恣意于奢侈淫逸,不如从名教中自取其乐;广置田宅不如给儿孙多施家教。

  一二一、

  [原文]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
  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译文]
  行为恭敬,待人宽厚,处事平和,心意正直,学圣贤之道,选择良友以求有益身心,改进缺点以求完满。

  一二二、

  [原文]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译文]
  恭敬乃是处事圆满的根源,谨慎则是全身的关键。

  一二三、

  [原文]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
  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译文]
  度量要大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青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

  一二四、

  [原文]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译文]
  海天之宽阔任鱼鸟飞跃,不是大丈夫不会有此度量;大丈夫要有在千尺高山振衣,在万里长流洗足般的气节;大丈夫的内蕴要如珠玉藏于山泽般,大丈夫的胸襟要有如月明风清般光洁温煦。

  一二五、

  [原文]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
  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译文]
  身处鄙野不能看轻自己,而处庙宇高台则不能看重自己。

  一二六、

  [原文]
  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译文]
  只因为有庸俗的念头,一生的做事皆错;只因为俗眼观人,而一生没有认清朋友与敌人。

  一二七、

  [原文]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译文]
  没有不正的念头,没有不规矩的动作,没有乱说的话,所以君子的一切行为皆存诚信。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不欺骗上天,君子独处时益加谨慎。不愧父母、兄弟、妻子、君子无愧于家庭。不负国家所托,不愧对百姓的期望,不辜负自己所学,君子所以致力于社会的责任。

  一二八、

  [原文]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
  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译文]
  就天性而言,无论是父子兄弟以及天地万物,皆是一体存在,那一种物体与我相异,能有此观点则心性形体清楚分辨。就外在而言,不论功名富贵及身体四肢皆是躯壳,皆非我所有,有此观点,则世俗的欲念不存在。

  一二九、

  [原文]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译文]
  有功于天地称为功,有关于世间名教称为名,有学问为富,有廉耻为贵,此即所谓功名富贵。无所求称为道,无欲念称为德,没有世俗的恶习称为文,处事有原则称为章,此即所谓的道德文章。

  一三十、

  [原文]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译文]
  困苦受辱不值得忧虑,而自取困辱才值得忧虑。荣耀利益不是真正的快乐,忘掉荣耀利益才是真正的快乐。

  一三一、

  [原文]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
  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译文]
  热闹荣华的光景,过后即生空虚凄凉;而清淡脱俗的作为,才能历久而更有意味。

  一三二、

  [原文]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译文]
  要有劳苦的心志,乐观的意趣;宏大的气度,谨慎的言行。

  一三三、

  [原文]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译文]
  用心最重要的是光明坦诚,外表最重要的是要正直沉稳,说话最重要的是要简洁真诚。

  一三四、

  [原文]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
  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
  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译文]
  不要说不利于身心的话,不要做不利于身心的事,不要接近不利于身心的人,不要进入不利于身心的境界,不要看不利于身心的书。

  一三五、

  [原文]
  此生不学一可惜,
  此日闲过二可惜,
  此身一败三可惜。
  [译文]
  人一生不学习,一天闲过,一事无成,这是人生三件可惜事。

  一三六、

  [原文]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
  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
  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译文]
  君子心中常常体会到的不是人情而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说的不是人伦世故而是世间法理;君子常有的行为不是规矩而是行为的原则。

  一三七

  [原文]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
  不要归罪于天地阴阳的变化,一切都应责怪人事;不要对圣人抱有过高的奢望,一切都应求诸自身。

  一三八、

  [原文]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译文]
  除了严于自责之外,没有胜过别人的方法;除了自强不息之外,没有超过别人的方法。

  一三九、

  [原文]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译文]
  有没曾阅读过的书,没有不可对人说的事。

  一四十、

  [原文]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
  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译文]
  家中的事情,尽可外传,就可了解君子的家法是如何的端正无瑕;亲近的人,都恭敬谨肃,就可了解君子对自身要求多么严格正派。

  一四一、

  [原文]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译文]
  听不到门内嬉笑怒骂,可知这家治理严明;座右题写着格言名句,能知此人志趣高雅。

  一四二、

  [原文]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译文]
  对待妻室子女和仆人,应说话谨慎稳重,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中,要随时检点言行。

  一四三、

  [原文]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译文]
  与人谈话时尽可以积德,与妻子儿女融洽相处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机会。

  一四四、

  [原文]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
  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译文]
  白天从妻子儿女的反应来省察自己的行为以看其是否诚信;夜晚由梦境情况来考验自己的志气,以知道其是否坚定。

  一四五、

  [原文]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
  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译文]
  要想端正自身行为,先要端正自己的身心;要想处理好天下大事,先要处理好身边小事。

  一四六、

  [原文]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译文]
  世俗的人以自身性命为性命,而君子以万物的性命为自身性命。

  一四七、

  [原文]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译文]
  做人的气度要高旷但不可疏漏狂妄;心思要缜密但不可琐碎;趣味要淡但不可枯燥;操守要严明但不可激烈。

  一四八、

  [原文]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
  聪明的人戒太明察,刚强的人戒太暴躁,温和的人戒优柔寡断。

  一四九、

  [原文]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译文]
  不要施小恩惠而伤害整体,更不可以公济私。以常情宽恕别人,以道理约束自己。

  一五十、

  [原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
  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一五一、

  [原文]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译文]
  尽力而不能达到的,圣人不会苛责于人。应当尽心而未尽心,圣人不会推御责任。

  一五二、

  [原文]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
  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译文]
  众人的好恶容易察明,但自身的缺点好恶则不易发现。

  一五三、

  [原文]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译文]
  只看到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的一切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一五四、

  [原文]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
  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
  [译文]
  不算过错,有多少人为此蒙蔽良心;无可奈何,有多少体面以此为借口。

  一五五、

  [原文]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译文]
  常看修养品德胜过我的人,则惭愧耻辱油然而生;常看物质享受不如我的人,则埋怨情绪自然消失。

  一五六、

  [原文]
  家坐无聊,亦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译文]
  家中闲坐无聊,不妨想想,有人在为生活而辛劳;官位不能飞黄腾达,想想仍有许多才能好的读书人,人都老了还是青衣。

  一五七、

  [原文]
  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
  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
  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译文]
  和那些叫喊饥饿的人相比,那么吃饱了自然就快乐;和呼叫寒冷的人相比,那么得到温暖自然就快乐;和患病者相比,那么健康就会快乐;和祸患者相比,那么平安就快乐;和死去的人相比,活着就会快乐。

  一五八、

  [原文]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
  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
  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加修持;
  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
  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
  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
  [译文]
  常想到会悔恨终生,就不能不尽孝心;常想到度日的艰难,就不得不节约费用;常想到人的生命脆弱,就不得不珍惜心神;常想到世态人情,就不得不立志奋发;常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就不能让自己胡作非为;常想到生命易失,就不得不忍气耐性。

  一五九、

  [原文]
  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
  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
  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
  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植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
  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译文]
  用媚字奉养亲人父母,用平淡之心交朋友,用苟字节俭花费,用朴拙免去劳力,用聋字消除诽谤,用盲字远离美色,用吝字防止言说过多,用病字医治淫欲,用贪字读书,用傲字树立风骨,用痴字救济贫困,用空字解脱忧烦,用弱字抵御侮蔑,以悔字改正错误,以懒字控制奔走竞争,以惰字隔除凡人俗事。

  一六十、

  [原文]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
  对失意的人不要谈论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一六一、

  [原文]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译文]
  一有私念,就会迷惑昏庸;一耍脾气,处事就会偏颇无理性。

  一六二、

  [原文]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译文]
  贫贱是苦难的境界,能很好地居于其境者就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不能很好地对待富贵的人便会乐极生悲。

  一六三、

  [原文]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
  恩泽里从来会反生祸害,所以得意时候,应及早回头,激流勇退;失败后也许却反获成功,所以不顺心时,就不要撒手,坚持到底。

  一六四、

  [原文]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
  深刻沉着、忠厚笃信,是第一等的禀赋;直率开朗、豪迈雄健,是第二等的禀赋;明智聪慧、能言善辩,是第三等的禀赋。

  一六五、

  [原文]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译文]
  上等的人士,忘却名誉;中等的人士,树立名誉;下等的人士,盗窃名誉。

  一六六、

  [原文]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译文]
  对于非礼的事,上等到的士人根本不想;对于非礼的事,中等的士人从来不说;对于非礼的事,下等的士人紧闭门户。

  一六七、

  [原文]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
  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译文]
  喜欢攻击别人的人,常危及自身,如果自己甘心当愚者,却能恰恰成就自保其身的智慧;喜好自我吹嘘的人,被众人取笑,自以为得计耍小聪明,却恰恰表现出他自欺欺人的愚昧。

  一六八、

  [原文]
  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畏惧;
  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
  [译文]
  悠闲自得,是出于专心勤奋;淡泊安适,是出于恭敬畏惧;无思无虑,是出于善于思考;胆大无畏,是出于小心翼翼。

  一六九、

  [原文]
  平康之中,有险阴焉;
  衽席之内,有鸩毒焉;
  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译文]
  平安之中隐藏着危险,卧席之上可能有剧毒,日常衣食小事有可能导致败落之祸。

  一七十、

  [原文]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译文]
  居身平安之境要考虑危难之时,处身太平盛世要想到乱世之日。

  一七一、

  [原文]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
  天下之事,以积而居。
  [译文]
  天下各种力量消长的态势都是逐渐形成的;天下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靠日积月累而取得的。

  一七二、

  [原文]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
  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译文]
  遇到坏事不必愁,只要有方法补救;好事来临也不必欢喜,要会承受。

  一七三、

  [原文]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译文]
  天要使一个人遭祸,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好处使他轻信;天要使一个人受福,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祸患使他有所警惕。

  一七四、

  [原文]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
  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译文]
  傲慢的人突然显达,上天也会惩罚他;疏漏放纵的人,努力求进取,上天也会宽容他的行为。

  一七五

  [原文]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所忌禅是也;
  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也。
  [译文]
  小人也有坦荡之处,因为无所忌讳;君子亦有忧戚之处,因终生都忧国忧民。

  一七六、

  [原文]
  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
  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译文]
  君子像水,性情谦虚冲淡,本质洁白,味平淡。而它的用处,可以使不洁的东西成为清洁,即使在滚烫的热水中放入油,二者亦不会混合,这就是君子的本性。
  小人像油,本质滑腻,味浓厚,它的用途可污染清洁之物,若在滚烫的油中放入水,二者必然相激而不相容, 这就是小人的本质。

  一七七、

  [原文]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
  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译文]
  凡是阳性必刚强,刚强一定光明,光明则容易了解。凡是阴性必柔弱,柔弱一定阴暗,阴暗则难以预测。

  一七八、

  [原文]
  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
  指人以盗跖,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译文]
  称为颜子,没有不高兴的,虽颜回贫贱短寿。称人为盗跖,没有不发怒的,虽发不义之财且长期寿。

  一七九、

  [原文]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译文]
  凡事都有困难应考虑周详,行动上要顾虑缺失,想一想自己的行为,都有许多差错。

  一八十、

  [原文]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译文]
  有怒气要尽力消化,有过错要仔细检讨。

  一八一、

  [原文]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始可以自得;
  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始可以自新。
  [译文]
  探求事理方法要缓缓,仔细品尝涵泳才能有所心得;欲念决断方法要果断,奋力果决才能自新。

  一八二、

  [原文]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
  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译文]
  对待心中的欲念,放纵即有所损,所以关键在于忍;改过向善,努力即有所助益,所以关键在于悔。

  一八三、

  [原文]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
  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译文]
  富贵如住宿旅店,只有谨慎勤劳才可以久居;贫贱如破衣服,只有勤俭才能脱去贫穷的破衣。

  一八四、

  [原文]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
  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
  勤俭了就有了约束,有约束了就会各种好事都做;奢侈就放肆,放肆则各种坏事都泛滥。

  一八五、

  [原文]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
  [译文]
  奢侈者常嫌不够富足,节俭者虽贫穷却有余藏;奢侈者心常常贫困,节俭者的心常常富贵。

  一八六、

  [原文]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怨,不若俭而养心;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译文]
  贪心不知足易招侮辱,不如节俭而守廉洁之气。求取功名而冒犯节义,不如节俭而成全节义。巧取豪夺而致积怨,不如节俭而养心性。放纵自己满足欲望,不如节俭而安定性情。

  一八七、

  [原文]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
  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译文]
  静坐的时候才知道平日的心浮气躁,独自呆着不说话才知道平日言语暴躁多话。反省行为才知道平日心情忙乱,闭门拒绝客友才知平日交友泛滥。少欲望才知道平日多病。近人情才知道平日待人处事的苛刻。

  一八八、

  [原文]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
  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译文]
  自身无灾无病,感受不到快乐,等到生病卧床,才了解到无灾无病的快乐;家中平安无事,感受不到快乐,等到祸事临头,才体会到平安无事的快乐。

  一八九、

  [原文]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
  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译文]
  纵欲之心正炽烈时,一想到将会卧病痛苦,兴致如寒冰;逐利之心正浓烈时,一想到将会命丧黄泉,味道如同嚼蜡。

  一九十、

  [原文]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
  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译文]
  有一个快乐的境况出现,但就有一个不快乐的境况相对立;有一处优美的风景出现,但就立即有一处不优美的风景相抵销。

  一九一、

  [原文]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
  办事,不能做尽;说话,不能说尽;势力,不能倚尽;幸福,不能享尽。

  一九二、

  [原文]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译文]
  生活上,不能吃光,不能穿光,说话时留有余地;处事上,又要懂得,又要做得,遇逆境还要善于忍耐。

  一九三、

  [原文]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
  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
  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译文]
  难以消化的美味,不要贪吃;难以获取的宝物,不要储藏;难以酬报的恩惠,不要接受;难以久处的朋友,不要交往;难以再现的光阴,不要失去;难以守护的资财,不要积贮;难以辩明的诽谤,不要辩白;难以解除的忿恨,不要计较。

  一九四、

  [原文]
  饭休不嚼便咽,
  路休不看便走,
  话休不想便说,
  事休不思便做,
  衣休不慎便脱,
  财休不审便取,
  气休不忍便动,
  友休不择便交。
  [译文]
  吃饭不可不嚼便咽,走路不可不看便走,话不可不考虑便信口乱说,事不可不计划就贸然去做,衣服不能随便就脱,钱财不能随便据为已有,怒气不可不忍而任意发作,朋友不可不加选择地乱交。

  一九五、

  [原文]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
  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译文]
  做好事如同背负重物而登山,志向虽已确立,但总是担心力不从心;干坏事如同骑马下山,虽然未加鞭,但却欲驻足而难以自禁。

  一九六、

  [原文]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
  为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译文]
  慎防欲念如同牵拉逆水之舟,一旦停下来便会倒退;着力行善如同攀缘无枝节的树,一旦停下来便会下滑。

  一九七、

  [原文]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译文]
  胆识要大,心思要细密;智慧要圆融,行为要方正。

  一九八、

  [原文]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译文]
  真正的圣贤,决不是愚腐不化。真正的豪杰也绝不是粗鲁疏略。

  一九九、

  [原文]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译文]
  龙吟虎啸,风鸾翱翔才是大丈夫的气象。像蚕茧蜘蛛丝、蚂蚁封巢、蝗蚓纠结般是小人的经营。

  二OO、

  [原文]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
  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译文]
  问话不答或话说不停都是一般说话的病态,以莺歌燕语令人悦耳之语治疗。心中难舍或有所忘记,都是一种为情痴迷,要以鹰飞鱼跃的开阔气度化解。

  二O一、

  [原文]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
  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译文]
  想问卜未来,疑团仍旧存在。祈求福祉于鬼神,也是徒劳无用。

  二O二、

  [原文]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
  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译文]
  谦虚是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心怀诡诈;缄默是好的行为,但过于沉默的人则胸藏奸伪。

  二O三

  [原文]
  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译文]
  正直不会遭遇祸患,谦和不会损害道义。

  二O四、

  [原文]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方正者无乖拂之失,
  沉默者无阴险之术,
  诚笃者无椎鲁之累,
  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劲直者无径情之偏,
  执持者无拘泥之迹,
  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译文]
  性情圆融随和的人没有诡诈的神态,精明细心的人没有苛刻审查的心思,行为方正的人没有乖戾的行为,沉默的人没有阴险的手段,诚信笃实的人没有无能的牵累,光明正大的人没有肤浅的缺点,刚直的人没有性情上的偏失,果决的人没有拘泥的毛病,达练的人没有轻浮的外貌。

  二O五、

  [原文]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事,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译文]
  才能不足的人计谋多,见识不够的人事情多,威仪不足则使人怨怒多,诚信不够则言语多,勇气不足则辛劳多,明细不够则多察查,事理不足则多辩论,情分不够则多礼仪。

  二O六、

  [原文]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
  直往轻担,义之贼也;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译文]
  恩惠授予个人,是仁的危害;轻率从事而无担当,是义的危害;伪装恭敬的仪态,是礼的危害;细察而多疑,是智的危害;不能坚守诚信,是信的危害。

  二O七、

  [原文]
  有杀之为仁、生之不为仁者。
  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
  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
  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
  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译文]
  有为成仁而牺牲的人,苟活而为不仁的人。有自取为义的人,而给予则不为义的人。有卑下为礼的人,而位尊为背礼的人。有不知方为智的人,而知为不智的人。有违背约定为信的人,而实践为不信的人。

  二O八、

  [原文]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
  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译文]
  愚忠愚孝真能维系天地间的伦常,可惜没有圣人栽培,不能进一步登堂入室;大奸诈者 ,偏能建立人世间的功业,若不是有英明君主操控,最终必成跳梁小丑。

  二O九、

  [原文]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达人智士之见也;
  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译文]
  知道事情做不成于是就听之任之,这是聪明人的方法;知道事情做不成而竭尽全力的,这是忠臣孝子之心。

  二一O、

  [原文]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
  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虽贤何补。
  [译文]
  只怕小人有才能,帮助有才的小人后患无穷;只怕君子无才,无才而处事,即使贤德又有什么补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